一、校本特色形成的一般过程
创建校本特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找到特质到凝聚特点再到形成特色的过程中,不同学校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一般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1.孕育阶段:寻找特质
特质指事物特有的性质,是特色的始源。任何校本特色的形成都是由学校的某一种特质慢慢发展而来的。每一所学校在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校长素质、教师素质、生源质量、教学设施等方面,总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地方,总有自己的特质。[1]因此,特色形成的初级阶段就是寻找某一种甚至是几种具有开发性的特质,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就是选择特色项目。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1)明确特色建设目标,如从物质文化入手,寻找学校建筑设施、校旗校徽、师生校服和教学设备中的特质等;或从精神文化入手,寻找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某种特色项目、课程项目或名师项目等。(2)深化创造性工作成果,再次提炼特质。比如,在创造性的教学工作中延伸出来的一种更新的思想、行为或挑战一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等。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对这些成果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发展优势,把其指导思想、活动内容和程序、所需的资源条件和预期效果等了如指掌,再进行比较和选择。初级阶段是一个摸索的阶段,对特色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个阶段往往要求全校总动员,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并邀请相关的专家共同进行交流和探索,为特色的形成打好理论基础。
2.发展阶段:凝聚特点
特点指人或事物独特的地方。从范围上讲,特点是特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如果将特质比喻为“点”,那么特点就是“点”经过一定的方式组合并排列而成的“线”。在创建校本特色的过程中,凝聚特点是特质到特色的媒介,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为特色项目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让特质“活起来”。要求校长要对获得认同的指导思想、活动内容和过程串联起来,进行细致的研究之后展开广泛的宣传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如指派主管人、分工明细、责任到位。校长要深化理论上的思考,结合本校实际,提供相关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及时进行阶段的总结与讨论,大力发挥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以此理清操作规范,思路清晰地执行项目建设。
3.成熟阶段:形成特色
与特点的“点”不同,特色的“色”具有情境、景象的意思。因此,特色犹如“面”,是由“点”、“线”经过巩固和完善之后形成的一片景象,这个景象反映的就是校本特色,具有整体性和弥散性。这个阶段处于办学特色的最后总结、评估阶段。判断一所学校是否形成某种特色,一般有以下五条标准:(1)形成独到的教育理念并深入人心,外化为学校的成果。(2)形成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的常规制度并持之以恒地执行。(3)形成独特的校风,引人入胜。(4)形成富有个性化的、强大的师资队伍并甘于奉献。(5)形成与特色吻合的学生素质特征。创建校本特色的三个阶段是点线面式地有序开展,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和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发展和巩固,一个阶段紧接一个阶段,由点的量变到面的质变,循序渐进,最终形成校本特色。
二、校本特色创建的多元模式
模式,在科学论述中经常被视为理论和实践的中介,用来泛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既是理论的应用,又是实践的概括。在这里,校本特色创建的模式是指学校在形成特色的过程中较为常见、较为稳定的机缘、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2]不同学校的特色在形成过程中体现出不同的模式,根据当前校本特色创建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1.发扬式
这种模式包括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学校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某种传统,只要学校办学主体人继续将其沿袭下去,便能促进传统的飞跃;第二种途径是学校办学主体对传统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求突破。前者的特点是学校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并且这些传统铸造了世世代代师生优良的学校精神。后者的特点是学校已经形成的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明显的冲突,继承这种传统只会阻碍学校的发展,所以必须对此扬弃和创新。
2.矫正式
发展的本质就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新事物的产生不外乎这两种方式:一是矫正旧事物的弊端,使之“脱胎换骨”,变成新事物;二是完全摒弃旧事物,重新创造完全不同于旧事物的新事物。很明显,矫正式是属于第一种产生方式。旧事物之所以不被时代接纳,是源于它本身存在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弊端,如果能意识到这些弊端并将其矫正过来,便能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与时俱进。校本特色的创建亦是如此。
3.发挥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办学主体具有时刻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意识,及时发现和充分利用办学实践中出现的某种特质,以点带面,形成特色。能否利用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对机遇的发现和把握。虽然机遇的产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偶发因素,但是机遇的大小、长短、隐显却与主体的精神状态分不开。因此,它需要办学主体人有追求特色的强烈动机并在机遇面前能当机立断,充分利用机遇所创造的优势。
4.填补式
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外受政治舆论、经济体制、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对内则受办学主体人及师资队伍的知识、素质、人格、能力的影响等。因此,只要有一个因素发挥了消极的作用,对学校的实践工作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造成学校工作的“空白”。填补式模式的特点就是填补学校工作过程中的“空白”,将“大事做好,小事做细”,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种办学的态度、方式和结果,无疑也是一种校本特色。
5.奋起式
奋起式模式的特点是学校办学主体陷入办学困境时,迎难而战,奋发图强,理智对待,扭转局势,最终走出困境并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奋起式是校本特色能否形成的关键模式,可以说,是学校“止步不前”或“突破发展”的转折点,因此这种模式要求办学主体人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办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还需具备独特的能力,如“急中生智”的决断力、“敢于创新”的执行力、“集思广益”的领导力和“全面布局”的号召力等。
三、影响校本特色管理的内外因素
校本特色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对与校本特色创建过程相关的人、财、物、时间和空间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领导的过程。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系统,它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其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影响着学校的运行和发展,同时学校也存在于社会这个更大的系统之中,也会受到系统外部各要素的影响。总结起来,影响校本特色管理的因素有来自学校的内部因素也有来自社会的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
(1)校长独特的办学能力。毋庸置疑,每一所学校的校长都具备了基本的办学能力,这是学校能否获得基本生存的条件。然而,创建校本特色的目的绝非只想要“图生存”,更重要的是“谋发展”,不但要求校长要具备最基本的办学能力,而且还要拥有超于一般校长的办学能力,要懂得如何凭借自身所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把学校的特色发掘出来并获得长久发展。校长独特的办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第一,拥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是形成特色的前提;第二,制定明确的办学目标是校本特色的关键;第三,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是形成特色的重要条件;第四,善于改革创新是形成特色的必经之路;第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形成特色的依托要素;第六,建立民主型管理制度是形成特色的有力保障;第七,优化师生素质是形成特色的根本保证。
(2)教师的专业精神与能力。师资,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一所学校的物质设施无论多么简陋,但只要有一支精诚团结的优质教师队伍,就拥有了雄厚的办学力量,就能取得卓著的办学业绩,就能形成显著的办学特色。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校本特色形成和发展的又一个必不可少的内部因素。事实上,教师素质的方方面面都会影响校本特色的形成,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师尤其需要一点精神,也就是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形成专业热情和工作热情的根本动力,也是彰显校本特色的重要精神元素。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好教师”应该具备12种专业精神,即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有耐性、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有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个人的关注、伸缩性、宽容和颇有方法等。
教师专业能力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保障,更是形成校本特色不可或缺的内部依据。校本特色的形成要求教师要具备以下几种专业能力:在教学能力方面,要具有特色化的教学技巧、良好的言语表达和明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对象方面,要具备了解学生、启发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组织管理学生和因材施教的能力;在自我教育方面,要具备主动性的自学能力、崇高的道德修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此外,除了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精深的业务能力以外,要求教师还须具备与校本特色相对应的特长,即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教师教无所长,难以使学生学有所长,一所学校的教师如果都是一无所长,要形成校本特色也是不可能的。
(3)学生和家长的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的地位、作用、过程、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的理性认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负面作用催生了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师评价体系,也导致了许多学校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等,诸如此类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也普遍存在,成为当前家庭的主流教育观。然而,这些教育观不仅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制约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最终也会导致学校的某项特色建设难以被认可。另外,创建校本特色乃是一项战略工程,需要整个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力量才能取得成功。其中,学生和家长对特色建设的进程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学生和家长曲解了学校创建特色的思想和行为,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必然会阻碍特色创建的内部一致性和连续性,导致整个进程缓慢甚至难以维持下去。因此,校本特色的构建需要学生和家长具备正确的教育观,需要学生和家长的合作与支持。
2.外部因素
(1)开阔的社会需求。建设校本特色的号召并不是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的。在我国,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国民素质和深化素质教育的社会需求,国家在1993年通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创建学校特色的要求。可见,社会的需求是教育发展、校本特色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社会的时代特征往往会衍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特色,这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如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列宁小学”、“抗日军政大学”、“速成中学”、“五七学校”等,都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出现了一幅鱼跃而上的经济景象,教育也得到了国民的重视和发展。当今,随着社会需求的越发开阔,学校展现出来的特色也渐趋多元化,出现了诸如以“成功教育”为特色的上海市闸北区第八中学,以“赏识教育”为特色的东莞市塘厦镇第二小学,还有以“生本教育”为特色的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等。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需求,有大到满足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求,也有小到满足某个社区的人才培养需求,对校本特色的建设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特色最终注定是失败的。
(2)宽松的行政管理体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如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还有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进一步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由地方政府在中央大政方针指导下,实行统筹管理。”通过改革,基础教育的行政管理体制开始从高度集中的集权制向分权制过渡,地方政府享有一定的管理权责。然而,这些改革只是侧重于权限的划分,在保证管理组织的合理运转方面,仍存在不足的地方。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形态是由上而下垂直式的,机构设置从中央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到乡、镇,这种垂直关系要求下级服从上级。可见,尽管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但是始终没有改变这种隶属关系的本质,反而产生了集权制与分权制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校长手中虽握有“办学自主权”,然而实际的办学权却屡屡受阻,无法将其权力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这也是我国学校长期以来缺乏特色的政治根源。学校要求整齐划一的多,鼓励创新的少,最终造成了学校的活力难以发挥、创新意识难以产生,个性也难以展现。学校要走出行政管理的拘囿,自主办出特色,那么,拥有宽松的行政管理体制则是首要条件。我们期望未来在管理体制上,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应该转为以宏观调控为主,使学校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享有充分的办学决定权和自主管理权。在此前提下,鼓励学校在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历史传统、办学规模、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和学生素质等方面的良性竞争,办出自己的校本特色来。
(3)开通的公众舆论氛围。公众舆论是由最初的个别看法,经过相互交流而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后逐渐形成的。公众对校本特色的舆论主要包括其对这所学校的办学方针、办学措施和办学成果等的看法。一旦某种公众舆论占主流,群众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进一步扩散,使之更加广泛并带有某种情绪色彩。很明显,如果一所学校的特色之处受到社会舆论的肯定,这所学校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并享有一定的社会荣誉,校本特色自然也能得到有效的宣传和推广。相反,学校若受到公众舆论的抨击,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受到否定,特色之路又从何谈起呢?可见,公众舆论对校本特色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外部影响作用。根据媒体报道,位于江苏苏州城区,被誉为苏州硬件设施“最豪华”的澄湖小学开学了。该校总投资共计1.1亿元,校园内各处上网方便,花了30万元建造模拟生态馆。然而,公众对这所公立“豪华小学”所展现出来的办学特色并非都是拍手称道。我国地区的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硬件与软件配套的不符,在中西部地区,一些孩子连一个能坐下来读书的教室都没有,这种强烈反差使公众感觉用上亿元建所学校确实有些奢华,并且部分公众对“豪华”、“过亿”的字眼也开始敏感起来了。即便是这些字眼儿背后没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这些公众也会将其自身的情绪慢慢放大,最终变成了一种反“豪华”的事实。[3]
公众对学校工作的总体评价和改进意见包含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它当中,也往往会有某一种主流的思想和情绪在主导整个舆论氛围,这种氛围抑或是积极的、客观的,抑或是消极的、片面的。因此,对公众舆论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果应该保持理性的分析,置之不顾或盲目跟从只会导致矛盾的加剧,最终不但会毁灭学校辛苦创建起来的特色,并且也会阻碍学校的长久发展。
[1] 孙孔懿:《学校特色论》,12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孙孔懿:《学校特色论》,130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 《公众为何对豪华小学过度敏感》,见中国网网站,201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