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三年刘银丽、李俊平支边支教工作满八年了,组织上将他们调回了北京,李俊平被分配到国务院政策研究发展中心,刘银丽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任教。原来李俊平的父亲是国务院一个部级领导,他从不溺爱孩子,儿子李俊平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定将儿子送去支边支教,也正因为他这一举动,让儿子不但学会了做人做事,更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刘银丽更是收获满满,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金凤凰,如果不去支边支教怎么能遇见李俊平,怎么能走入高干家庭,又怎么能嫁入豪门!

刘银丽、李俊平回北京后,因为支边支教期间,收入不是很高,买不起房子,就和李俊平父母住在一起,刘银丽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任教,离家很远,每天上班坐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天刘银丽的好朋友方华特意来北京看望刘银丽,方华来北京是特意来感谢刘银丽的,见面后方华抱着刘银丽就哭,这一哭意味着辛酸、感激、情真,成功和喜热,方华和刘银丽在北京一聚就是一个星期,这期间俩人互相倾诉过去、现在,畅想未来,无话不说,无事不谈,就像亲姐妹一样,在这期间,方华看到刘银丽过的很幸福,工作又有热情,又有激情,与公公、婆婆相处也非常融洽,非常和谐,怎么感谢刘银丽也一直困扰着方华,给钱刘银丽怕她不要,弄不好还伤她的自尊,方华是左也难,右也难,有一天,方华忽然觉得刘银丽上班很远,要是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有房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于是方华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附近给刘银丽买一套房子,她没跟刘银丽商量,花了近一百万买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一天晚上,方华把房子钥匙和十万元现金送给刘银丽,并说:我有今天多亏你当年的帮忙,这钥匙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附近给你买的房子的钥匙,这十万元现金是给你装修房子的。刘银丽说什么也不要,这时方华抱住刘银丽就哭,刘银丽也哭,俩人抱着哭成一团,这一哭意味着俩人情真到了极点!

红颜为谁醉,知己天上有,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是能真心相处的太少,能看到笑脸,却看不到背后的伪装,能看到热情,却猜不出深藏的计谋。

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强大起来。事物都是相互作用,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助人会使自己得到福报,学会真诚待人,因为真诚最为简单,最受欢迎,最能常吉久安。

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惟一不会凋谢的花朵,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不会凋谢,只会在人们的心中开放,而且永远美丽。

要懂得感恩,感谢帮助你的每一个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每一个帮助你关心你的人。不懂得感恩,就会像无源之水,很快就会干涸。

人的一生能力有限,但努力是无限的。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用正能量激发自己,也感染身边的朋友,你阳光,世界也会因你而精彩。人,一辈子要记住三句话,“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用感恩的心迎接美好的每一天。

过去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

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

的碗是什么意思?

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惊问其详。

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就像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样,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诚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自己带着猜忌、怀疑甚至戒备之心与人相处,就难免得到别人的猜忌与怀疑。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前提条件是你应该与人为善。

你付出了真诚就会得到相应的信任,你献出爱心就会得到尊重。反之,你对别人虚伪、猜忌甚至嫉恨,别人给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墙和一颗冷漠的心。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碗里盛着善良、信任、宽容、真诚,也盛着虚伪、狭隘、猜忌、自私……请剔除碗里的杂质,然后微笑着迎接另 一只碗的碰撞,并发出你们清脆、爽朗的笑声吧!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撞出最好的别人!

真正的朋友,不需要花言巧语,你成功的时候真心欢喜,你落魄的时候不会嫌弃,给你帮助,为你出头,替你分忧,盼你幸福。

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整日围着你,你快乐陪你畅饮,你难过劝你少喝。

真正的朋友,无需巴结,不用客气,伤心的时候大哭一场,不怕狼狈,高兴的时候欢聚一起,喝酒干杯,再有钱,也能掏心,再穷困,也算知己。

身边能有这样的朋友是幸福,不在远近,只在真心。

身边能有这样的朋友肯定在风雨中相扶一起走,肯定在困境中牵手一起行。

品性正直的人,即便得到别人微小的恩惠,也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关于报恩古代也有个故事:有位国王到一个荒郊野外去打猎,因马突然受惊,一下陷在了荒野深处,迷失了方向。正在饥渴难耐之际,有一个人路过那里,将仅有的两颗油柑果分出一颗给国王,并为他指明了回宫的方向。国王回宫之后,对此人大加赏赐,待他如同王子一般。

民间象这种故事也比较多:以前,藏地有个人叫玛森,他天天到森林里打猎。

有一次,他见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为了养活家里十几个孩子,不分昼夜地帮人打工,特别可怜。就对老人说:“你这样辛苦也赚不了几个钱,不如跟我一起打猎吧,收入肯定比现在高。”于是,老人就跟他去了。

刚去的几天,猎人一直在山沟里睡觉。老人看了特别后悔,心想若是给别人打工,肯定已经赚一些钱了。他天天都这样抱怨。猎人只好告诉他,自己并不是在偷懒,而是他天生有种预感,什么时候有感觉,一出去就能打到猎物,所以一直睡是在等机会。五、六天后的一个早上,猎人突然说:“今天帮我烧水,我要去打猎了。”没

多久,猎人拖着几头死鹿回来,并让老人把鹿茸、鹿皮、鹿肉全部拿去,说这次就是为了帮助他。

老人感激涕零,回家把这些猎物拉到市场上卖了一个好价钱,并以此为本钱,开始做起小生意。慢慢地,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后来,猎人因病去世了。老人听说后,为了报答他的恩德,专门请僧众为他念了四十九天的《闻解脱经》,猎人以前用杀生来帮助他,最后他用念经来回报他。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恩德,我们都要尽力报答。即使自己暂时没有能力,至少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两人彼此关系一直很好,有时就为一件琐碎的小事,或者是一次没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就会结怨,从此两人见面就如同陌路。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对我们有十次好,有一次不好,前面的十次好就被我们全部抹杀。

别人扶了你一把,也许你很快就忘记;别人踩了你一脚,也许你会永记心中。我们记住了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记住了别人慢待我们的地方,于是,便耿耿耿于怀,越看这个人越满身缺点,越看这个人越不可理喻。而别人恰恰是一面镜子,我们对它凝眉瞪眼,镜子反射回来的也是瞪眼凝眉,于是,我们都互相看不顺眼了。原本小的缺点在我们眼中无限放大了,我们看这个人简直是眼中钉,肉中刺,必先拔出而后快。

当别人对你不敬的时候,你总是记住别人的好处,哪怕别人点点滴滴对你的好处,你都默默记在心中。慢慢地,你心中的怒气就烟消云散了,心胸也自然开阔了。量小失友,度大聚朋。有了宽阔的胸襟、宽宏的度量,才能赢得朋友间信任,增进团结,密切友谊。

记住别人的好,可以培养自己谦虚的品质。人无完人,对人宽容就是对己宽容;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专挑别人缺点、不能容人的人,必然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从而丧失改进提高的机会;记住别人“滴水之恩”的人,则往往能见贤思齐,虚心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因此自己身上的“好处”也会越来越多,人际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强,无形中就拥有了更多的精神财富。

朋友之间,记住别人的好,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家庭成员亲属之间,记住别人的好,这个家庭一定会其乐融融。记住别人的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远比记住别人的缺点、毛病,怀着一颗怨恨之心痛苦地生活要强上一万倍。既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记住别人的好呢?

有的人得到的还不止是“滴水之恩”,比如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谆谆教诲,亲戚朋友的关心,同事的热情帮助,领导的信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进步的重要因素。但难就难在受到帮助之后,能不能有感激之情,有没有涌泉相报之举。

如果我们记住别人的好,对别人的缺点宽容一些,时间长了,我们会满眼都是别人的好,我们心里记住别人的都是美好的,那么看天是蓝的,看水是绿的,心情是愉快的,世界是美好的。

记住别人的“滴水之恩”,要具有一颗宽容的心和崇高的境界。记住人生历程中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也记住生活给予你的每一缕善意的微笑,或者每一份源于心底的感动。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别人,你将会发现,生活中因有了感恩的心而多了欢笑、快乐、真诚,少了虚伪、欺骗、伤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