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活动和著作

威廉·奥古斯特·拉伊(Wilhelm August Lay,1862—1926)是德国教育家、实验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1862年7月30日,他出生于德国巴登州的博亲根一个农庄。小学毕业后,他依从父命在家从事农业。1876年父亲去世后,拉伊离乡进入卡尔斯鲁厄第二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他在海德堡附近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后进入卡尔斯鲁厄工业学院攻读自然科学,又转入弗赖堡大学,师从众多名家学习博物学、数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其思想深受后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的影响。1892年,拉伊发表了论文《理科教学法》(Methodik des Naturgeschichtlichen Unterricht),引起了世人的注目。第二年,便由小学教师一跃而为卡尔斯鲁厄第二师范学校的教师,后来升任该校校长并在那里一直工作了30多年。拉伊以该校及附属学校为基地,研究当时德国一些著名教育学者的思想及研究方法,潜心进行实验教育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896年,拉伊发表了《以心理学实验为基础的正字教学法指南》和《低年级算术教学法》。这两本论著引起了当时德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实验教育学的关注。1903年,拉伊发表了《实验教学论》(Experimentelle Didaktik),此书使他获得了哈勒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08年,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Experimentelle Didaktik:lhre Grundlegung mit besonderer Rucksicht auf Muskelsinn,Wille und Tat),这是一本系统论述实验教育学的性质、目的、体系和方法的专门著作,曾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拉伊在激烈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非常强调行动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并把未来的学校称为“活动学校”或“生活社会学校”,因此,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理论一般被人们称为“行动教育学”。

拉伊毕生致力于实验教育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播。1904年,应吉森大学的邀请,拉伊在第一届实验心理学大会上做了关于实验教学论的研究报告。同年,还在纽伦堡召开的第一届学校卫生学国际大会上做报告,呼吁在大学、师范学校以及大城市的中小学里建立实验教育学实验室。1905年,拉伊向巴登州教育部提出设立教育学实验室的建议书。1906年夏天,根据他在卡尔斯鲁厄第二师范学校里所做的实验,本着医疗卫生教育的宗旨,拉伊在吉森大学讲授了医学心理学课程。同年,他还在挪威的克里斯蒂安尼亚举办一系列有关实验教学论的讲座。其后,又在德国的新教育中心曼海姆向80多位教师宣传实验教育学的思想和方法。此外,从1905年起,拉伊与梅伊曼共同主编《实验教育学》杂志,以发表实验教育学研究成果。1907年,因与梅伊曼失和遂辞去该杂志编辑职务。

1926年5月9日,拉伊在卡尔斯鲁厄逝世,享年64岁。

拉伊一生发表的著作约20本、论文约60篇。除《以心理学实验为基础的正字教学法指南》《低年级算术教学法》《实验教学论》《实验教育学》外,其他主要教育著作还有:《民众教育:教育科学革新概述》(Volkserziehung:Eine Erneuerungder Erziehung swissenschaft in Umrissen,1921)、《行动学校》(Die T?tschule,1911)及《教育学教程》(Lehrbuch der P?dagogik,1912)等。其中《实验教育学》曾在1938年由金澍荣、黄觉民根据英文版译成中文本;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沈剑平、瞿葆奎翻译的第二个中文本。

二、论教育实验的目标和阶段

(一)教育实验的目标

拉伊和梅伊曼在批判旧的传统教育学方面有着一致的意见,都认为它是根据传统的概念、用思辨的方法建立起来的一种体系。这种体系内容空洞,严重脱离实际,缺乏科学性。在他们看来,为了建立一种新的教育学,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采用实验的手段。下面这段话便充分地说明了拉伊的这种思想。他说:

吾人当翻阅教学法的教科书或关于教学术的书籍时,往往觉得关于同一的教材,竟有揭出反对的或互相矛盾的原则。其中尤以初步的算术教学、缀法教学、外国语教学、图画教学为然……自裴斯泰洛齐以来,综观各科教学法之历史,其中甚少一般承认的教学原则,即此种原则,又因时代或个人的关系,或用或废,虽经数十百之学者与教育家运用赅博的知识、丰富的技术、心理学的修养,欲谋其统一,但至今尚未能尽除其矛盾。何为其然也?盖因未曾从实验上确立教育与教学上之客观的原则。吾人当从实际上出发,做实验的研究,从此而建设实验教育学尤其是实验教授学。[9]

拉伊认为,新旧教育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搜集经验的方式和研究的方法。旧教育学只以知觉、内省的观察和其他简单的观察为依据,在方法上不完全,且多个人色彩,缺乏普遍价值。而实验教育学则通过广泛的观察、统计和实验来补充矫正旧的研究方法,使其更为精密。

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的主要特征是其在教育和教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新的研究方法,即实验的方法。他在追述实验方法的发展时指出,实验方法在自然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科学,也应该借助实验。“因为实验的方法一向用得太少,在各特殊方面的教学中矛盾的地方太多。在各种方法中,有许多地方往往被认为已经证实可靠而其实只是一个假定,我们还不确知是否可以普遍的应用,或只在某特殊方面可以应用”。[10]在拉伊看来,唯有实验才是验证这些教育假定的最科学的方法。

拉伊还认为,教育实验既不同于儿童学的实验,也有别于心理学实验。教育实验有实际的教学的或教育的目标。尽管实验教育学与儿童学的实验对象都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儿童,但儿童学的研究是从理论出发的,而实验教育学则是从实际要解决的问题出发的。与心理学实验的区别更是表现在目标、条件、方法、结果以及应用等方面。第一,心理学实验往往研究儿童心理的单一机能,例如,感知觉、意志、行为态度等;在研究过程中,它力求把儿童的心理活动过程简化为最基本的因子,使各种复杂现象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教育实验却要研究儿童心理过程的复杂方面,因为教育学所处理的问题总是跟各种状况和原因相互联系着的,主要要了解实际教学过程中儿童心理的动态,也就是教师每天所要面临的问题。正如拉伊所说的:“教学的实验是一种教学的方式,在这种教学中,进行步骤的方式(刺激、印象)和结果(反映、反应)都可以正面控制和用数学的方法来比较。”[11]第二,心理学实验有意识地把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与实际生活隔离,研究结果缺乏应用性;而教育实验则反对这种人工的隔离的心理学实验,因为教师需要的是可以指导他如何改进儿童学校生活的教育学和教学论。这也是拉伊实验教育学的目标。第三,心理学实验注重心理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而教育实验则从个别问题出发,寻求被试者目前状况,注重的是实际情形而非抽象形式。第四,心理学实验注重于一般心理过程的分析,目的在于获得心理过程的知识;而教育实验则利用这种过程来达到特殊的目的,即教育实验的宗旨是从实验中所获得的知识的运用。第五,心理学实验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头几年的发展,且只在于发展本身;而教育实验先假定有了这种发展,再确定教育对这种发展的影响,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并且加以评价。总之,“只有当一项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学的问题时,这项实验才是教育学实验”。[12]在教育实验中,拉伊强**室实验,强调实验情境要符合教室的特点。在他看来,教育实验“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实验的条件要尽可能与班级教学的条件相一致”。[13]

拉伊认为,教育实验的目标在于根据生物学、社会学以及道德和伦理的科学的定律和规范,用实验、统计和有系统的观察,来解决教学和教育上的问题。它的根本目标在于给教师们一个理智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据。在教育历史上有众多著名教育家的教育论断,教师个人也有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家的论断具有权威性常会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教师个人的经验也常会捆住自己的手脚,然而,无论教育家的论断,还是个体的经验,常常是真伪参半,因此拉伊就是想通过教育实验来解放教师们的头脑,使他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具主动性和批判性。

拉伊非常强调实验方法在实验教育学中的作用。他说:“为了解决教学和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可以卓有成效地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即特别适宜在教育上运用实验、统计科学和客观或系统的观察。[14]”可见拉伊所指的实验方法并不单纯只指“实验”这一种研究手段,它还包括“系统的观察”和“统计”。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所采用的观察方法应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它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事先有系统计划的。这种观察应在简单化、容易视导并可以切实控制的情境下进行。实验教育学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是对反复观察到的材料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测量,再进行比较和分析。除统计个别儿童的情况,还要确定全班儿童的平均数字;此外,为获得某种数据还可通过问卷来收集素材等。但在实验教育学中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实验。拉伊认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将每一种教育现象视为各种原因造成的结果,如能揭示其因果关系就可以提出正确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措施。但有些教育现象表现出来的因果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单凭普通的经验是无法确定的,统计和观察在复杂的情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推测,这就需要将各种复杂的情境简单化到可能的范围内,在一段时间内只有一种原因能发生作用,借此来确定各种原因在结果中所占的地位,这就是实验的方法。另外,在旧教育学中,有许多被认为是可靠的方法、学说或理论,在新教育学中仅仅是一种假定,这种假定是否正确,或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正确,或只是部分正确,这一切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应该看到,拉伊并不轻视这些假定,而把它们看成是连接新旧教育学的纽带,是实验教育学的根据和出发点。

拉伊与梅伊曼在教育实验上的分歧主要在实验方法上。拉伊强**育实验的主角是教师,而梅伊曼则坚持由专业的心理学家来进行,但在实验教育学研究要有适当的标准这一点上,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1)实质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学习等;(2)形式的目标:儿童心理的发展、学习态度、概括能力的发展等;(3)伦理道德的目标:自我制约、自我矫正等。

(二)教育实验的阶段

拉伊认为,教育实验的过程一般包括:(1)初步的实验。研究者熟悉研究的范围,决定研究的计划,确定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避免一些可能的错误,进行尝试性的实验。(2)真正的(主要的或基本的)实验。把第一次实验结果放在一边,充实有关的资料或事实,进行基本的实验。(3)控制的(证实的)实验。对真正的实验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检验与证实。在以上三个环节完成之后,拉伊指出,还要在同样的环境中,用同样的学生,应用所研究的问题,来进一步证实结果和结论的正确程度。正因为如此,拉伊非常强调实验的环境要尽量与教室环境保持一致。

在拉伊看来,教育实验依靠的不应是纯粹的意见或偶然的、未经控制的、不严密的经验,而应建立在一种科学的、事实的根据之上,这就是科学的教育学的假设。这些假设的根据:一是过去的教育经验与理论,二是现代自然科学和心理科学的结果。[15]利用这些结果以及周密系统的观察、统计、实验来验证假设,以获得定律或概括性的结论,最后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因此,每一个教育实验的过程都应包括三个阶段:假设阶段、实验阶段和应用阶段。具体来说,首先,在进行教育实验之前,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在详细考察与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其次,针对假设提出各种有关的疑问或指出以往研究结果的异同,即提出需要实验解决的项目,并从教室实验中来正式解答问题。这个阶段要经过以下的过程,即:(1)初步的实验。淘汰一部分问题,将研究的范围缩小。(2)真正的实验。在各种不同状况下对一个特殊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这种研究必须说明教学的各种结果,即属于教学本身的主要结果及事先没有计划到而偶然发生的附带结果。(3)控制的或校对的实验。真正实验的结果有可能与常识不符或所得到的结论自相矛盾,这就需要进行校对实验,或采用新方法,或改用一组新的对象,以便得到更准确的结果。最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证实教学实验的结果。下面我们用拉伊关于拼写的研究,具体说明他的教育实验的阶段。

拉伊关于拼写的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小学拼写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当时对小学生的拼写教学存在不同的意见:有的强调听力以形成词的听觉印象,有的强调视觉形象轻视听觉的重要性;有的主张拼音规则的学习和理解,有的则反对讲授规则;有的主张教发音方法,有的则强调书写动作表象的重要性。拉伊通过对这些争论的整体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假设:(1)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接受不同的神经刺激,有功能上的分工。(2)感知事物时,各种局部感觉分散到大脑的各区域中去。(3)这种局部感觉通过神经纤维得以连接。(4)一个局部感觉可因联想作用而引起其他局部感觉。(5)互相连接的感觉的集合构成概念。(6)统一的感觉不靠字句,低等动物也有。(7)只靠字句不能创造一个新的感觉(关于视、听、触、嗅等局部感觉)。(8)形式的文字上的感觉本身是由局部的文字感觉所构成,包含声音的表象、语言动作的表象、书写感觉的表象以及书写运动的表象。(9)形式的文字上的感觉与具体的感觉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单元。(10)拼写的主要功能是从书法中正确地表示出其所要表示的具体感知的文字感觉,因此运动感觉的表象是最重要的局部感觉。在提出以上假设的基础上,拉伊又进一步提出一系列问题,以通过实验来证实动作、活动或运动感觉的表象是一切心理或神经活动的基本因素。拉伊提出的问题如下:(1)从最经济最符合卫生学的角度来评价,不同的拼写练习方式——默写、口头拼写、阅读、抄写该如何排列它们的次序?(2)印刷体和书写体哪一种是拼写用的最好材料?(3)听觉、视觉、言语运动和书写各自在拼写上的功能如何?问题提出后,拉伊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被试者是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以整班实验的方式进行,在实验期间保持平常的教室状况。为得到难度一致的材料,拉伊特别设计了在音节的清晰度、字音的排列以及写法上都相等的无意义的韵句或无意义的字。下面就是用于四年级的一组无意义材料:

1.Libug,Bollis,Gohlin,Seufil

2.Labog,Billas,Gahlen,Seiful

3.Lubag,Balles,Gihlan,Saiful

4.Reibog,Mallis,Kahlum,Teufar

5.Rabig,Mellor,Kahlin,Teifor

6.Reibag,Millus,Kuhlin,Teufor

7.Labig,Bellas,Guhlan,Teufir

8.Lobig,Billor,Gehlan,Tdfur

拉伊先做初步的实验来确定印刷体与书写体哪一种比较适宜,结果表明用书写体呈现材料较好。实验的学习模式有四种:先听后写;先看后写;大声拼读写在黑板上的词;抄写。实验的样本共有4800个。拉伊根据每个学生所犯的错误数,计算出各种方法的错误率,其结果概括如下:

1.先听后写但不发音

 3.04%

边听并小声地说,再写 2.69%

边听并大声朗读,再写 2.25%

2.先看后写但不发音

 1.22%

边看并小声读,再写

1.02%

边看边大声读,再写

0.95%

3.大声拼读

 1.02%

4.抄写

 0.54%

经过对这些结果的解释与评价,拉伊归纳出下列主要的结论:(1)语言器官与手部活动所产生的运动感觉在拼写上占很重要的位置。(2)在拼写方面耳朵远不如眼睛重要。(3)视觉优于听觉2~3倍,抄写优于口头拼写2倍、优于阅读3倍、优于听觉6倍。(4)在一切的拼写练习中,抄写的作用最大。最后,拉伊还进行验证实验。其不同于前面的复习次数相同的实验,而是复习次数不同但练习时间一样,根据验证实验,拉伊得出以下结论:不但从错误率上看,抄写是各种拼写练习中最有效的方式;而且从练习的时间和效果的持久看,抄写的效果都是最好的。因此,拉伊认为,已为实际的拼写教学找到了最好的方法。

除了拼写教学的实验,拉伊还进行过算术、图画、自然科学等科目的实验研究。每个实验都遵循着从假设到实验再到实践中运用的过程。在搜集资料以及评价、概括、归纳结论时,拉伊完全按照当时科学上已经成立的根据来进行,以避免纯个人的观点及偏见。尽管拉伊所采取的统计方法是初级的,但他的研究为后人开辟了道路。

毫无疑问,实验的研究方法是拉伊实验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但拉伊认为,这只是教育学成为科学的一个前提条件。教育学要想成为科学,除了有可靠的研究方法,还应有理论上和实际上广博而深刻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所有的生物学科和哲学学科。按拉伊的理解,生物学科是指狭义的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卫生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等;哲学学科包括知识论、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美学和宗教哲学等。由此,教育科学应包括三大领域:教育史、辅助科学、新的研究方法。旧教育学的缺陷就在于只借助于教育史和辅助学科的研究,而没有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实验的方法)对这两者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实验教育学则运用新的研究方法(系统观察、统计和实验)验证教育史和辅助学科的研究成果,最终将研究结论组成一个系统的科学。因此,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是完整的教育学。尽管梅伊曼认为,实验教育学只是“发现事实”而不能涵盖教育学的整个领域,“实验的”教育学与“系统的”教育学是对立的;但拉伊却认为,发现事实和构建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过程。

拉伊还认为,实验教育学是旧教育学的有机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实验教育学只是旧教育学的补充,而是将取代旧教育学。拉伊把实验教育学看成是“一般教育学”,即“未来的共同的教育学”。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个体教育学,研究儿童在遗传特性、种族的特性以及家庭和国家的特性中表现出来的先天倾向。(2)自然教育学,研究环境中自然的因素(气候、自然地理和动植物生活等)与儿童间的相互关系。(3)社会教育学,研究社会因素对儿童的影响。由于个体、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而个体教育学、自然教育学与社会教育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

三、论行动教育学

由于生物学的发展促成了实验生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拉伊非常推崇生物学的价值,认为教育学的建立应该以生物学为基础。从生物学的观点看待儿童,就必须把儿童看成是在身心两方面都有待发展的活生生的人。身是心的工具,是一架感觉和运动的机器,这架机器不断接受着外来的刺激,并将刺激引导到内心中去进行内化。拉伊认为,这里所说的外来刺激就是指环境影响,它包括社会环境影响和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包括各种社会因素,例如,家庭、伙伴、阶级及其思想意识、学校、地方社团以及宗教等社会文化活动;自然环境包括儿童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在拉伊看来,如果没有刺激,就不可能有儿童身心的活动和发展,它是教育的条件和因素。另外,儿童对刺激的反应(反射、冲动、随意动作等)反作用于环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和结果。也就是说,有机体对外界任何一种刺激的反应过程都遵循着“刺激—内化—反应”的步骤,它们的统一体便是行动。行动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现象,人类靠行动维持生命并得到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行动则是“印象、类化和表现”。所谓“印象”就是通过感觉感知外界事物;“类化”就是对感知印象进行思维加工,就是“心理上的融化”;“表现”则是通过行动来表达思维的内容。只有这样,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过程才算完成。因此,拉伊认为,行动和表现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必须设法使学生通过反应(行动)来实现自己身心的发展。

对于当时流行的教育改革,拉伊认为,教育改革家的各种观点应该最终汇合到“活动”或“行动”上来。对于“学”与“做”,拉伊曾做过哲学上与字义上的探讨。拉伊认为,按“学”的本义,应该包括“做”“观察”以及“仿效”,这就是“活动”。儿童身心两方面的活动应是教育教学的全部。但旧学校中“表现式的教学和由做而学的教学的缺乏,表示对于一切与创造、自我发展、工作等有关的能力的忽略。这种忽略,足以延缓身体的发展,妨碍健康,学生每被误解,或在将来的事业上得不着帮助,或竟连发育也受阻碍”。[16]因此,“一种动作的教育,是一个必需的因素”。[17]必须用观察的表现的教学来代替被动的教学,用“做的学校”来代替“看的学校”。实际上,“做的学校”就是拉伊所设想的未来的学校,称之为“活动学校”或“行动学校”。

拉伊认为,活动学校是一个带有社会性的集体,是游戏与学习的结合,是一个能够允许学生进行最多种活动的组织。在活动学校中,允许学生自我最自由、最完满的表现。每种表现的方式、每种有益的活动都被利用起来,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拉伊说:“从活动学校看来,决定一切的因素是儿童,不是教材或儿童将来的事业。”[18]因此,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生活领域的扩大,活动学校的教育应当依次分为相连的五个阶段:(1)6岁以前为家庭生活团的教育;(2)6~9岁,进行乡土生活团的教育;(3)9~12岁进行地方生活团的教育;(4)12~14岁进行祖国的教育;(5)15岁进行人道的教育。

针对旧学校的弊病,拉伊从其教育的基本原则出发,提出以一种“有机课程”来代替旧式课程。所谓“有机课程”就是按照卫生学、经济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和宗教哲学的规范所指导的各种活动。可以说,这种课程是一种以活动为骨架的网络,它不像旧式课程各门科目之间不协调,各种活动之间缺乏相关性而导致耗费学生的各种能量。在拉伊看来,有机课程反映着刺激与表现、观察与反应、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它通过价值和卫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力;通过经济的教育,培养节俭的品质,以最少的消费获取最大的效果;通过科学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真知;通过艺术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通过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善行;通过宗教的教育,培养学生虔诚的圣心。但贯穿其中的基本的教育原则便是“行动”或“表现”。正如拉伊自己所说的:“表现包含了一切创造的、形成的、构建的和展现的因素,包含了每一种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19]

拉伊把教学分成两种:“实物观察的”教学和“形式模拟的”教学。他把跟“知觉”有关的一切:自然界的生活(自然史、物理、化学、地理)、人类的生活(历史、公民、经济学、伦理学、哲学和教育学)归为前者,而把他认为可以作为“表现”材料的一切:实验、雕塑、数学、动植物培养、图画、语言、唱歌、戏剧、舞蹈、游戏、体操、道德方面的表现、班级团体中的行为等列入后者。拉伊认为,实物观察的教学与形式模拟的教学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单元,因此教材的组织应采取相互关联而非集中的方式。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中,都应包含一个三重的过程:“刺激—联想—反应”“印象—类化—表现”“观察—心理上的消化—表现”。这三个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因而“在事实教学中要应用表现,在形式教学中要应用观察,这些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或指导原则”[20]。如果根据这些原则来安排教学,在学习自然常识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在学校实验园地里进行播种、栽培植物或饲养小动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应该尽量在教室里或学校里放一些花木盆景,让学生去照料和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也应该画一些球茎、块茎、花蕾、子房等。而且,在算术课上可应用地理教材,例如山的高度、河流的长度、铁路、政府收支等。在拉伊看来,这样做可以使算术课更有趣味,还可使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公民学和经济学的了解。只有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学生才能表现自己的主动性,才能有所行动,也才能使教学有效且持久。

拉伊还非常重视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他看来,游戏是儿童本能冲动的表现。在游戏中,儿童观察、类化和表现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进行了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儿童表现出持久的注意和良好的观察,不会引起心理的疲倦。因此,拉伊认为,从游戏入手的教学是符合自然的一切教学的理想。

正是因为强调“行动”在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又称为“行动教育学”。他认为,这种行动教育学是建立在活动学校的各种活动的基础上的。它应该阐明以下的概念:(1)生活公共体。人类生活和自然生活构成生活公共体,这个公共体是一个教育的生物社会。对个体而言,个体的形成有赖于个体与生活公共体中其他分子间的多重的交互关系,随着个体的成长,生活公共体也将不断地从家庭、邻里、地方扩展到全国以至全球、全宇宙。生活公共体中有多少分子,个体与生活公共体便有多少种交互关系的可能。(2)相互作用。个体的发展往往受到生活公共体的影响。例如,土地、水、光、热、空气、动植物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对个体产生影响。好的生活公共体往往会促进人的发展,反之亦然。但是,人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这些影响,而是能动地对生活公共体产生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便是人的活动或行动。人的各种行动可以改善生活公共体的面貌,因而个体与生活公共体的相互作用对于双方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3)行动。这是拉伊行动教育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个体在与生活公共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刺激、反应、表现等统称为“行动”。行动的主要类型有反射、本能的行动及有意识的行动。有意识的行动可以造成一种螺旋式的“观察—理解—呈现—观察”的循环,反映出个体在动作上与生活公共体的交互关系。在拉伊看来,一切有意识的现象都带有动作,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罢了。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就是运动的表象和运动的感觉。没有感官的动作,就没有知觉;没有运动的感觉和运动的表象,便没有感觉、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没有意志的动作。儿童从出生到死亡,其间的所有动作都构成教育所要加工的材料。“基本的心理过程告诉我们,意志与理智是相同的,教学愈能顾及意识的运动方面,借以形成一种工作的教学,则在意志的发展上和教育上,收效愈大”。[21](4)发展。儿童的一切反射、冲动及意志活动都有其解剖学的、生理学的基础,活动(行动)是发展的,儿童的身心也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和变化,是一个自然的成熟过程,教育则是发展的指导。(5)指导。儿童由遗传而来的接受印象、类化印象以及从各种表现的方式来对印象发生反应的能力是不能传授也不能收回的,但是可以改善的,教育就是按照规范的科学对于人类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使儿童身心的发展能趋利避害。(6)教育上的指导点。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统一的和谐的人格,使生活公共体达到完美的境地,因此,要想使儿童的人格发展达到教育者的预想目标,必须对某些刺激或加强,或减弱,有时甚至需要遏止某些刺激,以便使所有的刺激和活动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科学的教育必须建立科学的以及文化的目标来作为引导儿童身心发展的指南,这些目标便是教育上的指导点。自然发展的身体的科学的指导点应符合自然的原则,而文化教育的精神的科学的指导点应符合文化的价值。

拉伊的“行动教育学”是对赫尔巴特学派的主知主义教育理论的批判。在《实验教育学》杂志1905年第1期中,拉伊明确指出:“现在肯定不能再把赫尔巴特和齐勒尔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体系看成是正确的了,肯定不能再把它们当作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了。”[22]他批评旧的传统学校是“读的学校”“坐的学校”“文字学校”“书本学校”;他批评这类学校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忽视动手的活动的教育,压抑学生的创造性,限制学生身心的发展。应该看到,拉伊的这些批评是正确的,但他把“行动”和“表现”作为教育学的基本原则,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在“印象—类化—表现”上统一,就有些教育学生物学化的意味了。因为教育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能只根据生物学的规律来进行解释。

作为德国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拉伊与梅伊曼一样在实验教育学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内容涉及许多方面。美国纽约大学教育学教授拉多塞尔耶维奇(Paul Rankov Radosavljevich)在《实验教育学》英文本的“导言”中说:“拉伊在教育上的贡献很多,而且这些贡献包括理论的(科学)和实际的(艺术)两方面,现代欧洲关于学校改革的整个教育思想,大部分受了拉伊关于实际上和理论上著作的影响。”[23]应该说,这种评价并不为过。

拉伊始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毕生致力于实验教育学的研究与推广,他对于教育研究的某些见解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拉伊十分重视改革旧的师范教育,认为师范学校应设立教育实验研究机构,师范生应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对有争议的问题敢于进行实验验证,而且他还强调师范学校的教师应该是一位研究工作者,与实际教育工作者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共同促进实验教育学的发展。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拉伊的这些观点也是可取的。

总之,梅伊曼和拉伊所倡导的实验教育学理论及研究方法,无疑对教育科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为教育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视野。但是,应该看到,教育实验并不等于教育科学,无论是实验室实验还是教室实验,实验方法本身有一个不断科学化、完善化的过程,同时理论假设的正确性也是影响实验结果正确与否的重要因素。实验的方法虽有助于事实的发现,但在有条件控制下的事实发现往往是不全面的。教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既需要实验的研究,也需要理论的思辨,将两者对立起来,并不能建立一种真正科学的教育学。

[1] [美]麦柯:《教育实验法》,薛鸿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2页。

[2] [日]大河内一男:《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曲程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0页。

[3] 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415页。

[4] 姜琦:《现代西洋教育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92~193页。

[5] 《现代西洋教育史》,第191页。

[6] [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29页。

[7] [美]康内尔:《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孟湘砥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页。

[8] 《西洋教育通史》,第416页。

[9] 引自《西洋教育通史》,第412页。

[10] [德]拉伊:《实验教育学》,金澍荣、黄觉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45~46页。

[11] 《实验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47页。

[12] [德]拉伊:《实验教育学》,沈剑平、瞿葆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13] 《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14] 《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15] P. R. 拉多塞尔耶维奇:《拉伊博士及其对近代教育的贡献》,载拉伊《实验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09页。

[16] 《实验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34页。

[17] 《实验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40页。

[18] 《实验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42页。

[19] 《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20] 《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21] 《实验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4页。

[22] W. A. Lay,Experimental Pedagogy,Introduction,New York:Prentice-Hall,Inc.,1936,p.26.

[23] 《实验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