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是法国在20世纪30—40年代出现的一个电影学派,名称来自世界电影史理论家萨杜尔的评价。他说:“诗意现实主义是1930至1945年间把克莱尔、维果、雷诺阿、卡尔内、贝盖尔、费代尔等人联结在一起的一条共同的纽带。”[3]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受到左拉自然主义美学原则的影响,将抒情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产生了一批反映法国电影本性与民族性特色的电影。

一、诗意现实主义的发展阶段

1.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文化基础与独立电影的兴起有关。30年代,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法国电影大公司“百代—纳当”与“高蒙—法兰科—奥倍特”相继倒闭,引发独立电影的兴起。独立电影为电影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促使法国电影本土化和特色化,为诗意现实主义提供了文化基础。1937—1938年间,法国出口的影片居世界首位。

20世纪30年代法国面临国际、国内的矛盾冲突,国际上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猖獗,威胁着法国的领土主权;国内经济恶化,下层人民生活艰辛,在政治上引发了全民团结的爱国心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心。诗意现实主义将同情倾注于底层人民,表现小人物。世界有声电影的产生为诗意现实主义的出现提供了创作新电影的技术条件。有声片使语言成为电影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助于表达30年代法国人的政治诉求,增强民族认同感。

2. 30年代初期诗意现实主义的准备时期

30年代初期是诗意现实主义的奠基阶段,产生了诗意现实主义的有声片。代表导演和作品有雷内·克莱尔的《巴黎屋檐下》(1930)、《自由属于我们》(1931),让·维果的《操行零分》(1933)等,主要表现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注重画面的诗意表达。

3. 30年代中期诗意现实主义的乐观时期

1935—1937年左翼联盟“人民阵线”执政时期,诗意现实主义影片受到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具有政治倾向。代表导演和作品有费代尔的《大赌博》(1934)、《米摩莎公寓》(1935),雷诺阿的《托尼》(1934)、《朗吉先生的罪名》(1935)等。

4. 30年代后期诗意现实主义的黑色时期

30年代后期是右翼分子执政、法西斯主义开始抬头的时期,诗意现实主义进入黑色时期,影片具有黑帮片性质,弥漫着阴暗与悲剧气氛。代表导演和作品有马塞尔·卡尔内的《雾码头》(1938),杜维威尔的《逃离昨天》(1935)等。

让·迦本

40年代德国法西斯占领巴黎,诗意现实主义的重要导演费代尔、雷诺阿、杜维威尔离开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宣告结束。但它影响了5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

在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流派中,涌现出早期法国影坛三杰,他们是雷内·克莱尔、马塞尔·卡尔内和让·雷诺阿。他们的作品代表了诗意现实主义整个发展阶段的电影风格,以写实的手法、诗情画意的风格表现现实生活。

诗意现实主义电影启用了法国著名演员让·迦本(Jean Gabin, 1904—1976),他能饰演各种类型的人物,特别擅长饰演具有悲剧命运的小人物形象,表现逃亡与落网的主题。主演影片有杜维威尔的《逃离昨天》《同心协力》,卡尔内的《雾码头》《天色破晓》,雷诺阿的《人面兽心》等。他曾两次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两次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二、雷内·克莱尔与《巴黎屋檐下》

雷内·克莱尔(René Clair, 1898—1981)是法国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作家,诗意现实主义初期代表,他是乔治·梅里爱与麦克斯·林戴以来最著名的法国电影艺术家。

1.法兰西学术院第一个从事电影的院士

雷内·克莱尔

法兰西学术院是17世纪路易十三时代由首相黎世留于1634年建立的法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院士实行终身制,只有40个名额,别称为“不朽者”。1962年克莱尔成为被法兰西学术院接纳的第一个从事电影的院士,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它表明电影也像其他学术一样被官方看作学问,受到尊重和景仰。为此克莱尔异常感动,在接纳仪式上做了题为《对电影艺术的褒奖》的演说。他说:“在贵院的历史上,被接纳者的头衔像一个鼓捣影子的人这样低下是不多见的,他随身带来的仅仅是些幻影而已;假如人们不知道,接受荣誉的人只不过是为此而派来的一位代表,那就完全有理由对你们今天这种做法感到惊诧不已了。今天被接纳到你们中间来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种表现形式,你们的前辈尚不知道它的存在,它与我们这个世纪差不多同龄,善意的命运在这种艺术形式诞生时赐予它卢米埃尔这个名字。”[4]克莱尔把自己当选院士看作是对电影艺术的褒奖。

2.最有法国气派的电影大师

克莱尔一生中创作的40余部影片具有浓厚的法国文化印记,充分体现了法国民族的特性,人们推崇他是法国导演中最有法国气派的电影大师。克莱尔也是电影理论家,从1922年起就开始写作影评和理论文章,并把自己在创作实践中对电影艺术的思索和再认识、对电影表现手段的独到见解写成文字,汇编成文集《电影随想录》(1951),晚年又撰写了专著《昨天的电影、今天的电影》(1970)。克莱尔还是一位作家,主要著作有《亚当斯》《中国王子》《点点滴滴》。

克莱尔在默片时代是先锋派电影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幕间休息》(1924)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这部影片深受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是先锋派电影的实验作品。影片摒弃叙事逻辑,采用散漫无序的结构,通过剪辑和叠印等艺术技巧,突出画面之间的视觉形象联系。

1930年代上半期克莱尔拍摄了《巴黎屋檐下》(1930)、《百万法郎》(1931)、《自由属于我们》(1931)、《七月十四日》(1933)等有声电影佳作,促进了有声电影的健康发展。克莱尔的电影具有音乐喜剧片的风格,轻快的音乐穿插在剧情中,既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又是电影的背景音乐,如《巴黎屋檐下》和《百万法郎》。主要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折射浮华世界的众生相,以轻松的喜剧结局表现艰难时代普通人的生活希望和法国人特有的乐观精神。

3.《巴黎屋檐下》

《巴黎屋檐下》(Under The Roofs Of Paris)是克莱尔创作道路上的转折点,它不仅是从无声片向有声片的过渡,而且是他自觉创造鲜明的导演风格的尝试,力求使电影摆脱由演员表演主宰一切的陈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克莱尔被认为是“作者电影”的先驱。

《巴黎屋檐下》的男主角阿尔伯特是一个街头歌手,爱上了少女普拉。在阿尔伯特准备结婚的时候,他受小偷的牵连被警察带走了。到真相大白他出狱的时候,普拉已经和他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了。阿尔伯特成全了普拉和他的朋友,继续在街头演唱。

影片的爱情故事是一个老套的多角恋爱,三个男人争夺一个女人。在这个世俗的爱情影片里,音乐特别感人。影片的主题曲是《我们都生活在巴黎屋檐下》,导演用这首歌来表达他对巴黎街头普通人的情感,象征着友爱与平和,轻快幽默的音乐是影片突出的特色。该片上映后轰动世界,成为歌舞类型电影的先声。

影片开端,在巴黎街头,阿尔伯特正在教唱一首爱情歌曲,歌曲对爱情和人性弱点进行了诙谐的探讨,这恰是本片爱情和人性的主题。开端的街头演唱采用徐缓的上升式长镜头,把镜头对准巴黎街巷的市民,这种长镜头影响了美国威尔斯的《公民凯恩》。

《巴黎屋檐下》剧照:街头演唱

影片最具诗意的场景是好人、坏人、穷人、富人都被歌声感染,一起跟着阿尔伯特演唱,忘记了各自的角色身份,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阿尔伯特的身份是一个卖唱的歌手,但他的卖唱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在街头教大家唱歌,这是对现实非常浪漫的美化。更加富有诗意的是,戴宽边帽的警察和戴鸭舌帽的情敌都受到歌声的感染,穷人、富人、好人、坏人一起高歌。

《巴黎屋檐下》剧照:大家唱

有声片刚刚出现的时候,机械声、火车声、枪声成为电影声音最突出的表现。影片将火车声作为街头打斗的背景音乐,既表现了电影声音,又显示了打斗的紧张感。阿尔伯特准备与普拉结婚,却被诬陷入狱。影片采用蒙太奇剪辑,阿尔伯特狱中的思念和普拉的移情别恋成为苦涩的对比。阿尔伯特买回结婚的礼物,普拉也准备行装搬到阿尔伯特家里,但阿尔伯特意外被捕,礼物被警察践踏在脚底下,结婚成泡影,美梦破碎。鲜花与食物都容易腐败和变质,它被用以比喻爱情变质。阿尔伯特在狱中刻下普拉的名字,但她已与阿尔伯特的朋友相爱,变心的爱与老鼠啃面包的蒙太奇剪辑表现了现实生活灰色的诗意与幽默。

《巴黎屋檐下》剧照:美梦破碎

本片的音乐配合画面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充满浪漫情调。阿尔伯特与朋友争普拉,影片以特写镜头凸现留声机的作用,出轨的音乐伴奏爱情争夺,表现了这种争夺的不和谐音,小店老板重新调整唱针,让音乐化解冤仇。阿尔伯特本身是个酷爱音乐的歌手,他再次调整唱针,使音乐成为维护友谊的心灵鸡汤,留声机的大喇叭是和谐的音乐象征,阿尔伯特在大喇叭下走向普拉,与朋友和解。

影片结尾,阿尔伯特放弃了和朋友争情人,仍然在街头演唱。影片首尾循环,也是生活本身的循环和重复。首尾是阿尔伯特将歌单派发给一个陌生姑娘,故事进入循环,给主人公带来下一次希望。

三、自称电影公民的让·雷诺阿

让·雷诺阿

让·雷诺阿(Jean Renoir, 1894—1979),法国著名导演、编剧, 20世纪杰出的电影大师,诗意现实主义的代表导演。

1.生平与创作

让·雷诺阿是法国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次子, 1913年大学未毕业就到军队服役。1919年雷诺阿的父亲去世,第二年雷诺阿与父亲的模特儿卡特琳·海斯琳结婚,并遵从父亲的遗愿从事陶艺制作。雷诺阿的妻子热爱电影,想当电影演员,雷诺阿走上电影业的动因是想让妻子成为电影明星。1924年他为妻子主演的《卡特琳》担任制片人,同年,还执导了妻子主演的《水姑娘》。

20世纪30年代是雷诺阿电影创作的全盛期,完成了15部影片。这些影片关注社会问题,尽力观察和表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社会生活以及战争前夕人们的心态。雷诺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流派最主要、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1939年,雷诺阿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游戏规则》,影片被禁映。1940年雷诺阿离开法国到美国,在好莱坞导演了5部电影,直到1952年才回国。他以后的创作都没有超越30年代他拍的优秀作品。1970年,雷诺阿再度来到好莱坞,决定加入美国籍,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电影公民,国家观念在他心中已经消亡。1979年雷诺阿在好莱坞去世,法国政府将他的灵柩迎回巴黎举行国葬,他的遗体与父亲安葬在一起。

让·雷诺阿一生导演了40余部电影,大多是他亲自撰写剧本。此外他还写了小说《佐治队长的笔记: 1894—1945年爱情与战争回忆录》、关于他父亲的回忆录《雷诺阿》以及自传体回忆录《我的一生、我的电影》等。雷诺阿于1975年被授予第47届奥斯卡特别金像奖,他拍摄的《大幻灭》和《游戏规则》则在纪念法国有声电影50周年之际,被评选在十佳影片之列,《大幻灭》还被誉为世界名片之一。

雷诺阿导演的主要作品有《托尼》(1935)、《大幻灭》(1937)、《人面兽心》(1938)、《游戏规则》(1939)、《吾土吾民》(1943)、《大地之光》(1945)、《黄金马车》(1953)、《法国肯肯舞》(1955)、《多情公主》(1956)、《逃兵》(1962)。

2.《托尼》

《托尼》(Toni, 1935)表现了雷诺阿一贯的诗意现实主义风格,被公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先驱作品,也是雷诺阿的电影创作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托尼》的故事根据法国南部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从意大利来的外籍劳工托尼与法国村女玛丽亚结婚,婚姻并不幸福。他爱上了村里的西班牙姑娘约瑟芬,但约瑟芬不得不委身于工头阿尔博特并嫁给了他。一天,托尼目睹了约瑟芬杀死了虐待她的丈夫并准备逃走,托尼一直深爱着约瑟芬,便代替她承担了杀人罪责。

雷诺阿在本片启用非职业演员,他们有浓重的法国南方口音并使用了一些方言俚语,完整地呈现了事件的发生过程,营造了逼真的环境氛围。影片着重于事件的描述和生活原貌的再现,这种写实风格影响了5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影片的剪辑注重叙事段落的完整性,在切换上不像蒙太奇剪辑那样造成视觉上的突兀的跳跃。叙事质朴自然,剪辑流畅。影片开端的铁路桥是外来劳工进入法国的标志,也是劳工走向未知的新生活的希望。尽管是黑白片,但地上的影子表明天清气朗、阳光明媚。

托尼与约瑟芬相爱,通过托尼帮约瑟芬拉车、摘葡萄的细节表现,男女情感真挚细腻。导演在本片喜欢表现户外环境明媚的阳光,托尼与约瑟芬的爱情也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展。它既是自然阳光,又是爱情阳光,表现爱情的诗情画意。托尼的妻子玛利亚因丈夫移情别恋而自杀,明显地表明本片讲述的是一个令人心碎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多角恋故事,反映工人的悲惨生活成为次要的内容。玛利亚的自杀发生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中,采用自然平和的客观叙述,没有道德评判。

《托尼》剧照:爱情阳光

《托尼》剧照:自杀

约瑟芬不堪忍受丈夫的暴打,开枪打死了丈夫。谋杀案的镜头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剪辑自然流畅。约瑟芬原准备和表哥杰比一起逃走,发生杀人案后,杰比溜走了,留下托尼承担了责任。镜头切换表现两个男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托尼受到警察追捕,他被村民击毙在铁路桥边。托尼到法国打工,起点与终点都是这座法国的铁路桥,火车飞驰,他躺在铁路桥边跑完了短暂的一生。影片首尾都是火车送来外来劳工,它是托尼人生的终点,又是千万个“托尼”的起点。铁路桥巍然不动,它见证了30年代法国的排外情绪而又不感伤,新来的劳工照样唱着歌去迎接未来,表现了影片诗一般的寓言形式。

《托尼》剧照:命丧铁路桥

影片坚持使用现场同期录音,这在当时是一项创举,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声音相区别,也更加突出了让·雷诺阿电影的写实主义趋向。

3.《人面兽心》

《人面兽心》(The Human Beast)根据左拉同名小说改编,又名《衣冠禽兽》,让·迦本主演。影片开端火车进站,从机车上看到从巴黎到勒阿弗尔港之间的沿途景色,具有纪录片的抒情性。主人公雅克是一个火车司机,他怀疑自己患上了酗酒遗传的精神病,几次有杀情人的冲动,但都被意识遏制了。让·迦本的精湛表演揭示了雅克内心的冲突,雅克本想杀死情人的丈夫,平息自己内心的冲突,却在举起刀的时候,杀死了情人。左拉认为这是雅克无法摆脱的命运,表现了作家的自然主义思想。雷诺阿诗意地表现了这一思想,心理分析入木三分。

4.《大幻灭》

《大幻灭》(Grande illusion)根据雷诺阿自己和战友班萨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亲身经历拍摄,是电影史上最早的越狱片,也是第一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外语片。

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三名法国战俘在德国集中营越狱的故事。法国军官波迪奥与德军监狱长罗芬斯坦都是贵族出身,在狱中成为朋友。但在越狱时,波迪奥被罗芬斯坦击毙,两名法国战俘迈克和罗森塔尔在德国农妇的帮助下逃到瑞士。

《大幻灭》是第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经典反战片,在宣扬反战的崇尚自由和平的主题时,影片带有对不同阶级和不同文化阶层的矛盾心理和迷惘态度。通过纪录片式的朴素风格和真实准确的细节,既表现了战争期间不同国籍的军人们对和平时期保持友爱感情的向往,又反映了他们在国家、种族、宗教、社会、阶级等界限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时阶级关系超越国家界限,有时种族关系超越社会阶层,有时友爱之情超过一切,有时爱国主义占据上风。法国军官波迪奥与德国监狱长罗芬斯坦同为贵族的阶级关系,远远超过波迪奥与平民出身的迈克的同胞关系;迈克对言语隔阂的德国农妇的好感,大大超过他与犹太资本家罗森塔尔的友情。

影片开端,法国军官波迪奥上尉与飞行员迈克中尉被德军俘虏,受到德军的友好招待,定下了本片宣扬人道主义的基调。德军以绅士风度接待被俘的法军,并向被击毙的法军飞行员致哀,超越敌我关系的阶级关系在席间表现出来。贵族与贵族攀谈,平民与平民聊天。

影片的第二个段落就是法国战俘在监狱里挖地道准备越狱,细节真实,具有纪录片风格,挖地道成为越狱片的经典桥段。

战俘在监狱开展娱乐活动,男扮女装表演节目,表现了法国人特有的幽默性格与乐观精神。战俘表演具有颠覆德军官方秩序,追求自由平等的狂欢化精神。战俘与监管者消除了敌我界限,这也是影片开端超越民族矛盾的人道思想的发展。在表现自由平等的演出里,法军收复失地的报道又激发起战俘的民族爱国心,他们唱起了法国国歌《马赛曲》。影片有突出的阶级意识,波迪奥与监狱长共同的贵族身份使他们成为促膝谈心的朋友,表达共同反战的思想。德军监狱长罗芬斯坦浑身伤痕,脖子上还支撑着托架,他向战俘波迪奥讲述战争带来的不幸。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战争,影片让暂时的胜利者、最终的战败国德国反思战争的灾难,具有突出的反战意义。

《大幻灭》剧照:敌我友好

波迪奥在思想上与德军监狱长有共同语言,但在战时,他负有维护自己国家和部属的责任。他利用吹笛引开看守人员,赢得迈克两人越狱的时间。监狱长也因责任击毙了他。波迪奥为掩护部下逃跑而牺牲,临死前和监狱长谈话,两人达成和解,却感受到战争的困惑。两个敌对民族的贵族在病床前继续反思战争。这次是波迪奥谈他对战争的看法,回应前一次监狱长的谈话,影片叙事始终是实际的越狱活动与虚无的精神反思交叉进行。监狱长办公室窗台上种植了盆花,在两个贵族谈心时出现,波迪奥死后,监狱长剪断了花。花代表希望,代表生机,监狱没有希望,只有死亡,花不能在监狱生长。监狱长说:“在这里只有常青藤和荨麻才能生长。”

《大幻灭》剧照:反思战争

迈克和罗森塔尔越狱后历经艰辛,被德国农妇解救。反战是普通人共同的心愿,德国农妇的丈夫、兄弟都在战争中死亡,留下她和孩子,空餐桌是战争残酷、家破人亡的见证。农妇同情越狱的战犯,而不在乎他们属于哪一方,这是超越阶级、种族的人道主义良心。

影片多次用全景镜头表现这个临时家庭的和睦温馨,迈克与农妇结下深厚的友情,却不得不离开德国,继续逃亡,战争又给遭受苦难的人增加新的伤痛。空餐桌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女主人说,这是他们家唯一剩下的遗产。餐桌代表家庭,离别之际,女主人摆上了四个盘子,很快就人去盘空,剩下一个空餐桌和孤零零的孩子,这是对战争破坏家庭的无声控诉。

《大幻灭》剧照:临时家庭

迈克和罗森塔尔翻山越岭,逃到中立国瑞士,结束了被追捕的战俘生活。迈克第一次谈到他的理想是结束战争,和德国农妇生活在一起。罗森塔尔指出他的不现实,他们还会被派往前线,前路茫茫,犹如瑞士原野的大雪。战争带来自由、平等、友爱等理想的大幻灭,片名“幻灭”暗示所有的美好如同幻影。影片以最平常的越狱情节表现最凝重的反战主题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关越狱的情节和对战争的反思依照情节发展的顺序,交替出现在影片中。

《大幻灭》的诗意表现在情节的整体安排和细节表现上。悼念敌方、抽象反思、监狱狂欢、爱国热情、吹笛掩护、农舍爱情、圣诞节、空餐桌、监狱盆花、瑞士大雪等都表现了影片的诗意,它与严酷的越狱行动相结合,构成了引人深思的诗意写实。

四、小结

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三杰雷内·克莱尔、马塞尔·卡尔内和让·雷诺阿,将诗意的抒情与写实相联系,重视细节的表现,表现了法国电影的本性和民族特性,为法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奠定了基础。

思考题

1.什么叫诗意现实主义?

2.分析《巴黎屋檐下》的诗意现实主义的特点。

3.雷诺阿的诗意与写实的电影风格特点是什么?

4.《托尼》怎样影响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5.《大幻灭》怎样表现人道主义精神?

6.《大幻灭》的诗意现实主义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