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朝代]先秦

题目是编者所加,先秦文章后人多取第一句话作为标题。“鱼我所欲也”的意思是“鱼是我所想要的”。文中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对“舍生取义”这一论点进行了论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假如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灾祸的手段,哪一样不用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箪饭,一豆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他,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难道不该让它停止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绘者:张彤

这篇文章的中心图画了孟子瞅着桌子上的鱼与熊掌沉思,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旨:保有本心。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

根据全文内容可以分三个部分:主旨、舍生取义、勿失本心。

第一部分:主旨就是保有本心。

第二部分:舍生取义,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他从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的主张。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论点、论证、升华。

论点,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进行比喻,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这个论点。图中,“我欲”:带有心形笑脸,笑脸上有梦想图标;二者不可得兼:“2”上面有一个红叉;舍鱼取熊掌:一个小人扔掉了鱼,怀里抱着熊掌。

接下来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

其一,“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图中,“乳石”:如是;“则凡可以得生者”:一碗米饭上有一个生字;“何不用”:木盒上一个红色的叉,旁边一个红色的问号;“辟患”:一个小人躲在带有患字的门后面;“何不为”:一个围栏,围着打叉的木盒,旁边一个红色的问号。

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恶有甚于死者。”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

最后作者升华了中心论点:保有本心。孟子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第三部分:勿失本心,为了使中心论点更能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在第二部分用具体的事例来进一步说明,四个关键词:义重于生、万钟、对比、结论。

义重于生(天平上“义”重,“生”轻):“一箪食……乞人不屑也。”这是说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以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万钟(钟表里面一个万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的情况,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图中:“不辩”:打着红叉的发辫;“受之”:双手捧着带有万字的钟表;何加焉:烟盒夹着烟;所识穷乏者得我:跪在地上感激的小人。

对比:“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说,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现在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见利忘义。图中“身死”:打叉的骷髅。

结论:“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图中:“不可以已乎?”STOP图标旁一个红色的问号;失其本心:小人的心脏部分有一个心形黑洞,地上一个红色的心,表示小人的失心。

书中的疑难点均用形象生动、易懂的小图标标志,宜于理解和加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