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领域,新古典主义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认为美源于度量和比例,突出轴线,强调对称和比例,讲究主从关系,推崇艺术的理性思维,即对艺术形式进行规范。为了更好地理解新古典主义建筑,在此需要简要介绍古典主义的两种造型元素,即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和古罗马建筑中的拱券。

石柱的基本单元是柱身以及下端基座和上端檐部,重视形式和比例的严谨规范,是高度程式化的造型,“利用垂直线条,在柱子表面刻出沟条,自上而下,绝对挺直。这些沟条在柱子的表面,自下而上略略内收”。[2]台湾学者汉宝德指出,相较于古埃及石柱的富于装饰性(柱身雕刻着层层浮雕),古希腊石柱开创出西方文明的美感典范,即通过纯理性的构成,线条优美和表面光亮来表现立体感,显得像是抽象雕刻作品:

柱式是除中世纪之外,欧洲主流建筑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它控制着大小建筑的形式和风格。世上还没有另外一种如此简单而又完整的元素,能以如此直截了当的方式几乎无所不包地决定着建筑的面貌……柱式流行到全世界,而且历经两千多年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恐怕是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3]

古希腊柱式一般高10~12米,分为多立克式和爱奥利亚式。多立克式柱子图5-11没有柱础,风格简朴单纯,看上去凝重庄严。柱身是粗壮的圆形,下粗上细,柱间距从下往上形成4∶2∶1的节奏,越往上越小,仿佛树木由根到梢的粗细变化:柱身上有二十多个凹槽直通上下,槽与槽之间相交成锋利线条。

爱奥利亚式柱子图5-12则显得活泼轻灵,有柱础(包括两三层的凸圆盘和凹圆槽);柱身较纤细,通常有24道凹槽,槽与槽之间不相交,保留着一小段圆形柱身外廓的弧面;柱身的垂直线条密集而柔和;柱头左右各有一个秀逸纤巧的涡卷,涡卷下有华丽的雕饰。

图5-11 多立克式柱子

图5-12 爱奥利亚式柱子的柱头涡卷

古罗马的券柱式是在门洞或窗洞,也就是券洞两侧各立一根柱子,下有基座,上有檐部,把圆弧、圆球、圆拱等曲线造型因素带入建筑,从而改造和丰富了柱式组合,形成直线与曲线、方形与圆形、实体与虚空的巧妙组合。拱形穹顶的圆弧造型不同于古希腊梁柱结构的方形元素,可以避免空间分割,形成雄浑一体的内部空间,例如位于罗马的凯旋门(单券洞造型)、古罗马斗兽场(外墙分三层,每层有80个券洞)和万神庙(118—128)图5-13。万神庙采用圆矩合体的造型,前部是柱廊式矩形大门,主体呈圆形,以层层缩小的圆箍叠成立体拱顶,拱顶的直径和高度均为43.3米,内部显得完整统一、单纯宏大、庄严崇高;穹顶正中是直径8.9米的圆洞,这是庙内唯一的采光口,光线从上而下照进室内,象征着太阳神朱庇特的天光,营造出神人相通的神圣氛围。

新古典主义时期,德国出现了两件效仿之作,建筑造型都很简洁明晰:黑森林地区的圣·巴拉希恩(St.Blasien)教堂(Benediktiner-Abteikirche,1768—1783)图5-14,达姆施塔特的路德维希教堂(1820—1827)图5-15的外圈呈圆锥形,里面是半圆形拱顶,室内的28根柱子撑起穹顶。

图5-13 万神庙,118—128

图5-14 圣·巴拉希恩教堂,1768—1783

图5-15 达姆施塔特的路德维希教堂,1820—1827

图5-16 克伦策,慕尼黑雕塑美术馆,1815—1830

新古典主义从罗马迅速扩展至欧洲各国,德意志比较富庶的诸侯国,巴伐利亚、普鲁士都在其首府大兴土木,具体可见慕尼黑和柏林的新古典主义城市建设。建筑师克伦策在慕尼黑市中心的国王广场设计建造了雕塑美术馆(Glypothek,1815—1830)图5-16,该建筑的立面嵌有6个壁龛,里面陈列着古典雕塑真品;建筑师戈尔特纳(Friedrich von G?rtner)在市中心的路德维希大街两旁设计建造了一系列代表性文化设施(1832—1843),例如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慕尼黑大学、路德维希教堂、凯旋门。自1789年起,园林设计师施克尔(Ludwig von Sckell)开始在市中心设计建造公园,充分利用伊萨河的自然景观,将之建成弥漫着浪漫气息的英国园林式“自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