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介绍了一个与赫拉克利特持相反意见的人,叫巴门尼德。

然而,巴门尼德与赫拉克利特两人相反的观点,恰好又可以用“辩证法”来解释,因为它们构成了对立统一,推动了思想的发展。

其实,在西方哲学史上,这种看上去截然相反,但其实是对立统一的理论并不少见。

比如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之后,哲学这条轨道就分出了两条岔路:一条叫“唯理论”,一条叫“经验论”。

“唯理论”派的哲学家,希望依靠头脑来思考真理是怎样的,而“经验论”派的哲学家,更关心人是怎样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对“对立统一”。

而这些思想并不是在15世纪以后突然出现的,如果要往前追溯,就必须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家了。

这一章我们要讲的哲学家,就是一位非常注重感性经验的人——恩培多克勒。

1

首先,我们来回答一个问题:什么叫“感性”?

“感性”是跟“理性”相对的说法,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面。

举个例子,比如你喜欢一个长毛绒的兔子玩具,它就是一个普通的长毛绒玩具,不会像有些电子产品那样会唱歌说话,不会通过人工智能和你互动,也不会告诉你天气情况之类的。但你就是喜欢它,因为你觉得它似乎是有生命的,它一直在陪伴你,你抱着它睡觉特别安心——这就是一种感性的表现。

也有一些特别感性的人,他们对于感官和心灵的体验会更加敏感细腻,而且往往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也比较容易对神秘的事物感兴趣。比如有的同学很爱幻想,对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有着独特的感受,或者说起什么血型性格、星座性格时头头是道。他可能就是个偏感性的人。

说到这里,你们的脑海里有没有浮现出某个朋友的形象呢?或者,干脆就是你自己?

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的人。就连他的哲学著作都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他还曾对外宣称自己是神,这一点是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自己是神使赫尔墨斯的儿子。据说恩培多克勒还预言过自己的死期。

虽然恩培多克勒如此感性,却有不少科学发现。

2

恩培多克勒在科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发现空气是一种“实体”。

要知道,在恩培多克勒的时代,大家都认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虚无缥缈的。

但恩培多克勒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空气是实实在在地占据了某一处空间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个杯子里没有水,我们会说这个杯子是空的。其实杯子并不是真的“空”,因为杯子里还充满了空气,只不过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我们现在觉得这个认识毫不稀奇,但放到古代,是极具突破性的。而且恩培多克勒并不是随口说说,他还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

他把杯子快速倒扣到水盆里,发现水并不会填满这个杯子,他就因此作出判断:杯子内部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

恩培多克勒还观察到了离心力的存在。他把绳子系在装了水的杯子上,拉住绳子的另一端快速旋转,然后他发现即使杯口朝下的时候,水也不会洒出来,就好像有一种力量把水“压”在杯子里一样。

虽然恩培多克勒还不能解释其中的原理,但他比别人更早地注意到这种现象,并且把它描述了出来。

恩培多克勒还曾大胆地提出一种生物进化假说。他认为世界上最初散布着各种生物,有的有头但没有脖子,有的有背但没有肩膀,有的有眼睛但没有额头……这些东西会随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生物:有的长着无数只手,只能在地上爬行;有的长着许多脸,能够看到四面八方的东西;还有的长着人的身体和牛的脑袋……这些奇奇怪怪的生物显然不可能全都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就被淘汰了,最后只留下了少数物种。

虽然他说得有些离奇,但是“不能适应环境的就被淘汰了”这种想法和我们现在接受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到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其实是一个意思。

而达尔文提出这个观点,是在恩培多克勒提出假说后的两千多年之后了。当然,达尔文是在大量的研究和证据的基础上作出这样一个判断的。恩培多克勒虽然只是说出了这一个猜想,但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在那个时候,人们都认为物种是神创造出来的,怎么可能是自己进化出来的呢?

既然恩培多克勒如此关注世界的多样性,我们又要回到之前说的那些古希腊哲学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了:

在恩培多克勒的心目中,世界的本原又是什么呢?

3

恩培多克勒的观点和他之前的哲学家都不同——他认为世界不止一种本原。

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因为丰富而精彩,因为多样而充满活力,所以世界不止一种本原。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有四种,分别是土、气、火和水,各种事物就是这四种元素按照不同比例构成的。由于这四种元素的比例有无数种可能,于是也就形成了各种事物。

我们可以按照他的思路来推想一下,天上的白云肯定是水和气多一些,火和土少一些;美丽的花朵就是土和水多一些,火和气少一些;火山里的岩浆就是土和火多一些,水和气少一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恩培多克勒的学说解释了世界万物多种多样的原因。

大家千万别小看他的这个观点,他这个观点叫作“四根说”,后来经过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发扬光大(我们后面也会讲到他),对西方的哲学和医学影响非常大。

听到这里,你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恩培多克勒好像只是比较善于观察和思考嘛,这种特性又不是他独有的。

没错,我们之前说过,泰勒斯也是个注重观察的人,他曾亲自察看在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淤泥;毕达哥拉斯的想象力也很丰富,他说宇宙间充满各种声音,就好像在演奏交响乐。

那么恩培多克勒的思想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为什么还是把他归类为哲学家而不是科学家呢?

因为恩培多克勒试图解释: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4

恩培多克勒是古希腊第一个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人。

人们把恩培多克勒对于世界本原的看法叫作“四根说”,因为他提出了四种元素。他认为事物的形成和消亡就是土、气、火和水这四种元素聚集和散开的过程。但这种说法有一个问题:

四种元素又不具有自由意志,它们不会自己聚集或散开啊,它肯定需要有一种力量来驱动。那么,是什么力量让这些元素聚集或者散开呢?

恩培多克勒的回答是:那种力量就是“爱”和“斗争”。

怎么样?回想一下开头我们说恩培多克勒其实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这下你们相信了吧?

恩培多克勒认为,是“爱”让这四种元素聚集,是“斗争”让它们散开。种子慢慢发芽、开花、结果,就是“爱”让泥土、阳光、空气、水分中的“四根”聚集起来;而当树叶凋零、果实腐败之时,就是“斗争”让这些物质又消散到了泥土和空气里。还有像天上的云朵会变成雨滴,火山里的岩浆冷却后形成岩石……事物在不断变化,每一种实体都是暂时的,而只有这四种元素以及背后的“爱”和“斗争”的力量才是永恒的。

他不仅用“爱”和“斗争”来解释事物的形成和消亡,还说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也是受这两种力量支配的。你们可能听说过,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传说中的黄金时代,是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创造的第一代人类,这个时代的人们无忧无虑,生活安闲,没有纷争。

恩培多克勒就说,黄金时代就是一个“爱”的力量在内、“斗争”力量在外的时代。但是人类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爱”和“斗争”的消长和循环,好的年代与坏的年代就会交替出现。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的变化并没有一个什么明确的目标,它只是在必然和随机的支配中不断变化着。

那么,人又是怎么认识世界万物的呢?

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的感官之所以能对各种事物产生感觉,那是因为人的感官里也有土、气、火和水这四种元素。

他说:“眼睛内部是火,火的周围是土和气,由于眼睛结构精细,所以火能够像灯笼里的光一样通过土和气。眼睛中有火与水各自的孔道,它们是交替排列的。通过火的孔道我们看到光亮的对象,通过水的孔道则看到黑暗的对象。”他认为事物中的水、火、土、气都会向外发射粒子,每一种元素的粒子都可以顺着眼睛里对应的孔道“流射”进去,这样我们的眼睛就能看到各种事物啦!

于是,人们把他的这种学说叫作“流射说”。

简单来说,就是万事万物都在发射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而我们人类的眼睛,有水、火、土、气四个相对应的接收器。一边是发射,一边是接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感知到了世界。

那这只是视觉对不对?还有味觉、嗅觉、听觉呢?

也是一样的道理。嘴巴的味觉、鼻子的嗅觉、耳朵的听觉、皮肤的触觉都是由于这些器官中有与“四根”相对应的孔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比如我们闻到了百合花的香味,是因为构成百合花的各种小粒子碰到了人的眼睛和鼻子,在对应的孔道里打了个卡,“嘀!”然后它就通过了,被我们的感官认出了,于是我们看到了色彩,闻到了香味。

恩培多克勒的这种说法很形象生动,但在科学素养极高的现代人看来无疑是非常粗浅的。在他100年后的亚里士多德就有了一个质疑:

如果人看到事物是由于物体的粒子流射到了眼睛里,那么为什么人在黑暗中看不见东西呢?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眼睛看到事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简单来说,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球,刺激视网膜形成了物体的像。但是,恩培多克勒的理论有一个可贵的地方,那就是他注意到了“人”。

而他之前的哲学家——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他们对自然世界更感兴趣,他们即使提到人或者灵魂,也只是当成世界的一部分来研究的。

而恩培多克勒是把“人”看作一个观察者,与世间万物区别开来。

不过,恩培多克勒也只是对人感知世界的方式提出了看法,在他的学说中,“人”还只是一个观察者,远远不是一个思考者,将其替换成一些高等动物似乎也是可以的。在恩培多克勒之后的哲学家,对于“人”这个思考主体的探究就越来越多了!

往后看,我们还会具体介绍。

人物卡:恩培多克勒

古希腊哲学家,他观察到了杯子被快速倒扣在水中,水不会填满杯子的现象,并提出了“空气是实体的”这一观点。

知识卡1:四根说

恩培多克勒最早提出了“四根说”,认为事物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按照不同比例构成,“爱”和“斗争”让元素聚集或散开。这个理论对后世的西方哲学和医学影响很大。

知识卡2:流射说

恩培多克勒认为事物中四种元素的粒子“流射”到了人的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官里,所以人们看到、闻到、听到、感知到各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