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采摘的藕称为“花香藕”,秋天采摘的藕称为“桂花藕”。小暑时节,民间的习俗是吃藕。古往今来,诗人多赞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却忘记恰是淤泥中的莲藕,滋养着莲的高贵清廉。“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

鲜藕

藕是莲科植物的根茎,生长之初只有手指般粗细,到了夏秋季节,新藕充分膨大,此时出产的藕品质最佳。夏天采摘的藕称为“花香藕”,秋天采摘的藕称为“桂花藕”。小暑时节,民间的习俗是吃藕。莲藕的种植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一种较早的水作物食材。古往今来,诗人多赞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却忘记恰是淤泥中的莲藕,滋养着莲的高贵清廉。“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

但是在饮食文化上,莲藕绝对可以理直气壮地打个翻身仗。早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发明了“灌蜜蒸藕”的方法。我们现在常喝的藕粉,在元代就有了成熟的制作工艺。藕在唐代备受推崇,苏州的“伤荷藕”就是献给皇上的贡品,为了促进藕根生长,有意损伤荷叶而得名。

莲藕洗去身上的淤泥,露出它白玉般的本色,因有藕孔而显得精巧剔透。《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并说:“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将鲜藕洗净、切片,直接入口,脆嫩、甘美、润爽,难怪有人喜欢把它当作水果吃。

小暑这天,南方一些地区的传统是吃蜜汁糯米藕。糯米提前浸泡好,切下鲜藕的一端,仔细地用糯米把藕孔填满,然后把刚才切下的“藕帽”重新盖上,用牙签固定,加冰糖熬制,出锅后淋上一层桂花蜜。被糖汁包裹的藕片通体油亮,藕片不软也不硬,糯米有了藕的嫩滑,藕被赋予了糯米的软糯。最后撒下的甜蜜桂花,无疑是锦上添花了。

黄鳝

小暑食俗有“三宝”,黄鳝、蜜汁藕和绿豆芽。说起黄鳝,民间谚语有云:“小暑黄鳝赛人参。”鳝鱼在古代被称为“鱼旦”“鱼单”,因为它长长的身体像蛇,又被称为“长鱼”;又因它是黄色,所以俗称“黄鳝”。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关于鳝鱼包子的记载。

黄鳝冬蛰夏出,常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带有淤泥的水中,小暑时节最为圆肥,肉质鲜嫩,不但少刺,而且营养丰富。小暑一过,鳝鱼便会身价大跌,因此每年这个时候,江浙一带的菜馆里涌现出各式的鳝鱼佳肴,能有几十种不同口味,对于讲求“不时不食”的人来说,可就有口福了。

“水槛风亭大酒坊,点心争买鳝鸳鸯。”清代诗人袁学澜所说的“鳝鸳鸯”,就是苏州著名的鳝鱼卤肉面,这种汤面以黄鳝丝为浇头,惹得人们争相购买。不得不提的,还有苏帮菜中赫赫有名的“响油鳝糊”。若按传统做法,鳝鱼必须选择毛笔杆粗细的笔杆鳝,刀工精湛的师傅熟练地将鳝鱼片成丝,烹制完成后要在鳝鱼中间用勺揿一个小潭,将蒜蓉放在潭内。最精彩的是给客人端上桌的那一刻,和鳝鱼一起被端上来的,还有一小碗滚烫的麻油。上菜的伙计动作娴熟地将麻油浇在蒜蓉上面,霎时间噼里啪啦,响声入耳,鲜味入鼻,再撒上些许胡椒粉,要的就是当面勾起客人食欲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