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面的困境
别忘了为什么
接下来空中部分的内容,我已经写了两遍,都不满意,这是第三遍了。我可能就是这样,为了自己追求的理想状态,不会轻易向现实妥协。
在地面部分五挡内容里,每一挡我都标注了适合的人群。但在空中部分,我却很难定义它。无关年龄,无关性别,无关行业,也无关你目前的状态,非要附加一个条件去形容适合的人群,大概就是像我一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吧。
什么是“玉”?幸福是玉。在开启这部分内容之前,希望你能够再回忆一下方向篇的内容,不要忘记我们一切努力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具体来讲是为了过上五方面均衡的生活。
我在这儿大言不惭地提醒你,但之前我自己却把它们抛在脑后了。
那是我第一次创业,做的是计算机编程的培训机构,和高校合作,我相当于是大学里的外聘老师。那时我刚结婚,大部分时间却驻扎在学校里,学生们都很喜欢我,每天都有学生到办公室找我聊天,一直到熄灯前才离开。回到宿舍我还要自己耗会儿,每天都睡得很晚,早上卡着上课点儿起床,经常因为懒,就不去吃早点了,多的时候一天讲八节课,非常累,学校的伙食也一般,我吃得不多,营养也不够。那时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努力追求平衡的生活,这样糟糕的状态持续了两年的时间。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老天爷还是挺照顾我的,给了我个大大的提醒。我病了,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那时候我的银行存款是零,后来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学费还是向我爱人借的;身体极度虚弱,病痛缠身,我奶奶每次见到我都说脸色不好;书倒是看了不少,但疗效甚微,那时盲目信奉“成功学”之类的学说,一门心思地就想通过创业赚钱;周围亲朋的需求都被我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被完全无视。
你可能觉得是不是我的时间管理太差了?事实上在我病倒的时候,已经学习和实践时间管理三年了,真不是效率问题,方向错了,一切就都跟着跑偏了。
我躺在病**,盯着天花板,无所事事,不用陷入繁忙的工作任务当中,反而让自己静了下来。我意识到了我之前努力方向全错。我是想要过上幸福生活的,可是那个时候的我一点也不幸福。我忽略的身体、心智、亲情和个人爱好等,恰恰是我应该珍重的,而我一门心思追求的金钱则应该是我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之后的副产品。
也是在想清楚这些之后,2009年1月1日,我开始认认真真地早睡早起,也开启了我的蜕变。我开始关注心智成长、通过分享帮助周围的人、真正开始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事情,现在,反而不用再为钱发愁了,也不会为了赚钱去牺牲什么,幸福感满满的。
没自由就真没时间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么“瓦”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地面的生活就是瓦,它根本就达不到我的理想。
那种每天两点一线、上班挣钱、买房养家、等着退休的生活;那种抬眼就能一下看清楚自己下半辈子的生活;那种被人推送到眼前而非自己主动追求的生活;那种觉得自己想做点什么、能做点什么,却从未尝试,抱憾终身的生活……地面的生活,也许可以过得不错,但是已经习惯待在空中的我,绝不愿意回去再忍受。而且,周围像我一样的老师、自由职业者、创业者朋友们,当他们在空中实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没有一个人还愿意回到地面去。
在地面即使把时间管理做到极致,仍然离自由理想的生活相距甚远。之前我们计算过,每天二十四小时,刨去吃喝拉撒睡等生活必需,按可支配时间十小时计算。摊在健康、心智、兴趣、工作、人际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平均应该得到两个小时,但实际情况是,仅仅上班这一项就占据了一个人八小时以上的时间,那么,哪儿还有其他方面的时间分配呢?
虽然我的第一本书叫《哪有没时间这回事》,但是地面的生活所面对的根本问题就是没时间,工作占据了每天绝大部分时间,是一天当中的那个大石头,这段时间里你没法自由地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只能服务公司的目标。其他所剩无几的时间,你再怎么管理,再怎么把效率推高,能给自己带来的价值都是非常少的。
我有位学员,地面上的时间管理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在所在的大企业里已经是总监级别了,自己也早早就买房安家,有两个孩子,家庭和睦。他自己也还在努力,想要学笛子、练字、学编程、搞定数据分析、减肥等,想干的事情有好多。
他来找我时是困扰于自己自律水平还需要提升,纠结于是否要再提前半小时起床,好给自己创造出额外的三十分钟去做想做的事情,因为目前时间太少了,除了工作,还要陪伴家人,每天花一个小时投入在他想做的事情上都很困难。
但当我把前面关于地面的困境分享给他时,他才恍然大悟,所有他想做的事情要做到自如的程度,都需要几百小时甚至上千小时的时间投入,而距离他五十五岁还剩下四千多天,每天投入一小时也就只有四千多个小时,根本就不够用。他努着劲早起半小时也是杯水车薪。如果不能取得时间上的彻底自由,每天还需要去上班的话,那么,剩下的时间他就算把自己逼到极致也仍然捉襟见肘。
当你在地面努力,你的时间、你的自由都是很有限的,而且你所遭遇的问题还远不仅如此。
精力消耗殆尽
很多人过着“995”“996”的生活。这样的先不算,就说一周上班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的人,剩下的时间就只有晚间和周末。时间本来就少,人还疲乏,按状态说绝对不是优质时间。
这样的时间,人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休息和休闲。所以大部分人上班以外的时间就剩下玩手机了,因为简单。你让他们去跑步,这实在太困难了。这么一个有益身心的大众健身运动,多数人却无法开始或坚持不下来,大都被总结为方法问题、时间管理问题,但在我看来,多数人就是时间和精力不够。想想看,一次跑步要想达到效果,至少要四十分钟,加上前面的热身、后面的拉伸就需要一小时,再加上到跑步场地的距离,换衣服、洗澡的时间,跑步这项运动的时间投入在1~1.5小时。而且跑步本身需要极大的意志力,跑完步也需要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对于一个上班族来讲,跑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是极为昂贵和奢侈的,不拿出点决心来真没戏。
像跑步这样想要培养和坚持的习惯,以及其他很多想要解决的问题、想要通过学习发生的改变,哪一个不需要你持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当你每天最大块儿时间、最精华的状态都被拿走时,你很有可能连应用方法的力气都没了。
扭曲的学习观
我之前上班的时候,其实也隐约感觉到这个问题了,只是我不能这么系统地说出来。我那个时候也想改变,改变的方法就是读书,靠学习救自己。但改变了吗?并没有,因为学习观念是错的。
学习可以是一种休闲,用来放松和娱乐;可以是一种兴趣,让自己沉浸其中;也可以是一种工具,达到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目的。但在被教育和工作扭曲了的学习观念之下,这三个目的哪个也达不到。
放松和娱乐的功用早就被更简单、更刺激的短视频所取代;基于兴趣学习慢慢变成了天方夜谭,人们会觉得“只要是没有用的,尤其是不能对挣钱有帮助的,干吗要花时间呢?”所以很多人听说我在学西班牙语,总会不自觉地猜测这跟我要做的某项伟大事业有关,很难想象完全基于兴趣而学习这回事;剩下就只有功利性的目的了,但却是盲目的。
从小学到大学,学习似乎就是为了考试和找工作用的,工作之后学习就变得盲目起来。
大把的人看书非要看完,并且还要记住其中的字句,这就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学习和记忆画上了等号。
然后还有相当多的人要学英语,而他们学英语的主要方式就是背单词,要么就是因为感到乏味而去看美剧,并催眠自己好让自己认为真是在学英语。至于为什么学英语、在什么场景下使用这个工具,他们拒绝去思考。
我身边还有很多朋友,立志要多读书,还定下一年读多少本之类没意义的目标。最常见的理由就是他们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觉得别人知识很丰富,自己却很贫乏。于是,学习就变成了他们扩充谈资,好能在某个时刻扬起眉毛、翘起嘴,骄傲地和大家宣布“这事儿我知道”的炫耀工具,和我在大街上常看到的成群结对的小学生没区别了。
最后,再看看各种形式的充电,其实都是为了职场服务的。前些日子,我推荐了一位能把国际象棋讲得很有意思的老师到我的经纪公司,但他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觉得这个话题太小众,就放弃了这个课程;我还认识一位做整理术的老师,她做这件事的初心本来是想帮助很多家庭改变无用物品堆积成山的问题,但是当要制作网课的时候,她不得不加入类似办公桌整理、文件资料整理等职场的内容,不然就很难卖得出去;还有什么沟通啊,职业生涯啊,营销啊,文案写作各式各样的课程都是用来工作的。其实,一个人在实际工作场景学到的经验远比听课收获大得多,读书听课学习到的东西大都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所以才会越学越焦虑。
这种无视根本问题的努力,被我称为低效的勤奋,好让自己觉得好像自己在努力,换个心安理得。
生活被工作绑定
根本问题是工作过度占据你的生活,不光是学习沦为工作的工具,你的整个生活都是围着公司转。请试着和我一起做一次生活的自检,找出那些受工作影响的部分。其中很多都是你已经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你以为是你自己做出了决定,但实际上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你工作所控制的。我为你提供一个粗略索引,供你逐项检查并思考:自己是真的想要这样的生活,还是被“工作所迫”:
起床时间:多数人的起床时间,其实是由上班时间决定的,起床时间等于上班时间减去交通时间再减去慌乱忙碌的早餐时间。
睡觉时间:睡觉时间则是由下班到家的时间决定的,下班早的人不一定睡得早,但是下班晚的人却有充足的耗晚理由——白天都交给了工作,晚间一定要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
三餐:在哪儿吃和吃什么受制于你公司是否有食堂,周边有什么吃的以及能点到哪些外卖。
白天的衣着举止:如果是办公室职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坐着,而且穿着不能随随便便。肯定不能像我一样,即使在写这篇稿子时都是躺着的,事实上,穿着睡衣和拖鞋在家晃**更能促进我的创作。
住所与交通:人们连住在哪儿其实都受工作的影响。很多人选择在公司附近租房就是为了减少上下班通勤时间成本。
人际关系:你每天最常接触到的人是你的同事或者客户,如果你的工作有幸能够接触各种各样有趣的人,能拓展自己的人脉,这还不错呢。但如果你做的工作更偏后端,你的人际关系可能仅仅局限于为数不多的同事而已。另外,职场当中的人际关系,是相当多的人不快乐和压力的主要来源,利益冲突、责任推诿,各种钩心斗角的事情大都发生在这里。
消费决策:月薪族必须按月调配自己的收入,收入越高的人往往消费水平也越高,生活的铺张程度和收入成正比。
时间安排:大部分工作日是没有自由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必须得以年假为基础,生病了要请假,有私人事情要办也得请假,还得琢磨着如何走手续才能不被扣工资。由于工作日极其紧张,周末多数人就变得极其慵懒。
生育:对于女性而言,生育是职场的大敌,往往意味着自己在职场竞争力的大幅度下降,甚至很多人就此彻底远离职场。
你是谁:想象当你向一群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你会怎么说?对于多数人,自己在什么公司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是自我介绍的重要元素。在朋友同学聚会时,那些公司名头响亮、工作光鲜的人更愿意谈及自己的工作,这说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自尊都是和工作绑定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在的公司,自己会突然觉得毫无价值,什么也不是了。
2.算算财务自由
一辞职时间就自由了
如果把你现在所面对的各种各样要解决的问题想象成一棵问题树的话,那么有些问题是树干,有些问题是树枝,而有些则是叶子。从战略角度看,最佳的肯定是优先解决树干问题,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应该让有限的时间精力产生最大的价值,而树干问题一旦被解决掉,很多枝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甚至瞬间不再成为问题。
所以要在空中翱翔,就要解决掉树干问题——实现时间上的彻底自由,让自己可以拥有真正的选择权。实现时间上的自由,其实特容易,你现在直接辞职就搞定了,但这行不通,因为你会感受到失去收入带来的压力,所以必须实现财务上的自由。但一提到财务自由,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个巨难无比的事情,似乎怎么都是人生的第三个一万天才有机会的。
正解财务自由
曾经有一则报道说:“中国一线城市财务自由门槛是2.9亿。”这个耸人听闻的报道体现了大众对于财务自由这一概念最深层次的误解。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先要很有钱,然后才可能财务自由,也就是说富有先于自由。其实不然,财务自由是个比富有更容易的事情,而且,富有可以让你的财务在一段时间上很任性,但并不一定能让你自由,如果你任性挥霍,很快就会陷入麻烦。
人们并没有得到关于财务自由的正确定义,只是凭感觉觉得遥不可及。几年前,我就已经财务自由了,但我肯定不是什么富人。
百度百科上,“财务自由”这个词条的定义还是总结得相当到位,我直接把它借过来用:
“财务自由是指人无须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
以下,我把这个定义中的每一个关键点为你做一个详尽的解说:
为钱工作:并不代表就不工作了,但不是上班,是做着自己选择并享受的事情,即使没有报酬,也是乐在其中。
生活开销/日常开支:我们是需要钱的,我们也是需要赚钱的,赚来的钱是为了支付我们的生活开销,而不是无节制的物欲和虚荣心,赚来的钱够自由了,如果真的需要,再逐渐努力变得富有。
资产:这个词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解说,现在你需要知道的就是:如果你一直拼命赚钱,你是无法实现财务自由的,但是如果你一直在努力创造资产,你很快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被动收入:是指你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收入,人们常用“躺着挣钱”来形容,有的时候也叫“睡”后收入。普通上班族的工作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你不可能一个月不去上班还能领到薪水。
大于等于:如果你每个月躺着挣的钱,足够支付这个月的生活开销,你就已经是财务自由的状态。如果这一收入还能更多自然更好,但那不是财务自由的必要条件。
最后再给你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一个人每个月的生活开销是1万元人民币。如果他无须上班也无须付出太大努力就可以获得每月1万元的被动收入,那么这个人的状态就是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到底需要多少钱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财务自由的正确定义,也能区分财务任性和财务自由了,那么新的问题是:“到底应该要多少钱才能实现财务自由,真的是2.9亿元吗?”
其实这是个小学生都能解出来的问题,但是人们却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和对待过,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做数学题,这道题目有两个条件假设:
假设一:你现在的月收入就是你目前基本满意的月生活开销。我们以1万元人民币为例(你可以替换成其他的数字),假设你目前的月收入就是1万元人民币,那么我们也认为你的生活开销也是1万元人民币,持平。如果你是月光族,那么这一假设就是事实;如果你是负债族,那么假设你能够控制自己的消费欲不再欠钱生活;如果你是存款族,那么就假设你的日常开销还能更多一些,生活还能更好一些。
假设二:你现在只知道一种获得被动收入的方法,就是靠银行存款或者购买一些货币基金。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很低,是千分之几,存本取息的话有可能达到百分之一点几。货币基金,一般在3%左右,再高一些的就会有诸多限制了。所以我们取个中位数,按存款年利率2%来做这道计算题。
所以问题就摆在这儿了:你应该存入多少元才能每月得到1万元人民币的利息,从而作为被动收入实现你的财务自由呢?
计算方法如下:
月收入是1万元,那么年收入就是12万元,这是年利率2%得来的,那么本金就应该是用12万元除以2%,最后的答案是60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现在你手里有600万元现金,你只要把它存入某一款金融产品中能够拿到稳定的2%的年利率,并且能够每月提现得到1万元收益,你就能够支撑每月1万元的生活费来实现财务自由。
看到了吗?答案是600万元,比2.9亿元要少得多得多。
每个人的生活开销不一样,物质欲求越少财务自由门槛就越低。所以你可以代入你自己的月收入,然后做一个计算,得到你需要的现金数。
注意!做这个计算是为了帮助你对财务自由有一个非常清晰具体的认识。而我们实现财务自由的方式,绝对不是要挣够这个数字的钱,而是要创造资产、创造资产、创造资产。切记!
3.三种资产与谎言
啥是资产
既然想实现财务自由就要创造资产,我们就得清楚什么是资产,以及什么条件下它能给我们带来被动收入。
资产是向社会释放价值并因此可以获得现金流的事物。所以我解释一下:
首先资产最基本的属性是可以为他人提供价值。比如,一个老师可以给很多学生带来优质的课程和专业的指导,那么这个老师的知识和经验就是他的资产;一款软件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提高效率,那么这款软件就是资产;我在写的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和其他同道中人实现财务自由并过上幸福生活,那么这本书就是资产。必须优先释放价值,其次才是能获得金钱上的收益,这种收益不是一次性的一笔钱,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之内可以持续地获得一笔接一笔的钱,这就是所谓的现金流。
借由这个定义你就可以思考一下,此刻,你拥有哪些资产?
一般情况下,人们手里有可能成为资产的东西有四种:知识、经验、现金和房产,每一种的特点都不尽相同,我们细细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四种资产都有其脆弱性,而且有很多伴随着关于实现财务自由的谎言。
努力工作
你的知识和经验可能是你最宝贵的资产,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读书工作不就积攒这个了嘛。
你的知识、经验能不能给他人创造价值?能,才能为你所在的组织创造价值,然后由组织统一代表面向最终对象来提供价值。能不能给你带来现金流?能,每个月的工资就是。所以,这种资产是最流行、最普遍的,它给人的感觉是收益高、风险小,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个工作,然后尽量不被开除,这样就能获得相对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了。但是,这种资产的牺牲其实是最大的,因为你必须依附于你的组织才能创造价值,所以不得不牺牲时间上的自由。
对于大部分人,手头的知识和经验都不能直接面向市场发挥价值,脱离了自己所在的组织就比较难获得同等水平的收入了。
而被鼓吹的最多的谎言就是努力工作实现财务自由。能吗?
这其实又是一个小学数学问题,我知道你没算过,现在我就带着你一块儿计算。
还记得之前我们计算实现财务自由需要多少钱的例子吧,当时是用1万元作为你的每月收入和开销,最后得到600万元按年利率2%存入银行,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那么现在我们可以把问题稍作转换,你的每月收入还是1万元不变,假设你不吃不喝一分不花,就自己攒着,求多少年你能攒够600万元现金,然后顺利辞职,步入财务自由。
计算过程是:
每月1万,一年就是12万,6,000,000÷120,000=50年。即,你现在如果是30岁,在80岁的时候你能攒够这笔钱,实现财务自由。
刚才我说的可是不吃不喝,这可能吗?另外,你1万元的工资拿到手时已经扣除了各项,只剩下八千多块,这就意味着努力工作实现财务自由需要五十年以上的时间,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多数人的寿命撑不到那一天,就算能撑到,五十年省吃俭用,奉献自由,不停地上班,牺牲其他方面的生活,就等老朽之后实现财务自由,这怎么可能是我们想要的幸福呢?
有人会觉得计算中的假设不合适:“要是收入是2万元,那就可以加速一倍呀,25年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
实际上,数学思维强的人已经发现了按照之前的假设,用你的工资来实现财务自由的年限与你收入的多少毫无关系,因为我们的假设里你的月收入就是每个月开销,开销越大你需要实现财务自由的被动收入就越多。这其实也和现实是接近的,收入越高的人,消费水平也会跟着提高。所以最终实现财务自由的年限只和你能得到的年利率有关,年利率是2%,那么得到的就是50年的时间。年利率是5%,就是20年的时间。
开店,做微商
知识经验拿来打工既然不行,那就自己做老板,多么振奋人心呀。
那些不想忍受在组织里被“盘剥”的人,非常渴望自立山头当山大王的人,其中相当多又会被忽悠去进行所谓的创业。有的人开淘宝店,有的人做微商,还有的人做线下实体店。无论哪一种,其实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而是“做买卖”。因为没有真正地创造任何资产,只是在干“低价进货,高价卖出”赚差价的事情,所以也很难实现财务自由。
为什么我会说开店这一很多创业者选择的方式不靠谱呢?最重要的是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如果现在是1981年(也就是我出生的那年),你生活在中国,如果你能搞到一台电视机,你就不用发愁把它卖出去,你只要把电视机往马路边上一摆,就会立刻有人冲上来抢着塞钱给你。因为在那个时代,我们的供给严重不足,需求却已被点燃,基本可以说,你有产品就不愁卖。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多需求已经被满足得妥妥的,同一种商品,几十个品牌、上百家企业在竞争,弄到货很容易,卖出去很困难。
另外,现在的电子商务那么发达,电商平台流量巨大,厂家可以在电商平台上直接面对消费者,越来越不需要中间商赚差价了。
除此之外,自己开店,得进货、算账、送货、吆喝、管库存、管退换货等一大堆事情,做这些事没准还更占你的时间,你更不可能解放自己实现财务自由,虽然不给别人打工,但是你成了自己的打工仔。
你说你可以雇人?没错。雇的人你得管吧,工资、保险,招聘、离职,培训、心理辅导、团队建设……就算你愿意做这些,也不一定有人来,就算有人来,你也真的雇得起才行,你卖出去的货得足够多,利润率得足够高,才能养得活一个又一个的雇员。
如果有人再是副业赚钱,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干这些事儿,那岂不是自己在吞噬自己的生活?不但没法自由,反而渐行渐远。最后你会发现你其实是在给厂家、物流公司和房东打工。
当老板听上去很光鲜,其中的辛苦谁做谁知道。
钱生钱?
你手头的现金有可能成为资产,但它能给他人提供价值吗?实际上是不能的。当你购物的时候才能,但是这时你又是在损失现金。所以你手里的钱和买东西的钱都不是资产。
只有一种情况能够使你手头的现金变成资产,那就是把它借给别人,并且对方用你的钱去创造资产。比如你把钱存到银行,其实就是把你的钱借给了银行,银行再把钱借给企业,企业去创造产品和服务,从而创造出了资产。如果获得了收益,企业把本金和利息还给银行,这就是银行的收益。银行再把利息给你,这就是你的收益,也就是你的现金流。除了存款之外,基金、股票之类的金融产品都存在变成资产的可能性,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极其脆弱的。
因为你是把你自己的钱借给别人,别人获得了收益,但绝对不可能把收益的大部分给你,给你的其实是收益的很小比例。比如,你存钱到银行年利率可能只有3%,但银行把这笔钱借给企业的回报率可能高达5%。这说的还是赚钱的情况,如果对方亏损了,你肯定也是跟着亏的。也就是说把现金借给别人作为资产,对方吃肉,你最多喝汤;对方赔本,你肯定倒霉。
可能最迷人的谎言就是“钱生钱”。这类谎言的载体通常是书籍和网络上的课程,以财务自由当诱饵骗人花钱购买,却起不到作用。
他们首先告诉你要节流,不要乱花钱,要省钱,省下来的钱先存起来,当作基础,存下来的钱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考虑买一些风险低的货币基金,这是你步入理财投资的第一步。
到此为止,你会觉得骗子说得还挺靠谱的,也很具体可操作。接下来你就会开始觉得虚无缥缈,但你不会怀疑骗子说的,而是会怀疑自己的智商,哦,不对,骗子们管这个叫财商。
接着,骗子会告诉你继续工作赚钱、继续存钱、继续买入,并且继续学习金融和理财知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开始买一些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比如股票型基金甚至股票、期货等。这时候你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定投,让本金和利息都滚起来,利滚利,形成所谓的复利,然后你现在的几万块钱,十年后就变成几个亿了,你就功成名就了,可以衣锦还乡了,到时候再买房子置地,你就是大富翁了。
听着多美好啊,钱生钱!这个过程你基本不用付出任何辛苦劳动。
所有的金融产品都需要本金,当你本金足够多,比如有前面说的600万,你什么财务知识都不需要有,买个货币基金就实现财务自由了;但多数人手里的现金60万元都不到,却在那里做着成为股神翻一番,翻十番的美梦,真的是掉钱眼儿里了,所以多数人的根本问题是本金不够,而不是缺乏什么财商。要知道,理财没错,与致富无关;投资没错,但别把投机当成投资。
房子,半辈子
你住的房子是资产吗?不是,因为它不能给其他人价值;把房子卖出去的话是资产吗?不是,因为它带来的是一笔现金而不是现金流,所以只有出租的房子才符合资产的定义,并且只有当有房客住在里面持续交着租金才行。
房子这种资产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且要拥有它,付出的钱是极其多的。按目前的市场行情看,这种付出是收不回本儿的。也能简单做个计算,比如你花600万元买一套房子,以每月1万元的租金出租,就意味着你必须把你的房子出租出去600个月(相当于连续出租五十年)才能刚刚收回成本,所以这显然是极其不划算的,但确实是目前很多地方的常态。
你手头要是真有600万元,按照之前的计算,放银行就行了,何必买房子?
很多人都会被“投资房产”的说法忽悠。你要是现在没房子,我建议你千万不要买,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绝对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我就没房子,到现在我也是租房子住);我觉得,你要是已经有一套房子,赶紧结束当房奴还房贷的生活吧,还贷款让你做什么决定都畏手畏脚,让你更加不敢离开你所在的公司;你要是除了自住的房子,手里还有额外的房产,那其实你不需要我教你什么,出租也好,倒买倒卖也好,都不是难事。
关于房产,我不想过多地探讨,它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每个人的立场都不一样。我呢,是希望更快地告诉你我推荐给你的实现财务自由的靠谱路径。
4.轻创业四种躺着挣钱的模式
创而不重
用你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我自己走出来的道路,也是我推荐给你靠谱的实现财务自由和幸福生活的通路。
创造产品和服务,就是在创造能够向社会释放价值的事物,也就是资产,通过它获得现金流,实现被动收入。创造它的过程,通常被称作创业,而我,推荐你“轻”创业。
前面提到了开店做买卖是我不推荐的,因为它算经商,不算创业,它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价值,只是在让别人的价值流动,而你在其中只能扮演流动的一个环节,因此很难实现被动收入。比如,你开网店卖衣服,创造衣服这种商品的是厂家,不是你,你只是衣服从厂家到消费者的管道,这时,你所做的事情几乎是零创造,你也只能挣点其中的辛苦钱,并且很难形成被动收入,你不干活,你就挣不到钱。但是,如果是你精挑细选的衣服,而且还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搭配,甚至还可以为消费者的各种工作、生活、社交场景量身定制这种搭配,这时,虽然衣服不是你生产的,但是,你创造了衣服的使用方式,提供了定制服务,这样就实现了增值。
所以创业是去提供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人的产品或服务,这其中,必然要包含你的创造,烙上属于你的印记。比如,在我开始写第一本《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时,市场上已经有非常多时间管理类书籍了,但我的理念和方法以其顺应人性和接地气可操作为特点,还是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这就说明在这两个方面,过往的书籍往往关注不足,而我的书可以更好地帮到读者。
当人们提到创业还会想到阿里巴巴、腾讯之类的故事。认为创业就是找风口、实现点子、拉团队、找投资、做产品、冲数据、再融资,扩大规模……然后到美国上市去,这种,被我称为“重”创业。并不是它有什么不好,你要是已经能做到这些那再好不过,直接就财务任性了。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重”创业有更高的门槛,会让多数人无从下手,不如务实地先以财务自由这个基础目标开始,再谈其他宏图大业。
“轻”创业的不同之处在于:
1.投入小。除了你的时间和智慧之外,基本不需要其他大的投入。如果你是跑去开个咖啡厅,房租、装修、设备、原料……还没有收入呢,几十万元可能就扔进去了,一开张你就天天得琢磨怎么保本。
2.灵活:你不需要非得辞职创业,很多事情今晚就能开始着手做,效果不理想可以立刻换方向、改策略,需要更多投入时再投入。
3.负担少:释放你自己的价值,不必非得有雇员,也不必囤积一批货,你的主要任务是把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个体,让你的价值在其中得到充分发挥。公司手续、财务、人事等诸多和创造价值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都不需要你花费气力去思考。
拿我写这本书举例子,它就是我新创造的资产,我写稿子需要花费的只有时间和智力,不花钱,不用购买或租用任何设备;在写书的过程中产生的灵感我可以随时加入文字中,甚至也可以随时和目标读者交流,从他们的反馈中改进我的内容;内容的方向与细节都由我做主,我的智慧发挥价值的唯一着力点就是如何用流畅清晰的文字带领读者一步一步走向幸福与财务自由,除此之外,我不用去考虑任何其他方面。所以“轻”创业既能让我不断创造资产,获得被动收入,又能让我乐在其中,享受工作的乐趣,增加生活幸福感。
我不是自由职业者
要注意,我说的“轻”创业,绝不是所谓副业赚钱、兼职之类的,也不是自由职业。
自由职业者被羡慕的地方是表面上的自由,但是多数自由职业者其实财务和时间都不自由,其中有相当多的还不如上班族。
自由职业也是职业,自由职业者的收入来源仍然是组织,只不过不是一个组织,也不是长期雇佣关系。也就是说,自由职业者依然是依赖于组织的,必须听命于所服务的组织。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小伙,是靠给企业写稿子维生的,一篇稿子,企业往往提出各种要求,需要反复修改,花上一周的时间才能最终交稿,而且修改过程中小伙必须要态度特别特别好,企业稍有不满意就会换人来写,他的这个饭碗就保不住。可以自由,可以选择不工作,但不工作就没钱。想要钱,那就要乖乖工作。由于无法产生资产,收入又不稳定,很多自由职业者最后被迫放弃自由,选择回到企业拿工资。
老师是自由职业中的特例,有两种不同的培训老师:
第一种,拿我的一位以企业培训为主的老师朋友为例,非常拼命,一年有200天在上课,剩下的时间是在上课的路上,按照一天挣5000元计算,一年可以挣100万元,属于挣钱效率高,但非常辛苦,也没有多少自由时间的那种。
第二种,就是我这样的懒人,不爱到处跑。旅途奔波,会影响我的生活规律;我也不爱干重复的事情,一堂课讲一遍没问题,讲十遍自己早烦了;我做的工作是在创造资产,当我写完一本书,就可以躺着等这本书卖的钱流到我的钱包里,收入可能会少,但不需要我做什么,且源源不断,我就这么一个资产一个资产地创造,累积起来,现金流就会越来越多,也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所以“轻”创业的关键点是“躺着”,我为你总结了四种典型的躺着挣钱的“轻”创业模式,供你参考。当然,这四种不是绝对的,你完全可能找到属于你的第五种、第六种以及更多的方式。
内容模式
第一种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制作内容,这种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为载体,向消费者释放价值,消费者通过付费方式获取内容。
比如你现在正在读的这本书就是内容模式下创造出的资产。首先由我来制作内容,并且以书籍形式作为载体。这本书提供了关于如何时间管理、实现财务自由的理念和方法,这就是它为你和其他小伙伴带来的价值,而你是通过某种渠道付费购买获得这本书的。(是这样吧?)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整个模式的链条上由三种角色构成:
还拿这本书举例,中间商就是出版社和图书销售商(这其中包括了电子商务平台、实体书店和各种社群媒体等)。
对内容产业不熟悉的人可能会觉得写书真是个赚钱的事情,一本书定价好几十块,卖出一万本我就应该挣了好几十万元。事实并非如此,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生产我的内容,我把稿件写好交给出版社,出版社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编辑、校对、设计版式、设计封面等一系列工作,然后他们交给印刷厂进行印刷。印刷好的成书由出版社发行到各种渠道(例如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当当、京东这样的网店以及其他可能合作的渠道)。要知道,图书是种打折很狠的商品,如果你经常买书的话应该很少是原价购买的,有的时候赶上各种购物促销,你买书的价格甚至低于五折。
而我所赚的钱被称作版税,是按照图书的定价再乘以一个百分比之后,由出版社结算给我的。非常普通的作者,版税可能低到5%,知名作者能达到百分之十几。
就拿我的第一本书《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来算,我最开始的版税只有7%,这本书最初的定价只有32元,所以每卖出一本书,到我的手里的钱还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只剩下大约两元。这本书的销量应该已经超过200000册了,所以实际到我手里的收入总共到现在也就400000元。从2015年到今天已经出版了四年的时间,平均每年给我带来100000元的收入。
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不是吗?其中还有相当多因打折促销所带来的收入减少,还要忍受各种形式的盗版带来的危害,并不是那么容易赚钱的。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替我打抱不平了:“出版社才给你7%的版税,这太黑了,都是中间商赚差价,你干吗不直接自己卖书,这样全部收入就都是你自己的了?”
勿忘初心呀,如果这样想的话就又陷入了想要赚很多钱的思维里,而忘记了自由这一关键。如果由我亲自出版发行我的内容,就意味着我需要持续不断地想办法接触到我的潜在读者,促销、宣传、找合作、拉赞助……这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而且我也不专业,也许我撸起袖子玩儿命干,那本书最多也就只能卖2万本呢。
在这种模式之下,看上去挣钱不多,但是挣钱效率却是很高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一个年薪10万元的上班族,工作四年,他挣到的钱是40万元,付出的是大约1000天的不自由。我实际在《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这本书上投入的写作时间总共只有100天,其余的事情都不需要我操心了,剩下的三年多时间,我躺着就可以和这个上班族收入持平,而且第五年、第六年以及更远的未来还会有持续的版税收入。我虽然也依赖于出版社这种组织,但是这种依赖不是时间上的,不用牺牲自由,而是和它组成利益共同体,书卖得好对我们两方都有利。
这里拿我的书来举例,并不表示内容模式就是写书。制作视频、制作音乐、绘制图画等都是类似的模式,就算是写书,也不必非像我这样写助人类的书籍,小说、游记、绘本、图册……只要是能给别人带来价值的内容,都是可以的。
软件模式
第二种是软件模式,意味着轻创资产是软件应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是载体,消费者付费购买软件,享受其中的功能和服务。
比如,我为你开发的这本书的配套应用。通过一直以来的积累、设计、编码实现之后,我把它发布到手机应用市场(例如:华为应用市场和苹果的应用商店),用户从这些商店下载应用,如果觉得软件很好地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并且渴望得到更多的功能和服务,那么用户就会付费购买高级功能。
在这种模式下,除了你我之外,也有中间商赚差价。应用商店是其中之一,支付服务的提供商(比如微信、支付宝等)也会拿走一笔。除此之外,为了推广应用可能还需要专门的营销团队以及相关的媒体,他们也都会从中分走一部分利润。所有上述这些都和内容模式基本相似,软件模式最大不同在于典型的付费方式可以是订阅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在内容模式中也会出现,但在软件模式下更为普遍,而且订阅的时间也有可能更为持久。
所谓订阅方式是指当你打算享受软件的某些特定功能和服务时,你才需要付费购买,而这个购买是有有效期的,通常至少是一个月的时间。有效期一过,如果你还想继续享受这些功能,你就需要再次支付订阅费用来续期。
我个人认为,这种方式对于软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有好处的。作为消费者,可以免费享受和体验软件的基本功能,在有需要的时候再去订阅,生产者为了能够持久留住消费者就要保证软件的服务品质。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只要软件做得足够好,就可以一个月接着一个月、一年接着一年地从每一个付费用户那里获得现金流,相比内容购买的“一锤子买卖”,这种收入方式更为长久。这也是为什么我把我自己事业的第二阶段设定为以软件模式为主。
是的,当你打算实现财务自由,模式不一定只有一种,资产也不一定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想要写书不一定只单单期待着一炮而红,也不一定只写书,还可以开发软件应用。
多个资产或多种资产之间会产生资产叠加效应,也就是说一个资产向社会释放价值的同时会带动另外一个资产的增长。比如在我的这本书里多次提到了我之前出版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如果你还不是这本书的读者,就有可能因为我的多次提及而购买阅读,这时这两本书之间就产生了叠加;而我在我的书里提到了我的软件,虽然我并没有提起它的名字,但是你可能已经好奇并跃跃欲试了,这就是内容资产和软件资产的叠加。你做的资产的数量和种类越多,它们之间就越有可能产生密切的关联,同时你的整体资产也会因此大幅增加。
我个人还是非常看好软件模式的,因为未来的各种电子设备的形态会越来越多样,软件应用还会有巨大的潜力。
影响力模式
第三种,影响力模式。其中的影响力是指对广泛的群体或者对某一特定群体有深入的影响,该群体是某些产品或服务的潜在消费者。你通过建立和这些消费者的连接形成你的影响力,向这些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并从中获得收入。
比如,我的粉丝都是自律者,假设我向我的粉丝推荐一款智能手表,可以用来帮助他们促进早睡早起、跑步健身等方面的习惯养成,学员购买商品,我就能够从厂家那里得到分成收益或者直接得到广告费。
在这种模式之下,我们就变成了之前两种模式中提到的中间商,自己并不需要生产任何产品或服务,只需要销售别人的即可。获得的收益是分成收益或者广告收益,前一种是我们销售商品赚取差价,后一种我们都不需要销售,直接宣传商品即可,这时我们扮演的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渠道。
你要做的事情是尽可能多地接触潜在消费者,并且以此为基础尽可能产生深入的连接和影响力。你可能也做生产内容的事情,但是这些内容是免费的,目的是为了在潜在群体中传播来扩大影响;你可能也做软件,但软件本身也是免费的,是为了通过免费来吸引大量的用户附着在你的平台之上。除此之外,任何其他的方式都有可能带来影响力。比如明星,就有广大的粉丝群体,这就是他们所能触及的潜在消费者,所以明星天然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收入。
这种模式的关键就是影响范围,你能影响到的人越多,你的潜在商业价值就越大。
我把影响力模式作为我第三阶段的事业方向,目前暂时还不考虑。我不是明星,我也无法接触广泛的群体,所以我只能在特定的垂直领域建立自己的影响力。目前,这种影响力主要集中在自我管理和个人成长方面,前面书中也提到了我对学习外语感兴趣,未来有可能聚拢同样的对外语学习有需求的朋友。
影响力模式是我认为的终极模式,因为它的想象空间更大,就像微信,它的基本属性也是通过免费软件获得的超大规模影响力。
学徒模式
写到这里,我才惊讶地发现,我是按照某种类似困难程度之类的内在指标向你介绍前三种模式的,由易到难分别是内容模式、软件模式和影响力模式。这种难易程度的划分并非客观的,仅仅是基于我个人的见解判断出来的,我的思考逻辑是这样的:
内容模式的生产过程是一次性的,后续几乎不需要任何投入,所以这一模式本身看上去最容易实现财务自由。
软件模式有一定的技能门槛,生产难度在非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人看来比内容更高,而且,软件应用一般都需要持续地迭代、优化和维护,虽然投入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或者可以通过引入外部力量协助生产,但这都需要较长时间的付出,所以难度较内容模式更高。但它的优势在于中间商赚取的差价比例是相对小的,而且如果是订阅方式获取收入,从每一个用户身上获得的现金流比内容模式会更持久。
影响力模式的生产过程很特别,影响范围和影响力的构建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过程才能达到足够的规模,所以它在三种模式中前期投入的时间可能是最长的。而影响力建立之后并非一劳永逸,和潜在消费者的关系必须通过某种形式持续地维护,不然会逐渐失去追随者,这就意味着投入不太可能停止。想想那些每天日更公众号文章的自媒体,实在是太过辛苦,每天占用的时间精力也太大,所以我个人会把这种模式放在最后考虑。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选择哪一种模式还需要你结合自身情况决定。
如果上述三种模式你感觉都很困难,我还为你设计了另外一种更为简单可行的模式——学徒。找一位轻创者,与他合作,合作的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参与生产、自己生产对方销售、对方生产自己销售、接受轻创者的指导等。
与一位已经成功创造资产的轻创者共事,会帮助你在技能和心智上得到快速提升,你也能学习到具体做事的方式方法,好处很多。
这里我想给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提个醒。你应该从和轻创者的合作中获得收入,而且最好是现金流分成,而非工资的形式。之前我接触过不少年轻的创业者,他们跟着某个“老大”创业,“老大”允诺了他们股权之类的东西,但是根本没有写入任何文本协议中,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兑现,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以为自己是在创业,但其实就是在打工,牺牲了短期利益还得不到任何长期保障,几乎可以被视作受骗。一定要谨慎,别凭一腔热血就轻易相信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