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敬阳立马就喊来了白云飞,白云飞直接骑着他那辆崭新的还发光的侧三轮摩托车就来了,一路上还受到了不少村民们的注目礼。

一路飞沙走石的就到了时静芸家门口,白云飞停了车,就直奔他们而来,半开玩笑地邀功道:“队长、嫂子,你们看我这事儿办得快吧?刚一接到消息,我饭吃了一半就来了!”

“这位不是上回来考察的干部同志吗……”时静芸面上有些惊讶,扭头对封敬阳道,“他怎么叫你队长?”

“哎呀,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总之,封敬阳大概算我半个领导,还有上回我边上那个总是冷着脸的,也都是一块的。”

白云飞说着,很是熟稔地拍了拍封敬阳的肩膀,见他没有反抗,嘴角勾起的弧度更大,自我介绍道:“嫂子,我叫白云飞,叫我阿飞的比较多,但是你也可以叫我小白、云飞、阿云什么的……”

“得了,你任务完成了就回去吧。”封敬阳说着,伸手将他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给扯了下来。

“嫌我话多啊?我这几天才见你一面啊队长。”

白云飞可怜巴巴地看了封敬阳一眼,又继续对时静芸说道:“嫂子,我最近都待在镇上,但是比较忙,你可能找不着我。反正你有事可以到二中附近的报刊亭来,那儿的老板应该也能提供些帮助。”

“好,谢谢你啊阿飞。”时静芸冲他笑笑。

她现在是想明白了,怪不得上回白云飞和另一个干部一直盯着封敬阳,原来都是旧相识。

“嫂子,那天若是队长没空,我可以去送你啊!”白云飞笑得一脸灿烂。

封敬阳看着他这副模样只觉得有些欠揍,半开玩笑地踹了他一脚。

“哎呦呦,我才跟嫂子说了几句话呀你就急了!”

白云飞立马向边上大跨一步躲了过去,“行了行了,我这就回去了。”

——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高考第一天。

封敬阳比时静芸还紧张,给她剥水煮蛋的手都微微抖了两下。

时静芸深吸一口气,抬头看他,“封敬阳,你别紧张,你一紧张我也开始紧张了。”

封敬阳嘴上说着不紧张,但连时静芸吃早餐都很是关注,怕她噎着还殷勤地倒水。

临出门前,封敬阳突然站定了不知道在想什么。

“你又怎么了?”时静芸有些无奈道。

她现在都觉得封敬阳才是他们家的高考生。

“我去换件红的。”封敬阳说着,转身又往屋里走去,“第一天穿红的吉利。”

“你什么时候也信这个了?”时静芸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她回想着,确实有这样的说法,发展到后世,许多妈妈或者女老师第一天都穿着红旗袍送考,寓意“开门红”。

——

封敬阳骑着侧三轮摩托车就送时静芸进县城去二中考试了。

还没出村子的时候,时静芸还看见有好几辆牛车,她还没看清坐在牛车上的乡亲们,就已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

进了县城,人就更是多了,第二中学的门口围着许多捧着书进行最后备考的人,时静芸粗粗地扫了一遍,有像她这样二十岁左右的,也有些三四十岁的考生。

考生不少,送考的人就更多的,人群中还有几个看起来都不到七八岁的小孩子,也不知道是送哥哥姐姐考试还是送爸爸妈妈。

第一门科目是语文,从早上八点半考到十一点,现在已经有不少考生进了校门,陪考的人们却还等在门口,时静芸想了想,对封敬阳道:“你要不先去曹阿姨那边坐坐,我看有些人带着小马扎来的,站着也太累了点。”

封敬阳解释道:“我只是想让你一出来就能看见我。”

时静芸面上有些赧然,但仍是劝道:“哎呀,现在说这个做什么。我又不提前交卷,你等时候差不多了再来呗。”

封敬阳这才点头应了。

又在校门口检查了一下文具和准考证,时静芸才随着人流走入学校。

——

考生之间的年龄差距确实大,时静芸在座位上坐好,简单观察了一下,她前后的两人看起来都跟她差不多年纪,左边的女人大概三十岁出头的样子,右边的男人看起来则至少有四十岁了。

不过都到了考场上了,都是凭试卷说话,试卷都是一视同仁的。

拿到试卷后,时静芸大致地将卷子翻看了一遍,主要是记得题型后分配时间,果然跟她印象里差不多,是有五大部分构成的。

第一部分是解释一些较为生僻的成语的加点字,第二部分是改病句,第三部分解释诗句,第四部分是解释一小段文言文选段,最后一部分则是作文。

看见作文的时候,时静芸特意伸手挡住了作文题目,还没开始下笔,她怕她现在就看了肯定会想着该怎么写作文,要是抽到对她而言有些困难的题目,怕是心态都不好了,还是最后要写的时候再看吧。

这作文是试卷的重中之重,分数占比为整卷的百分之六十。

时静芸思量再三,才慎重地开始写作文。

作文的题目倒是很宽泛,时静芸看着题目,不由得就联系到了后世这片土地的繁华和强盛,一时间竟有许多话想说。

她想了想,在心中默默地将这些话语组成排比句,再选用了一些词藻加以修饰,抒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身边的考生写着写着,总会停下来思考一阵子,时静芸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其实她对于作文并没有太大把握,只能尽力,再引用一些典故,虽然有些卖弄的嫌疑……不过考试嘛,你不卖弄出来,批卷人怎么知道你会?

待到最后一个字书完,写下句号,正好开始收卷。

时静芸心有余悸地深吸了口气,等待监考老师说可以离场后,带着收拾好的东西走出了考场。

身边的考生们都在叽叽喳喳地交流着,很是兴奋,许多人说这些题目难度不小,还有甚者已经开始对答案了,这一对答案,许多人就低声地喊起来了“啊这词我根本没听说过”“哎呀,我这个地方解释得不对”,面上都有些恼怒和遗憾的神色。

时静芸刻意控制住自己,不要把他们的话记住,这考完试是能对答案的吗?

一对答案万一发现自己哪里哪里都不对,后面的几门考试如何还稳得住心态?

依她来看,考完一门就扔一门,永远不对答案,才能稳住她的好心态。

时静芸走到校门口的时候,就见许多送考的家人都快堵得人走不出去了。

她四处张望着却没看见熟悉的身影,眸中还是有些失落的,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被人抓着胳膊往后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