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魅力的回族语言、口味独特的清真饮食、蓝绿色调的伊斯兰宗教建筑……这个智慧的民族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与接纳中形成了深厚的底蕴。
一、回族语言
经过长期的发展,回族现在基本上使用汉语语言文字。但回族在本民族内部交际时,特别是在举行有关宗教仪式、经堂教育时,仍保持着本民族的一些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形成了经堂语和小儿锦。
从明中叶以后,有些回族学者立志经堂教育,招收学生,讲授经典。回族的经堂教育,采用的是统一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教材,授课时用汉语讲解,这样多种语言的融合就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大量的专门语汇,俗称“经堂语”。由于经堂教育的兴起,广大回族群众听阿訇用经堂语讲“瓦尔兹”,就这样代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这些具有特色的语汇。
经堂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类是大量使用阿拉伯语音译借词,如“其他布”(经典)、伊玛尼、哈拉目等。第二类是回族民间大量使用波斯语词汇,如乃麻孜、沙目等。第三类是回族人民使用的一些特殊词汇,如口唤、无巴里、口到、打算、搭救、使不得等。
为了尽快掌握汉语,刚开始回族群众运用自己早已熟悉的阿拉伯字母把汉字的音、义一个个拼出来,加快汉语的熟练程度。尤其明中叶以后,经堂教育兴起,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使用汉语和经堂语。回族学员用阿拉伯字母把所讲的内容都记下来,或直接在教材上做注释。这样,在长期的经堂教育中,回族习惯把原教材称为“本经”,把加注拼写的阿拉伯字母叫“消经”,也叫“小经”。经过几百年的流传演变,回族群众把这种“小经”最后称为“小儿锦”。
二、回族饮食
盖碗茶是宁夏回族茶文化的一大特色。回族盖碗茶,也叫刮碗子茶、“三炮台”。刮碗子茶用的茶具,俗称“三件套”,它由茶碗、碗盖和碗托或盘组成,造型美观,轻巧玲珑。茶碗盛茶,碗盖保香,碗托防烫。沏茶与配料也有讲究,有所谓“八味茶”、“十味茶”等。通常说的“八味茶”(也叫“八宝茶”),配料有茶叶、白糖(或冰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苹果片等。喝茶时,一手提托,一手握盖儿,并用盖儿顺碗口由里向外刮几下,这样一则可拨去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二则可使茶味与添加食物相融。一般上了年纪的人饮茶有瘾,故有“宁可一日无盐油,不可一日无茶饭”之说。
宁夏回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民族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清真饮食文化。清真菜谱是宁夏回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自治区首府银川的饭店餐馆80%以上是清真的。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到不腻不膻的清真食品,像手抓羊肉、清炖羊肉、清蒸羊肉、羊肉焖肚饭、灵武白水鸡等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油饼(油香)、烫面油香、酥油饼、麻花、馓子、水煎包、摊饼、羊杂碎、芦花摊饼、油茶、拌汤、“米和面”、糖糕等都是宁夏回族的传统食品,配料、制作都很讲究。
三、回族服饰
回族的衣着一直保持着本民族的特点,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喜爱戴用白布制作的圆帽或分“瓣”的圆帽。圆帽颜色有白、灰、蓝、绿、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来戴。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黑色或灰色。回族妇女常戴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盖头的颜色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回族男子喜爱穿白色衬衫、坎肩、白高筒布袜、白布大裆宽松裤等。坎肩是回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黑白对比鲜明,干净而文雅。
四、建筑文化
建筑是一切艺术中最能持久的一种艺术,宗教建筑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宁夏回族聚居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道堂、拱北、民居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景观。宁夏现有清真寺3000余座,既是穆斯林礼拜的地方,又兼有文化教育中心的功用。著名的清真寺有永宁纳家户清真寺、银川中大寺、同心清真大寺等。
永宁纳家户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是宁夏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清真寺之一。纳家户清真大寺位于早在明清时期就闻名遐迩的回族纳家户街心,是一座传统的汉式建筑。坐西朝东,呈长方形,由门楼、礼拜大殿、厢房、沐浴室组成,占地三十多亩。此处被国家确定为“中国民俗文化村”,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又突出了伊斯兰装饰艺术。纳家户村及清真寺是研究宁夏回族起源的重要线索之一。
宁夏伊斯兰建筑集中反映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并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