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O. 兰尼博士在书中提到内向者的一些特征:享受独处时光、关心深交的朋友,即使在参加活动时表现活跃、淡定、沉默寡言、三思而言,能做一名很好的聆听者,但回家后,他们会精疲力竭。而外向者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喜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认识、关心朋友,喜欢闲聊,在说话做事前不假思虑,说话做事更有动力。

事实上内向的人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他们尤其擅长一对一工作关系的培养,他们可以更长久地经营自己的友情;他们具有更为独立的意识、更灵活的思维、更强的专注度、更强烈的自我反省能力、更强大的创造力,他们往往刻苦勤奋,分析能力超绝,而且非常有责任心,通常情况下也比其他性格特征的人更加坦诚。但是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个群体,在他们眼中,内向的人往往具有以下几个怪异的特征:交际能力弱、不与他人沟通、不友善、不喜欢接近他人、沉默寡言、喜欢一个人行动。

正因为内向的人容易被人误解,所以他们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一些生活困境,而这些困境正是导致他们常常无法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因。在过去一个世纪,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而整个社会开始适合外向者生存,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是这样的,而内向者开始丧失一些舒适的生活空间。

在20世纪以前,多数人仍旧生活在历史学家所谓的“身份文化”中,人们通常都会严格遵守符合自己身份的一套规则,因此在言谈举止方面都会尽量有所克制,保持低调沉稳、安分守己的状态。可是当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时,社会的壁垒、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原有的身份文化不再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直接让更多的人蜂拥进入大都市和大公司,人们都想方设法前往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平台上展示自我,希望自己可以在竞争激烈的舞台上占据最佳的位置。

那么该如何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过去相对沉稳和保守的性格,这时“身份文化”开始失效,并且开始向“性格文化”转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星热、追星族的出现,而且都市中产生了一大批生活更加豪放、工作更加热情、沟通更加直爽大方的人,尤其是在职场上,外向型的人越来越多,并且直接改变了职场的一些游戏规则。大家不再像过去那样注重隐私、注重独立自主的工作方式,过去的习惯遭到了破坏和侵蚀,“新群体思维”“团队合作高于一切”等新的理念开始代替过去的工作方式,头脑风暴法也应运而生。人们必须主动参与团队活动,才能确保自己不会被排斥和淘汰出局,而每一个人都被要求变得更加健谈。社交能力成为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公司会明确将人际关系水平和社交能力当作招聘的一个重要标准,办公室也变得越来越透明,开放和分享成为工作者必须掌握和具备的技能。

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教务处对外宣称将不会接收那些敏感的、神经质的怪才。当时哈佛的学生都意识到“一个人说话要坚决,即便只了解一半的真相也要宣称了解100%”,此外,他们都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在哈佛大学独自学习是错误的。因为哈佛是一个团队,没有什么是应该独自进行的。仅仅过了10年,耶鲁大学的校长公开宣称“理想的耶鲁学生不是皱着眉的聪明专才,而是全面发展的人”,该校的一个院长甚至给出了更极端的表态:“我们认为性格内向的天才没有什么用。”

在很多时候,团队合作与开放式的工作模式带来了很多优势,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很多善于言谈的领导,虽然魅力四射,但是他们不具备沉稳的态度和缜密的思维,也不具备理性分析的能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在他们的管理下,公司并没有变得更好。而所谓的头脑风暴法常常会被一些人弄巧成拙,导致内部决策的整体质量被拉低,一些优秀的方案惨遭遗弃。此外,由于人们变得越来越开放,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导致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再像过去那么专注,他们的记忆力、办事效率、创新能力都在下降。尤其是当个人的生活空间、办公空间被压缩后,很多人变得越来越不自在,越来越低效。

尽管内向者和外向者并不存在谁更强、谁更弱的问题,但很多时候,整个社会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外向者,而这种失衡局面对于内向者非常不利。内向者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受到重视,毕竟整个社会的工作机构都是为外向者设计的,大多数制度也是为外向者服务的,内向者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无情地压缩。

当内向者遭到社会挤压时,他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也许内向者可以适当地做出改变,但是这种调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抹杀个性,一旦内向者在不舒适的环境中抹杀自己的天性,那么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这个社会将会越来越缺少有思想的人,将会失去更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毕竟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医生、数学家和哲学家更多地出现在内向型人格的群体中。

因此如何打破这种困境成了一个社会性的话题,这不仅仅要求内向者去打破困境,更要求整个社会去打造一个更加平衡的生存环境,而这才是发挥内向者优势的一个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