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记忆宫殿的起源
现在热播的剧《神探夏洛克》大家应该都有看过。夏洛克过人的记忆力与超强的分析力令人折服。剧中提到夏洛克的脑袋里有个记忆宫殿,这个记忆宫殿里存储了很多知识,就像是超级数据库。曾有科学家保守估计人脑的容量有一百万亿比特,这究竟有多大?他可以装下全世界所有图书馆的藏书内容。
那么什么是记忆宫殿?记忆宫殿的由来是什么?怎么构建宫殿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下。
记忆宫殿来自西方,由西摩·尼得斯发明,至今约2500多年历史。西方世界很多名人都会使用记忆宫殿,如西塞罗、培根、昆体良、卢利、利玛窦、布鲁诺、薄塔、莱布尼茨、毕挪斯基、桑布鲁克、马克吐温、卡耐基、福斯特、习格比,这里面有一部分人我们很熟悉,但是他们会记忆宫殿的事却没多少人知道,将这种方法隐藏起来度过一生的名人则更多。
记忆术是学习修辞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教学生修辞学的老师要先教会他们如何记忆信息。那个时候没有纸张,凡事都要记在脑子里才行。如今纸张到处都是,你只需要花20块钱就能买到500张A4白纸来记录信息,而古希腊人要花大量金钱才能买到一张普通的羊皮纸记录信息。因此他们想记住演说,就得用记忆术记住稿子。正因如此,记忆宫殿才作为修辞学的基础被传承了下来。
人的记忆分为“自然记忆”和“人工记忆”两部分,自然记忆就是天生的记忆能力,大多数人的“自然记忆”都十分平庸,人工记忆就是通过构建记忆宫殿和记忆系统来辅助自己记忆信息,是正常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一种能力。
欧洲人把抽象文字变换成图像称之为“表象”,然后将表象按照顺序放入地点“位置”之中。你需要记忆的信息量越大,需要的地点位置就越多。
后世之中记忆宫殿的影响超过了修辞学,而修辞学渐渐变成了演讲或者写作技巧,所以写作、表达和记忆宫殿是密不可分的。
宫殿记忆法是被中世纪的一个传教士传到中国的一种快速记忆方法。这个传教士叫利玛窦,他从西方来到东方,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外国人公认的最难学的中文学会了,并且用中文写了一本教人如何能过目不忘的书《西国记法》,近几年来涌现的记忆宫殿培训都是以利玛窦的这部著作为基石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