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1.管理的产生

管理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当人类的祖先在共同劳动和集体生活的时候,他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依靠个人的力量又无法实现(如捕捉大的野兽、营造房舍),于是他们就从人群中推选出一个领袖人物,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的工作,以便大家统一行动,这就是管理活动的开端。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人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管理的硕果。例如,我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万里长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雅典城,古罗马的供水和排水系统,中世纪威尼斯的兵工厂,罗马天主教会的管理等。当时工程技术尚处于幼稚阶段,几何学知识也很有限,人们靠什么创造出如此奇迹呢?有人说这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上帝或外星人),有人说是权力的威力(暴力、法权、金钱),也有人说是伟人的特质。这些都不对,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管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写道:“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1]这都说明,管理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特有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假如,有一天管理从社会生活中消失了,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社会失掉了秩序,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都将被毁灭。所以,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管理。

2.管理的职能

作为社会现象的管理,它具有两个重要的职能:一个是组织和开发生产力的职能,另一个是协调和控制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职能。在组织和开发生产力方面,管理可以把处于分散状态的生产力诸因素进行合理组合,对生产运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这样就可以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马克思认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2]在协调和控制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马克思把这种管理职能称做“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他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资产者通过管理来实现其对雇佣劳动者的统治、奴役和剥削,榨取他们的剩余劳动。马克思说:“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它同时也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因而也是由剥削者和他们所剥削的对象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决定的。”[3]

根据马克思关于管理的两种职能的论述,也可以说明管理具有两重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社会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属性,它具有组织共同劳动、协调生产过程的作用,是超越一切生产关系而存在的。而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来决定的。在有阶级的社会里,管理的社会属性的核心是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它是有阶级性的。

3.管理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就越来越高。科技、暴力、权力、金钱的作用都受到管理的制约。管理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一个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时代已经到来。瑞士经济学家肯德在《管理事务的发展和完善》一书中写道:“19世纪是工业世纪,20世纪则作为管理世纪载入史册。同时,工业仍占优越地位,其能力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康托拉[4]帝国却控制着技术领域。”美国人引为自豪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都认为是科学的组织管理带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组织和虚拟现实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使管理科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管理是观念形态的文化,管理行为是受着某种价值观所支配的

1.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观念定势、思维定势和价值定势。文化具有民族性,它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依据的共同观念体系。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共同的语言、信仰、风俗习惯和地域把这个民族联系在一起,形成民族的凝聚力。文化也是人类或群体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时,其行为方式的准则。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如从古代的建筑物、服饰到现代的交通工具、电视、时装之类的物质成果都属于物质文化,它们是文化的外在表现。而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艺术、道德、法律、宗教之类则属于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内化的文化。

2.组织文化

文化不仅体现在各个民族之中,它还表现在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之中,形成了各自的群体文化,也就是组织文化。如企业文化、学校文化、社区文化等。它反映了组织精神和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组织文化渗透在组织一切活动之中,是组织的灵魂。它由三个部分组成:组织的物质环境和物质条件中的文化氛围;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组织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

3.管理也是一种文化

管理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施加的一种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了文化的作用。管理的差异不仅仅是物质条件上的差异,还往往反映着文化间的差异。当人们在考察某个组织的管理行为时,就会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干呢?”这时,我们就会发现隐藏在管理行为背后的,是支持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就是管理者经过价值判断之后再做出行为选择。我国古代儒家的“仁民爱物”、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严法律民”的思想都是治国安邦之道,也是管理行为的准则。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F.Druker)说:“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就是在同一类型的社会制度下,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的差异,也会造成管理上的不同。德鲁克在对各个国家管理差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各大国的管理学不尽相同,它受本国传统的强大影响:美国的竞争对手的传统,欧洲大陆的重商主义传统,日本的家族传统,英国的俱乐部传统等。”

任何管理都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它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理学说由萌芽状态演进成茂密的“丛林”。国外有些管理学家认为这是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管理走向多元化道路的必然结果。也有人说这简直是一个“真正的疯人院”。各个管理学派之间都在拼命攻击对方,从而爆发了方法论的危机。其实每种管理学说中都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又有其局限性。美国系统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卡斯特(F.E.Kast)曾经试图把各种管理学派融合到系统思想之中,但是没有成功。于是他抱怨说:“现代管理者常常要面对许多伦理规范,而它们之间常常相互矛盾和冲突着。”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别和冲突导致了各种管理思想和行为的变化。

4.中西文化的差异对管理的影响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们曾经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因此,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和研究。但是,由于中西方历史、经济基础和文化诸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它们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5]我们要自成一家,就需要通晓百家,这样才能博采众长,经过融合提炼达到自成一家的结果。其中以我为主是前提。为此,我们要对中西方文化对管理的影响进行比较。

现在西方国家对他们的管理文化也在反思。在一切为了经济增长的口号下,经济是发展了,但是灾难也降临了。竞争虽然刺激了经济,也往往造成两败俱伤和资源浪费。科学的管理很有效率,也需要伦理和友情的协助。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东方。我国在总结自己管理文化的基础上,也需要研究西方管理文化中科学的、合理的部分。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文化的交流和兼容也是必要的。

三、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的对象无论是改造一个旧系统或者建设一个新系统,它都表现为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他人去行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

1.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

世界上任何管理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理论或观念的驱动下进行的。他们可以是以某种哲学思想为指导,也可能以政府的法律、法规为依据或某种价值观念为出发点。我国的管理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而西方的管理分别隶属于实用主义、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民主”主义、结构主义、“科学”主义等。世界上是否也有非理性的管理呢?如,重感情、轻效益;重关系、轻原则;鼓吹权力至上、金钱万能、暴力决定一切等不讲理的行为。这种不讲理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观念。

2.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管理措施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行为

人们往往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统称三大社会实践活动。其实管理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与三大社会实践活动并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方式去实现三大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以预定目标为先导的。管理就是实现预定目标的行动。可以这样说,没有目标也就没有管理可言,管理是向着预定目标步步逼近的过程。

为什么说,没有目标也就没有管理呢?因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任务,管理者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把任务转化为目标,否则任务就会落空。也只有把组织的目标变成每个人自己的目标时,这个组织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当组织内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就要靠目标来协调彼此的关系。

管理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首先要分析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标。然后把每个成员分散的目标集合成统一的目标,用组织统一的目标引导大家去行动。

3.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

所谓决策就是管理者或决策人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从两个以上的可能性或可行性方案中,经过决策论证和价值判断选择出既满意又可行的方案的行为。自从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H.A.Simon)教授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论断之后,在国际管理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人用这一观点来审视以往的管理理论。以往的管理理论过多地看重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而忽视了决策的正确与否是最为重要的。管理决策一旦失误,速度越快、力度越大,其后果的危害性就越大。在西蒙看来,决策应该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在管理中唯有对实现预定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才是最有价值的决策。西蒙还认为,管理者在目标设计和目标选择时,千万不要一味追求“最优化”。因为,最优化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目标。而人们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总是受到来自内外部条件的约束,理想化目标只能激励人们去追求它,而很难实现它。因此,管理者或决策者不如选择一个次优化的,即满意的目标为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管理者千万不要把不能实现的“最优化”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而是要争取这次比上一次好。

4.管理是对有限资源的开发和组合

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它既包括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也包括社会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等。社会上任何一个组织或团体,无论是企业、机关、商场、医院还是学校,它们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各种资源作为保障条件。所以,任何管理都是离不开资源的。在诸多资源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对管理者来说最为重要。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中,具有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人的智慧、才能、经验、精力都包容在其中。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比较,它具有支配性、成长性、自控性、社会性、消耗性的特点。[6]这些资源对于管理者来说,又都是有限资源,其中一些资源还是稀缺的、昂贵的资源。时间资源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它又没有替代物。由于每种资源的性质不同,潜能也不同,管理者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对这些有限资源的特点和潜能进行研究,通过不断地开发和组合,使资源在消耗中又得到增殖,扩大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代管理要求管理者采用系统分析和运筹学的方法,对各个资源的特性、差别、状态和水平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组合,组合的方式不同,管理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叫做组合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就是组合。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挖掘潜力、消除矛盾都与管理者的组合工作有密切关系。管理混乱、内耗严重是组合不当的必然结果。

5.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系统,它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这个更大系统就是环境,它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永远离不开环境。管理者必须善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或者创造环境。任何不顾环境变化的管理,超越时空的管理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另一类是特殊环境,主要指组织内部环境,或称工作环境。环境既是开放的又是动态的,所以,任何一个管理者永远也找不到一个理想的环境。他们只能不断地分析变化的环境,采取措施来适应环境。管理者个人是不能改变一般环境的,他对大环境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美国著名系统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卡斯特在《组织与管理》一书中曾提出:管理必须应付动态的变化和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我们不同意某些人所说的,计算机信息——决策系统能够取代许多管理的职能。新的管理技术无疑会帮助我们进行例行的、程序化的决策活动,但它并不因此就降低组织的非程序的、变革的和创造性的心智管理机能的重要作用。[7]卡斯特在这里强调了管理要应付动态环境的变化。动态环境既包括组织自身环境的变化,也包括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他看来,世界上从来就没有适用于一切环境和条件下的标准管理模式,也没有万能的管理方法。许多成功的管理者创造的经验都具有时代性,他们是敢于向环境挑战的人。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他们经验的有效性也将随着改变。特殊环境也就是工作环境。其中包括:物质环境(各种工作条件、设备等);精神环境(组织文化氛围、优良传统与作风、组织的个性等);信息环境。这是由管理者设计和实施而成的,体现了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和经营思想。

6.管理是消除矛盾和冲突的行为

在任何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和冲突始终是存在的。这里既有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有人与社会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矛盾和冲突有两种:一种是建设性的矛盾与冲突;另一种是破坏性的矛盾与冲突。管理者在消除矛盾和冲突时,要严格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和冲突。最终使矛盾和冲突向着建设性的方向发展,防止矛盾和冲突带来的破坏性。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随着人的发展,人开始与自然分离了。后来由于人的自我意识的膨胀,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贪心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土地的沙漠化、不能再生性资源的滥采滥伐。自然是有极限的,人的行为一旦超越极限,自然就会对人类进行惩罚。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个人与组织、自主权与控制权、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保持原有秩序与建立新的秩序的矛盾从来没有停止过。人与人之间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形成了文化的差异,相互之间缺乏了解、沟通和信任的基础。这就发生了民族之间、种族之间、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也为了各个组织健康成长,管理者必须消除破坏性的矛盾和冲突。

7.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影响的行为

管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它是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类人所组成的。管理者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和信誉对被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以便使被管理者按照管理者的意图去行动。而被管理者是否接受管理者的影响,取决于他对管理者的权力、地位、信誉和要求的认同程度。被管理者在接受管理者的影响时,也想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管理者的行为。

由于每个管理者的条件不同,他对被管理者的影响力的大小也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每个管理者不同的影响力场。管理的影响力场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管理者所拥有的职位权力,这与他能够解决多少问题有关;二是管理者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这与他的成熟度有关;三是管理者的思想品德,这与他的可信度有关。管理者要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场就必须从强化三要素入手。职位权力很重要,管理者要有正确的权力观。日本著名企业家土光敏夫(Doko Toshio)在向他的员工训话时,曾经说过:“无论是首脑还是管理者,都拥有那种职务直接产生的力量。那是一种外来的力,也就是权力。这种权力乃是传家宝刀,最好不要轻易出鞘。相对来说,首脑与管理者就不一定都拥有权威。因为,权威是从内部自然产生的,是从一个人内在的实力和人格中自然渗透出来的。我希望,这种权威能得到充分发挥。”他还说:“权力大而权威小,企业就会衰败;权威先行,权力随后,企业就会蒸蒸日上。”[8]权威是由管理者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品德修养所组成的。其中知识、经验、能力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而管理者的品德修养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

被管理者在接受管理者的影响时,他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用他的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来分析与评价,最后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所以说,管理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行为,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