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见过一个妈妈和一个8岁孩子的一幕:
妈妈:“这是谁把牛奶放**了?脏死啦。儿子,是你吗?为什么不放回冰箱?”
儿子蹦蹦跳跳、嘻嘻哈哈,像没听见。妈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烦死了,你怎么老是不听话?把我说的话当耳旁风了?过来,一边罚站去。”
儿子晃着脑袋,似乎故意“气”妈妈,可能这个妈妈在家里对他这样的“怒吼”也不止一次了,见多不怪,当成游戏和妈妈“玩”吧。
妈妈气急败坏了,一把拉过“不听话”的儿子,屁股上一巴掌,把他推倒在沙发上。儿子瞪着眼睛愤怒而委屈地看着妈妈,一场对话在极其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咱们试着来变换一种对话方式,看看会是什么场景?
妈妈:“这是谁啊?怎么把牛奶放沙发上了?牛奶喝完不放回冰箱会坏的,来,儿子,把牛奶放回去。”
儿子或许马上照做,或许会“嗯”“啊”应付,但起码他听到了,而且没有对抗或者逃避。
妈妈:“儿子,妈妈忙着做饭啊,你快把沙发上的牛奶收拾起来啊,要是能再帮妈妈收拾一下餐桌,那真是帮我的大忙啦。拜托啦!”
此时,这个孩子起码是会去做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情他如果不做,吃饭的时候他会老实很多。不信试试看。
反正让妈妈气急败坏、让孩子泪眼相对的场面不会出现了。
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和父母相互合作的精神很重要。这些不是父母靠大道理教出来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孩子能感觉得到的方式点滴渗透养成的习惯。父母说话的时候要描述,多提供给孩子信息,而不是简单的指责、训斥,带给孩子情绪化的语言。“看不见我在忙啊?小祖宗,你就不会动动手帮我把桌子收拾好了?”“厕所的灯谁开着的?怎么每次都不关?”
孩子们不喜欢听说教和冗长的解释,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友情的提示,他会更愿意接受。“请把厕所的灯关上啊,我可不想花费很多的电啊。”“我今天很累了啊,儿子,帮妈妈把阳台上的衣服收起来吧。我给你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