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夏修文、吕清谋和欧阳文斌依次来到了周怀面前。不过,上奏的建议却只有两份,其中一份是吕清谋跟欧阳文斌共同署名。

 对此,周怀早就已经见怪不怪。这个欧阳文斌,不知为何那么亲近吕清谋。不过,对于此,周怀倒是乐见其成。

 如今的卫国下面的官员,算是分成了三方势力。一方是以狄丛为首的西北老将,不过这些人,一般不参与政事,只有行军打仗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另外两方,则是以夏修文为首的戎人官员势力以及吕清谋、欧阳文斌为首的新兴势力。

 很明显,既不讨西北老将喜欢,又没有夏修文自身有戎国人本土优势的吕清谋一伙,是三方势力最小者。所以欧阳文斌跟他一起混,正好可以稍微平衡一下各方势力。

 首先,周怀拿起了夏修文的意见先行观看。看着看着,眉头不由挑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个夏修文的确是个人才,一切都站在大局出发,很有见地。

 随即,周怀放下夏修文的建议,看起了吕清谋的建议。

 看着看着,周怀就将吕清谋的建议轻轻放下,敲着桌子沉思不语。

 若是在昨日郡主没有提醒与他,他现在恐怕还是拿不定注意。但是自昨日之后,他更倾向于夏修文的建议。而且,若论有理有据,明显夏修文的这篇更佳。

 但是,俗话说得好,当领导的,哪能那么轻易的下决定?况且,身为裁判员,说服别人这件事,还是交给对方为好。

 心中有了定计,周怀将两份建议调换一下,对着面色坦然的吕清谋和夏修文道:“你们都先看看对方的吧。”

 闻言,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即不约而同的拿起对方的建议看了起来。

 夏修文只是扫了眼吕清谋的建议,就将其放在了桌上。

 还是老生常谈,不过在针对世家这一方面,却稍稍隐秘了许多,不会让百姓产生反感。但是,也就如此罢了。这说明,吕清谋的思想,还停留在斗争上。

 而当看完夏修文的建议后,吕清谋不由眉头微皱,默然不语。

 只见夏修文那份建议上写道:

 “属下以为,各地世家自己出资建立学院一事,得分几方面来看。从世家的角度来说,建立书院,已经表明了世家们的态度。就是他们不想与卫王府正面对抗,只是想在卫王府手下多揽些权力,混口饭吃,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那些世家已经认同了我卫王府的统治。属下以为,此乃人之常情,不能因此就对这些世家擅加杀戮。否则,以后若是我卫国进入中原之时,当地哪还有世族敢于投靠我国?”

 “从百姓的角度来说,他们本就为农耕所困,为劳役所苦,家无余财,缸无余粮。若想让他们自行供养出一名学子,那是难上加难,几乎得掏空家中的余财。但是又有谁甘心子孙后代一辈子寒苦?哪怕自己年老体弱,没有了希望,但是也希望子孙不再承受耕作之苦。而科举的推行,以及当地世族开设的学院无疑给了他们希望。况且,就算子孙没有考上科举,但是有所学问,也能在学院中任职,最起码能够解决自身温饱问题。所以学院之事,绝对是利民之举!”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如今我国刚刚才结束战争,国家穷困,国库中也没有剩余的资金,我们也没有多余的人手来编设学院。况且,学院建成之后,后续仍有一大笔开销,光指望地方财政,根本难以为继。而那些世家这么做,无疑是在帮我们卫国培养大量人才,可以说解了我们燃眉之急!”

 “当然,世家之心,昊天上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对此,我们卫王府也应有所应对。属下不才,有一下五点建议,还望主上定夺。”

 “其一,严令世家所设书院,务必得征收束脩。不过束脩多寡,得由当地官府根据实际情况上报卫王府之后统一制定,争取远远低于市价,使其在当地百姓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由当地官府出面,对那些实在出不起束脩的寒门子弟,进行免束脩入学。不过这些名单,必须上报到卫王府,由卫王府进行核实批准!而这些束脩,同样的由卫王府拨款补贴到各个学院,相当于是卫王府出资帮这些寒门子弟入学。”

 “其二,严令世家所设学院不得擅自关停!学子一旦入学,未来就系与学院之上!而学院既然征收了束脩,就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义务关系,必须得对学生负责!若是学院半途关闭,其中正在就读或者欲要就读的学子又当如何?当然,若是当地世家家境衰落,难以为继,其他世家可以继续资助学院。若是实在没有世家愿意资助,则当地官府没收学院所有土地财物,继续供应学子读书!”

 “其三,各地官府,至少要在当地设置一家官办学院。财力充沛的官府可以多办几家,以收纳更多的学子。官办的学院,在原则上,规模要大于世家所办之学院,束脩要低于世家所办之学院,教习的水平要高于世家所办的学院,给教习的薪资可以高于市价所办学院!同时,对于官办学院的教习,卫王府也可以出具一套政令,让其在当地的地位要略高于寻常百姓!”

 “其四,设置学籍制度,将正规办学的学院都纳入进来,对于学员中的学子进行登记造册,注明其详细信息,以方便各地政府或者卫王府的管理!”

 “其五,在都城长安开设最高学院!统一招纳各学院中最出类拔萃的学子!并且收集各地珍惜书籍,招纳各地名士以充学院!同时,对于在最高学院中任职的教习,应授予他们虚职,使其地位处在一般地方官员之上!”

 放下手中的奏折,吕清谋心中震撼,久久不语。

 不得不说,他算是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