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话题与预定的顺序稍微不同,本节要讨论的问题是,墓地是另一种屋外的祭祀场所,这里与氏神绝无神佛的差别,原本是为了祭祀新近亡故的容易作祟的亡灵而设的,是人们出于内心对“先祖之神”的崇敬而有意识地做出的隔离措施。死后的我们去往何方?灵魂平时留居何处?即使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但至少需要了解前人的观念。如今这已经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动。围绕这个问题的观念,自然是随着时代而变迁的。哪些最普遍,哪些更古老,要说清楚并不容易。除了那些对此问题毫无兴趣的人以外,日本的新观念是会眼光朝向墓地、朝向地下的。由此产生并助长了以“盆”祭的迎魂①仪式为中心,由墓地将灵魂接回家的习惯。其实在过去,把地下看作阴间的观念在典籍中就有例证。也有人想象亡灵还是保持生前的姿态,藏于隐秘之处,就像到了一个永久的归宿。实际上,日本的“墓所”一词,并不是指遗体的埋葬之地,可能说法未必准确,我们的调查团将此风习称为“两墓制”①,也就是说,有两个墓,一个是叫“埋葬墓”、“上墓”或“弃墓”②的地方,多数是山的深处或原野的尽头,或者人迹罕至的海边,尸体送到那样的地方被埋葬后,往往最后都变得无法辨识,也有地方的人认为最终找不到这样最好。与此相对,还有一个叫“参拜墓”“祭奠墓”③,或者称为“内墓”“寺墓”的墓,多数是设置在寺庙里,从形制上也设计的便于祭拜。
将遗骸永久保存的习惯,确实在一部分上流阶层存在过,但在民间不存在,且勒石纪念之风也不普及,所以,中古以前的一般人的埋葬地,都没有明显的标志。在所谓的两墓制普及前后,存在两种单墓制,与此相对。其中之一是只埋葬而不立碑,这种情况可能栽树或置石以标示,等到记着这些标示的人们去世时,这些场所自然也就被遗忘了。使用千年以上的京都四周的所谓“五三昧”①,便是这样的墓。这么小的地方也能够用的理由是,人们并不忌讳肉体的消失,反而认为肉体的消失会带来灵魂的自由。这样的观念导致了人们对尸体保存和墓地的轻视。
尸体埋葬方法的变化大概主要是从新都市,或以不断需要新劳动力加入的生产地区为中心开始的。这些地方最初并没有共同的墓地,尸体都埋葬在各家私有地的专用墓地里。这第二种单墓制,从结果来看,反而是对土地极大的浪费。年代没过多久,就呈现出混乱的局面,也使得我们祭祀先祖的方式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同样在关东地区的平原地带,如今有的村落仍然会在墓前设置一个简单的祭坛,盂兰盆时人们会前往祭扫,而东京等地却认为“盆”期间,墓地应该是清净的,故无人祭扫。
祭祀场所渐渐向家中转移,可以看作是重视祭祀的人之常情。把墓地当作祖灵所宿之所的话,举行迎接祖灵到来的十三日祭,十六日早上以“盆”送灵,而不去墓场祭扫,就变得顺理成章了。石塔则是另一种古老的灵位,“盆”原来是将祖灵迎到这里祭祀的,后来演变成在家的附近祭祀,石塔便渐渐失去作用。从外来文化影响的角度看,在埋葬地祭祀应该不是日本本土的习惯,墓碑原本不是坟墓,将墓碑和坟墓合为一体的做法是偶然兴起的,古老的埋葬方式不知道为何使人感到有些不够恭敬,而日本的孝子孝女们对墓的态度,也接近中国的观念了。于是过去那种抱有尽可能早地从对死的联想中摆脱出来,以清净安详的心态面对祖灵的态度的人越来越少。“氏神”和“先祖”之间有难以逾越的鸿沟,或者其间需要经过几个阶段才能转变。而氏神的“眷顾”为何仅仅集中于氏子①,能对此加以说明的人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