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的景象并不像李浔和李萌萌两人想象的一般。
走进大门并不是学堂,而是一个巨大的池子。
其中的荷叶举目望去,密密麻麻。
“这荷花池好大啊!”
李萌萌走到池边,很是惊讶。
还没看到书香飘散,却是看到这么大的池子。
而且,除了这个池子,周围的树木也不少。
整个文庙看上去,竟像是掩映在一片翠绿之间。
古木萧森,庄严肃穆,还真有些脱离尘世的感觉。
他们说从从正门的“太和元气”进入的。
整个碧波**漾,在这冬日之中,看到这一幕也让两人心旷神怡。
环池的树木也茂密,一些树龄大的枝干,甚至都伸到水面,与倒影形成镜像。
水中有许多乌龟,不过这时大清晨的,它们也都纷纷爬上岸边叠罗汉。
每三五只就叠在一堆,看起来无比和谐有爱。
池内的中间还有一个小岛,有堤和桥与之相通。
岛上建鳌亭,也称思乐亭。
这亭和池的组合,颇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意。
两人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内心无比平静。
李浔听到李萌萌说这是个池子,却是摇摇头:“这个可不是什么荷花池,在古时候,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叫泮池。”
“不过呢,泮池这个称谓太高雅,也不顺口,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学海,既表示是学校里的‘海’,又寓意学无止境的‘海’。”
“学海,这个名字好啊!”李萌萌眼前一亮,觉得再恰当不过。
两人从东入口的“圣域由兹”广场进入,广场正中摆放着一尊孔子的塑像。
两人继续向前走去,李浔也给她讲述文庙的构成。
“整个文庙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建筑。”
“不过呢,很可惜的是,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都被毁了,现在这几个都是重建,也只有31个古建筑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
两人走上石阶,上方一个巨大的“洙泗渊源”坊横在两人面前。
而走过牌坊,从上面看去,背面的牌匾却是写着“万世宗师”四字。
整个牌坊高九米,整体是木石结构。
其上有麒麟石雕盘踞,拱卫着木构架的牌楼。
麒麟的额头上,各雕刻一个跪姿的石人,头顶一朵石莲。
石莲上还有一根雕龙细圆木柱,四个石人四根木柱,就这样支撑起最高一层坊顶的四个檐角。
这样壮观的牌坊,两人也是第一次见到。
李萌萌却是说道:“万世宗师我能理解,这个洙泗渊源是什么意思?”
“这个啊,‘洙泗’这两个字其实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出生的位置,就是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
“所以啊,‘洙泗渊源’这四个字的含义,其实也是儒家学说中的源远流长。”
李浔给她解释,两人也一路前行。
“好厉害啊你,这个都知道。”李萌萌眼睛露出崇拜的神色。
“我有什么厉害的,几百年前建造的这座牌坊,能建造成这样,那才是厉害。”李浔却是无比感慨。
别看简简单单的一个牌坊,面积却足足有180平方米。
除了最上层的麒麟拱卫,还有巨大的石雕龙、狮、象拱卫牌坊。
要知道,180平方米,这是多么庞大的地方。
然而,这还只是第一道牌坊,接下来两人连续穿过了几座牌坊。
东西向的牌坊每一座都跟第一座等高。
分别题写“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圣域由兹”和“贤关近仰”。
这些话也是把孔子拔到一个极高的地步。
李浔也不吝啬脑中的知识,给李萌萌解释。
“《中庸》有章句写:‘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德配天地的意思,就是孔子之德高明博厚,与天相齐。”
“而‘道冠古今’这时赞叹孔子之道为古今之冠,贯穿于往古来今整部文化史。”
另外的两个“圣域由兹”和“贤关近仰”,其实就是东侧门和西侧门的指引。
李萌萌一边听着他说,一边走向棂星门。
从远处看,整个棂星门的四根中柱从黑色瓦顶穿脊而出,高出屋顶两米多。
柱上罩着健水古窑制做的元代青花瓷笼罩,在阳光下的照射下,颜色十分瑰丽。
这青花瓷的样貌,还是盘龙样,龙首啸天。
李萌萌看到这个门的名字,却是面露苦色:“我怎么觉得我到了这里就是个文盲,这个棂星门,完全不懂是什么意思。”
“这没什么,不是还有我吗?”李浔连忙安慰到,“这棂星其实属于星辰了,如果不是对天文有所了解,没多少人懂,棂星的意思就是天田星,是天上的文星,主管文人才士的选用。”
“这是形容孔子是天上文星的意思吗?”李萌萌似有所悟的说道。
李浔点点头:“棂星门的意思,其实是说明尊孔必尊天,尊天亦尊孔。”
“哇,这形容也实在是太……”
李萌萌完全说不出什么话了。
孔子地位在门子弟子的心中,实在是高得有些离谱啊。
她忽然觉得,文庙真的好像是圣地一般的存在。
走着走着,两人的两侧忽然变成了碑林,立有石碑数十块。
仔细看了看,原来是记载了明清时期,重修文庙的情况。
园林东西两面分别是魁星阁和文昌阁,不过看着这两个阁楼门窗紧闭,他们也就没有过去观看的必要了。
道路的中轴线上,有座杏坛。
坛中竖石是一块“孔子弦颂图”的画像碑,四周的柱子上,全都是浮雕蟠龙乘云。
“可惜这杏坛昔日的风貌看不到了,相传,杏坛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场所。”李浔看着崭新的画像碑,有些可惜的说道。
李萌萌也是点点头,她看到了画像碑上的图形。
内容是孔子席地而坐,抚琴授课,四个弟子肃立恭听。
两人没有过多停留,继续向前走去,经过了金声玉振门,不等李萌萌开口,李浔便继续说道。
“金声玉振,其实是孟子赞扬孔子的比喻。”
“在古代呢,金声就是钟声,玉振则是磬声,祭祀的古乐以钟声起,以磬声落。”
“金声玉振这四个字,是出自《孟子·万章》:‘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