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剪辑是动画视听语言中独立的一个章节,也是与动画剪辑相关的信息的集合。主体涵盖了剪辑的概念、剪辑的作用、剪辑的特性,也将从早期电影中入手,追溯剪辑的起源,了解其发展过程,并把常见的剪辑方式做一个合理的分类。
10.1.1 动画剪辑的概念
剪辑(见图10-1)可以被视为一个镜头与下一个镜头的调度。在电影制作中,一个镜头是指一段胶片上一连串一格或一格以上的连续画面。剪辑师从大量的视频素材中选择出最佳的镜头,将一个镜头的起始画面与前一个镜头的末端衔接在一起。
图10-1 剪辑场景
动画中的剪辑工作是根据导演的创作意图,以前期动画分镜中镜头号的顺序为基础,将动画中的各个镜头组接到一起,经过反复调整镜头间的连接方式,最后加上配音、配乐,渲染出可播放的视频格式,剪辑的工作算基本完成。剪辑的任务除了完成故事的情节组合梳理外,还需要对素材的筛选和调整过程进行有技巧性的处理。例如,剪辑风格确立、转场效果、特效和声音的选择等。只有把这些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好,才有可能将生产出来的动画作品质量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动画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因此,剪辑的处理基本上是对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进行处理,这些关系应在制作前期就要落实下来,确定他们的逻辑关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镜头浪费,加大生产的成本。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创作方式的差异,动画片和电影不同,不能够对后期剪辑的整体结构做出颠覆性的调整。相对来说,动画片的素材是有限的,根据导演意图制作出来的,不像电影有大于原片时长几倍的素材可以调用和分配,可以对故事结构、内容产生新的意义。因此,动画片的特性决定了在制作前期就必须把影片的整体结构安排好,并且细致到分镜头和剪辑点的确定。尽管在剪辑时可以对一场戏的内容进行调整,那也只是在原有的结构之上进行优化处理,触及不到动画内容的根本。
所以,动画片的剪辑,确定于前期分镜,绑定于中期制作,完成于后期剪辑。
10.1.2 剪辑的作用
剪辑在动画片的视觉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动画片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剪辑在动画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剪辑软件和技术层面都有了质的提升,这就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动画的发展。进行正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加强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巧妙地形成独特的蒙太奇,宏观上把握住影片的节奏,能够增强故事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整个动画作品的艺术品位。反之,错误、平庸、低劣的剪辑,就会减弱甚至破坏动画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若是从剪辑的职责来说,动画片的剪辑通常不负担对动画片结构进行调整的职责,更多的是处理镜头与场景之间的连接技巧,使其连贯而顺畅地叙事,以及调整镜头的时间,确立影片的节奏,并且处理声画之间的关系。毕竟动画片从一开始就已经按照导演意图在工作,动画片的后期剪辑只需要按照确定好的流程将故事落实即可。
简言之,在叙事和完成影片角度,剪辑的作用是把创作好的镜头组合连接起来。而在艺术观念上,则是创作者进行主观选取调整完成创作表达的重要环节。
10.1.3 剪辑的特性
剪辑的实质是处理画面之间的关系。剪辑师可以从四种基本方向对剪辑进行选择:
(1)画面A与B之间的图形关系;
(2)画面A与B之间的节奏关系;
(3)画面A与B之间的空间关系;
(4)画面A与B之间的时间关系。
这四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常见的动画和电影作品之中,然而各自所占比重却并不相同。例如,图形和节奏关系基本上存在于我们所能见到的全部影视作品剪辑之中。然而时间和空间关系则在一些描述概念的、抽象的非叙事作品当中比较少见,但常见于为我们讲述故事的剪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