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后,京城北效!

十里长亭,神册帝披着一件明黄的龙氅,在猎猎寒风之中亲自为蒋琬徐长卿两人送行!

这是一场和亲,是两国之间的政治联姻,是以连神册帝都不得不亲自冒着风寒过来为两人送行。

现在已经二月末,天色铅云浓重,厚厚如同一层幕布,估计又要下雪,这可能也是这个冬天最后的一场大雪!

只不过日子既然定了,便是下雪,那也得出行,这是帝王的命令,也是国家的信诺!

十里围起黄色的锦缎,长亭之外,绵延一里的军队,铁戟森寒,整齐威严,这批人当然不是跟随蒋琬徐长卿二人前往北匈奴,而是神册帝的仪仗以及御林军,无论去哪里,皇帝出行,身边都是幡帐千万,宝盖无边,什么时候少过人的装饰与保护?

只是这些人都只能远远的围在旁边,防止任何的突发事件,而有资格站在长亭当中的,只有四人,那便是神册帝,太监总管武承恩,还有蒋琬与徐长卿二人。

便是当朝太尉,权倾朝野的穆朝盛,都只能和百官站在长亭下面,看见上面的四人对面而立,神册帝端起一杯酒,酒向天空,再端起第二杯酒,洒向地面,然后端起第三杯酒,一饮而尽,而后武承恩又倒了两杯酒,走到蒋琬徐长卿面前!

两人跪地接过,仰口喝干面前的饯行酒,把酒杯就地一砸,然后向神册帝再敬一礼,随即出得亭去,翻身上马,神册帝挥了挥手,两人头也不回,转身而行!

在他们身后,三千铁甲,汇成一股洪流,向着北方而去,此一行,艰难颇重,不但要经过长汉数国的地盘,而且……前往的地方更是号称死亡炼狱的沙漠大草原。不光盗匪横行,而且流沙时常吹过,也许一阵狂风过后,上万人的队伍都能在片刻之间吹得一个不剩!

因为知道此行任务艰巨,而且完全是一件苦差事,甚至有性命之忧,谁也不愿意好好的南国风流地不呆,跑北国风沙里去吃那苦,所以这三千人选拔得异常艰难,最后还是皇令下令,直接调了禁卫军两个卫,总算凑足了三千人,虽然不是自愿,不过皇命一下,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抗命,是以这三千人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垂头丧生,那些有势力的家族找出各种理由把自己门下的人拦下了,剩下的便是百般求告无门的人,兴致高得起来才怪。

这一批人走出十里之后,神册帝才下令回朝,与那单薄的三千人相比,这一批人却显得衣甲光鲜,昂头挺胸,一个个满面红光,浩浩****的拥簇着皇帝的软舆回去,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前往沙漠中受罪,而是陪着皇帝一起出来踏青游玩,没有任何危险,威风八面的出来巡视一圈,回去还能跟人夸耀说陪着保护过皇帝陛下呢,那多有面子的一件事儿。

这两批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是谁又会去真正关心那三千人的死活?

队伍渐渐离开了建业的范围,虽然不愿意,却也不得不离开,蒋琬早已下了马,他已经命令人准备了轿子,因此到后来,全军之中,他一人坐轿,本来并列而行的两人,此刻徐长卿骑马在侧,几乎就和是他的卫兵一样,显得是那样的刺眼。

所有人都心中不岔,他们并不是蒋琬带领的那二卫,也不是那五万剿匪大军里面幸存下来的那三万五千多人,是以谁都会对蒋琬的特权抱有不满,只是他是主帅,而自己是小兵,有什么办法呢,所有人只得忍气吞声,把希望寄托在徐长卿身上,毕竟若论职衔,徐长卿和蒋琬一样,而且严格说来,轻骑将军比之银青当禄大夫在朝中的地位,更高一些,他怎么能容忍蒋琬坐轿而他骑马,可是徐长卿看到之后,虽然皱了皱眉头,最终却什么也没有说,竟然任凭蒋琬坐轿而他骑着马跟随在侧。

虽然听到了许多的传言,可是下层士兵与聪明的人不一样,下层士兵往往把那当夸大了的笑话,而徐长卿却能敏锐的从中得出许多有用的信息,这也就是为什么徐长卿能年纪轻轻就当上轻骑将军而那些人却只能怨天怨地迫不得已的做一个听从命令的小兵。

徐长卿知道,一个能够带着五万打败十万人的将帅,千万不要把他的成功看作运气,他从来不相信世间有侥幸一词,很多在旁人看起来莫名其妙觉得一笑而罢的地方,却值得徐长卿深思!

蒋琬出行,除了在皇帝面前,为了做做样子只有骑马之外,一向坐轿!

这里面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难道那轿里面有着美酒佳肴还是温香软玉?是布满了机关暗器还是另有玄机,没有人知道?

总之,蒋琬在轿里的时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见到他,也没有见他出来过,仿佛那只是一座空轿一般,除了饮食的时间能见到人之外,平常这三千人,便根本看不到这位和亲使臣的样子。

就连吃饭的时候,他也显得例外,因为他身边的侍女总会在离军队扎营很远的地方,铺上油毡,然后再呈上菜饭,根本就不在军营之中与士兵同食,只有徐长卿却是士兵吃什么,他便吃什么,从来没有任何意外。

军神徐长卿,是南唐军中,除了风裂云之外,最为耀眼的另一颗新星,在下层士兵之中,一直好评如潮!虽然其他因素很多,可是能亲士属,与士兵同甘共苦,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致使他在军中,素来威望甚高。

虽然不少人向徐长卿抱怨指责过,若在平常,军中有这样的人,便算这人是当朝宰相的儿子,徐长卿也敢站出来说话,可是这一次,他却莫名的沉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