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的态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事后想了一想,却又合情合理。

四位皇子齐聚李府,除去晋王李恨水不算,是跟在九江郡王李穆身后的人物,其他三人,太子是未来一国的东宫储君,三皇子清崖郡王李轩阁,十三皇子九江郡王李穆,都是争夺东宫之位最有力的人选,靠向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没有人能说他做错了,可是如果三人一起出现,李四因为接受一人而得罪另外两人,那明显是智者所不为,就算他真的要投效一人,也可以在日后暗中投靠,而不是刚一入官场就惹上无味的两个强敌。

而且,对于一个因为皇帝宠信而迅速窜起的官员来说,投靠任何一方,很明显,在皇帝眼中,如何会不怒,如果是皇子的属臣,李四的宠信在皇帝李泯的眼中必将**,如一个渐渐失势的区区正四品下的小臣,那几位皇子又岂会在乎,到时李四只会两边不是人,一边受皇帝冷落甚至暗中打压,一边却又得不到皇子的重视。后果必将是凄凉无比。

所以他绝对不能随便就投靠了哪一人,此时的他,只不过是刚刚起步,便有如此成就,正当红之时,前途不可限量,此时他拒绝了三人,等日后他的地位更高,身份愈显,权柄越重,他能起到的作用,自然更重。那么,无论投靠哪一方,都会获得远超此时所能的影响力,与那个集团中的无上地位。

只有你有用了,别人才会重视你。利益决定了一切,这是不是很可悲,可是现实如此,谁也无法伸手去改变。

受封为太中大夫之后,神册帝并没有立即便解除掉蒋琬现有的兵权,好像是他已经把这事给忘了,那些大臣虽然面面相觑,觉得这不合礼数,既然凤凰阁已经消除,那么调兵之权自然应当收回,可是对于正当红的蒋琬,再看看李泯的明显装糊涂,所有人都只有将这般进言烂在肚中,没有一个人提及。

对于蒋琬升迁的缄默,依然拥有调兵之权的逾矩,让整个南唐朝廷,陷在一片奇怪的气氛当中。

若在平常,一个人如此快速的升迁,却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必将遭到朝野上下各方各派的一致打压,可是蒋琬既没有投靠任何人,也没有人因此弹劾。登龙鼓事件之后,所有人似乎都认识到了,这个突然冒起的太中大夫李四,身后的背景不是没人,而是当朝最大的人物——南唐皇帝李泯。

如何还有人敢反对?只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果仅仅是因为这样,蒋琬也不可能如此一帆风顺的因为入朝两天,便被提升为正四品下的太中大夫,这在南唐官史之上,可是史无前例的最为快速的升迁。

朝中势力,大半分为四派,东宫太子一派;清崖郡王李轩阁一派,九江郡王李穆一派,最后一派则是那些表面之上的中立派别,有的是那些不入流的小官,有的则是不愿加入任何一派的官员,还有的则是待价而怙,有的持机观望,有的犹豫不决……

可是不管如何,总会有人站出来,只是谁也不会想到,蒋琬的真实身份,他到底是以书剑江山阁青主的身份入朝为官?还是以李泯亲信的身份,人在书剑江山阁?

依靠海棠花宫,接触到穆家,穆家不会动他;而他的崛起,让各大皇子生出招揽之心,此时也不会动他,至少在他决定要投入哪一方之前,不会有任何一方的人对他进行打压。

所有人,似乎都突然忘记了这个人先前对朝臣的不敬,当他不存在一般。

可是他的地位,却无形之中,被提升到了最高点,虽然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正四品下,在金銮殿上,衣红衣紫的官员那么多,他的官职不过是最小的那么一种,根本不堪入眼,可是因为这件事情,就算敲响登龙鼓,满朝文臣尽皆上言弹劾,居然只不过是小小的说了一下罚俸两年,便被轻轻的揭过了。因为神秘,所以民间私下,一个一个在议论着这个奇怪的太中大夫李四,后来越传越玄,越传越奇,最终,蒋琬成为了神册皇帝李泯的私下在民间留下的龙种,李泯准备废除太子,而清崖郡王、九江郡王都已经失势下贬,可能神册帝这么做,就只是为了给这个人一个继位的机会,接班的台阶,他准备要将江山交到他的手上,此刻只不过是为了他造势而已。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无稽之谈,可是结果却是巨大的,所有人在面对这位年轻的太中大夫李四之时,都不知不觉的受那些传言的影响,就算官位比他高,看见他来了,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问候一声,而那个太中大夫李四,却只是随便的“哼”了一声,便转头走开了,对于这些官员的示好,根本没有丝毫的动静。

如果他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正四品下,他敢如此对待诸位大臣,对于他那冷酷的行为,所有人似乎都找到了说法,这个太中大夫李四,背后一定有著令人恐怖的背景,所以他才会如此的有恃无恐。

所有人看向蒋琬的目光,更加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