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的目光都尽数的放到了张平的身上,去岁,韩国联盟攻打秦国,就是张平挂的帅,虽然没有采取实质上的行动,但怎么说,也算做出了自己的行动。

几次的两面三刀,在韩王安眼中,无疑已经惹怒了秦国。

从合纵攻秦到现在,才过去一年,之所以没有发难,那是因为秦国顾忌韩魏,可是如今,因为楚国的迁都,天下的格局已然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谁都不难看出,这魏国成为了一座孤国。

至于韩国原本是和魏国相邻的。

但是如今,朝歌,濮阳,南阳,被拿下,活生生的被秦国将韩魏给分而隔离了。

这也就是南北二分的策略。

北方,是韩赵燕,南方是,魏卫楚。

张平道:“大王,臣以为不必这般杞人忧天,秦韩相邻,可是秦国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没有取韩国,难道是因为韩国强大吗,那是因为顾忌三晋的魏国,可如今,魏国成了一座孤国,与秦更是有宿仇,秦岂有不取孤国的魏还来取韩的道理?”

毕竟,现在天下人,恐怕或前或后的都能看出来。

秦国这一番算计。

就是要对付魏国了吧。

换作自己,楚国迁都了,也会去打魏国。

这也太巧了,卫国刚一投秦,楚国就迁都了。

韩玉顿时道:“相邦此言差矣,如今的韩魏对秦来说,并无甚区别,而韩国地处秦之咽喉,秦可以取魏,但毕竟路途坡远,为何不取韩国后,整兵修葺,在谋魏国呢,以臣看,如今我韩国应该将目光放在盟国身上。”

无疑。

这也是韩王安最为担心的所在。

因为谁都不知道,秦国是不是会来攻打韩国啊。

张平道:“盟国?何国可为盟国?”

韩玉道:“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韩魏本就同属三晋,虽我韩国被其所害,但一旦我韩国亡国,魏国必然覆灭,魏国覆灭,则韩国必然无法生存,以我之见,应该派遣使者,和魏国重新商定联盟之事,事关两国,失去了卫国的魏王,根本没有选择,不可能不答应。”

随后,两边各有争执。

相持不下,一边说要靠盟国,一边说,几次的两面三刀已经惹怒了秦国,如果在这般下去,恐怕秦国就真的打来了。

一时间。

让韩王安头痛欲裂,听这满朝的争论,立刻便挥手下朝,说了句明日再议,便独自走了。

张平长叹一口气,心思沉重的回到府邸,来到书房中,本想卧榻休憩,却如何也无法入眠,脑海里尽数出现新郑似乎要受到秦军的屠戮。

汗流不止,几次惊醒。

忽然,门被敲响,外面一声稚嫩的声音传了进来,道:“父亲。”

张平闻声,立刻坐了起来。

只见一个头戴束巾,面容清秀的少年走了进来,少年两眼璀璨有神,看起来也就十二三岁,眉宇间平和安定,颇有些于年纪不相符的成熟。

不等张平说话,张良神色如常的道:“但听闻父亲回府后便将自己关在此处,心中担忧,故过来探视。”

张平点点头道:“我儿有心了。”

张良继续说道:“父亲眉宇紧锁,似乎有所烦心之事,不知能否说于儿子听听。”

张平一愣,看着张良闪烁的目光,忽然说道:“楚国迁都,天下诸侯的格局裂变,若不未雨绸缪,便有灭国的隐患,面对此等困境,满朝皆无对策。”

张良也是一怔,看着张平的目光。

顿时拱手问道:“那不知父亲和群臣,都是如何和大王说的呢?”

见张良神色郑重。

张平叹了一口气,顿时将今日朝中商议的各种相持不下的言论说了出来,随后,也没有继续去询问张良什么意见。

毕竟,如今相说自己的儿子太年幼了,即使相说,也只是为了纾解憋在心里的郁闷!

张良沉思良久,神色依旧平淡,道:“儿子斗胆,有一言于父亲相说。”

张平问道:“哦?你说来为父听听,莫非你有什么好的对策不成?”

张良道:“儿子,并不赞同父亲的话。”

张良在朝堂上,是赞成不在惹怒秦国,而是继续事秦,让秦国去攻打魏国的。

顿时说道:“难道你不知,秦欲东出,不是灭魏,就是灭韩,你不赞同秦国灭魏,那秦国唯一就只能灭韩了啊。”

张良道:“若是要解韩国当下之局,根本无需魏韩,只需祸水东引,便可让韩国无忧了。”

昏昏欲睡的张平,顿时提起了神色,问道:“何为祸水东引?”

随着张良的一阵解释,张平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儿子。

原本的阴霾顿时化作滔天巨浪,倾泻而下,将阴霾一扫干净,顿时大笑到:“吾儿大才,吾儿大才啊。”

次日。

韩王安一脸阴沉的坐在朝堂上,看着面前争论不休的臣子们,气就不打一处出。

忽然却看到朝堂上昨日亦在争辩不休的张平此时,半句话都没说,顿时冷讽一句:“莫非,相邦身体抱恙,今日没有气力来说了?”

张平顿时道:“大王,关于解决韩国处境的办法,臣已经从他人处得到了对策,若是按照此法行事,可保韩国半点无忧,只是,这对策并非臣所想,臣兴奋了一宿,彻夜未眠,今日一上朝,便将此事的始末给忘记了一些,故没有出言,臣准备回府后将此法书成文简,在供大王过目,还请大王恕罪。”

张平的话,让人侧目了过来。

这才一夜,就想到了对策?

谁也无法相信。

韩王安先是一怔,道:“让韩国半点无忧?这等大事,岂可久等,到底是何人所想,你若记不得,那寡人将他请来。”

张平略一犹豫,道:“乃是臣的儿子张良,因为张良尚未成年,按照规矩,不可入朝议政,所以臣不敢将他带入朝中。”

一时间。

满堂噤若,张良在新郑虽说也是公子,但是谁都知道,公子良很少出现在他们的眼中,其敏而好学,颇有上古贤者之风而名传新郑。

韩王安也是疑惑不解,迟疑了一会道:“相邦,此等国家生死之事,想必,你一定分得清轻重,张良也算寡人的半个侄儿,他真有救韩国的办法?”

张平顿时道:“臣,岂敢拿张氏五朝元老的声誉来玩笑,张良昨日得知此事后,便立刻说了破敌之策,臣一宿,都在思虑前后,想要打破我儿的所思,却发现,臣是半点没有办法,可见,吾儿此法,必定可行。”

张平的名声算不上多么卓越,但至少,不是信口开河的人,这一点满朝都是知道的。

既然都这么说了。

肯定是有他们想不到的办法。

韩王安顿时道:“那,快快将张良带入殿来。”

不多时,张良锦带挂腰,束带挽起发髻,不急不缓的走到了殿中,神色平静如常,见到韩王,顿时稽首道:“张良,参见大王,愿大王万福永享!”

声音清脆,眸中流光四溢。

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韩王安也不禁暗中点头赞扬,道:“不必多礼,张良,寡人听相邦说,你有应对秦国,以及未雨绸缪的良策?”

张良拱手垂首,开门见山,也不避讳地说道:“昨日,张良听父亲的政见,父亲的主张是因为韩事秦多年,如今,三晋之一的魏国却成为了一座孤国,故秦必然伐之,而韩国只需要假称帮助秦国,去对付魏国,即便韩国并不是真心想要和秦国合作,但只要做足了样子,便不可被秦所记恨,但是张良却认为,这么做,结果是会让韩国灭国的,这等于将国家的生死,寄托在秦国的仁慈之上。”

张良的话,让一半的朝臣顿时震惊不已。

儿子当众把爹的话给推了,但是看向张平的模样,却半点不曾恼怒。

韩王安也是脸色一变,道:“莫非,你赞成联合魏国共同抗秦!”

张良继续道:“韩国失去了成皋和荥阳之后,函谷关对韩国便成了致命的威胁,失去了这两地,也就意味着韩国从那时起就必须要结交一个有力的盟国,以盟国之力来抗击秦国,这一点,从来都未曾变过,所以,三晋之地虽互有征伐,但是在抗秦一事上,从来都是行止统一,在众位叔伯,大臣眼中,我韩国的盟国,如今只有一个魏国,但是,张良认为,这样的盟国,是完全靠不住的。”

韩王安顿时色变,道:“你既不赞成继续事秦,也不赞成联盟魏国,难道,你让寡人独自一国去面对秦国不成?”

张良神色如常,继续道:“韩国以番臣之位服于秦国威仪下已足足三十年,吾国对外以为屏障而御其师,对内则纳粮贡以补给不足,秦国派兵东征,韩国也曾随之助阵,对秦来说,韩国虽小,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单凭此一点,足可让秦王思考斟酌,在韩魏的取舍上,应该如何去抉择。”

众人恍然,纷纷点头。

张良的意思是,韩国是你的藩国,对山东各国来说,要打你秦国,我韩国一直都是你的屏障,就好比赵国是齐国燕国的屏障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