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顿一世原以为这次与西戎汗国一起出兵, 再加上南边的大启,三方一起夹击那位大启皇子殿下,胜利应该是手到擒来。

可双方交战好几个月, 他发现事情根本不像原本以为的那样顺利。

他发动全国力量出兵五十万,没有拿到一点好处, 反而处处损兵折将。

北戎草原边境线上,兵分几路出击,却没有一路真正突破边境防线。

这让那些抱着捞好处的心态出兵的贵族们十分不满, 这和乌力罕说的完全不一样。打了这么久, 死了那么多士兵,他们连一个草原部落都没能劫掠到,更别提穿过草原抢夺更南边的大启国。

那位草原之主的启国皇子殿下, 麾下军队的实力强大得让人心惊, 那些闻所未闻的武器, 更是让人胆寒。

许多贵族已经心生退意,却不能违抗帝国统帅的命令, 只能消极怠工。

他们这一消极怠工, 帝国军团更是从边境线被逼退到了沙国境内。

启国皇子亲自领军的西南战线,情况更是惨烈。

启国皇子短短两个月就把战线往北推进了八百里,后头一个月又前进了三百里。

他们出发的马士堡,离沙国首都塔布纳只有两千三百里, 如此一来,整个战线便只剩下一千二百里。

这让埃尔顿一世的安全感大为削弱。

他和那些贵族们一样开始萌生退意, 甚至召来了乌力罕这个心腹, 对他道:

“公爵, 我们或许应该试着与那位大启皇子殿下谈谈停战的事了。”

乌力罕心中一跳, 面上却若无其事:

“陛下, 那位狂妄的大启皇子害您受了那么大的羞辱,您要这样轻易饶恕他吗?”

这话很维护埃尔顿一世的面子,并未叫他动怒。

曾经因为那大启皇子所受到的羞辱,他自然是历历在目。可如今,他觉得再打下去就不是能不能出这口气的问题了,万一那位皇子殿下打到首都,那他的皇位和性命都未必能保住。

“或许现在不是报仇的时候,我还年轻,将来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再次图谋,但现在帝国的军队,不能再继续消耗下去。”

乌力罕并没有勉强他:

“好吧陛下,既然这是您希望的,我会努力去和那位皇子殿下谈判,为帝国争取更好的停战条件。”

埃尔顿一世很满意乌力罕的忠心听话。

然而,没过几天,他的情妇就在外头听到了流言:

那位大启皇子放话,此行是为曾经被他劫掠的厄尔浑部落报仇,所以不取埃尔顿一世的人头去祭奠就绝不罢休。

埃尔顿一世半信半疑,不过是一些像奴隶一样卑贱的庶民,怎么会有人为了这种事要杀他这一国皇帝!

然而由不得他不信,没几天,去前线谈判的乌力罕也回来了,他满脸怒色。

“陛下,那位大启皇子实在是太狂妄了,他竟然敢如此折辱陛下!不管其他贵族怎么想,他的条件,我乌力罕绝对不会答应!”

“他说了什么?”

乌力罕义愤填膺:

“他说停战和谈可以,要先拿陛下的人头与他祭旗报仇,这是一切和谈的前提。”

埃尔顿一世勃然大怒,那位启国皇子实在是太目中无人!

这与他先前听到的流言完全对照上了,叫他想不信也不行。

惊怒之后,却是恐惧。

那位大启国皇子,是铁了心要杀他,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他麾下军队北上的势头如此迅猛,真到了离首都很近的地方,其他贵族会不会把他推出去平息那位皇子殿下的怒火?

“乌力罕公爵!”他慌乱地抓住乌力罕的手,“你一定要想办法拦住他!”

乌力罕保证道:

“陛下放心,只要您肯支持继续作战,我一定会拼尽全力守护您的安危。”

又安慰道:

“陛下也不用太忧心,我们再坚持几个月,只要等到入冬的时候……那位大启皇子的兵都是南蛮子,不比帝国的士兵抗冻,到时候形势就会逆转!”

他也不是全然在诓人,慎郡王的士兵比不上沙国士兵抗冻,这是肯定的。

他感觉到了沙利亨帝国面对慎郡王大军的颓势。

可那又怎么样,不成功便成仁。

哪怕不能成功,他也要举全帝国之力,联合西戎与大启朝廷一起,给予慎郡王一次重创来报他的灭国之仇。

他没有退路,也绝不允许沙利亨帝国后退。

他的一番设计也没有白费,在此之后,无论其他贵族怎么劝说埃尔顿一世停战,他都坚决不同意。

*

乌力罕打着主意要把李洵拖到严冬来临的时候,李洵本身却没这个打算。

南边还有西戎与大启虎视眈眈,在沙国的行动必须快准狠。

他要在严冬来临之前就拿下沙国首都,灭掉整个帝国军团,让他们无法再在他的北方边境再生事端。只有如此,来年才能分出更多的兵力去应付大启朝廷那边的各种复杂形势。

在北上占据了诸多沙国贵族的领地后,他手下的奴隶与农奴极速扩张,这让他很容易便能选拔出得力的宣传营成员。

他不需要这些人打探情报,各方面要求便降低许多,只要把他在其他领地的改革政策宣扬出去便足够了。

这些新的宣传营成员,坚信神圣王是来解救他们的,为了保住神圣王赋予他们的胜利果实,他们必须联合更多和他们一样的人,一起帮助神圣王反抗邪恶的沙利亨皇帝以及那些贵族们。

心中有这样的信念,他们不畏惧一切危险,如同星星之火一般朝着沙国首都南边的各州各领地扩散,不遗余力地向其他农奴与奴隶宣扬神圣王的伟大举措,号召更多人一起帮助神圣王。

在宣传营的运作下,许多城镇乡村的农奴们勇敢地站出来帮助神圣王,为军队带路,为军队提供船只,为军队当内应。

有这些沙国当地民众的里应外合,再加上李洵军中那些震天雷与短距炮的火力压制,李洵率领大军一路摧枯拉朽地朝着塔布纳不断推进。

许多贵族听闻神圣王将至,都吓得夺路而逃,这无疑让攻下一些小型领地的城堡变得更加容易。

大贵族们则要更强硬一些。也或者说,帝国不允许他们逃跑或投降,他们必须配合帝国军团的军队守住城堡,阻拦李洵麾下大军前往首都。

然而,这些阻拦除了让帝国军团与大贵族们损耗更多兵力以外,没有任何用处。

他们的负隅顽抗,仅仅只是稍微拖慢了一点李洵北上的步伐而已。

无论这个帝国的统治阶级如何挣扎,李洵最终还是在当年十月中旬率兵抵达了塔布纳。

他的前锋大军花了五天时间,就攻下了塔布纳的城墙。

“郡王,城中或许还有沙利亨帝国的余孽和埋伏,为了您的安危,请让臣率兵先去探路,等扫清了隐患,您再进城!”

进城前,夏金良主动请命。

说实话,跟随郡王一路北上杀入沙国境内,甚至还攻陷了这个国家的京城,他心中自然是热血澎湃的。

这样的丰功伟绩,他也是创造者之一,只叫人觉得不枉此生。

可此刻的胜利越是光辉,越是不能掉以轻心。

郡王的安危事关整个郡国的稳定,哪怕已经打下了偌大的版图,但凡郡王出了什么好歹,就会顷刻土崩瓦解。

郡王向来勇猛无畏,他是唯一跟随在郡王身边的大将,自然要对他的安危更加上心。

李洵本就没打算让全部军队一起进城,听到夏金良的提议也没有反对。

他率军包围着整个塔布纳城池的所有出入口,在城外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了夏金良已经扫清城内残余势力的消息。

“开拔进城!”

他一声令下,带领军队踏入了这个庞大帝国的首都,正式成为它的新主人。

*

李洵站在沙国皇宫城堡的最高处,俯视着脚下异国风情的沙国皇宫建筑,远处绵延开来的塔布纳的街道与房屋,更远处已经覆盖上薄薄积雪的白色矮山,心中也有几分激**。

来到这个世界之初,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走到如今这一步。

他竟然攻陷了后世那个世界第一大国的首都。

但从了解到沙国的现状开始,他就毫不犹豫地在心中定下了这个目标。

为什么不呢?

时运都在他这边,他有碾压沙国的武器,还知道如何赢得这个国家最大量的人口的拥护。

时运在他身上,他没有理由推辞。

他不管后世将如何,但至少在他李洵活着的时候,他打下的沙国的所有领土,都将纳入郡国的版图!

这不仅出于个人的雄心,更是因为缔造一个民族融合的超级大国,才能真正地避免更多外敌入侵的战乱。

他会好好治理这片新到手的土地,善待这片土地上的子民。

占领首都只是一个开始。沙国的领土虽然广袤,他却还年轻,有一生的时间来将它彻底征服融合。

心中正复盘着接下来的计划,便被走上来的夏金良打断了思路。

“禀郡王,臣命人在城内进行了全面搜查,都没能找到沙国皇帝的踪迹,也审问过被俘的指挥官,他说早在我们到达前三天,公爵乌力罕便带着沙国皇帝逃走了。”

夏金良对此十分懊恼:

“都说天子守国门,这沙国皇帝怎么一点骨气都没有!这下还要咱们满世界去抓他!”

李洵有些好笑。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推测守不住首都,提前逃跑不是很正常么,还能老老实实等着我们俘虏他做阶下囚?”

夏金良叹气:

“没抓住皇帝,终归是后患无穷。”

李洵对这个逃走的皇帝却没那么在意:

“先派人去追寻他们的去向。不用太担心,总有一天,我们会抓到他。”

这些逃走的败军已经不足为虑,因为打来首都的过程中,他已经把沙国的精锐部队几乎消耗殆尽。

哪怕沙利亨皇帝逃走了,没有足够的军队,也不能掀起太大风浪。

与其耗费无数兵力去追索这些逃走的败军,不如用这些兵力去稳固打下来的战线,并且全面掌控沙国首都附近的几个州。

这几个州是沙国的经济命脉,抓住了这一片土地,其余贫寒之地都不足为虑。

“传令下去,沙利亨皇帝埃尔顿一世凌虐子民,为了一己私欲将全国拖入战乱,不堪为帝,贬为庶民!从此,沙国全境都将归本王统治,全境范围内的所有领地,都不许再有农奴与奴隶的存在,从此他们都是平民身份,且享有每人至少五亩地,一成赋税,每户十五天徭役的权力。”

之所以在沙国范围内征收一成赋税,主要是这片土地实在贫瘠,而且以他目前的能力,也无法为他们都提供种子,农具与耕地的牲畜。

虽然有这样的内幕,一成税说出去,无疑会成为更加让人心动的噱头。

这个冬天,宣传营还得继续努力。

“所有领主,若肯及时悔改遵从本王的诏令,便必须在三个月内前来首都觐见,否则视为不臣,将受到本王麾下军队的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