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今年土豆和红薯都各县开始大面积种植了, 想必能够有很高的产量,到时除了正常的饮食消耗以外,应该还能余下不少。

这些红薯和土豆完全可以再加工一下, 所以沈瑶华准备再开两个加工工坊, 做她很早以前便准备做的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

因为要筹备新的生产线需要一定时间, 沈瑶华在土豆和红薯还未到最佳成熟之时, 便提拿出来一些存储下来的土豆和红薯。

指挥着之前在面条工坊,被抽调过来的几个人,实验了好几次, 有了之前的经验, 很快便就做出了达成目标要求的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而且是宽的、细的都有。

按照以往出新品的惯例, 沈瑶华这次也亲自下厨, 用这粉条做出几道不同的菜肴,让苏青柔几人品尝。

最近天气炎热,尤其是那凉拌的红薯粉条和凉拌的土豆粉条, 不一会儿便被几人吃光了。

“二姐做出的这两种粉条, 虽然看似相似,味道却大不相同。而且吃法多种多样,既可以做主食,也可以做菜肴。我觉得这个生意可行。”

“青山还少说了一点, 这个还比较好保存, 就是运出去卖也很方便…”

几人一致认为这个应该会很赚钱, 就比如那面条, 虽然看似简单, 但是各处店铺开起来之后就会发现,实际上十分的好卖, 而且利润空间也非常之大。

这红薯粉条和土豆粉条,和面条一样方便,同时又十分美味,想必也会一样的赚钱。

而且其它地方可能要等到很久之后,土豆、红薯之类的才能够,传播过去大量种植。

至于青州本地,很多人还不知道这土豆和红薯该怎么吃,所以他们拿出来的这两种粉定然是独一无二的,起码在近两年内,都不会有人想到如何做出来的。

“等青州市场饱和之后,可以带一些土豆和红薯去其它州府卖,打一个时间差,想必也能赚不少钱。”沈瑶华思索片刻道。

赋予一定价值之后,想必能够能快速的推广种植。

青州是宁王封地,她想怎么折腾都行,其余地方,不可能让官府插手帮忙推广。虽说这种子有一定价值,若是找上门去,各地长官为了政绩也有可能去做推广一事。

就算是她找人把种子进献给各处官员,但即使是这样,她也有可能会暴露在这些人都目光下,怀璧其罪,甚至可能会把她推到风口浪尖。

而且,她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青州,其余地方只是顺带。毕竟若是有天灾,所有的地方都种上各种高产的粮食,存粮比较多,自然抵御天灾的资本就更雄厚了。

但若是会影响到她,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不久之后,土豆和红薯相继成熟,沈瑶华这边也大量收购了来做粉条。

同时,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得农户多去种植。不可能一直是官府推广,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去吃,去发现土豆、红薯之类的优势。

沈瑶华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法子,做了一个美食比赛出来。因为土豆先于红薯成熟,所以这次由沈氏商行承办的美食大赛的原材料,就要求是这土豆。

本次赛制分为四轮,只要进了第二轮就会获得沈氏商行发放的福袋。福袋里的东西多种多样,全是沈氏商行在卖和即将要卖的物品,一举两得,同时也给这些物品打了一波广告。

“恭喜恭喜,听说你也进入第二轮了。”

“同喜同喜。”

“你们的福袋里是什么?我的是三粒西瓜种子,听说之前可是卖出了高价。”

“那你赚大了,我的也是种子,不过是黄瓜种子,不知道这黄瓜是何物?”

“西瓜、黄瓜名字差不多,应该东西也差不多吧!福袋里不是有种植方法嘛,到时候试试就知道了。”

“你们的都是种子吗?种子还得种,还不一定能种出来。我的是红糖,现在就可以吃。”

“我的是一本书,刚好我儿子刚入学堂。”

……

这样的对话,这段时间常常出现在青州及各个县里的大街小巷。

由于沈瑶华的这个福袋的设置,吸引了大量人员参与。很快这土豆就走入千家万户的餐桌之上。而且大家都发现了这个土豆的好处,对土地气候要求低,产量还高,关键是好吃。

无论是做菜还是当做主食,都是既美味,又饱腹。

红薯成熟的时候,就不需要沈瑶华再做什么美食比赛了,有了土豆的经验,百姓们自发研究各种吃法,很快就吃出了各种花样。想必等到之后玉米、花生之类的推广时,都不用费什么力气了。

而且就店铺的营业额,靠着福袋打出的名气也是蹭蹭蹭往上涨,同时涨的还有沈瑶华的声望值。

反正这一个美食比赛下来,沈瑶华收获颇丰。

等到第二季土豆可以种植的时候,沈瑶华还从官府那边得到数据,说是今年开荒的亩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多。很多人都想尝试,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看能不能种出土豆。

得到这个消息,沈瑶华也很高兴,毕竟种的地越多,产量越高,存粮也能越多。

同时沈瑶华也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化肥。

现在这些粮食作物能够高产,全仰仗于是系统出品的高级种子,防病虫害以及产量,各方面都性能都是极好的。就是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对比本土低产的粮种,也能有一个很高的产出。

但若是土地更加肥沃呢?那岂不是产量更高。

但是沈瑶华本人在现代就没有种过地,所有点知识都来源于书本。实践只是在系统的【百草园】之中,有积累过那么一段时间的种地经验。

所以化肥之类的,她也不是很了解。

不过好在她有系统商城,点进去一搜索,找到了一本《化肥的制作工艺》,一看价格,300积分。

她现在也算财大气粗,干脆利落的直接兑换了出来。

一看这制作过程,各种沤肥,费时费力,还很有味道。

想了想,反正都是要推广出去,干脆把合作着的这些村子的村长全都找了过来,聚到了一起。

几个村长坐到沈宅的会客的花厅里喝茶,都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见沈瑶华进来,大家连忙都站了起来。沈瑶华让大家都坐下之后,开门见山的说明了叫大家来的原因。

“今日叫各位过来,主要是我最近刚得到一些肥地的方子。”

沈瑶华说着让木竹给每一个村长都发了一张纸,纸上写的就是制作化肥的方子。

“我根据你们各自村子种的作物,给了你们不同的制作化肥的方子。你们下去之后,各自研究,做成之后,想必粮食还能增产。”

听完沈瑶华所说,几位村长脸色各异,有听到增产而感到高兴的,眼睛里都是兴奋。

但也有一些谨慎的,虽然不太敢表现出来,但是满眼都是担忧。

沈瑶华知道他们这部分人是担心万一失败了,导致粮食出问题,他们恐怕承担不起责任。毕竟现在粮食的产量已经足够高了,大部分人求稳,能舍得冒险去追求更高的人并不多。

“各位不同担心,若是这化肥失败,导致的问题由沈氏商行承担。而且这研究过程中的一应花费,也由我们这边提供,若是众位研究成功之后,也会有相应的奖励。而且也不要求各位一开始就在所有的土地上都试,可以选出一部分田地来试用,刚好有个对比。”

这下沉瑶华才一说完,大部分人眉头都舒缓了下来,不复之前的担忧,毕竟不需要承担责任,还能缩小使用范围,就算出了问题,粮食也不至于大量减产,他们就只需放手研究即可。

因为担心其中有些矿石原材料,这些人找不到,沈瑶华又给几个村长介绍了一人。

“这位是齐管事,之后就由他负责这件事,若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对他开口。”

齐管事本就在一旁等着,沈瑶华介绍到他,连忙起身,不卑不亢的和几位村长寒暄了几句。

等几位村长离开的时候,为了表示重视,齐管事还亲自给人送到了门口。

这齐管事本是府中家丁,负责看家护院,不过在认字学习中表现十分突出。先期识字学习结束之后,大多数得过且过的人就放弃了继续学习,但这齐管事只要时间不冲突,都会去听课。私下时间里也在默默努力,还是孔家姐妹上课时发现了他已经有了一定学识,汇报上来,沈瑶华才注意到他。

这一关注就发现这人也机灵,什么都肯学。能吃苦,愿意干。之前准备开第二家书院青竹书院的时候,沈瑶华就找过他,问他愿不愿意去书院做夫子。

沈瑶华记得当时他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拒绝了她,说是志不在此,他想做一个店铺的掌柜。

所以也就有了这次的安排,若是这件事他办好了,之后就可以逐步培养,委以重任了。

齐管事也知道这是对他的考验,之后的时间,他几乎都是驻扎在各个村子里,和其他人同吃同住同研究,只在需要给沈瑶华汇报进度的时候,才会回到府上。

沈瑶华见他没来汇报一次都会黑上一些,但是眼里的神情却是愈发坚毅,整个人焕发出不一样的生命力。

虽然考核还没有结束,但是在沈瑶华的心中这场考核,他已经通过了。

几种肥料陆续做成投入使用,分别在上、中、下等到土地上试用。

几个月之后,收成结果给了众人惊喜,使用肥料的土地上,不仅是看上去长势惊人,最终收成也增产不少。尤其是那些下等的土地,使用肥料之后,竟然达到了中上等土地的产量。

之后便是大力推广了,不过这就不同沈瑶华操心了,直接找到宁王府的管家,他会和官府商议,制定好相应的推广流程的。

转移便又到了一年的年关,这时京城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