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句,征引故实,必有时代限断。然时代划分,于古典甚易,于「今典」则难。盖所谓「今典」者,即作者当日之时事也。故须考知此事发生必在作此文之前,始可引之,以为解释。否则,虽似相合,而实不可能。此一难也。此事发生虽在作文以前,又须推得作者有闻见之可能。否则其时即已有此事,而作者无从取之以入其文。此二难也。质言之,解释哀江南赋之「今典」,先须考定此赋作成之年月。又须推得周陈通好,使命往来,南朝之文章,北使之言语,子山实有闻见之可能,因取之入文,以发其哀感。请依次论之。

周书肆壹庾信传哀江南赋序云:

中兴道销,穷于甲戌。

又云: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赋云:

况复零落将尽,灵光岿然。日穷于纪,岁将复始。逼切危虑,端忧暮齿。践长乐之神皋,望宣平之贵里。

寅恪案,西魏之取江陵在梁元帝承圣三年甲戌,即西魏恭帝元年(五五四年)。岁星一周,为周武帝天和元年丙戌,即陈文帝天嘉七年(五六六年),是岁子山年五十三,(详倪璠庾子山年谱。倪氏虽有舛误遗漏之处,然与兹所论证无涉者,均不置辨。)虽或可云暮齿,然是年王褒未卒(见周书肆壹北史捌叁王褒传),子山入关与石泉齐名,苟子渊健在,必不宜有「灵光岿然」之语,明矣。若岁星再周,则为周武帝宣政元年戊戌,即陈宣帝太建十年(五七八年)。是年子山已由洛州刺史,征还长安,为司宗中大夫,年已六十五岁,即符暮齿之语。且其时王褒已逝,灵光独存。任职司宗,身在长安,亦与践望长乐宣平等句尤合。又据其「日穷于纪,岁将复始」之语,则哀江南赋作成之时,其在周武帝宣政元年十二月乎?(是时周武帝已崩。宣帝即位,尚未改元。)

此赋作成之年月既考定,则时事之在此断限以前,论其性质,苟为子山所得闻见者,固可征引以解释此赋也。

自陈毛喜进陈、周和好之策,南北使命屡通。其事之见载于陈、周书及南北史诸纪传者甚众,不须备引。兹仅录陈书贰玖毛喜传(南史陆捌毛喜传,通鉴壹陆捌陈文帝天嘉元年条略同。)一条,以见陈、周通好之原起于下:

及江陵陷,喜及高宗俱迁关右。世祖即位,喜自周还,进和好之策。朝廷乃遣周弘正等通聘。及高宗反国,喜于郢州奉迎。又遣喜入关,以家属为请。周冢宰宇文护执喜手曰:能结二国之好者,卿也。仍迎柳皇后及后主还。天嘉三年至京师。

陈、周既通好,流寓之士各许还国。子山本欲南归,而陈朝又以子山为请。周书肆壹庾信传(北史捌叁文苑传庾信传同)云:

时陈氏与朝廷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惟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留而不遣。

陈书叁贰孝行传殷不害传(南史柒肆孝义传殷不害传同)略云:

与王褒、庾信俱入长安。太建七年,自周还朝。

倪鲁玉注北史庾信传据此云:

是陈氏请褒及信在太建七年,周武帝之建德四年也。

寅恪案,周书伍高祖纪上(北史拾周本纪下,通鉴壹陆捌陈文帝天嘉二年六月条同。)云:

[保定元年]六月乙酉,遣治御正殷不害等使于陈。

此殷不害与陈书孝行传及南史孝义传之殷不害当是一人。考周武帝保定元年即陈文帝天嘉二年(五六一年)尚在周武帝建德四年即陈宣帝太建七年(五七五年)之前十四年。周书北史本纪等所载之年月,虽显与陈书南史殷不害传不合,然殷不害之为周武帝所遣还,则无可疑也。

又王克事附见南史贰叁王彧传,不载其自周还陈始末及年月。惟陈书壹玖沈炯传(南史陆玖沈炯传略同)云:

少日,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绍泰二年至都,除司农卿。

寅恪案,梁敬帝绍泰二年,即西魏恭帝三年(五五六年)。下距周武帝建德四年,更早十九年,则非在周武帝之世明矣。史传之文先后参错,虽不易确定,然可藉是推知二十年间陈、周通好,沈炯、王克、殷不害之徒,先后许归旧国。惟子山与子渊数辈为周朝历世君主所不遣放,亦不仅武帝一人欲羁留之也。今史文虽有差异,然于此可不置论。所应注意者,即此二十年间流寓关中之南士,屡有东归之事,而子山则屡失此机缘。不但其思归失望,哀怨因以益甚。其前后所以图归不成之经过,亦不觉形之言语,以着其愤慨。若非深悉其内容委曲者,哀江南赋哀怨之词,尚有不能通解者矣。又子山图归旧国之心既切,则陈使之来,周使之返,苟蒙允许,必殷勤访询。南朝之消息,江左之文章,固可以因缘闻见也。北史捌叁文苑传王褒传(周书肆壹王褒传略同)云:

初,褒与梁处士汝南周弘让相善。及让兄弘正自陈来聘,[武]帝许褒等通亲知音问,褒赠弘让诗并书焉(周书兼载弘让复书)。

史所谓「褒等」自指子山之流。今庾子山集肆如别周尚书弘正,送别周尚书弘正二首,重别周尚书二首等诗,俱可据以证知也。

复次,当时使者往来,其应对言辞,皆有纪录。以供返命后留呈参考。如后来赵宋时奉使辽金者,所着行程语录之比。今宋书肆陆南史叁贰张畅传,魏书伍叁北史叁叁李孝伯传,所载畅与孝伯彭城问答之语,即依据此类语录撰成者也。子山既在关中,位望通显,朝贵复多所交亲,此类使臣语录,其关切己身者,自必直接或间接得以闻见。然则当日使臣传布之江左篇章及其将命应对之语录,苟在哀江南赋作成以前者,固可据之以为赋中词句之印证,实于事理无所不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