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性越高,智慧的开发越深,修行的层次越能向上提升。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世间,其笔墨淋漓,笔下的骏马特别受到世人的喜爱与称赞。他一生有此造就,父亲徐达章的教导,影响巨大。
徐达章为宜兴的知名画家,徐悲鸿自小耳濡目染,对绘画喜爱极深,经常央求父亲教他学画,徐达章以为先具足精深广博的学问,培养勤学苦读的性格,才能成为好的画家,故而要他先将学问扎实做好。
六岁时,父亲开始教徐悲鸿读书写字。一日,他在书房读《论语》,读到“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这段文时,对“卞庄子之勇”感兴趣,父亲于是将“卞庄子刺虎”的故事为徐悲鸿娓娓道来,引发他对老虎模样的好奇。
有回,徐悲鸿请父亲的好友蔡医生为他画老虎图。而后,趁父亲不在家时,依样学样画起老虎的模样。父亲回到家中,不经意看见徐悲鸿的画,问道:“你画什么呢?”
徐悲鸿回答:“大老虎啊!”
徐达章不禁哈哈大笑:“这分明是一只狗。”
这话听在徐悲鸿耳里,感到十分难过。见到儿子的反应,徐达章这才收起笑容,慈蔼地说:“习画不是你想象中那样容易,最初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再者要以自然万象为师,画花草树木,要以花草树木为师;画飞禽走兽,则以飞禽走兽为师;画男女老幼、士农工商,须以众人为师。用心观察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才能画得逼真,画得别具风味。你画得不像虎,是因为你没见过真正的老虎,所以不必气馁,平日多加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日久功夫自是深厚。”
人类生活能力的养成,是从观察周遭一切获取;观察力越细腻,对事物的了解就越透彻。徐悲鸿画作上的成就,是父亲教育他善于观察事物细微处所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地心引力”,是他比常人更具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以“心眼”去研究事物,就佛法而言,是具备高度的觉性,觉性越高,智慧的开发越深,修行的层次越能向上提升。当初佛陀拈花示众,唯有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此乃尊者觉性的功大纯熟。因此,平日养成多方面观察力,观人、观事、观时、观地,则知识、经验与智慧的增益必在其中。
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是学习。学习,并非单从人的身上取得,有时候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生活周遭的小小事物,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唯在自身是否懂得细心观察,认真虚心的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