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万里蓝空,入百丈红宫,踏青石之路,步绿柱殿堂。百官齐上朝,三人两伙各自谈笑揣摩深思。唯独护国公、二亲王远远相视会意一笑,志在必得之气势令大朝汗颜。

诸王与文武官员两列立好,齐声喊道:“参见大王!”

大王陈肃异常,似是闻到殿内异常之味,抬手示意众臣平身,诸王之前自是护国公,其后二亲王,之后邓亲王。

“今日开朝,只为一事,”大王抬起一根手指,猛然落下,“便是明日文人王考,二亲王那里准备得如何?”

“回大王,”二王侧前一步,“经各城初选,地域复选,参加王考的文子计五十八名,加之王命五人,大王历二十年王考共六十三人;除王命才子之外,各考生均已妥善安置,只待明日开考。”

“好──”大王略带兴致起身,走入百官中央通道,“有人说本王既已有了王命文人,自会在前五文魁中令入榜的王命才子入殿,今日诸位倒是议议,究竟选几人入这王殿为官,何等官职更为适宜,免得本王落下口实……护国公,你先说!”

陈王拱手回道:“无论选中何人,均为王命,臣等自然听从大王口令,绝不怠慢;至于王选几人,授予何职,老臣昨晚一夜未曾熟睡,便也是细细琢磨来琢磨去,那日文房雅室室主之言不无道理,倘若再过些年,这殿内老臣估计走不动的人越来越多,到那时慌忙择选,恐怕手足无措,甚至会出现瑕疵导致用人不善误了国事,此殿之内年过花甲之人不在少数,臣以为多入为善;至于赐封何等官职,老臣认为次王为宜,既有参政之权,待诸王逐一退位之后也可直接为王。只是……”陈王停住,看似遇到难题。

大王踱步来到陈王身边,意味深长道:“但说无妨。”

陈王干咳一声回道:“这是首次王选学子入朝,定要给天下才子一个交代,大王可否考虑榜首之人给予厚遇,否则定会伤到殷殷学子之心。”

“依护国公之见呢?”大王暗想,你这是真心为了朝政,还是算准文房雅室之人无法夺魁?

“老臣斗胆回禀,可否考虑直接封王,辅佐二亲王梳理天下文事,也可帮老臣打理官刑之府,毕竟老臣年逾六十,有时倒是力不从心……”

直接封王?!

大王心中一凛,不自觉向王台走去,眉头皱在一起,如果依照护国公之见,这王考榜首协力文武二权,倒是平了护国公与亲王之职。他停在王台之前,没有转身,不想令众臣发现自己踌躇之像,低声问道:“二亲王,你意下如何?”

“臣附和护国公之见,如今天下昌和,正是培树年轻人之机,为南国后日长盛不衰扎下根基,臣以为入殿之人不少于五人最为适合;至于榜首学子,理应厚待,封其为王以号令天下文人以真才实学入殿,更是利于今后的王考……”二王振振有词,一同迎合这年轻志士入朝,与当年反对王考大相径庭,正因为有王命才子,才一面迎合大王,另一面却暗谋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