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了明日一早便等着内城门开,两人便直奔总号去收取乌梅汤那份食单银子(诸玉在傍第四十二章秋梨膏内容)。原本按约定这份卖食单的银子是在中元节后才兑现的,不过事有变化其中最是乐见其成的并非玥娘,反倒是花银子买下此方的仁德堂大掌柜。

原因无它,可别看一碗才卖五文钱,但每日在药堂前摆着他们也都是有目共睹的,少说也得有上百碗的量,这些还未算上外送去各大府上的。这般一算下来,可就不是当初与诸家小哥只五十两银子便能换回来的咯!

玥娘原就是想借此方能自由进出内城罢了,再者也是怕自己初来乍到就狮子大开口反倒坏了计划,便反复思量许久才定了这么偏低的实价。在外人眼中确实是亏了些,可期间换来了何等重要的一切,却只有自己明了(诸玉在傍42章节)。

将银票收好,便顺着方才那大掌柜的话头说道:“其实,昨日我们家就开始试了两个新方子。但小子细一琢磨却有些不妥,一来都是制成糕点的吃食,若是摆在药堂内总觉得未免过了;二来其中用料也甚为繁复,也不便在药堂制作。”听着这小哥的意思,似乎不怎么想要将那两张方子估价,那又何必提及此项?

正待坐上几人疑惑不解时,再听的玥娘话风一转开言道:“不过我寻思着等入秋后,小子这儿有个食疗偏方定是能用上,所以今日便带了来给几位掌柜的过过目。”

边说着,已是不慌不忙的递上了自己口中的那张偏方。自己就知道昨日这诸小哥是留了个话头,还真是叫咱给料着了,原来还留着更好的给咱们家仁德堂。

一旁正竖起耳朵聆听的那位分号掌柜也忍不住一针暗喜。要知道,若是这回上座的这位大掌柜,又从当初自己给引见的诸小哥手中觅到好方子,自己便离着东家的重用不远了。指不定还能将外城,甚至与京畿那片的分号都归了自己兼顾,一想到这些,脸上的笑意又跟着舒展了不少。

虽是手捧茶盅低头品茗,可自己心中却是明镜似的。不问别的,单是未不可察的瞥见这几位深谙医术的掌柜们,不时的微微点头,低叹一声,便十有**确定自己这张方子能入了众位的法眼。

玥娘自己都不免腹议一句,好歹也是当年经宫廷御医们认可便加以演化而成的,可见就是个极好的。而且相传从唐武宗李炎患病用过此方起,便由原来道士的妙方摇身一变成了宫中的秘方,直到清朝才又有御医传出了宫外,流入了民间,就足见此方的不同寻常。

“诸小哥这偏方真是你家祖上传下来的,敢问府上可是哪位高才居然能写出这般的妙方?”

一听那大掌柜的提及此事,玥娘也颇为汗颜,自己哪里能将前世之事据实向告的。索性就半真半假的掺和着说道一二吧(诸玉在傍第四十二章秋梨膏内容)!于是,便细述起这偏方得来一事。

“要说这偏方也只能说是,我家祖上从一位太医院告老隐居的御医手中求来的。听传言好似很久前有一位游方道人将此方传入了宫廷之中,而后经历了差不多千余年后,才由御医得了这个古方。”

听得玥娘这般一言语,那位大掌柜的已是莫名激动的颤着声音追问一句道:“按小哥所言,这张古方都已有千年之久了?”

“具体年代现在已是无考的了,不过应当有不下千年岁月了,至于起始之说也都只有传言,小子我确实不敢妄下断言。”才要接着言道,却见对面那位忙摆手。

使劲点头赞道:“确实好方,原来却是千余年前的古方,而且还是由宫中传出的,必定不是一般的民间偏方可比。诸小哥你也不必多言,这‘秋梨膏’的古方我们仁德堂要了,这银子就按三倍于前次的方子算,不知小哥可是满意?”

三倍,也就是一百五十两。再加上前次那张乌梅汤的方子,想来应当也足够在城外置上二十来亩良田了。这般一来,莫说是师兄弟几个的一年口粮了,就是靠着这些再多养活一家子过活都绰绰有余。

看来对面那位掌柜是存心要买下这张方子,略低头思量了片刻后,才缓声应道:“不瞒几位掌柜的,还未上得京城来时,真没往外卖过一张方子,要不是如今手头却是太紧了,也不止于拿祖上的好方子换钱。”

听着这话的意思,怕是嫌咱们给的价太低了?正当一旁另几位心中嘀咕着,不约而同望向中间为首的大掌柜时,却见这诸小哥放下手中的茶盅颔首道:“其实,小子我也不为旁的,就是这方子上的秋梨膏的手艺自家也不能丢,所以……。”

听到这里对面的哪位已然明白了过来,原来只为这等小事,也不等玥娘把话说完,抬手便笑着打断道:“小哥自是不必担心,往后只要是你们家小院制出的秋梨膏,我们仁德堂一并都要了。不过小哥这张方子也与前次咱们说定的那般,可不能再货卖二家(诸玉在傍第四十二章秋梨膏内容)。”

“这是自然,小子还要在这京城中常住的,哪能自断后路。”

笑着接着饮了一口茶,心里也踏实多了。说起刚才提及自家也要制那秋梨膏,为的只是一旦师兄通过了太医院之事,小杂院中也必定不能向以往那般多接打理药材的活计了,而自己往后更是要着力兄长之事,怕也再许多空闲教习人手了。

但那秋梨膏只要教会鲁大娘,自己就能暂且安心放手此事了。

略略一盘算下来,还是给自己留个活扣才是正经,可不比事后才上门去求更妥贴些。自用了乌梅汤的方子才在他们家门前摆了几日的摊子,就已算的收益不菲,这点仁德堂中各位主事的也都是门清。

玥娘自己又怎么会不明白,所以可不敢小瞧这等看似每碗才几文钱的吃食。更别提这京城又为于北方,入秋后定是比南方更冷,而那用来生津、降火、润肺,除了胃虚寒和泄泻者不能食用外,妇孺老弱皆可饮用的秋梨膏乎。

这一趟去时确实没曾料想,居然前后一连收了两张银票入怀,如今手头有了银两,再等过些时日与鲁大娘同去将城外的田地置办妥当,便能心无旁鹜的探查自家府中之事了。

细数了数再有十日,兄长便能要回京,而自己也已是得了信可再入府中办差,自然就能寻到机会与大哥见上一面。而这余下的时日自然也不能浪费,昨夜入睡后自己也是反复斟酌,在兄妹商定前还需小心才是,过多举动反倒引人侧目。

而自己一直酝酿那聚集人手之事暂且搁置一旁,待等兄长定夺后再行事才是。眼下食疗糕点之事也全部交由鲁家母女打理,唯一要看顾一二的,就剩在小杂院里加盖库房那一项了。

昨日回程往外城时,与分号的掌柜同行无意间提及要寻工匠加建一事,却没想到这位倒是上了心。这才刚过辰时就见他们家押运药材的小管事便已领着人手亲自往小杂院来了(诸玉在傍42章节)。

就见与师兄弟俩不过说了小半会儿话,那位中年工匠便自发在厨房旁的空地上转了两圈,回头朝那小管事憨笑着点了点头。

“看来,李头是应下这单差事了。”说着又侧身低声告诉两人道:“你们莫看这工头讲话不怎么利索,可建房却是一把好手。就是平日里不怎么爱说话,你们有事就自管跟他言语,他自是会点头、摇头的回应你们就是了。”

“这事不难,只要能把活干好了就成,咱们又是不请唱堂会的,不言语便不言吧。”玥娘已是颔首笑着再谢过那个帮忙的领人来的小管事,还特意给包了两份糕点送了与他吃。

这事,还得是分号掌柜帮忙寻来的人可靠些,真要是玥娘他们这些外来户自己找去,指不定大费周折都未必能觅到这般合适的。想来这也算是仁德堂这位掌柜特为出让偏方一事投桃报李而来吧。

玥娘便步了过去,绕着四周三面墙体比划演说了一番,便问起那工匠这般加盖一间需多少时日。抬眼就见这工头稍稍掰着指头一合计,抬手指了指尚未当空的日头,才又对着玥娘比不了个手势来。

“李工头,你是说只要不下雨,这屋子只需**便能建成?”

此话才一出,那旁的小管事已忙补了一句提醒道:“这李工头最是受信,如今说**顶多要就七八日便能建好。”

说定了价钱,也约好了明日就开工后,才将两人一并送了出去。“这下好了,再去内城忙活那单活计之前,咱们院中的大事也算全妥了。”就连一直在屋里没出院子的鲁家母女俩听着外头的动静后,不由松了口气。

好在这段时日帮着摆摊的李婆子家离着不远,这几日小杂院中的厨房怕是用不上了,便索性借了他们家的来使。一听不但给柴火钱还另给租借银子,李婆子先是颇为客气的让了让,可心中哪能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