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三年,皇宫的一座小苑内,一个粉雕玉琢的6岁小女孩,正端坐这写一封信,笔端在宣纸上如行云流水般地游走着,一竖竖娟秀的字迹,悄悄地再宣纸上诞生了,小姑娘脸上恬静的笑意,在暖暖的烛光中晕染开来,晚风通过窗户轻轻地拂过小姑娘那如丝绸般乌黑光滑的长发,轻扬起的发丝轻轻地拂过小姑娘手中的笔,再滑过宣纸。浓浓的书卷气息在静谧的时光中流转。

安好搁下笔再细细的看了一遍,觉得满意了,便小心翼翼的叠起来,装进一个信封内,封好。信封上书:“林成亲启”。

安好把信放在床头,看着周围熟悉温馨的一切,淡淡的轻愁拂过心头,三年了,不知道林成怎么样了?这三年来自己几乎每天都在这看书作画,习武刺绣。还记得当初自己无意从顾贞观府上几个丫鬟的闲聊中,得知“自己”的父亲,既然把自己当儿子养,教过自己习武识字,母亲教过自己作画刺绣时,心中的狂喜,于是康熙派人接自己进宫后,面见康熙时便提出了自己想要继续习武术刺绣,识字作画。因为这是父母生前对自己的希望,希望康熙能给自己安排老师。康熙感念其孝心,倒真答应了,安排了几个名师给安好。安好这三年来虚心的向几位老师学习,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尽管安好的灵魂已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但学起来丝毫不觉得轻松,有太多东西值得自己学习了。几位名师见安好沉静好学,倒也倾囊相授。起初,这座小苑内常常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安好担心这样下去根本学不到什么,而且也不耐烦应付这些人。便求见康熙道:“皇上圣明,民女尚处热孝期间,怕冲撞了各位贵人,纵使各位贵人不嫌弃,但民女心存不安。恳求皇上封了民女所暂居的宫苑。”

康熙当然不知道安好是为了三年后的周游大计修学储能,康熙只认为是安好想清静,潜心修学,因此心里很疑惑安好为什么会这么爱好学习,难道真的只是因为这是她父母亲的希望,康熙隐隐约约的觉得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他觉得有什么东西似乎不在他的掌控之内,他不喜欢这种感觉,作为天子,他习惯了一切尽在掌控中。当初应承了安好的请求,给她安排了名师,并不是希望或者说认同安好的勤奋好学,在内心里他更倾向于“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如果真的要学点什么的话,可以去学点刺绣作画,至于习武修学,他认为这不是女孩子该走的路,看的书多了,懂得多了,心就大人,人也就不安分了。现在的安好心里想的东西就比她的同龄了多,这与她的父亲安正国生前把她当儿子养,教他识字习武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因为,自己那比安好还要大两三岁的十三十四儿子,现在还贪玩,不肯勤学苦练。怕他们这样下去会白白浪费了好资质,于是便想借用安好来好好地刺激刺激两个儿子。于是才给她请了好几个名师。安好倒不负他所望,尽管经常被打扰,但学习的进度丝毫没有比十三十四阿哥慢。想到这康熙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不过康熙忽然有了一个新的计策,于是对李德全道:“你去阿哥所把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给朕带过来。”

李德全领命而去。这时康熙对安好道:“小丫头,如果你呆会儿,无论武术,背书还是作画,都能把朕的两个阿哥比下去的话,朕就下旨这三年内,不准任何人随意进你住的院子里打扰你。”

安好一听心里冷汗直下,他搞不清楚康熙这么做的目的。但想到,能赢得三年的清静,也难得了。三年之后说不定自己和林成已经想到了可以出去周游的方法了呢?于是忙应承了下来。

不多久,十三和十四阿哥就被带来了。

十三、十四阿哥:“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不用多礼,起来吧。”

十三阿哥、十四阿哥行礼完毕,安好忙和周围的宫女太监一起向两个阿哥请安。

康熙:‘今天你们俩又给朕逃课了,是吗?”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忙跪下请罪。

康熙看着眼前这两个自己心爱的小儿子,怒其不争的道:“你们以为你们已经很了不起了吗?可以不用再学习了吗?朕告诉你,你们现在,连朕身边的这个安小姐都比不上,身为男儿,连比你们小的女子都比不过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啊?”

十四阿哥很不服气的瞪了安好一眼,然后气呼呼的道:“皇阿玛,儿臣怎么会比不过她,要不我和十三哥现在就和她比试比试。”

比试的结果当然是两位小阿哥悲催了。

康熙看着满脸羞愧的两个小儿子道:“男子汉大丈夫的,哪里跌倒的给朕从哪里爬起来,才像是我爱新觉罗的子孙,朕给你们三年的时间,这三年内你们想想该怎样学习才能超过这个小丫头。这三年内她会继续住在清婉院,边为父母守孝,边潜心修学,你们回去给朕好好想想这三年你们该怎么过。”

当晚康熙就下旨,收安好为义女,赐字清婉,赐住清婉院。清婉公主为其生身父母守孝的期间内,其他宫殿里的人不得随意进出清婉院。

就这样安好借着守孝的名义,安静的在是非最多的宫里度过了充实的三年。

明天三年之期就要到了。安好已经想好了说服康熙同意甚至支持自己出宫去周游大清的方法了。不知道林成准备好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