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钟之后,第12集团军所属的装甲部队,在坦克的发动机轰鸣声中,奔驰着离开了距离中哈边境线20公里的一处临时基地,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数百辆散发着黑色光芒的机械怪物,在夕阳的照耀下,向着西方咆哮而去。

而与此同时,苏联,中东战区司令部。

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在战区地图旁来回走动着,还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眼推演地图上中华帝队出现的变化,而周围的参谋人员都在各自忙碌着,除了他的上校参谋及政委契可夫之外,没人来照顾这位元帅。

沙波什尼科夫不仅是苏联元帅、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成果卓著的教授。他写的《军队大脑》一书阐述总参谋部的作用,堪称经典,对苏联红军的正规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0年加入苏联。

1918年参加苏军。1901年开始服兵役。毕业于莫斯科军事学校(1903)和总参军事学院(1910)。曾在土耳其斯坦军区和华沙军区担任过指挥和参谋职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10月起任上校团长。1917年12月在高加索掷弹兵师部队革命军事委员会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该师师长。

国内战争时期,始任最高军事委员会司令部作战部部长助理,后任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野战司令部情报部部长。

1919年3月起任乌克兰陆海军人民委员部第一副参谋长,8月起任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野战司令部情报部部长,10月起任作战部部长。

参与制定了1919年10月对邓尼金军队的****作战计划,并为1920年西南方面军西方面军和克里木地区战局计划的制定者之一。因参与制定了粉碎国内反革命和武装干涉军各项重大战略计划,并积极致力于计划的实施,荣获红旗勋章。

国内战争后,1921年2月起任工农红军第一副参谋长。1925—1928年先后任列宁格勒军区和莫斯科军区司令。1928—1931年任工农红军参谋长。1931—1932年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司令。1932—1935年任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1935—1937年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1937年5月起任总参谋长。1940年8月起任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

他谙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研究方法,具有丰富的司令部工作和指挥部队的实践经验,对苏联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巩固和完善武装力量及培养军事干部,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发展苏联军事科学和总结国内战争的作战经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参加了条令制定委员会的工作,这些条令反映了苏联军事理论的基本原则。他在《军队的大脑》这部具有重大价值的著作中,阐述了关于未来战争性质的基本观点,深刻揭示了指导现代化战争的特征,提供了作为最高统帅部指挥武装力量机关的总参谋部的作用、职能和机构的广泛知识。

后来战争年代苏联总参谋部的活动,证明了这部著作中所提出的基本思想和观点的正确性,尽管它并未能给苏联带来最后的胜利,但是,却使得苏联军队以最高的效率运作。

1939年起为联共(布)中央候补委员。第七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苏联第一届最高苏维埃代表。获列宁勋章1枚,红旗勋章2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红星勋章枚,奖章多枚。高级步校和莫斯科一街道,以其名字命名。

其作品《在维斯瓦河》,于1924年在莫斯科出版。《军队的大脑》,1—3册,1927—1929年出版;被称为苏联红军的大脑。

在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沙波什尼科夫初任最高军事委员会司令部作战部部长助理,后任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野战司令部情报部部长、乌克兰陆海军人民委员部第一参谋长等职,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1919年10月苏联红军反击邓尼金白卫军的****作战计划,并为1920年西南方面军、西方面军和克里木地区战局计划的制定者之一。

在这些重要的智囊位置上,沙波什尼科夫的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对战场情报掌握之全面、对战情判断之准确都使最高参谋部的同仁及上司们感到惊奇不已。在这里他得到了极大的拥戴。

在作战计划制定中,他胆大心细,既不迎合权威也不墨守成规。有时,为了使计划更加科学,他干脆亲临前线实地考察和验证。对于军事上的不同观点,他从来不作简单的否定和肯定,总是细心地听别人讲明白为什么。

当然,当他确信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也从来不作让步。正因为如此,苏军取得了更大的作战主动权,减少了伤亡。正是由于他在制定作战计划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军事天才,他被誉为“苏联红军的大脑”。

斯大林曾经说:如果没有沙波什尼科夫在我的周围,我真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

苏芬战争(1940年11月~1941年3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以后,前苏联为了夺占苏芬边境的卡累利阿地峡以改善其北方大城市列宁格勒的安全条件而对芬兰发动的一场边界战争)

发生以前,苏联上上下下对芬兰相当轻蔑。认为由左翼右翼的多个党组成的大杂烩内阁所领导的弱小的芬兰军队(仅3万人)面对派往边界的54万苏联红军,是不堪一击的,几个星期内就能解决问题。

只有沙波什尼科夫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一开始就竭力要求进行部分总动员,动员不少于100万战备度最高的部队,并且必须做好冬天作战的准备。然而意见被否决了。

事实证明,芬兰经过总动员,并得到了上万名经验丰富的瑞典官兵和英法美等国组成的志愿军的加强,在芬兰的特殊森林山地地形帮助下,拖住了大批苏联军队,有时一个军会被一个营挡住,一星期也只能前进十几公里。

更糟糕的是,由于盲目乐观,开战时抽调的部队都是第二线的一般部队,不仅没有受过山地作战训练,也没有冬季作战所需的装备,推进越快的部队就越是悲惨的陷入大雪封山的自然陷阱中。

大量的苏军士兵没有办法得到热食,士气大受打击。苏军第四十四师师长败退被斯大林处决时,罪名之一就是丧失了五十五个野战厨房,以至于士兵只好啃石头一样硬的干粮艰难度日。

在沙波什尼科夫的建议下,斯大林急忙调派铁木辛哥元帅率领精锐部队前去增援。这才迫使芬兰投降。

可以说,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是一个非常高明的职业军人。其战绩是辉煌的。而且为苏联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斯大林才将苏联的第58集团军群的组建任务交给了沙波什尼科夫元帅。

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一到任,便开始大力的提拔有能力的指挥官,整顿整个军队的秩序,减除因为大清洗而对战争系统造成的影响。

并向斯大林提出了,以军治军的观点,认为政委的主要任务只能是监督指挥官的政治思想,而不应该参与指挥军事行动。

给指挥官最大的权限,以打赢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原本,斯大林不同意,但是,建立一支强大的机械化集团军群,是苏联迫切需要的,最终,斯大林同意了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意见,以军治军。

第58集团军群下辖58个师,斯中20个装甲师20个摩托化步兵师10个装甲运输师还有8个通讯及航空作战师。

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训练下,这些军队很快成为苏联的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在苏芬战争中,曾经随铁木辛哥元帅一起进攻芬兰,并以最快的速度及最大的战果迫使芬兰投降。

因此第58集团军群,可以说是斯大林最后的王牌,也因此,斯大林一般情况都不想让这部分实力爆露出来。

只不过,这次中华帝国来势汹汹,42集团军群的装甲力量如此的强大,所以,斯大林不得不派第58集团军群进驻哈萨克斯坦,目的就是为了在确保中东与苏联的联系的时候,抓住机会,一举摧毁中华帝国的第42装甲集团军。

自从接到苏联总参谋部发出的战争信号之后,沙波什尼科夫一点都不敢大意,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战胜苏联,也战胜过苏联的就只有中华帝国的军队。

沙波什尼科夫很清楚中华帝国陆军的战斗力,因为他的朋友与学生朱可夫就是败在中华帝国的手上。

两年前的阿拉斯加战争,中华帝国的军队向世界证明了,空中打击力量,以及大规模空降作战在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朝鲜半岛,更是横扫了百万倭国精锐。

而对倭国的战争,中华仅仅出动了部分舰队,与一个集团军群的陆军,就扫平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倭国。

与这么一个后起而又强大的对手较量,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不敢不小心。因为,他知道,以现在中华帝国的实力,可以损失一个42装甲集团军群,可是,苏联却损失不起了。

中华帝国现在拥有八百个师的陆军,基本上百分之六十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百分之三十实现了装甲化。

空中打击力量更是明显强于苏联。

尽管苏联拥有了一千个师的军队,可惜,真正机械化的师,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装甲化更是不到百分之八。这与中华帝国相差的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困难是明显的,沙波什尼科夫也感觉到,这次将是十月革命结束之后,苏联面对的最大的一次考验。

不过0,即使再困难,在接到了自己的委任书之后,沙波什尼科夫还是表现出了一个军人应有的职责感,迅速的指挥着自己的部队行动了起来。

首先,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在看了中华帝国的三个集团军群的攻势之后断定,中华帝国的主要进攻力量是狂风集团军群。其他两个集团军群虽然攻势强劲,但是,很明显的,空中力量不足,再加上后勤保障上的问题,这两路大军将很快失去进攻的锐气。

而狂风集团军群却因为靠近中华,后勤保障很容易做到。所以,他可以一直进攻,直至将苏联压倒。

至于如何作战,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并没有确定下来,只能先派军队进入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协助哈里克将军的部队对重点目标进行防守,并且进行先行侦察工作,好为后期的大规模行动提供条件。

直到现在,中华帝国的军队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入侵,但是,对于这场战争应该怎么打,沙波什尼科夫到现在还没有做出决定来,而这恐怕是他一生中最难以做出的决定,而他一直在来回的走动着,就是希望能够更快的找到行动的方法。

关于作战行动的计划,本来应该由参谋人员负责制订的,而参谋部也已经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方案,只是沙波什尼科夫都没有接受,因为那些远在首都的参谋们根本就不知道前方的情况,那他们作出的决定又能够正确吗?

来自各方面的情报,每半个小时一次的送到了沙波什尼科夫的手中,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中华帝国在西北地区,除了这个41装甲集团军群之外,并没有什么别的作战军队存在了。

而这个42装甲集团军群从目前的情报上可以看出,已经兵分两路。

一路的作战意图很明显是要封锁苏联与中东的联系。另一路的作战意图便是,以更加迅猛的进攻,全面的控制哈萨克。

虽然这两路的作战意图都是那么的明显,可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却依旧不敢轻举妄动。

中华帝国的国防部,以及中华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并不是傻瓜,他们不会不知道,想以三十几个师的部队完全封锁并占领如此广阔的土地是不可能的事。

可是,他们依旧这样做了,那最有可能的一件事,那就是,在新疆还有中华帝国的大量军队存在。

可是,关于新疆有没有中华帝国另一支部队的情报,却一直没有传来。这一点,让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感觉有很无奈。

只要能确定中华帝国没有后续的部队,那他就可以放手一战了。

所以,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还要再等。等那一份情报的到来。

沙波什尼科夫旁边的上校参谋一边注意着战区地图上的变化情况,一边小心的观察着将军的神色。作为步人将官行列的前提条件,做好一名参谋是必要的一步。所以契可夫上校很是小心,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影响到前程。

突然,推演地图上的中华帝国的军队的标志上被两个参谋人员向前移动了一下。契可夫一惊,赶紧拉了下还低着头的元帅:“元帅,有新的情况了!”

沙波什尼科夫一抬头,马上就看到了那几个代表着中华帝队的标志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立即说道:“证实情报来源,调查受袭击目标情况!”

在沙波什尼科夫的命令还没有下达的时候,早知道该怎么办的参谋人员就已经忙碌了起来,而在众多的情报之中,有用的被筛选了出来,然后再经过鉴别与分析之后,才送交到了最高指挥官的手中。

这对参谋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因此,参谋部的人员的负担都很重。

可是,这却能很好的让指挥官掌握整个战争的动态,以便适时的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终于开始了!”沙波什尼科夫喃喃的嘀咕了一句,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参谋人员的工作结果。

契可夫皱了下眉头,大概是在抱怨情报分析与传递的速度太慢,才站到了沙波什尼科夫的身边。

其实以苏联军队在苏军帮助之后的信息处理与传递的能力,任何一个小地区的情况,最多只需要一天就能送到总指挥官的手中,这已经是全世界这么多军队中速度比较快的了。

*

哈萨克东南部的山地,一队由两架运输直升机与5架护航的武装直升机组成的机队正在距离地面20米的树梢高度前进着。地面效应激起的气浪吹进了运输直升机敞开着的机舱里面,却无法撼动那一副副强壮的身体。

霍东阁坐在直升机的舱门边,怀里抱着自己的突击步枪,扫了一眼里面还在画着迷彩的队员,目光又转向了机外。

在这片已经靠近荒漠的山地,看不到多少树木,也看不到多少人影,想来所有的人都被战乱吓得躲了起来。

从接到出发命令到登机起飞,整个过程没有用到2分钟的时间,霍东阁对这帮没有松懈下来,也没有在打击中垮下去的特种兵很是满意,看他们一个个脸上浮现出来的神色,显然他们现在都已经进入到了任务状态,不受任何干扰,一切只为着最后胜利的目标,即使是流血牺牲,他们都不会眨一下眼,都不会流一滴泪。这就是战士,这就是最值得尊敬的中华帝国战士。

与陈真不同,霍东阁虽然从师于自己的父亲学武,也有参军渴望,但是,他却一直认为,自己所学的武术,可以用在战争之中。

在陈真前往德国留学的时候,霍东阁则加入了中华帝国的特种兵,经过三年的努力,从一个普通的特种兵,成为一个特种兵大队的大队长。

直升机在距离国境线还有5公里的时候,与护航的5架武装直升机汇合了,然后组成一个小的突击编队,向着分配给他们的目标前进着。

这次霍东阁率领的这个小队需要对付的目标是哈国境内150公里处的一座雷达站。那里的雷达并不先进,虽然只能勉强监视到哈国国境线境内的高中空目标,对这些几乎贴着地面飞行的直升机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必需要打掉它,只要打掉它,那中华帝国的空军才有可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与苏联空军进行公平的决斗。

在这次42集团军群所指挥的特种部队中,80%的特种兵参加了第一波突击行动,主要的目标是雷达战,小型机场,仓库,物资补给基地,以及重要的军营。

除了一部分对军营与机场进行突击的部队规模比较大之外,别的都是以这一类的小型突击队,人数在30人以下的进攻。

霍东阁有点疑惑,那就是以中华帝国如此强大的空中力量,有必要将这些雷达打下来吗?特种兵应该用在最重要的位置之上,比如斩杀对方的统帅,摧毁对方的军火库之类的事情。

虽然心里充满了疑问,但是他也并没有过多的向上级询问,因为这是由总司令下达的命令,既然这么做,那就肯定有原因与理由,而作为军人,他只需要听从命令,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那就足够了。

直升机一直保持在低空前进。出发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现在几乎快要被黑暗完全吞没了,而黑夜,正是他们这些特种兵的天堂,他们执行的绝大部分任务,都是在夜间进行的,因为黑夜,就是他们最好的迷彩服,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突然,直升机猛烈的震动了一下,炎胜虎一稳住身体,就感觉到吹进来的冷风弱了不少,现在直升机已经开始减速了,看来目的地已经快要到了。

舱内的士兵都感觉到了减速时带来的负压力。纷纷做起了离机的准备。他们必须在目标之外2公里降落,然后徒步走过去,找到隐蔽点,再为空军的轰炸机进行引导。

在空军轰炸结束之后,盘旋在外围的武装直升机将做最后的战场清扫工作,而他们在证实了目标被摧毁之后,任务也就结束了。可以说,在是一次相当轻松的任务。但是,对这些特种兵来讲,是任务就不会轻松,他们没有一个人松懈,因为这是战场,而不是游乐园!

*

哈萨克斯坦,中华帝国第42装甲集团军群前线指挥所。

这时的所有人的脸上不是严肃,就是紧张,因为战争在打了5天之后,终于进入了关键阶段。而这个关键性的阶段,中华帝国的军队不能失败。

一失败就代表着,整个计划的失败。

苏联的第58集团军群已经出动了。空军已经打了一天的空战,双方损失都比较大,中华帝国损失了战机285架,战机飞行员142人,苏联损失战机278架,战机飞行员164人。

可以说,处在两败俱伤的状态,但是,因为中华帝国战机的载油量较大,空中格斗时间比较长,所以,战区的制空权被中华帝国的空军控制着。

当然了,虽然如此,中华帝国的空军也无法给予陆军全面的支持,因为,空战还在持续着。

傅宜生在房间中来回的走着,目光不时看一下作战室中央战争推演地图,注意着地图上每一小点的变化。

张尽忱则静静的站在情报室门外等待着最新的情报传来。这时,一个通讯迅速的走出情报室,将一份情报交到了张尽忱的手中,敬礼后又迅速的离开了。

迅速的扫了一眼,张尽忱马上跑到了傅宜生身边:“上将,我军已经控制了阿拉木图,但是并没有能够找到哈里克将军,搜城工作仍然在继续!”

傅宜生的目光在那张文件上停留了一分钟,这才转移到了战区地图上:“让陈真继续进攻,不要停下脚步,而阿拉木图方面的工作交给后面的军队去做!”

张尽忱点了下头,就赶紧跑去传达命令了,而傅宜生又皱着眉头,露出了一副苦苦思索的样子。

现在,傅宜生对陈真的这种缓慢的进攻有点不满了。都已经过了5天,拥有强大的火力,突击力,甚至还得到了空军武装直升机部队以及空军轰炸机的支持,他就仅仅前进了200多公里!

而在北面,狂风,爆雨,迅雷三军集团军群,一天就突击了150公里,这是个什么样的差距?当然,这里面还要考虑到地理因素,毕竟哈萨克南部的山区是无法与西伯利亚平原比较的。而且,还另外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决定着12集团军进攻的速度。

就在一天前,确切的说是22小时之前,傅宜生接到了情报部送来的紧急情报,乌兹别克斯坦开始出现大批的装甲部队,同时这支装甲部队以最快的速度朝哈萨克推进,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没有准备的遭遇战,12集团军不得不放慢了前进的速度,22个小时内只前进了30多公里,正好到达阿拉木图,而在前两天之内,12集团军就一路狂奔200公里,连打带抓的消灭了近10万的苏军,可以说也算是有点战果了。

当傅宜生再次停下脚步的时候,张尽忱已经站到了他的身边,他就马上问道:“小红夫人的人的情报已经送过来了吗?”

张尽忱看了下墙上的时钟,摇了摇头:“还有半个小时!”

傅宜生顿了下,挥挥手让张尽忱去做自己的事,不用守在身边了,现在他心情确实不好,不想有人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转圈。

与两年前在指挥倭国战争时的心情一样,现在傅宜生对中华帝国陆军的情报收集系统是最为不满的。作为一个强大帝国的陆军,所有收集情报的工作竟然大部分要靠小红的燕子门的情报,这对陆军来说,是非常丢脸的一件事。

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中华帝国真正的现代化陆军才起步几年,在几年前,傅宜生根本就不敢想像,中华帝国有这么一天,可以令列强震撼的一天。

当时的中华帝国的陆军根本就没有机会建立强大的情报部门,尤其是在国外的情报部门。

在中华帝国逐渐强大的时候,李峰将主要的情报来源都寄托于小红身上,得到大量资金的燕子门在全球布满了情报网。

可是,小红的情报部门却不从属于国防部,而是从属于李峰自己。

当然,傅宜生不会怀疑李峰有什么私心,毕竟,整个中华都是他的,情报部门从属于他,也无可厚非,只不过,有时候陆军需要情报的时候,总没有自己的情报来源,令陆军的将领感觉到有点迟滞。

而现在,哈萨克南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西边的地区还控制在哈里克将军的手中,而苏联在乌兹别克又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与军队,所以前面两个麻烦都不存在了。

如果苏军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乌兹别克斯坦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可能已经前进到了希姆肯特以东,肯定已经完成了部队的集结与调动,那么要再耽搁几个小时,恐怕就难以形成突击,就必须要与苏军打一场正规的攻防战,而这是傅宜生最不情愿看到出现的情况。

毕竟,这是在哈萨克,苏联的领土上,长期作战,对中华帝国的军队非常的不利。而12集团军装甲的坦克大多是轻中型的,以突进速度见长,真要正面与58集团军群对抗,在数量上占劣势而装备上又不占大优势的中华帝队,很可能会失败。

不过,麻烦归麻烦,但是12集团军已经是卯足了劲在突击了,一路上,12集团军几乎没有与任何对手纠缠,即使遇到抵抗,也是马上使用火力进行打击,或者干脆交给了空军,而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一路杀到希姆肯特,攻占哈萨克南部突出地带的这处战略要地。

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12集团军能够及时的到达预定地点吗?傅宜生很疑惑,也没有多少把握。

是不是应该让13集团军从南面进攻,再形成一支突击力量呢?傅宜生的这个想法一闪而过,接着马上就否定了。毕竟13集团军并不擅长突击作战,就算强让他们陪伴12集团军行动,恐怕也起不到多少效果。

而且现在苏军58集团军群的动向还没有完全明朗化,13集团军面前没有压力,可以作为战役预备队,它也是傅宜生手中唯一还能够使用的一支部队了,他必须要留点余地,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上这支生力军。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快的流逝了,当傅宜生被张尽忱拦下来的时候,小红的情报已经送了过来,交到了傅宜生的手中。

苏军第58集团军群已经到达了了希姆肯特,正沿着卡(扎林斯克)希(姆肯特)公路北上!傅宜生的眼睛睁大了,随意马上意识到,这次他是遇上了一个厉害的对手,指挥苏军作战的肯定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

“去把苏军指挥官的资料拿来我看看!”傅宜生皱着眉头,在张尽忱去拿资料的时候,沉思了起来。

按照傅宜生先前的估计,苏军在控制了希姆肯特之后,应该会东进,毕竟哈里克将军的主力部队以及大本营是在东方面。而现在苏军没有理会哈里克将军的部队,而是直接挥军北上,来了一招漂亮的围魏救赵,显然这位苏军指挥官对这场战争有着深刻的理解。

中华与苏联或者说英美苏在中亚的争夺,都为了一样东西,那就是石油。中华帝国想要切断苏联与中东或者说与英美的陆上联系,切断联系的主要原因还是想要中东地区及哈萨克的石油不能进入苏联。

而哈萨克的石油是在西部的里海附近。现在战争主要是在东南部进行,离石油产地有近2000公里,根本就没有威胁到哈萨克的根本。而苏军的指挥官也肯定知道中华帝国的真实目的,所以并没有前往东南方与中国争夺那个人口密集,不好展开大规模会战的地区,而是直奔战争的最终目的地,而这一手,确实是高明,高明得让傅宜生都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只要苏军控制着里海,中华帝国就别想封锁苏联与英美的陆上通道。而无法获取里海的石油。

在这场较量中,苏军指挥官显然是想避免与中华军队打一场运动战,毕竟苏军有着更强大的火力,更优秀的情报系统(在本国),而且还有随时可以支援的航空军团。

而在运动战中,苏军是无法充分的发挥其火力的,而且在没有能够夺取制空权之前,他们也无法充分的发挥出其空中打击力量,就更谈不上拦截中华帝国的军队了。

这是在苏联的领土上,在这里,苏联军队拥有着先天的优势,苏军的指挥官明显知道,中华帝国的军队对后勤的要求非常高,战争持续的越长,中华帝国的优势就会越小。

他使出这一招,就是为了逼迫傅宜生与他打一场正规的会战,然后借助苏军强大的火力,以及空中优势,消灭中华帝队的主力,奠定胜利的基础。

傅宜生冷笑了一下,他看出了这一点来,但是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够避免这场会战呢?如果苏军控制了哈国西部地区,中华帝国控制了占领地区,这对中华帝队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一来没有切断苏联与美英在陆上的联系,二来,里海的石油还是控制在了苏联人的手中,中华帝国的军队无法就近获得石油补给。

那战争将会越来越不利于中华帝国。

所以,阻止苏军北上,那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又要用什么办法,在避免正规会战的情况下阻止苏军北上呢?傅宜生开动起了脑筋来。

现在,想与58集团军群来一个决战,消灭58集团军群,但前提是,要在占领区内建造起超过二十个野战机场,以提供整个战区的空中拦截与打击任务。

而目前,只建好了不到5个,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勉强给陆军提供空中掩护,但是,随着苏联军队的集结与整个航空军团的运作,界时,中华帝国很难以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对苏联58集团军群进行全面的打击。

做不到这一点,中华帝国就无法以42集团军群完成切断美英与苏联的陆上联系,以及控制里海石油又或者说控制哈萨克进逼黑海的目的。

“上将,这是沙波什尼科夫的个人资料!”很快,在傅宜生还没有想出应对办法的时候,张尽忱已经把沙波什尼科夫的资料送了过来。

傅宜生迅速的翻看着这份从沙波什尼科夫出生,到他现在的个人档案。这些都是存在苏联档案局的资料,是燕子门的特工想办法偷出来的,当然,在战争之前搜集对方主要将领的个人资料,这是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工作。

看了一会。傅宜生想了想,然后连忙道:“现在空降军队在哪里?”傅宜生合上了文件,脸上已经显露出了一丝的笑意,似乎看到了胜利女神一样。

张尽忱一愣,赶紧在战术地图上指出了空降18军所在的位置:“现在空降18军已经阿塔苏到热兹卡兹甘之间击退了哈萨克军的主力部队,正在以‘蛙跳’的方式南下,他们将与12集团军配合,将哈萨克军压缩到别特帕克达拉沙漠地区……”

“好了!”傅宜生看了一眼,就知道空降18军的主力应该在热兹卡兹甘进行短暂的休整,“现在马上让18军西进,必须在8个小时之内攻占列宁斯克。告诉他,如果8个小时后还没有接到他从列宁斯克发来的消息,空降18军就可以准备回国了,让空降16军来接替他们!”

张尽忱有点惊讶的看着傅宜生,虽然这道命令中并没有提到对任何一名将领的处分,但是那样的威胁已经超过了对任何一名将领的处分了,毕竟那是关系到空降18军所有将士的一道命令,而且那还含有军人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荣誉。

“空军呢?我们的前线机场建设得怎么样了?”傅宜生没等张尽忱走开,又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现在在巴尔喀什,阿克斗卡,以及于什托别的五个野战机场已经完成了,一个空军战斗机师已经驻扎了过去!”张尽忱的目光在地图上扫了一下,“另外,还有十多处前线机场正在努力建设之中,相信未来几天就能够投入使用!”

“只有一个师?”傅宜生的眉头皱了一下,一个空军师只有100多架战斗机,“不行,现在马上增派一个空军师过去。让他们在5个小时之后,开始打击北上的苏军部队。如果遇到苏联空军的拦截,不要缠斗,迅速退到内线来!将防空交给高射炮部队。”

“这……”张尽忱愣了下,有点不知道傅宜生的意图了。既然要发动空中打击,那就肯定要夺取制空权,才能够为攻击机创造机会吧,而现在又不与苏军争夺制空权,那是为了什么?

“怎么,愣着干嘛?还不快去下达命令!”傅宜生叫了一声,张尽忱这才跑着去下达了这道新的命令。

等到张尽忱再回来的时候,傅宜生又补上了一道命令,让12集团军停止了沿着哈国南方公路前进的步伐,转而从别特帕克达拉沙漠南面朝克孜勒奥尔达前进,并且定了一个死时间,必须在12个小时之内到达阿希科尔湖以西,对卡希公路形成威胁。而到这时候,傅宜生这个大胆的计划也逐步成型了。

*

苏联第58集团军群指挥所。

同样,所有的参谋都在忙碌着,而沙波什尼科夫上将也如同傅宜生一样,看着地图上的变化,有点摸不准这个中华帝国指挥官的战争方式了。

战争开始5天,中华帝国的军队就攻占了哈里克的大本营-阿拉木图。让这位苏联元帅终于亲眼见识到了中华帝队风一般的进攻速度。

而早在几年前,这个国家的陆军还是靠着脚步前进的。他们是如何突然崛起,又突然适应现代化的战争的呢?

又或者,中华帝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他们的男人,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士兵,只要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能够成就英雄的梦想?

中华帝队的推进速度让沙波什尼科夫很是担心受到中华帝队突然的,猛烈的穿插打击,毕竟即使是在本国的领土上,面对突然出现的坦克装甲车面前,苏军也没有多少抵抗力量的。

虽然说中华帝国部队的速度确实惊人,但是沙波什尼科夫并不怎么担心这个方面的情况,毕竟这么大的部队行动,肯定是无法逃过苏联情报网的眼睛的,而他最担心的还是那些来无踪,去无影,却有着极大的威胁,对苏军造成巨大心理影响的中华帝国特种部队。

在5天之中,已经有超过50处的重要目标受到了中华帝国特种部队的打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20多处物资储存基地,由于失去了这些战争物资,哈里克指挥的哈萨克军几乎无法做出任何抵抗,而且士气也受到了严重打击。

在中华帝队的打击下,一路几乎没有做任何抵抗就逃跑了。而从中华帝国特种部队活动的范围来看,他们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有可能出现的地方,都能够发现他们在活动,而且也是在受到打击之后才发现的,那已经太迟了。

但是,沙波什尼科夫很明显,到底是什么将这些特种兵送到各处的呢?空降,显然不太可能。单靠步行,那简直是在开玩笑。

可是,很明显的,中华帝国的特种部队的速度非常的惊人。

难道,中华帝国建立了几个师的特种部队?早在几年前就潜到了哈萨克?

想到这一点,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也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如果特种部队能够像训练师级单位一样训练的话,那世界上都是特种部队了。

但是,是什么能够使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呢?

因为这些中华帝国特种兵威胁的存在,沙波什尼科夫在指挥苏军进入哈萨克之后,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战争策略。

花了足足8个小时,第一支坦克营才到达了阿雷斯,控制了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接着,苏军的大部队到达了希姆肯特,进入了哈萨克南部这座最重要的城市并开始构筑防线,而这时候,已经是苏军进入哈萨克之后的第18个小时了。

一路上,苏军部队并没有受到多少打击与骚扰,甚至连最轻微的抵抗都没有遇见,似乎那些中华帝国的特种兵从空气中消失了一般,从没有出现在苏军士兵的视线之中。

当然,沙波什尼科夫绝对不敢大意,先是派出了自己的特种部队在希姆肯特周围布置了一道稀疏的防御线,主要是为了防止受到中华帝国特种部队的打击与渗透。

随后,在大批的后勤物资到达了阿雷斯之后,沙波什尼科夫做出了开战之后第一个决定:放弃援救东面哈里克将军的部队,转而向北前进,直接向哈国的中心地带前进。

沙波什尼科夫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显然是经过了慎密的思考的,而原因也就如同傅宜生所估计的那样。

他要用一种中华帝队无法回避的方法来发动一场会战,用最快的速度解决中华帝队的主力,奠定胜利的基础。

但是,沙波什尼科夫忽略了一点,因为他并不了解傅宜生上将的策略,也就不可能牵着傅宜生的鼻子走。

沙波什尼科夫在做出决定之后,也隐约感觉到了有些不正确的地方,但是现在部队已经出发了,而负责这次进攻的第8步兵军军长契克里诺夫中将是个脾气很牛的将军,要马上再改变决定,恐怕并不那么容易。

所以沙波什尼科夫也只得让空军加快修建前线机场的速度,同时将所有可以使用的空中力量都发动了起来,用于支援北上的行动,并且期盼着中华帝队能够赶上来与他们进行一次会战,当然,希望是美好的,而现实,很多时候却是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