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伦威尔在接到耽罗府的消息后气的跳脚,至少他还是大员岛的长官,耽罗府的这份形同宣战书的书信伤了克伦威尔作为海上马车夫王国子民的自尊心,如果不是想到耽罗府的水师离这里并不远,而且此时大员岛上只有五百人的荷兰裔士兵和几千的土著,船只也只有个位数,克伦威尔几乎会立即发动反击。

方成低估了这个时代西方人的自尊心,虽然克伦威尔与耽罗府关系不错,但这仅仅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克伦威尔要求撤销大员岛的原因也是这里除了钱什么都没有,没有女人,没有豪华的住宅,没有爵位和其他生活乐趣,所以他想离开这里,而东印度公司如果派新的大员长官来,东印度公司就会发现这几年大员岛的贸易并不对等,大部分收益毫无所踪的消失,已经进了克伦威尔的腰包。

克伦威尔这几年的所得不但会被没收,而且在他任职期间卖给耽罗府大批违禁品,其中包括从英国人穿上缴获的火炮,那些火炮与其说是源于荷兰人和英国人的仇恨而打劫,还不如说是克伦威尔为了那些英国船上的货物,火炮只是附带而已,而且这些火炮还让他赚了大钱!

原因在于克伦威尔并没有东印度公司的股份,在普特斯曼在职时只是作为副官以及翻译担任与大明海盗之间的交战以及贸易往来,在普特斯曼离职后,吝啬的东印度公司也并没有给克伦威尔任何股份,只有一笔看上去高昂,但比起大员岛的收益少到可怜的薪水,这引起了克伦威尔的严重不满,如果让他为了那不多的薪水而留在遥远的东方,显然这并不划算!

所以他为了利益开始从职权中抽取大部分的利益,并且拿出了其中一部分堵住了大员岛上其他荷兰人的嘴,为此使得这几年的大员岛的收益在账面上一年比一年难看,克伦威尔的收益也一年比一年多。

人的贪心是没有限度的,在习惯了这种利用职权获取大量银元后,克伦威尔已经并不想过回以前那种靠着薪水度日的生活,所以他才不希望有新任的荷兰长官代替了他的职务,到时候他在职期间的贪墨就会被人发现,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来说,克伦威尔同样害怕已经到手的钱财被全部剥夺,从新过回以前那种窘迫的生活。

即使如此,克伦威尔还是让前往马六甲的荷兰商船给东印度公司带去了消息要求派遣士兵增援,东印度公司给出的回复是明年上半年新任的大员长官将会到任,到时候才会有新的人手跟随一起到达,这让克伦威尔彻底丧失了希望!

也许新任大员长官会给大员岛带来足够的援军保护这里,但他克伦威尔失去了不但是临时长官的名义,同样还有这几年贪墨了的银两所兑换的荷兰银元!

相比克伦威尔的摇摆不定,荷兰东印度公司并不想放弃大员,因为台湾占据着他们在亚洲殖民地利润中的四分之一,这个数字换算成银两每年多达上百万,克伦威尔几年之内从这之中抽取了两三成的利润用来堵住其他人的嘴,没人会跟钱过不去,不过这不代表克伦威尔会为了那些无耻的股东,而跟自己的命过不去!反正他明年也要卸任,到时候大员和他什么关系都没有!而且,也为了自己那些银元着想!所以最后克伦威尔还是有了选择。

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机会,把大员岛扔出去的机会,到时候最多是因为战败而被召回国内,和普特斯曼一样,不同的是普特斯曼那个蠢货是招惹了大明,还没来得及捞钱就被召回,而他克伦威尔则是携带数十万枚的荷兰银元回到阿姆斯特丹,那时候他就是一个大富豪!

机会不是没有,而是在于去创造。

于是一次被刻意创造的机会被摆在了面前,而此时已经是一个月后,方成已经站在了睚眦军的旗舰上向祖国的宝岛台湾出发。

睚眦水军在扩编以及整合花了正好一个月的时间,随后方成就迫不及待的让睚眦军进行实战。

七月初,倭国的德川幕府重申了锁国令,原先答应与耽罗府之间的贸易路线被倭国的船只封锁,这使得一时间庆尚港的贸易凋零,新组建的睚眦军已经开始成形,这只第一次用神兽冠名的水军被方成赋予了四个字,睚眦必报,表示这只水军的作战宗旨,就是有仇一定报。

孙元化都开始暗示方成,新组建的睚眦军可以用在疏通海道上,教训教训言而无信的德川幕府,倭国虽然有倭寇曾经肆虐大明沿岸,但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如今的倭国与大明一样闭关锁国,甚至为之更甚。

但方成只当未闻,直到一个消息从大员传来,方成才下令睚眦军向台湾岛进发。

这个消息同样由德川幕府这次所重申的锁国令造成的余波,德川幕府也一样切断了与荷兰人之间的贸易海路,开始完全的封锁海上贸易,禁止任何西夷甚至是大明的货物流入倭国本土,为此东印度公司开始与德川幕府发生冲突,并且引发了局部的水战。

由于倭国水师的人多势众,东印度公司屡战屡败,甚至他们和葡萄牙人以及英国人组成的联合船队都无法打败德川幕府派出的数量巨大的水师,在最后克伦威尔宣称如果东印度公司不最快时间内派出援军,他将不得不离开大员岛,不然就会全军覆没,并且彻底失去大员殖民地,除非东印度公司能在短时间内派出援军,但这显然这不可能,东印度公司驻在亚洲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又要牵顾大部分马六甲海峡,那里才是最重要的,其他能够抽调出的士兵即使算上土著也只有一两千人,于事无补,所以最后东印度公司只能向荷兰国内申请调兵,这需要较长的时间。

东印度公司一边让克伦威尔进行抵抗,不要丢掉大员殖民地,那里是东方的一座瑰宝,不允许丢失!另一方面开始抽调部分土著以及荷兰裔士兵,试图前期增援在大员岛上的克伦威尔,但这都需要时间!

而且,因为倭国贸易路线的丢失,此时的大员岛将失去大部分收益,东印度公司虽然无可奈何,但他们更多的是在和英国人在角力,本土又在和西班牙人在欧洲争个你死我活,根本无暇他顾,虽然严令克伦威尔不允许放弃大员殖民地,但这个命令在克伦威尔看来都是可有可无,他完完全可以谎称他们已经进行了抵抗,但因为寡不敌众而不得不离开大员,为此克伦威尔情愿拿出自己三分之一的银元堵住所有人的嘴,反正荷兰裔士兵只有五百人,即使只拿出三分之一对于每个荷兰裔那也是一笔巨款!

这笔钱在事后会耽罗府会对他进行补偿,花钱买下一个台湾那可不是一般的划算,光是其中半年的抽税就足以弥补,更不要提其他作用。

相比耽罗府的狭小,台湾的地方大得多,足以容纳更多的人口以及从大明吸纳更多的人丁进行迁徙,以那里为跳板作用不小,不过方成暂时只打算将台湾作为后勤基地来用,那里离女真人太远,并不适合长时间驻扎,用来安顿人口吸纳人丁以及发展海上贸易才是目前应该做的,耽罗府依旧会在具有唯一性,作为进攻辽东女真人的桥头堡。

耽罗府肯出钱,克伦威尔花的理所当然,虽然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在外有耽罗府的威胁,内在又反抗不了,大多数荷兰裔士兵们只能放弃所谓的海上马车夫的尊严以换取数额巨大的行贿来演好这场戏。

至于克伦威尔,他只能指望没人会把消息透露给东印度公司,然后他就可以作为大富豪回到阿姆斯特丹!到时候作为一名富人,再买上爵位,一切都不成问题。

可以说,在这场戏剧中德川幕府出的力最大,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派出水师进攻台湾,仅仅是在重申锁国令的基础上封锁了本国的沿海,在台湾附近游弋的是耽罗岛的水师,而克伦威尔同样早就被买通,十万两雪花银子兑换成荷兰银元的分量让克伦威尔花了眼睛。

如果是任何一任的大员长官都不会像克伦威尔这样做,不同的就是克伦威尔的官职前注明了临时二字,而且他本人并不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不需要为了公司而放弃一切,包括生命!

这只是一只蝴蝶煽起的翅膀最终引起的飓风。

所以在二选一之间,克伦威尔最终还是选择了银元,这比什么都来的真实。

假扮倭国水师的耽罗府水军炮轰了普罗民遮城,城堡里只有五十名守军,他们在第一次的炮轰中就折损了四五个人,剩下的人关紧了城门向热兰遮堡的荷兰军队请求援军。

热兰遮堡里只有二百人的荷兰士兵以及一千人的土著,克伦威尔在派出派出五十名士兵和五百名土著后开始固守待援,这是他能够派出的全部的援军,剩下的要用来防守热兰遮堡,其他二百五十人分配在大员岛的各个堡垒里,根本抽调不出来。

1.本书地名写的比较复杂,但基本上都还原了历史,注意了纰漏,在这里热兰遮堡就是台湾堡,大员岛是台湾的前称,所以文中这两种叫法混这叫,大员港是荷兰人在岛上建造的海港,如今已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