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福不双降,祸不单行,这张生却是祸福同至。原来当朝皇帝有一个女儿明珠,天性刁泼,满朝皆知。所以已经到了说婚论嫁的年龄,却愣是没有哪个官宦人家敢来提亲,皇帝知道自己的女儿难嫁,不好愣塞给人家,于是想了一个主意,在今科进士中找一个穷书生来作驸马,这样一来,就算是以后他受点欺负,给他的荣华富贵也能顶得过去。想好之后,皇帝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考官盛尚书。现在,张生他们要来拜见的恩师就是他。

一阵礼貌之后,盛尚书便把话题引到了主题上,他说:“各位高才年轻有为中榜首,以后前途无量呀。”场面上的官话说完,大家便叙起了一些凡俗小事,谁年长谁年幼,谁已婚谁未娶。没想到一排下来,张生中得最高,年龄最小,而且尚未娶妻。盛尚书大喜,当晚进宫面奏皇上,皇上立即钦点张生为驸马。

第二天,盛尚书把张生叫到府上,恭喜张生贺喜张生当了驸马。张生一听,愣住了。见张生默无言语,盛尚书以为他是喜呆了,便打趣道:“恭喜驸马爷!驸马爷以后别忘了老朽的作伐之劳啊。”盛尚书的话把张生惊了回来,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自从上路以来,他的心里一直装的是莺莺,想的是莺莺,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要与别的女子结婚,更没想到要与皇帝的女儿结婚。他不知道该怎样与盛尚书说?

“怎么啦?老弟?”盛尚书见他还是愣着不语,就问道:“难道你结婚了不成?”

“没有。”张生连忙摇摇头。

“那怎么不见你高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哪!”盛尚书有些不高兴了,“难道你想抗旨?”

扑咚,张生一下子跪倒在盛尚书面前,吓了盛尚书一跳:“你这是怎么啦?”

“求老师救我!”张生哭道:“晚生此生休矣!”

“这是怎么回事?”盛尚书一边说一边把张生拉起来。张生便把他与莺莺的事与盛尚书说了,说完,他说:“老师,学生这回要不就是一死,要不就是要做千古负情人了。”

盛尚书听他说完,急得直跺脚:“你害了老夫了!你害了老夫了!”说完也急成一团。

想到自己有负圣恩,为一家老小招来大难,盛尚书情急之下,突然跪在张生面前:“为了皇上和老夫一家,老父求你做一个负情人!救救老夫!”

这时张生看见了莺莺那张梨花带雨的脸,那么美又那么悲伤,他还想起了她的温玉软香。他在心里哭道:“看来上天不容我们,莺莺啊,今生今世,你我怎么也无缘了,我或者做驸马或者是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但是我又怎么能连累盛尚书一家?上天啊,你为什么要我来做这千古负心人呢?”他在心里长叹一声,跪下扶起了盛尚书:“恩师啊,我怎么受得起您,请快起来!”

盛尚书说:“你?”

张生点点头。

盛尚书大哭:“苦了你们一对痴情人啊!我成了千古罪人!”

张生说:“恩师别这样说,一切都是晚生的错。”

三天后,张生成为当朝乘龙快婿。

又说莺莺这里,天天盼着张生的消息,心如热锅上的蚂蚁。可是盼来盼去,却盼来了王家的媒婆和娉礼,老夫人根本不管她的心思,她早已打好主意:“孤儿寡母的,把亲事定下来,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老夫人的日子是踏实了,可莺莺的日子越来越难熬。眼见得日子一天天过去,肚子一天天鼓起来,已经不敢起床见人。有道是瞒得了短日瞒不了长日,这事最后还是被老夫人发现,把个老夫人气得病在**哭起来:“老爷哪,你就这么撇下我,让我教管不了女儿,如今她犯下这见不得人的事,我怎么有脸到地下来见你和崔家的列祖列宗哪!”于是老夫人一气之下,竟生病而亡。

莺莺半年之内失去双亲,也一病不起。王家知道了她的丑事后,连忙退了婚,于是,莺莺把家里的仆人都打发走,只留了一个看门的老头和丫环小红,关起门来,一心只等张生。

要说莺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没有笔墨能写出。但是无论日子怎么难熬,总是日月每天东升西落,肚子里的小家伙越长越大,到了落地之日,他也与别人一样,拳打脚踢的要出来看世界。可是他不知道她的母亲是一位娇小姐,又怀他怀的不是时候,天天躲在闺房。于是,莺莺理所当然地难产了,折腾了一夜,孩子呱呱落地,莺莺命归黄泉。可怜孩子一生下来,就没了娘。小红给他取名张盼。

小红和看门老头把孩子养了起来,盼着张生回来,把孩子交给他,给他讲莺莺的事。可是一等两年过去了,还不见张生回来。小红从期盼转为气愤:这个张生,难道真的负心了。哎呀,这事都是小红我害了小姐。想来想去,心中又悔恨又恼怒,倔劲上来了,她对看门老头说:“崔伯,这家您先管着,我准备带上盼盼,找他爹去。”崔伯说:“你一个年轻女子,带个孩子出远门,怎么行呢?”小红说:“不能再等下去了,我一定要去找到张生,向他问个清楚,为什么不来找小姐!”小红这就带着盼盼上了京城。

小红到了京城,没费太大劲,就打听到了张生,知道他现在已经是红透半边天的驸马爷。小红那个气呀,恨不得把那张生嚼烂吃了。可是张生位高权重,她一个丫环,怎么奈何得了他?但是这口恶气又怎么咽得下呢?亏得小红聪明,想起了一个主意,她把莺莺和张生的事,编成了曲子,教给小孩子们唱。这样唱来唱去,就唱到了一个叫王实甫的人的耳朵里。王实甫是一个失意的才子,听到这些曲子后,千辛万苦地找到了小红,知道了莺莺和张生的故事。他说:“小红姐姐,我可以帮你。”于是,他把这个故事写成了戏,叫《西厢记》。这个戏一上演,便全国走红,小红和盼盼因此有了生计,王实甫也因这个戏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