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等等。”迎春思考了一下后又说道,“将大嫂子的名单也加上。”

见老太太是因为在荣国府中,老太太的地位最高,只要她拿定了注意,府中会少很多风波。至于邢夫人,虽然进宫也没有什么用,但名义上那是她嫡母,入宫漏了她怕是会有闲话。王熙凤的行动力向来是最迅捷的,若是有事,交给她办会很给力。

“是”

长乐宫将名单交上去,第二天,批复就下来了,旨意也已经到了荣国府,允许荣国府的三位女眷在七日后入宫拜见淑妃。

也就是迎春将名单交上去不久,便知道了贤德妃因为没有册封礼和册宝册印被区别对待的事,听说贤德妃将名单交上去后被立马打了下来,负责此项事宜的掌事太监口口声声说,皇上说的是主位娘娘们,只有举行册封礼、有册宝和册印的娘娘在此列中,请贤德妃稍安勿躁,等举行了册封大典、领到了册宝和册印之后在上禀召见家中女眷的请求。

这掌事太监虽然语气客气,但句句直冲贤德妃要害,册封?圣旨中都没有提什么时候举行册封大典,她一个后妃,难不成还能主动提册封大典的事宜?

况且,就算被封为贤德妃,皇上也没有一丝召贤德妃侍寝的意思,元春就是想见皇上也见不到啊!

而随着元春的此项待遇被传开,宫中敌视元春的后妃们莫不是收起了敌视转而幸灾乐祸,被封了贤德妃又如何?一看就是不可能有宠的,而宫中,德妃的嘲讽最为光明正大。

一处颇为萧索的宫殿中,一个身形纤瘦的宫女满脸担忧的抱怨道,“娘娘明明知道结局,何苦自找没趣,不但让宫中后妃看了娘娘的笑话,更是落了娘娘的面子。”

元春的神情很是淡定,仿若被后宫众人看了笑话的那个不是她似的。

“抱琴,不必计较,我自有打算。”

“娘娘?”抱琴满脸的着急,好不容易快要熬出头了,娘娘何必走这种自毁江山的棋呢!

因为抱琴是元春入了宫后荣国府特意送进来照管元春的,本就是荣国府的人,又是自小陪着元春长大的,情分不同,有些话自然也敢说出口。

元春叹了一口气,说道,“有时候,做出一种选择,看着像是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其实,是保住了更大的益处。”

这时候,门口站的直溜溜的宫女忽然换了一个动作,元春和抱琴立马停下了对此事的谈论,片刻之后,就见两个宫女走了进来,到了殿中,这两个宫女好像不将贤德妃当主子似的连个礼都不行,其中一个直接开口道,“贤德妃娘娘和淑妃好歹也是同出荣国府的堂姐妹,相处间未免也太冷淡了。”

宫女的语气中带着指责,贤德妃像是习以为常了似的,垂下眼帘,毫无反驳的说道,“知道了,下次会注意,只是我在家中时和淑妃有过过节,淑妃并不喜欢见到我。”

“你可以不做。”宫女的语气中带着恶意,明显是说反话。

“……”元春被噎了一下,片刻后,沉静的说道,“我知道了。”

看,只有她越是无能,才越不会被“委以重任”。

两个宫女对视一眼,也不去管迎春,径自去了旁边做自己的事情。

从头到尾,宫女抱琴一直神情谦卑懦弱的站在贤德妃身后,不敢出声反驳,而门口的宫女也像是没有看见贤德妃被刁难似的不动如山。

元春处有什么隐情和算计迎春一点也不知道,宫中,又有大消息传开了,甄太贵妃的亲儿子,太上皇的八皇子,也就是被太上皇委派重任去江南处理盐税一事的八皇子,回来了。

当初,太上皇可是说了,八皇子回来后就恢复他贤亲王的爵位。

第119章 复爵?

太上皇有言, 八皇子回来后恢复其贤亲王的爵位, 但亲王爵位并不是那么好恢复的。

贤亲王犯事之前, 是太上皇最疼爱的幼子, 是宫中唯一掌事的贵妃甄贵妃唯一的儿子, 犯了事之后被太上皇撸掉爵位、剪除党羽,圈禁了起来。

太上皇退位之后,甄贵妃水磨工夫让太上皇松口将八皇子放了出来, 后来太上皇感受到了新皇的威胁, 又打主意将八皇子扶植起来压制新皇。

正好碰上一件案子, 今年江南的盐税因为皇位新旧交替,迟迟收不上来, 八皇子的母家甄家在江南根基深厚, 太上皇想着将八皇子派到江南, 哪怕八皇子是个草包,在甄家的地盘上, 有甄家扶持,也可以完美的解决江南盐税问题。

如此,也可以借此功劳让八皇子恢复贤亲王的爵位。

只是, 太上皇到底是小看了新皇,八皇子夺位之心不死, 对于亲王来说, “贤”这个封号又太过于意味深长,新皇又怎么可能让八皇子用“贤亲王”这个封号呢?

这不,八皇子的死敌四皇子同被新皇找了个借口派去江南, 并且还牵线搭桥将老谋深算的江南巡盐御史林如海介绍给了四皇子,再加上新皇暗中派去江南的人手,八皇子栽跟头是顺带的,甄家怕是也被新皇盯上了。

这一日的早朝依旧像往常那样,大臣凑请,皇上脾气温和的批阅,但临到快结束时,有太监入殿禀报,废贤亲王归来了。

“老八回来了?”皇上满面惊喜,“快宣!”

“是”

“宣废贤亲王觐见。”太监拉长了声音喊道。

皇上满面笑容的看向殿中大臣,道,“老八回来可算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显然,皇上对老八带回来的江南盐税很是看重。

皇上看向朝中大将,“周将军,前段时间你奏请为边关兵士更换武器铠甲一事,朕虽然觉的周将军你说的对,但因国库中无银两,朕只好忍痛驳回。如今好了,老八带回来两千万两白银,国库中有了银子,朕做主拨五百万两出来用以更换兵丁铠甲武器。”

文臣重文,武将重武,更换兵丁的铠甲和刀剑一事,几乎成了每一位武将每一年都会在朝堂上提出来的要求,但无一例外,只要不是太上皇亲信,先皇总是拨下来不够塞牙缝的一点银两将他们打发了。

也就是说武将年年提这个问题,但到如今兵丁们用的还是旧甲刀剑,虽然能用,但武将们拼命的东西,自然是希望越好用越好。

原本都以为今年又要落空了,没有想到皇上如此大方,竟然同意了他们的奏请,周将军等武将激动的脸都红了,看着龙椅上的皇上,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看怎么“好人”。

周将军得意的看了一眼身边的牛将军,看吧,他就说皇上人好,事情多奏请上几遍,皇上总会记在心上的,这不,一有银子,立马就给他们拨下来了。

户部尚书严越听到马上入国库的两千两银子被皇上大手一拨就划走了四分之一,立马拉下了一张脸,满脸哀容的道,“皇上,不可,国库中无银啊,兵丁们的军饷本就占了国库中开销的大头,再拨下去五百万两白银,其他的地方可要怎么办啊,山东那边的赈灾银还没有着落,北边那边也需要银子,工部的赵大人还在催钱……”

户部尚书噼里啪啦就说了一大推急需银两的地方,同样也惹来了武官们的怒目而视,但严尚书并不在乎,文、武之斗,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皇上皱眉看向严尚书,阻止道,“严爱卿不必再说,老八带回来的银两总计两千万两,尽够了。”

是,太上皇晚年花钱越来越厉害,国库中的钱是越来越少,但国库中又岂能真的没钱?严越这些户部大臣们为了防止有一天皇上突然要钱,他们国库中又拿不出钱被皇上迁怒,喜欢叫穷罢了,五分缺钱也要被他们叫成十成的缺钱。

往日里要不到钱的大臣见周将军如愿,那里管严越哭丧的脸,立马跪倒在地要钱。

“皇上,山东大难,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皇上仁心,救一救山东的百姓吧!”有一大臣满脸悲苦的奏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