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文宗贺云山

“嗯,贺爷爷好。”谭晓月礼貌喊道。

贺云山与三女寒暄几句,然后转移话题:“对了,和贺健比试的那小子呢?”

听到贺云山问话,三位大美女同时移动视线,最后齐聚于卫铭身上,莫冰雪向贺云山介绍道:“贺老,他叫卫铭,是我的保镖。”

“保镖?”贺云山一愣,没想到他孙子竟然输给了一个保镖。

见自己成为焦点,卫铭也不好意思再装低调,他整理了下衣襟,抬步走到贺云山身前站定,朗声说道:“贺老爷子好,我叫卫铭,保家卫国的卫,铭记的铭。”

贺云山上下扫描卫铭一眼,不冷不热的应了一声,和方才对莫冰雪的态度天差地远,他对这个要求他孙子学狗叫的人提不起半点好感,能拿正眼看卫铭,已经是给莫冰雪的面子了。

迥然不同的对待,令卫铭略微尴尬,不过他也不介意,人家和他非亲非故,亲孙子还被他欺负过,不给他好脸色看很正常。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放在木制的长条桌案上,这就是贺健与卫铭的比试工具,而裁判则由文坛泰斗贺云山担任。

比试规则很简单,在十分钟内完成书法作品,交由贺云山评判,谁胜谁负由贺云山裁决。

将比试结果交给对手的爷爷评判,卫铭一点也不担心贺云山有失偏颇,相反他还很放心,由气质观人品,卫铭从贺云山的气质,就判断出这是一个身怀正气刚正不阿的人,这样的人值得信任。

作品内容选材不限,可以写诗写词写成语,亦能写单个的字,字体也不限,可以写行书楷书草书篆书,只要你写的字好看,无论什么字体,贺云山都能给出最专业最公正的判决,不因其它,只因他是贺云山。

武术界有八大武术宗师,文学界同样六大文学宗师,贺云山便是六大文宗之一的云山宗。

所谓文宗,就是文学造诣登峰造极的大宗

师,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满腹经纶,每个人都获得了各自文学领域的最高成就,为华夏文学做出过无数贡献。

可以说,文宗代表着华夏文学的巅峰,每一位文宗都是文学界最珍贵的瑰宝,比大熊猫还要稀有珍贵无数倍,毕竟大熊猫一年就可以诞生很多只,而文宗却二十年难得一遇,不然华夏亿万文人,为何只有六位文宗?

贺云山能够成为文宗,其学问自不用说,当今华夏能和他媲美的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可他最令人熟知的并非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字。

古有楷书四大家,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赵孟頫的赵体,今也有楷书两文宗,南方云山宗的云山体,北方仁竹宗的仁竹体。

若直接说贺云山的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若说云山体楷书,恐怕大家都不陌生。

贺云山通过长年累月经年不断的书写,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开创出了云山体楷书,诸多书法爱好家争相临摹仿写,他亲笔题名的字画,更是令收藏家们趋之若鹜,每当他有题名字画流传出来,都会被人以天价买走,少则数百万,多则数千万甚至过亿,用一字千金来形容也不为过。

尽管自己写的字很值钱,可贺云山却没靠他写的字谋取利益,他每年只会向外流出一副题名字画,其余字画均不题名,用以告知人们只有他题名的作品才是真品,而这副题名字画会送到拍卖行进行拍卖,拍卖所得的钱他会抽出一部分用来发展文化教育,还会抽出一部分用来做慈善,落入他腰包的却只有很少一部分。

无论从文学角度来讲,还是从慈善角度来讲,贺云山的品德修养都毋庸置疑无可挑剔,他不会因为贺健是他亲孙子,而做出违心的评判偏袒贺健,那比杀了他难受,同样,他的专业性也不会有人质疑,如果他都给不出专业评判,那还有谁可以给出专业评判呢?

“大家伙猜猜,最后赢家是谁。”

“板上钉钉的

事情还用猜吗?百分百是贺健赢,半点悬念也没有。”

“贺健学长乃文学宗师贺老先生的孙子,本身书法功力也非常高,而对手却是一名保镖,让他舞刀弄棒还行,让他玩笔杆子写书法那不等于赶鸭子上架么,这根本就是秒杀的结局嘛。”

“如果贺健输了,我直播吃板凳!”

人群小声议论着这次比赛,九成九的人都认为贺健能轻易获胜,只有两人对卫铭抱有信心,一人是莫冰雪,她对卫铭了解最多,知道卫铭书法功底很深厚,她不认为贺健有秒杀卫铭的实力,另一人是谭晓月,谭晓月不了解卫铭,但却相信卫铭可以获胜,至少精神上全力支持卫铭。

“卫铭,你可一定要赢哦!我刚才跟人家打赌,只要你赢了,我就亲你一口!”谭晓月双手握成喇叭形,毫无顾忌的冲卫铭大声喊道,喊完她还扬了扬柳眉,挑衅地看向莫冰雪,那眼神仿佛在说:认识卫铭早怎样,可以和卫铭推心置腹说话又怎样,本姑娘敢当众向卫铭表白,你敢吗?

莫冰雪似有所感地转过头,正好迎上谭晓月目光,无形电花再次碰撞起来。

听到谭晓月喊话,卫铭一个趔趄,差点没栽倒在地,他有些欲哭无泪,本来我准备再赢一场的,可你这么一喊,我哪儿还敢赢?

没有多余时间预备,两人把手洗净擦干,本场比试便正式开始。

贺健率先动笔,他挑了一支狼毫,蘸上一得阁墨汁,就在平铺好的宣纸上写起字来,他下手轻缓,力道均匀,嘴角挂着如沐春风的笑容,颇有一代宗师之范,看得围观的女生们双眼直冒小星星。

卫铭却没急着动笔,他正拿着墨锭在砚台里磨墨,动作不快不慢,神情不骄不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砚台,观察墨汁的变化。

旁人看得莫名其妙,不懂卫铭在那墨迹什么,贺云山却眼睛一亮,脸上浮现一抹赞赏之色,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比试里,还能静下心来磨墨,单论心态贺健就输了一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