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四大皆空,没有烦恼,因为他们忘掉金钱、忘掉时间、忘掉角色,跟钱不打交道,也不用看表赶时间,跟成功不成功这些事也没关系。他们内心是自由的,但却不是完全自由的,他们的行为处处都受到戒律的限制。这就是他们的选择,选择内心的自由就必须同时接受其他的不自由。

快意人生的最高境界

自由多了反而是枷锁,人在内心上怎么获得自由?我认为真正成功不成功很大的一个标准是,快意人生到一个最高境界必须满足这三种自由:时间上、财务上和角色上的自由。

角色上的自由很有意思,人在修炼角色的时候有个标准叫正经正常。有的人只会正经,比如说在台上一副嘴脸,回到家在朋友这儿仍然端着,老是一副正经样,人们就觉得这人不正常,有点装;有的大妈太正常了,让她在主席台上说话和在胡同里说的一样,光正常不正经,让你演别的角色的时候你没有转换过来。因此,比较好的是既能正经又能正常,需要正常的时候正常,需要台上正经的时候正经。一到台上,荤的话删掉,说的全是标准格式,一走到老百姓当中,喝酒的时候麻辣荤腥都出来,这是正常的。很多领导就是这样的,台上台下两副嘴脸,这不是装,这叫正经正常。

很多现代人在角色上的转换不够自如,因为你总是在演一个角色,我最近听说一个歌手从楼上飘下去,他这个角色扮演的和社会冲突,如果他出家就没角色了烦恼也没了。因此,创造生活、快意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不自由的制度、财务和人生环境里,怎么去尽可能地获得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和角色上的自由。

比如说我现在有很多不快意的地方,时间上确实很不自由,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角色上也不是太自由,因为是上市公司,说话聊天不能说财务数据,不能说公司在运行的很多业务,和正在筹备的新项目,公司没有公开披露之前,你不能私下里跟其他人说。我也有很多不自由的地方,如果不做上市公司,做私人公司自由大很多,但财务自由没有了,我得整天算计成本、贷款、资金。所以现在财务自由有了,时间没自由,角色上不是太自由,但我尽量不把自己当个东西随便聊天,这是我心里唯一得到平衡的一个舒服的地方。如果你总端着架子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其实内心会崩溃的,需要获得一些自由才能快乐。这是我理解快意人生的境界,实际上是在现实生活中,怎么样去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度,这样就可以快乐。

年轻人如何快意人生

人生不如意十有,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漂在某个城市的角落,压力大,还经常感到孤独与失败,该如何快意人生?

年轻人失意多的感觉很正常,因为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有时间没支撑,有大把的时间可用,但是没成果,没成功,这是快意的基础。但不能说这时候没有快意,只是在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上获得的快乐程度不一样。

刚进入社会时,年轻人快乐程度大部分取决于社会对你的评价。这个时候社会不会马上来承认你,等这一代人都成长起来的时候,你四五十岁的时候机会就多了,那中间的这段时间怎么过?我年轻的时候也是热血澎湃想干很多事情。有一天,一个大领导找我谈话,他说,听说你思想很活跃,我要跟你谈谈。我以为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一进去我就说,说了快一个小时,这个领导说了三句话,从此我踏实了。他说:“第一你说了这么多社会问题这么多现象,我告诉你,你知道我比你还知道,因为我是领导我看的听到的这些信息,所谓的社**暗面比你看到听到的多得多;第二,你着急我比你还着急,因为你是个党员,我是执政党领导,如果出问题我受到的损失比你大得多,所以我比你着急;第三句话,你教我干不对,不要多说话,你跟我干。”我一想这个逻辑也对,就消停了。

后来我体会到,每个年龄段都有该做的事情。当你二十三四岁的时候,你想得到社会很多评价比较难,这个时候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增强自我,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你要做什么事情就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说。因为20多岁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你扮演的角色是后备队员,是足球爱好者,30岁能混成板凳运动员,到40岁差不多才能上场踢球,那20多岁这个阶段如何能快意人生?是用理想来鼓舞自己,用时间来检验自己,用些许的成功来安慰自己。当然个别人,像丁磊、李彦宏,他们在20多岁已经小有成功,但在中国这么大的范围内这类人数量是很少的。20多岁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内心要用理想来激励自己,同时相信用时间来检验自己,最后用过程中一些成功来不断安慰自己。这个过程你熬到三四十岁的时候你开始进入另外一种快意人生,比如说王石爬上珠峰了,但你不要忘了他已经60了。他30岁的时候还没有你自由,他第一次爬山还要朋友集资,那时候40多岁。

所以说在20岁的时候,你要想得到快意实际上不是峰值上的快意,因为男人快意的峰值应该是45岁到55岁。20岁也可以快意,你有未来,有理想,有健康的身体,你不怕失败,你可以无数次失败但你可以等待最后一次成功,因为你有时间。所以有一个老人讲过一句话,当时很多人在讲吃苦,他就讲年轻人吃苦不叫苦叫福气,因为给你机会让你选择去实验,你老了以后苦真叫苦,比如说60岁贫病交加真叫苦,你20岁发烧感冒没钱看病扛一下过去了。所以在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是立志,一旦确立,就不要放弃目标,不要怀疑自己的未来,而且要坚信时间是站在你这边,这样就可以快意。

志向是男人的GPS

立志什么时候都来得及,但从自然过程来说,15到20岁男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立志最好,这个时候什么东西都能吸收,很容易建立决定未来的价值观。

立志就是导航,就像GPS,你有GPS导航不会迷路,立志这个问题如果你没有立好,后面缺一个GPS,你在荒漠中走路怎么有方向?当然,15到20岁你人生有了这个东西,你一辈子不迷失,但并不一定能顺利到达,这是两个概念。所以20岁之后要选择朋友,选择在现实中折腾。立志之后保证你一生不迷失,但是你跟现实冲撞的时候,你要有勇气面对这个问题。从立志的角度说,30岁、40岁都有机会,机会比较多的是15到20岁青春期这段,以后走到社会碰撞很多,像布朗运动的分子,这儿撞一下那儿撞一下,不定撞到哪,但你心里方向不能丢。

三联书店曾经出过《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书,说让我帮忙编个《九十年代》,90年代有知识分子、读书人,下海、做生意,我访问他们为什么做生意能成功,最后发现这批人内心的志向没有改变,他们格局很大,志向大的人格局大,格局大的胸怀远大,包容、宽容、有毅力,然后能够学习,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话,即使他学问没做成,意外改变了人生,做生意也能成功,生意成功后可以做基金会,资助别人研究,继续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这样一来,传统时代的抱负,在今天仍然可以用生意的方式继续下去。

所以,现实中不可能没有曲折,但是不管多大曲折,你的志向不能丢,你手里GPS不能扔,扔之后你就会恐惧而死亡。

我有一次和王石我们在西安开车到新疆,在戈壁滩上突然迷失了方向,那个时候手机也没信号,当时也没带GPS,我们真就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了。这个时候不能开空调,空调开了费油,把空调关了,热,不能开窗户,窗户开外面干热的戈壁会把里面的水分抽掉了,抽掉我们就干了。又热又不能开窗,还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就这点油,真走错了就完蛋了。这个时候越来越恐惧,发现没有方向是最恐惧的,如果这个时候有方向我会拼命走出去。前面那个车自己走了,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司机,他凭经验找车辙,找到条最深最新的车的印子,然后他把车横在那,等着看有没有车。还好等了一个多小时有一辆车过,但是那个人去的方向不是我们要去的方向。最后我们很聪明地写了个纸条,告诉他出去走到能打电话的地方帮我们打这个电话,告诉那些人我们的方位来救我们,如果这个人把这个纸条擦屁股了,我们就完蛋了,好在这个人出去就打了这个电话,那些人开车来把我们带出去。

人生也是这样,最恐怖的是没有方向,我们生活中经常忘掉了立志,没有志向的男人等于没有GPS,就犹如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的话你随时会死亡,当你有了方向不管走多远,你都有活下去的希望。

男人要立中等的志,先管好自己的事

立志很重要,至于这个志是什么内容,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但最好不要立太大的志向。

什么叫大志向?我们年轻时候的志向比起现在的来说都是大志向,那个年代志向都是宏观的,研究科学、革命,首先是要达要兼济天下,要与社会国家民族命运发生关系,这是传统时代的基本理念,那个年代全是大叙事。到今天不要立这个志,这个志比较累,是辛苦志,还容易惹事,因为你心目中的达和天下跟别人心目中的达和天下不一样,甚至完全不一样。比如我去台湾,看见蒋介石纪念馆写了一些话,也是以天下为己任,也是达要兼济天下,但纪念馆里,年轻时说的那些话,也是以天下为己任,两人都说得挺好,但是有冲突,两个人掐了30多年。这个是中国社会治乱循环的文化根源上固有的毛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自己跟国家社会的大责任,这话放到现在有一点不对,如果人人都要对天下兴亡负责,但不同的人主张不一样,像和蒋介石,这时的“己”不是一个己,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内战、内耗,甚至死人。我觉得现在倒过来说才讲得通,“匹夫兴亡天下有责”,你当领导你就要负责,你不负责任让我负责任,我要负责任你说我造反,所以法制社会、民主社会应该把这句话倒过来,是“匹夫兴亡天下有责”,谁管我天下谁管我死亡。

因此现在立这些大志有点危险,都要立这志社会不消停,我觉得你立个中等的志,立一个接近于具体的一个志向,你把你行业、企业、人生某个手艺活练好就挺好,比如你要成为最好的电脑工程师是立志,你想打台球像丁俊晖那样也是立志。

我碰到一个日本家族三代人立志做一件事,什么事?比谁的眼儿小。他们家是做筛子的,最牛叉的是眼小,做大眼很容易,小到最细的粉末最细的颗粒能过就难了,所以我们所有复印机辊上面有个网全是他们家做的,这个是志,三代人立志做眼最小的筛子。这都是立志,你只要按这个志向去做,坚韧不拔你都会成功。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志向,是这个社会健康文明的标志,每个人都管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管得特别好,社会就有希望。每个人都管天下事,不管自己的事,觉得你受苦受难,非要把你从苦海里弄出来,那你就惨了。因此无论你是想做工程师、书法家、导演还是编剧,都很好,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中国就多了很多成功的专业人士,中国经济文化就发展了,实力就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