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卫军凝神待敌,没有丝毫慌乱,更没有松懈,人人瞪圆眼睛,打量着前方,只等敌军进攻。

“咚咚!”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响起,只见一名全身持甲的战士手执鼓槌,正在擂鼓,激励士气。

虎卫军的士气本来就不错,再有鼓声响起,这气势陡然间大涨,一鼓战意冲天而起。

“骑弓手,准备!”黄得功骑在马背上,打量着前方,大声下令。

一声令下,两百骑弓手立即严正以待,手持三石骑弓,准备放箭。只要黄得功一声令下,就会矢齐发,杀他个落流水。

“放!”黄得功大声下令,一声吼,宛如雷霆。

“咻咻!”

破空声大作,二分之一的箭手发射,一百枝箭矢,打破空气的屏障,对着前方射去。

在战场上,不能让箭矢有间隙,一定要让敌人一直处在箭雨的覆盖之下,要不然的话,就是在给敌人机会。是以,黄得功把两百骑弓手分成两部分,一部上箭,一部分放箭,如此一来,就不会有间隙,敌人始终处在箭矢的打击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古代中国拥有大量的强弓,这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中国古代军队的远程杀伤力相当可怕,在秦汉隋唐之际更是达到一个惊人的高度。可惜的是,明朝虽然拥有神臂弩这样的利器,却是用的不得其法。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浪费战机。每当临战之际,敌人发起冲锋时,明军是不是用神臂弩进行射击,不是靠将领的准确判断,而是等到敌人冲锋得差不多了,用神臂弩试射一箭,若是一箭能够穿透敌阵,再用神臂弩进行射杀。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浪费战机,这一试射就是一箭的机会,更别说,还要穿透敌阵,这又有多少战机?

每一种武器的使用,都是如此,由此可见明朝的战机浪费有多严重了。

是以,明军打仗,往往是“临敌不过三四发”,敌人都冲到跟前了,进行短兵相接了。拥有强大的远程武器,却不能发挥出威力,要想明军打胜仗,太强人所难了。

黄得功当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他的指挥全凭判断,若是连这距离都判断不准,只能叫饭桶,浪费粮食的猪。

估摸着,敌人冲到三百三十步的距离了,黄得功就下令放箭,只见一张箭矢网出现在空中,密密麻麻的,对着敌人当头罩下。落下之处,差不多在二百八十步,正好是骑弓手最有效杀伤的距离。

若是敌人用骑兵进行冲锋的话,在三百三十步距离上放箭,等到箭矢扑来,敌人差不多已经冲到二百一十步了,判断得很准确。

“放!”黄得功又是一声令下,放过箭的箭手蹲下身,开始装填箭矢。第二排的箭手开始放箭。第二排箭手放完箭,第三排的箭手接着放箭。第三排的箭手放完箭,第一排的箭手又放箭。

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只见天空中的箭矢网一张接一张的出现,对着敌人就罩了下去,从不间断。

一直到敌人冲到箭的射程范围,黄得功这才大声下令:“箭,准备!放!”

摘下弓,搭上箭,朝前射去。同时而来的还有纯重甲骑兵,八百虎卫军全部开弓射箭,这箭矢就更加密集了。若是在真正的战场上,在如此密集的箭雨面前,敌人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虎卫军人人都要会射箭,要会骑马,要会搏杀,如此距离,正是弓箭的有效范围,谁也不甘落后,一阵箭雨过去,地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箭矢,乍一看去,很是壮观。

“马槊,准备迎敌!”黄得功适时下令,骑弓手收了箭,端着马槊,准备冲锋。

八百虎卫军排成一排,端着马槊,就象一道槊墙,看上去,很是骇人。马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象猛虎的利爪,随时准备出击。

看看差不多了,黄得功再次下令:“霹雳弹,准备!”

骑弓手们立即收了箭,握着霹雳弹,准备投掷。

“扔!”黄得功一声令下,只见不计其数的霹雳弹织成一张巨网,对着前面扔去。

“砰!砰!砰!”

一声接一声的巨响传来,一团接一团的火光闪现,沙飞石,尘土飞扬,好不骇人。

如今使用的霹雳弹,是江楚寒特地交给翰林学士院图纸制造的霹雳弹,经过翰林学士院的改良,不再用点火的方式了,而是使了自动击发装备,与现代的炸弹没多大差别。更重要的是,火-药-的-配-方已经是使用威力最大的了,这一爆炸,响声更大,威力更是不得了,等到平静下来之后,只见地上一个一个的弹坑,密密麻麻的,很是吓人。

只是大明的官员们思想陈旧,所以这种全新改良过的霹雳弹自从被研发出来以后便一直成为了压箱底的东西,从未见过天日,而这一次江楚寒为了帮助黄得功提高战斗力,特地去翰林学士院里求来的,这才为黄得功装备上了寥寥几千枚而已。

“咝!”

尽管是在演武中,不能有异动,可是,见识了地上的情形,看台上的文武百官们仍是忍不住直抽凉气。如此威力的霹雳弹发威,那会炸死多少敌人?若是在战场上,别的不说,光是这轮轰炸,就会让敌军伤亡惨重。

“霹雳弹,扔!”

黄得功丝毫不停,接着下令,又是一片霹雳弹扔了出去,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过后,地上又多出了很多弹坑。

“骑兵,马槊,准备,刺!!”

黄得功估摸着敌人已经冲到近前了,大声下令,骑兵们手中的马槊高高举起,狠狠地刺下,就象一道槊墙对着敌人狠狠砸了下去似的。一片耀眼的光芒出现,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八百把马槊就象一面硕大的镜子,在反光。

“劈!劈!”

黄得功不停的下令,骑兵们一次次端起马槊,狠狠刺下,每一次刺下,具有山崩地裂的威势。若是在战场上,肯定没有任何血之躯能够抵挡得住,不论是人是马,挨着就伤,碰着就亡,绝不会幸存。

而且,在如此密集的马槊阵面前,他们即使死了,也不会好受,会给刺成马蜂窝的。

“骑兵!出击!”黄得功再次大声下令。

战场上,讲究配合,要诸兵种协同,不能只有一个兵种。经过破、箭这些远程利器的杀伤之后,敌人肯定是伤亡不小。再有霹雳弹进行轰炸,敌人的死伤会更高,马槊出动,已经是最后的战斗了。

这时候,就需要骑兵进行配合,用来冲锋,用来打乱敌人的阵脚,给敌人最后一击。

八百骑兵分成两路,从左右两个方向对着敌人后阵冲去,蹄声如雷,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好象怒龙似的,直插敌人后阵,很快就合拢了。

在冲锋的过程中,骑兵先是用弩,然后就是箭进行射杀。进入了近战范围,就端着长槊,对着敌人狠狠冲去,八百把马槊,就象八百条毒蛇,闪光的尖就象毒蛇的蛇信,欲要择人而噬。

长槊过后,就是斩虏刀,虽然没有敌人,将士们仍是按照对敌时的方式进行处置,砍杀起来凶狠异常,每一次举刀,就会爆发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蹄声如雷,人喊马嘶,刀光闪烁,一派战场肃杀之气,让人热血如沸。

“杀!”

黄得功猛的拔出斩虏刀,对着前方一挥,骑兵们端着马槊向前迈进,开始了最后的冲杀。

紧接其后的,就是骑弓手们,放下弓箭,挥着斩虏刀,与骑兵一道,加入了冲杀。

仗打到这份上,离胜利已经相当的近了,用不着防守了,只需要全力冲杀,给敌人最后一击便是。八百虎卫军好象下山猛虎似的,漫山遍野的冲杀,气势惊天。

望着四处冲杀的虎卫军,黄得功大是满意,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今日的验证收效不错。明军不再象以前那样,只能被动挨打,不能反击。

事实上,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这几天以来,虎卫军的将士们几乎个个都没有睡过,日夜操练,才将一个个散兵游勇,终于打造成了今日这般模样。仅仅只是在几天时间以内,黄得功就已经做到了如此程度,虽然许多地方的表现还并不能称之为精锐,但是,相比而言,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表现了。

以往的明军存在几个缺陷,一是没有骑兵,不能适时发起反击,只能被动挨打。一旦敌人进攻不利,可以利用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迅速脱离战斗,退到安全地带,重新整顿阵势。然后,再从从容容的进攻。

这种事情,贯穿整个明朝,用步兵打败骑兵的战例也有,就是不多,更多的是失败。

现在的虎卫军,有了骑兵,有了马槊,还有霹雳弹,其反击非常有力。可以想象得到,若是在战场上遇到鞑靼军,不会再象以往那般,只有挨打的份,会抓住一切战机,进行反击。

二是明军对武器的使用不得其法,没有发挥出武器的应有威力。这点,明军对的使用就是最好的例证,如今,黄得功已经改变了这一点。

三是明朝的训练不得其法,流于观赏,花架子多,不适于战争。经过黄得功的训练,虎卫军的战力非常强悍,一旦反-攻,将是惊天动地,鞑靼军难以招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