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母亲杨鉴清在高兴之余又有点担心,因为当时荣智健才17岁,一直没有离开过上海,现在要千里迢迢去天津念书,怎么能不让她牵挂呢?正当这时,有消息来说荣毅仁要调北京当纺织部副部长,她闻迅后,十分高兴,因为北京离天津很近,如果荣毅仁去北京任职,全家很可能要搬到北京去,这样岂不又可以照顾自己的小儿子了?高兴之余,她担心消息不准确,如果不是的话,还不是空欢喜一场,于是便四处打听。

后来,纺织部派专人到上海,给荣毅仁奉送来国务院的任命书,荣智健母亲那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荣智健就这样进入了天津大学就读。

1895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这是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

后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学校停课,直到1903年学堂方在西沽正式复课。

1913年改称国立北洋大学。

赵天麟任校长,提出“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严格教学”的治学方针,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外交家王正廷、数学家秦汾、矿冶学家王宠佑、法学家王宠惠、诗人徐志摩等杰出人才都曾就读于北洋大学。

革命先驱、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烈士也是北洋大学早期毕业生,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法学家赵天麟、教育家张含英等曾任北洋大学校长。

机械专家石志仁、化工专家侯德榜等曾在校任教,在大批校友中,有50余名专家、学者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洋大学因此享誉海内外,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哈佛、耶鲁等世界知名大学。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直属中央教育部。

并校后,全校共设11个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天津大学成为规模最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之一。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还亲自视察了天津大学,并就学校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1959年被首批定为全国重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