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起,"认真工作"已经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认真"。

◆工作繁多想偷懒时

表现为

√对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总是一拖再拖。

√一拖再拖的事情越来越多,干脆避开它们去偷懒。

√到最后觉得那堆问题已经不太可能解决了,因而放弃。

解决办法

1.小事情要尽快完成

尽管是琐碎小事,假如总不重视,养成了推迟的习惯就一发不可收拾。越是小事就越要尽快做好,这样可以省下时间和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2.当作证明自己的机会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工作越多,越想开小差。工作少反而会变得不安,轻松一下的想法也随之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补偿心理在作怪。工作多的时候会想:"这么多事情,干脆歇一会再做吧……"工作少了下来,维持生计的紧迫感就会越加强烈,也就没有心情去休息了。这样想想看,也很有道理。

不过,工作繁多正是证明我们自己能力的好机会。将那些工作熟练完成,得到的不仅是别人的信任,就连自己也会佩服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工作繁多却想轻松一下的时候,记得告诉自己,那是验证自身能力最好的机会。

3.要做到一定程度

把自己的工作按时完成后,给自己点补偿时间是好事。但是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给自己补偿时间是很危险的。因为工作这项活动有惯性作用,如果不做到一定程度,取得一些成果就中途放弃,那么再继续的时候就又会回到起点。

所以,工作做到一定的程度对我们十分必要。要是想玩就玩,再重新开始的时候会更加艰难。对于这一点,工作过的人大都深有体会。但感受归感受,很难转化为具体行动。毕竟轻松一下相对于手头枯燥的工作显然更有诱惑力。但成功抗拒了那种诱惑的人都知道——战胜诱惑,留下的成果远比想玩就玩更加"有趣"。

11.讨厌正在做的事情时

活在这个世界,我们一直被精神贫穷所困扰。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但做真正想做的事,这样的人却很难找。很多人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放弃了,再去寻找新的工作。赚钱多少成为了他们衡量职业好坏的标准。

回想当年,母亲靠卖馅饼养活了我们五个兄弟姐妹。记得那时候我还上初中,一放学就窜进母亲的店铺,坐在火炉边拿起馅饼吃起来——这就是我的午饭。现在想想,没有什么能比那时候更艰难了。那是狭小的屋子里四个人挤在一起睡觉的时代,那是多年的中午便当都和泡菜一起渡过的时代。

当时,虽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但和提倡幸福、舒适、健康、和谐的现代社会相比,那时候在精神上反而更加充实。那是连一粒豆子也要大家来分享的时代,那是人人都默默地坚守着做人道理的时代。母亲说,馅饼大多是穷人家的口粮,所以要多放点馅。平淡的话语中饱含着关怀。与此相比,现代人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反而丢却了精神追求,慢慢失去自己的人格。我们的父辈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从中寻找乐趣,实现价值。他们,就算扛着又黑又脏的煤球艰难地走着也不会抱怨,只要想到那些坐在温暖的炕上驱走严寒的人们,就一把甩去额头的汗水,坚定地走下去。他们,难道不就是从工作中找回自我的人吗?

上中学时我最不喜欢的事就是值日。一到值日,就得早早将水壶灌满,把教室里收拾干净。除此之外,每次上课前还要擦黑板,弹黑板擦。反正只要是跟班里有关的事情都要做,非常麻烦。所以,那时候一直都尽量逃避值日。

包粉笔也是值日生的主要任务。用报纸或者口香糖的包装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写字的时候粉笔末就不会沾到手上了。每节课一般要用两到三支粉笔,如果有十节课的话,一天下来就要包二三十支。所以就算准备充分,粉笔也是很容易就用完,那时的我经常为此受到老师的批评。

有一天,数学老师请假没来上班,另一位老师来给我们代课。这位老师其实也不陌生,每周三下午,他都会和别的老师一起做体育活动,被我们亲切地称为"秃头"老师。他虽然很胖,头发也很稀少,可是打排球非常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