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去玩了趟,走得匆忙,没来得及请假,望各位书友多多见谅,现在更新4000字,晚上还有4000,请各位大大拭目以待。

群雄齐齐转身,但见一队身披甲胄、高举旌旗的雄壮军士拥着一位留有三缕长须的白发老翁大步前来,他身着方心曲领的大红朝服,面容古雅朴实,谦和中自有威仪,正是当朝宰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

众人中不乏熟谙朝廷礼仪着,见寇准身后跟着足足八八六十四人的依仗队伍,一个个红裤皂靴,盔甲鲜亮,精悍得柄磨亮的娥眉刺,盔缨上的天鹅翎随风飘摇,晓得乃是朝廷最精锐的三宫禁卫,不由暗自惊诧。

这样的仪式是要……

寇准步上高台,负责仪仗的军士们则在高台下站成两列。

任逍遥及六分盟盟主急忙上前迎接,寇准一一拱手见礼,最后面朝任逍遥,肃容道:“圣上有旨,命老臣在天下群雄前当众宣读。”

天极教左右立将香案备具,寇准微一颔首,身后肃立的翰林院士立将盛有圣旨的托盘奉上。

南宫不败看在眼里,心中“咯噔”一惊,是时朝廷圣旨共分四种,黄色织锦、三色织锦、五色织锦和七色织锦,其中以七色织锦最是尊贵,代表着无上的封赠和荣耀,有时终天子一朝都未必得见。

寇准手里得圣旨主轴乃为玉质,同样代表着朝廷的最高勋别,以金黄、大红、咖啡、赭石、橘黄等七色织就,底纹为两只仙鹤,周围均匀地分布着朵朵祥云,绚丽多姿,雍容华贵,意义不言自明。

众人面朝汴梁方向,一齐跪倒。

寇准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南宫不败又是一惊,寻常圣旨俱是‘昭曰’,乃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此次用‘制曰’竟是皇帝亲兵书就!

“……天极教教主冠军候,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任逍遥,志勇悉具,仁德无双,前番远赴扶桑,促成两国同盟,开口岸通商贸易,慑东北藩夷等诸事宜,功莫大嫣,今迫退修罗邪教,诛灭绝杀妖党,中原武林自此太平,江湖始得大定,太宗、太祖之遗愿终得竟成,功在社稷,辉映千秋,特赐封武陵王,谐‘武林’之意,统御江湖群雄,另加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掌荆湖北、西川、陕西、京西四路,为国坐镇西北,涤荡外夷,钦此。”

什么,封王!?

群雄愣了好一会,半晌才反应过来。

大宋朝开国至今,除了被赵匡胤夺去他家天下的郑王柴宗训和携国归附的邓王钱俶(原吴越国王),迄今未曾封过一个在世的异姓王(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开国元老都是时候追封,而且是低一等的郡王),任逍遥年纪轻轻,居然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位,这是何等尊宠,何等殊荣啊。

“任逍遥谢主隆恩。”

一语甫毕,全场爆起满天欢呼,所有人包括独孤宇、易天寒、付龙渊这样淡薄名利的前辈先贤和晓尘、晓明、晓空等一众高僧这时也按捺不住激荡的心情,跟着群雄一起叫喊,脸上挂满欢欣雀跃的笑容。

二十三岁封王,除了世袭罔替的皇家宗室,真乃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他们能见证任逍遥的成长,和任逍遥并肩作战,亲眼见他为风中之烛般的中原武林创造出今日太平安定、再无动乱的祥和局面,有这份随他缔造历史、见证历史的无上殊荣,为江湖宁定拼杀了一辈子他们今生再无憾事!

任逍遥珍而重之的接过圣旨,交给一旁的龙菲芸小心收好,然后走到高台旁,摆了摆手,示意群雄暂歇议论。

全场安静下来,任逍遥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武林安定,江湖清宁,绝非逍遥一人之功,乃诸位同心协力,奋勇拼搏,这才得以达成太宗、太祖皇帝的遗愿,无数前辈先贤不惜舍却一命希冀换来的清平江湖。”

“盟主武功超凡,大败鬼冥神君,神机妙算,计诛绝杀邪党,我等不过尽微薄之力,焉敢居功。”

“非也!”任逍遥大手一挥,眸中精芒凝然,感慨万分的长叹,“若不是诸位效死以战,戮力相拼,逍遥纵有诸葛武侯之智又安能一计得成。此次得以灭尽绝杀,蜀中唐门、听雨轩、丐帮出力良多,无数门人子弟舍身赴死,慨然就义,用鲜血和性命换来了武林永久的太平……”

言及此处,任逍遥声音哽咽了,眼中隐有泪水渗出:“尤其是蜀中唐门,竹海三关一战,九百名弟子死伤枕藉,四大护法(唐天鹰死后,唐朝晖顶替护法)六阁长老(唐朝晖晋升、唐瑞庆、唐茂林、唐炎祥反叛,另有他人补上)大半重伤,一应入室弟子,阶前守卫几乎丧尽……”

唐云鹤霍地站起,长声道:“二十三年前,修罗教、绝杀入侵中原时,家父曾对中原武林有过承诺。”

“无盟主号令,决不退缩,宁可战至最后一人!”

在场的两百唐门弟子异口同声的喊道。

“五云山之战,我唐门共有三百四十七名弟子英勇捐躯,竹海三关一战,阵亡数更加四百五十九人之多,死去的门人弟子也好,活着的也罢,唐门内外没有谁会后悔,因为我们和前辈先烈一样,用自己的鲜血见证了当年的庄重承诺。”

群雄闻言皆自慨叹,不少人更感动的潸然泪下。

任逍遥朝寇准点点头,后者又自托盘中取出一卷圣旨。

“群雄听旨!”

众人均自一愣,半晌没反应过来。

圣旨?皇上给我们这些草民下旨!?

“还不跪下!”任逍遥使个眼色,数万群雄这才齐刷刷跪倒在地。

“……卿之所奏,朕已俱准,武林悉得安定,江湖得以太平,全仗群雄戮力同心,共御邪佞,其功著矣,一应阵亡英烈,忠节当旌,今准武陵王所奏,于天极教总坛承天门下竖‘英烈碑’,以悼八十年来为维系武林太平,江湖安定,壮烈牺牲之武林群雄,四时祭扫,凡过承天门者俱下马落轿,以示哀悼。君山、杭州、蜀中山役阵亡之英烈,悉由朝廷拨款,以阵亡军官之礼厚葬,遗属免赋税,除徭役,厚加抚恤,钦此!”

闻听圣旨,群雄皆感激涕零,先是山呼万岁,接着是一片“武陵王英明”的呼喊。抛头颅、洒热血、为武林太平而舍却一死本该他们武林中人应尽的本分,任逍遥却能为了死去的烈士而请旨圣上,立碑缅怀,厚加抚恤。

凡过承天门者俱下马落轿,以示哀悼。

这是天波府下马坊忠义无双的杨老令公和他六个为国捐躯的儿子才能享有的无上殊荣,他们——一群在士大夫眼中或许贱如猪狗的江湖人却也能和举国敬仰的杨门忠烈一样,受到如此英雄般的厚恤。

卿之所奏,朕已俱准。

这些全是盟主上表求来的恩赐啊!

义薄云天,仁德无双。

无时无刻想的不是麾下群雄,无时无刻念的不是阵亡烈士。

这就是任逍遥,他们的盟主任逍遥。

“各位,向为江湖大义、武功公理,英雄捐躯的烈士们默哀。”任逍遥拜领圣旨,袖袍一拂,朝东方缓缓垂首。

数万群雄一齐低头,诺大的操演广场霎时鸦雀无声。

安息吧,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的死将为武林换来永久的太平。

每个人心中都向死去的门人、弟子、亲眷、挚友默默诉说。

许久,许久……

任逍遥抬起头来,眼神凝注往地平线尽处,闪烁生辉,似是预示到大宋即将来临的太平盛世,无数百姓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武陵王,这里还有一道圣旨。”寇准的话把任逍遥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给我的?”

“正是。”寇准微一点头。

任逍遥屈身跪倒,但听寇准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尝闻武陵王之父憔悴公、母梅氏若雪昔年为护佑武林,尽力良多,终遭贱人所害至客死两地,尸骸难聚,武陵王为子至孝,欲往天山迎母遗骨,与父同穴而葬,然武林未定而始难成行,今江湖已安,天下大定,卿再无挂怀当放心而去。憔悴公忠义殉死,风烈如存,英烈之名虽遍传江湖为世人之慕,然朝廷未尽褒嘉之典,有负偏颇。今朕亲笔颁旨,赐憔悴公及妻梅氏若雪配享太庙,世受祭扫,与国同休,钦此。”

“任逍遥谢主隆恩,即日即赴天山!”任逍遥接过圣旨,早已泪洒衣襟。

杭州、天山,远隔千里,父母情深如海,辉映天地,却要饱受死后亦不能同穴安眠的悲苦凄凉。他甫知自己身世,便有远赴天山迎母骸骨之意,然江湖动荡,社稷未安,自己身背重担,实不能有片刻分身。

忠孝两难全,这曾是绵亘他心中永远的痛!

而今修罗退,绝杀亡;大宋、扶桑永为盟好,高丽之患彻底平息;杨家军坐镇檀渊,辽国不敢轻举妄动;天极教十万群雄雄踞关中,吐蕃、西夏亦畏而逼避退,此时不往天山取母骸骨,更待何时。

“众位,逍遥去日,中原武林就拜托给你们了!”

“盟主放心,我等必竭尽全力。”群雄齐声应和。

任逍遥转向南宫不败等一众分盟主,拱手施一大礼,肃容道:“岳父大人,唐大门主,岳父大人(两岳父,哈哈),大哥、二哥、三哥,少则三月,迟则半年,逍遥必当归返,江湖中事还请诸位多多照拂。”

“嗯,等你回来,我们一定还你个安定太平的武林。”众人一并点头。

他们的承诺做到了,而任逍遥……

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