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府屋檐上,不知为何一大清早,有成群结队的喜鹊不时盘旋。

府中内外诸人皆感诧异。丫头、婆子以及仆从,夫人娘子们都立在院中观看,真乃奇谈怪闻。便是武大郎武二郎立在院中同众人一起观看。

“这么多喜鹊,真是罕见。”

“是喜事儿……”

“对,一定是喜事。郭姑爷要来了。”

…….

直到近中午时分,来了个中书令杨师道,众人才恍然大悟。

中书令杨师道是来做媒的,为“武二娘”做媒。不过不是替自己儿子杨豫之做媒,而是领了圣意,原来是“圣上有意诏武二娘入宫”。

这原本是杨悦一直想做但一直没做成的事儿。现在杨悦面对杨豫之与武照的爱情,有点不忍之时,却偏偏又成功了。

郭家要来娶亲的事已闹得武府心烦意乱,偏偏皇帝也在此时来添乱。杨悦有点哭笑不得,叹一句:“世事无常,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啊……”

不过,如果杨悦知道这道旨意,其实不是冲着武二娘而是冲着她而来。估计连哭笑不得都不知道了……

*

大内两仪殿。

李世民的目光盯在书案上同时摆放着的两份文件上面,一份是甲辰年进士榜单,一份是《天下新闻》。

几乎在尚书省放榜的同时,《天下新闻》也刊登了榜单,刊印一万五千份已抢售一空。

进士及第三十名,田备果然是状头。甲第中天下诗社占有十人,乙第中有十二人,占了本年度进士科的三分之二还要多。明经科中也有不少天下诗社的人员,如乔知之、薛元超、唐善识等人或中三经,或中二经。这些子弟大多是弘文馆或国子学的人,一向也是天下诗社‘诗刊编辑部’的骨干。蜀王西苑一片喜气洋洋,将西苑一面南墙刷成墨色,把中榜名单列在上面。院中张灯结彩,丝竹声乐,同声相贺。

尽管如此,《天下新闻》还是以极尖刻的口味,讽刺了科举的流弊……

“今科举之弊,莫过于‘投卷’。察举流弊,然今察举之风犹盛,‘投卷’是也。而‘投卷’之弊,莫过于士子依附名流……出资行贿或请人代笔、因私举荐,凡此种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然,‘评卷’因‘知名而评’,期间暗行赌赂者多矣….主考只用七品之官,如何应对众‘亲贵’之‘投卷’……

今省试未毕而榜单已成,天下之笑谈也。

有长安公子言道,科举取士,虽为微末之官,但应以公平示之。必须严格考试制度…..‘评卷’应先糊名、抄卷,使考官不知何人所做……”

“‘糊名、抄卷’,嗯,的确是个好办法。”李世民看完此篇文章,捋一捋胡须,点头言道,“写这文章的裴炎是何人?”

“洛交府折冲都尉裴大同裴将军的儿郎。”谏议大夫禇遂良言道,弘文馆的事一向由他管理,向有“馆主”之称,对于省弘文馆的生徒,他最为熟悉,“裴炎一向不苟言笑,勤学不倦,尤善《左传》,知春秋之大义,颇有贤名。”

司徒长孙无忌在一旁笑着言道:“我到觉得这个长安公子是个奇才。”

“长安公子——”李世民想起听平阳长公主说起过长安公子其实是女子,不由微微一笑,“上一期《天下新闻》,这个长安公子曾撰文‘人道论’,其中言语虽然质朴,论调到也十分新颖。”

杨悦用白话文写“人道论”,当日在诗社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表示支持,一方表示反对。支持者认为:“文以载道,应让所有的人都能看懂为标准,公子用白话文写文章正是此意。”反对者声称:“‘文质彬彬’,过于质朴则近陋,流于简俗。”杨悦却微微一笑,差点提出“白话文运动”,我行我素地将“人道论”以白话文形式写出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孔圣人言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长安公子言人道始于“悲悯”,与圣人之言却也没有不同。”监察御史马周对长安公子却也十分看好。

“且不说笔调,只说文中的论调,却也十分大胆。‘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道也在不断发展。人道是人逐渐脱离动物性而产生人性的过程……最初人与动物的生存方式没有区别……直到人们产生悲悯之心,不再吃人,人类文明才真正的开端……’但仔细想来却也不无道理。”长孙无忌也笑着点头言道。

杨师道笑着说道:“这个不叫大胆。前几天,豫之非要放他的小婢柔儿出府去,说柔儿同他一样,都是平等的人,要让柔儿自己去追求新生活……”

“平等的人?”李世民奇道,“一卑一尊,怎会没有高下之分?与礼不合也。”

“听豫之说,长安公子言道:‘奴婢的存在最不人道,是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弊俗。’”

“奴婢,不人道?”在座的殿中诸人齐声怪道。只有房玄龄沉吟不语,西苑里发生的事情他似是不关心一般,闭口不言。

连太子李治也忍不住出言问道:“奴婢怎么会是奴隶社会遗留的弊俗?”

“据说长安公子认为:最初‘原始人’不再吃人,将战俘变作奴隶,那个时候开始产生人道,文明开始了。但是奴隶还是被随意杀死或买卖,甚至殉葬、人牲,这其实是一种残忍的行为,非人道的东西。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人道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了解到人的重要性,奴隶其实也是人,不应该虐待……”

“嗯,这话到也不错。亚圣言道‘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爱之心对于万物皆一,更况奴婢乎?自然不应该虐待,这是君子起码的修养。”

李世民听了不住颔首。众人也纷纷点头。

“长安公子还言道:‘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爱戴,总有一天人们会认识到奴婢也是人,与其他人没有两样,人与人平等,应该废除奴婢制,才是人道。’”杨师接着说道,“柔儿自小伺候豫之,豫之最亲近不过,因而豫之说柔儿做自己的奴婢是不人道的,要给柔儿自由,放她出府寻求自由的生活…….”

“废除奴婢制?人人平等?”殿中诸人不再点头,同声惊道。

“人人平等才是人道?!”同众人一样,李治心中惊诧,略带点激动地问道,“后来怎样?柔儿果真出府去了么?”

“没有。”杨师道大笑道,“柔儿不肯出府,哭着求豫之留下她,她已没有家人,便是出府也没地儿可去。最后还是长安公子劝说豫之,才又留下了她……”

众人哄然大笑,真是一场闹剧。

李世民听了,也是哈哈大笑,摇头言道:“长安公子真是奇……才!”

“的确如此。前些日子,臣设鼓语也是因为受了长安公子的启发。”马周见圣上大赞长安公子,笑着把当日自己听到长安公子的“言语”才编“鼓语”的事向众人说了出来。

“这等聪慧之人,圣上不如征召入朝,为朝廷所用……”长孙无忌若有所思地说道。

长孙无忌举荐长安公子,却是令人微微吃惊。殿中诸人皆知长安公子与蜀王关系交好,天下诗社更是设在蜀王府西苑,长安公子不用说打着蜀王一派的烙印。

果然众人一齐看向长孙无忌,面上或有不解,或有微笑。却已有不少人随之附和:“司徒所言极是,这等贤才当为圣上所用才是……”

不少人已意会长孙无忌的意图。天下诗社在天下士子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不只《天下诗刊》,《天下新闻》也已成了众士子与朝臣们必读的日常读物。特别是圣上对此赞不绝口,已隐隐有把持长安城语论之势。许多大臣干脆向天下印书局下订金,每期报刊都会专门送到府上。这股力量只怕越来越大,已隐隐能与当年秦王的“文学馆”相媲美。它对于太子不能不说是一种潜在的危胁……然而它从一开始便受到圣上的支持,所以想要打击它是不可能的。

长孙无忌这一招“暗转乾坤”之计如果成功,天下诗社的“总裁”收为朝廷所用,天下诗社自然与蜀王关系便不会再像现在这般紧密,甚至或者成为朝廷所有也未可知……

然而,让众臣奇怪的却是,李世民一改以往礼贤求贤之心,一口回绝:“长安公子入朝堂?绝无可能!”

这种不留一丝回旋余地的态度,在众臣看来,基本是惊诧莫名。以李世民宽仁爱才,便如魏征、薛万彻这种隐太子李建成死党,成为李世民爱臣,可知其雅量。以其爱贤求贤之心不可能对长安公子这样的人物不感兴趣。而且李世民满面笑意,显然对长安公子这个人十分欣赏……

“不只如此,长安公子的诗写得也十分好。”杨师道对于自己儿子这个好友,到是真心真意地想要推荐,自从儿子跟这个长安公子混以来,的确做了不少正经事儿,让他这个老子脸上也有光,“臣听过他一首写美人的诗,极佳。”杨师道不愧为当世著名宫庭诗人,对长安公子的诗才念念不忘。

“美人诗?‘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样的句子的确不错。”李世民见众大臣赞美长安公子,一心想要推荐她入朝为官,心中一直暗暗大笑。想起平阳长公主说过长安公子便是“武二娘”,而武二娘的诗便是众士林也佩服不已。

“长安公子的美人诗与此相比,却也不呈多让。”杨师道笑道,“‘绝代有佳人,倾城又倾国,晚妆初拭过,鬟鬓垂欲解,冰肌凝白玉,朱唇含暖香,斜凭娇无那,笑向檀郎唾’。”

“‘斜凭娇无那,笑向檀郎唾’真是一个情趣美人。”李世民脸上乍惊乍喜,看得众臣皆是不解。却听李世民连声说道,“这样的人儿叫人如何舍得……”

*

送走中书令杨师道。愁坏了杨夫人,却喜坏了武家大郎二郎。贞观十一年,这哥儿俩便一心想当皇帝的大舅子。偏偏杨夫人不肯隐匿大女儿武顺已聘给贺兰氏之事,令这哥俩万分失望,一直耿耿于怀。这次哥俩决定无论如何也要逼杨夫人答应,更何况杨夫人前一天刚向二人透露了收个义女嫁给郭家的意思。一来一去,正合二人心意。

杨夫人心烦意乱,与杨悦面面相觑,正在商议对策。却见杨豫之一路闯了进来。

杨悦看到,吓了一跳,以为杨豫之知道此事儿,也来填乱,连忙向他使眼色,不敢让他到杨夫人室中,让武眉儿劝他先回去,待有对策之后再说。

杨豫之却不理解杨悦的意思,见杨悦不肯出来见自己,结结巴巴地急着大叫道:“大哥,六哥,六哥,出事儿了……”

“什么?”杨悦大惊,忙跑了出来。

“六哥被圣上训斥,关在府中不准出来……”

“为何?”

“还有,天下诗社,天下诗社…….”

“天下诗社怎么样了?”

“圣上让天下诗社搬出西苑……”

“??”杨悦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