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这次全歼中-央军的速度,甚至比当初灭杀谢里夫更快……这消息,几乎把阿里给吓懵了。

中-央军啊中-央军,难道这就是你们的实力?你们在苏珊面前,就这么不堪一击吗?

阿里哪里知道,当初的谢里夫究竟有多难缠啊!那时候谢里夫老窝之中有异武社,有盖亚!那时候,谢里夫还有强大的改造战士兵团!那时候,谢里夫还弄来了两千名的天熊雇佣兵!

可是,现在的中-央军只是常规武器精良罢了,除此之外他们有什么?

当然,阿里现在也不会再犹豫了。因为他已经很清晰的看到,将来的阿福汉会是什么局面。他也能清晰看到,中-央军已经要完蛋了!

所以,阿里当即给自己那三千人马下令,马上赶赴战场,驰援苏珊军的杜斯塔姆将军!

当然,胡塞尼那五千机动兵力,也正开往那个方向。

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胡塞尼的军队就已经杀到了血拼的战场。这里,真的是血拼啊,杜斯塔姆再次把自己“血肉磨坊”的名号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杜斯塔姆凭借自己的八千武装,凭借更加劣势的装备,以及战斗经验不算丰富的半新兵,把13000人的中-央军第二路军死死的阻挡,并且做出了令人心疼的对拼损耗。

如今,杜斯塔姆损失了近乎三千人,可谓是战场寸寸都是血。反观中-央军的第二路军,更是已经留下了五千具尸体。同时,中-央军也愣是没能把战场向前推进半步!

结果,当胡塞尼的五千人马冲过去,在背后狠狠捅了中-央军一刀之后,中-央军立马就溃不成军了。

在遭遇了又一次的惨痛损失之后,中-央军只有五千人强行突围脱离了战场。可是他们还没逃走三十公里呢,迎头遇到了阿里那三千生力军的阻击!

被阿里的军队阻击之后,胡塞尼的机动兵力也疾速追了上来,在中-央军的溃逃队伍屁股上,又狠狠地咬了一口!当然,杜斯塔姆也派出了两千人马,沿着另一条线路堵截,务求全歼对手。

最后,中-央军只有千把人的散兵游勇活下来了。他们从杜斯塔姆堵截的线路上逃窜,结果向杜斯塔姆投降。

剩下所有的人马,被彻底歼灭!

至于苏珊答应阿里的出兵条件,就是现场缴获的所有军事装备,都送给阿里,而苏珊军和胡塞尼军分不取。

而事实上,那里丢下的战利品也不算多,三千来套单兵武器。但是对于阿里而言,这次出兵的所获已经不小了呢,兴致勃勃。再说了,阿里这次等于站对了阵营,在苏珊夺取大势之前投靠了苏珊,这不蛮好的吗。

……

此时的苏珊,已经带着五千机动兵力迅速开进,直奔首都方向。等到下午五点多钟,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杜斯塔姆那边的好消息也传来了。至此,苏珊猛然松了口气,简直好似大病一场之后的猛然痊愈啊!

这一战,她真的是捏着把汗,好似走钢丝一样啊。一旦大的环节上出现问题,就可能全盘改写。甚至,就算阿里那样的家伙不参战的话,也会导致中-央军五千多人顺利逃跑。那样,会后患无穷。因为五千米国装备的中-央军一旦流窜起来,会成为阿福汉境内的巨大毒瘤。

而且,万一那逃窜的五千兵马和米国等大国的军队兵合一处,麻烦就更大了。

现在,总算是将南路的中-央军也彻底歼灭了,苏珊能不长松一口气吗?

当然,这时候苏珊也可以对外挺起胸膛说硬话了!

她让人起草电,通电全国——

“中-央军在易卜拉欣的带领之下背信弃义,不顾国民之福祉悍然挑起内战,进攻我国民军第十三路军,罪大恶极!”

“如今,在我军将士的顽强战斗之下,经过六个小时的战斗,中-央军三路大军共计三万人,已被我全歼!”

“其中,歼灭敌军26000人,俘虏4200余人,另有数百人的小股残敌正在被我军追击。”

而在这电的最后,苏珊更是以“副总-统”的名义,宣布总-统易卜拉欣悍然挑起内战已经犯下了战争罪,并且褫夺他的总-统职务,而由苏珊自己代理“临时总-统”!

而且,她奉劝如今在首都的少量士兵放弃抵抗,一起推翻易卜拉欣的暴政。同时,也希望首都的市民们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推翻易卜拉欣的政-权!

当然,苏珊现在也适时宣布,不承认易卜拉欣邀请外**队那个决定的合法性,无论如何也要保证阿福汉的自由和独-立。这样一个明确的表态,无疑会增强民众对她的支持。因为,米国那些军队还在境内,苏珊就敢这么说,而不是选择和米军谈判。这表明,苏珊是有骨气的,真的是阿福汉“政坛之中唯一的男人”!

……

当这则通告发出之后,当然彻底震爆了整个阿福汉。

大家都想不明白,貌似强大无比、牢牢坐稳阿福汉第一军事集团宝座的中-央军,在苏珊面前怎么就这么弱!

六个小时啊,区区六个小时,竟然就被苏珊彻底歼灭了。

而且,苏珊的歼灭战打得也太干净利索了,几乎连渣都不剩。就这么一天的疯狂战斗,竟然将雄踞阿福汉的中-央军,连根拔起!

不过,苏珊这样的战斗风格,真的让阿福汉民众热血沸腾啊。他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政-权,似乎就要建立了。同时也看到了,今后的阿福汉真的可能改变面貌。因为苏珊和以前的军阀不同,她是个真正有远见、有良知的军人。

与此同时,首都方面也忽然遭遇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因为,苏珊率领的五千人马已经兵临城下。而在另一方面,昆省将军哈基姆也来了,亲率仅有的三千兵马,宣布策应苏珊,服从苏珊“临时总-统”的军事指挥。因为这家伙,才更怕苏珊,同时也更加的见风使舵。

于是,首都城外已经囤积了苏珊方面的八千大军。而在城内,易卜拉欣却只剩下了可怜巴巴的千把人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