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三月十日。wWW。QuanBeN-XiaoShuo。Com兵工厂再次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研制工作,长形尖头炮弹的实用化与量产化。由于枪弹改用长形弹后,效果非常好,所以兵工厂的研发部成员也对炮弹的长形化产生了兴趣。这样一来可以解决炮弹在炮膛内的滚动问题,二来可以在不改变口径的情况下,大幅增加炮弹的装药量,提高开花弹的威力。

不过与枪弹不同的是,炮弹采用的是铁质弹壳,这样可以保证弹体的强度,以免炮弹在击中硬物时散架之类的。因此炮弹就不能采用枪弹的线膛结构。本来研究员们还想着在弹体外壳上贴附一层铅,不过铅与铁的附着力不高,很容易拖落。

虽然赵永泰知道后世都是用附着的铜层,不过此时铜可是属于货币金属,而且大明境内产量不高,铸钱都不够,哪还能用来搞炮弹?绝对的败家行为。所以他也没提这个信息。估计研究组里也有人想到过这个问题,不过这实在是太败家了,都没人敢正式提出来。

而且就算是采用附着铜层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又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后膛内的燃气无法窜到前面去,如何点燃弹头部的引信?所以最终大家还是回到了滑膛结构上来。这样不管是炮膛还是炮弹的结构都简单。不过滑膛结构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炮弹离开炮膛后会进行翻滚。这在研制长形枪弹时就已经出现了。

最终的解决办法也简单。就是加装羽翼,就像是弓箭的箭支一样。弓箭的原理其实跟枪炮是一样的,只是所使用的动力不一样而已。如果箭支没有尾翼,只有箭头箭杆,那射出去后也会翻滚。就像是古代威力巨大的床弩,其使用的箭支其实就是一支支的长枪,飞出去没多远就开始翻滚。

不过这是当时的人们故意这样设计的,因为这样箭支在遇到人群的时候就可以一扫一大片,增大了箭支的杀伤范围。要不然就算是床弩的弹力再大,其弩箭一次能穿透两三个人就不错了。当然了,炮弹不需要横扫的功能,它需要的是能够飞到指定的位置后进行爆炸,所以就需要加装羽翼。

不过由于有炮膛的限制,所以羽翼的翼展不能做得太大,必须要小于炮弹的直径。因此炮弹的羽翼只能做成尾翼的结构,而不是侧翼。最终做出来的炮弹跟后世的迫击炮炮弹的结构有点儿类似,不过长径比要大许多,而且弹身上也没有密封圈。

这种尾翼开花弹在等重的情况下,炮弹的射程和精准度还能比球形弹高一些。由于装药量多,威力也比同直径的球形弹要高出不少。而且如果在射程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还能通过加长弹身来增大炮弹爆炸的威力。当然了,这个长度也不能增加得太长。太长了不但射程会降低,而且精准度也会跟着下降。

为了运输方便,尾翼与炮身还是可拆卸的,以螺纹进行连接。这样在制造工艺上也能简单不少。由于要保证尾翼的效果,所以弹体尾部也做成了流线型,但是这个结构对于燃气的利用却又不好。特别是在没有密封圈的情况下。所以最后还是在尾翼上加了一个木托。炮弹飞出炮膛后,两者之间就会分开。这样既保证了射程,又不影响炮弹的飞行弹道。

这种长形尖头开花弹单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没有什么层次上的提高,不过它却为兵工厂的研究员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条新的研究大道展现在了大家面前。大家不会再只想着怎么提高火炮的口径来提高火炮的威力,在炮弹上下功夫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实际上大家现在已经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怎样才能让炮弹不用点火就可以爆炸?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采用线膛式了。现在大家从火枪上已经看到了螺旋膛线的好处。这样不但可以去掉尾翼,以降低长径比,这样就可以再度提高炮身长度,增加装药量,而且还可以大幅提高射程和精准度。

同月,船厂对于荷兰战舰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完成。不得不说此时西方国家在舰体结构技术上的研究已经比大明高出了不少。就算是由赵永泰亲自主持设计建造的巡江级,以及其放大版的巡海级两级战舰,在很多结构部分也还是要差其一节。不过还好,此时技术上的差距还没达到代的程度。而且巡江级由于赵永泰的各种要求,在一些结构上也比荷兰战舰强出不少。

现在船厂研究组正在融合两边技术中的精华部分,重新开始设计新一级的重型战舰巡洋级。本来巡洋级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多半儿了。不过本来的设计方案其实还是巡海级的放大版,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毕竟大明近海已经一百多年了,大明在舰船这一块的技术其实是一直在后退的。

而研究员们的眼界也不够开阔,此前也基本上是完全按照赵永泰的意思完成的两型舰船的设计。而巡江巡海战舰在实战中也没有发现什么致命的结构性问题。所以现在大家在设计思路上有点儿僵化。没有什么创新。应该说这也是由于大家对赵永泰的盲目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弊病。

现在有了这些在设计观念相差很多,但是其性能也很不错的实物供他们学习参考,大家一下子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甚至是破茧的感觉。因此大家一致决定推翻之前巡洋级的设计方案,重新开始全新的巡洋级战舰的设计。这当然获得了赵永泰的支持。至于说董事会,他们对此不是很关心,他们现在只关心产能、备货量、运力。战舰?现在我们的舰队不是已经很厉害了吗?晚点儿就晚点儿吧!反正海运级已经出来了,我们不着急。

由于现在南洋航线的成功开辟,当然了,现在船队还没有回来,具体情况大家还不知道。不过现在整个合兴泰的人都对此很有信心。在他们看来,既然西洋人的舰队和基地在看到他们的舰队后就直接投降了,那说明现在自己家的舰队实力已经很强了。

就连去年年底新制定的崇祯八年年度计划里都已经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同日本和朝鲜市场一样。甚至于说如果不是赵永泰阻止,计划部都要开始制定印度洋开拓计划了。

现在大明除了西部地区比较安静一点儿外,东部地区以长江为界,南北都很热闹。不过北方是打仗打得热火朝天,而南方是建设得热火朝天。两种完全对立的场面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国度内,这也可以算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了。

不过这种情况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宋末、元末和明末,江南、华南地区的经济都呈现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完全不符的繁荣景象。讽刺的是,最后大明国库却空空如也,连几十万两的军饷都拿不出来。

崇祯八年四月初一,富鑫银行正式开始发行个位数面额的代银券。此前代银券最小面值为十文。随着大家对代银券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代银券在江南地区已经开始作为正式的货币开始流通。大家越来越觉得这种纸质的,有着具体数额的代银券不但携带方便,而且交易起来个更方便。

没有铜钱的沉重,也没有银子的成色问题。因此大家日常携带的货币基本上都换成了这种代银券,民间流行称之为银票。当大家习惯使用纸币之后,就会觉得金属货币携带起来非常地不方便。因此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富鑫能够发行个位数面额的纸币。

不过货币的发行一直都是朝廷的专营业务,在朝政没有败坏的情况下,是不会允许有人或者组织私自发行货币的。也是因为如此,富鑫在之前只发行了十文以上面额的纸币,而且还以代银券来命名,更是大肆宣布只在内部流通。当然了,外边的人要用,大家也不能阻止不是。

而且朝廷正式发行的货币就是一文面值的铜钱,连白银都不算是官方货币,只属于默认货币,所以它才没有价值和成色的具体要求。因此,虽然晋商派系的官员之前有针对这个问题向合兴泰发难,不过还是让合兴泰安然度过了这一道关口。毕竟契约型纸币由来已久,民间各大钱庄也一直有发行。连晋商们的几大钱庄也都有发行。

这次富鑫之所以会正式发行个位数面额的代银券,一来是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大家已经认可了代银券的货币地位,这样可以巩固代银券的货币地位。二来是对朝廷的挑衅行为进行反击。

大概是看到民众对纸币的认可度又高了,或者是受到了晋商集团的挑唆,甚至于是想在合兴泰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在今年一月的时候,朝廷又开始发行纸钞。不过他们这次发行的纸钞同明初时不同,不再是单一面值的纸钞。而是模仿复兴发行的纸币面额,制定了一二五面额原则。

单是这样也无所谓,毕竟中国历来都是由朝廷发行货币。不过不知道是那些人脑袋被驴踢了。还是想钱想疯了?他们这次发行的纸钞面额最低还是一贯,但是最高面额高达一千贯。要知道虽然现在物价飞涨,但此时的一文铜钱也比后世的一分钱值钱不少。

就算是合兴泰的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工钱也才一两左右。一千贯面额的纸钞拿来干什么?除了大型商行之间进行结算,根本就不会在市面上流通。要知道值钱各大钱庄发行的契约型结算纸币的面额也才是千两居多,上万两都很少。毕竟现在可没有什么月结、季结、年结的。就算是合兴泰与其他商行之间的贸易结算,用千两面额的也足够了。

而且自从富鑫开始发行代银券后,商行之间的结算都大多变为了转账和用代银券了。一百张一百两的代银券就价值一万两了,重量也不重。现在朝廷突然发行大面额的纸钞,合兴泰各家族讨论来讨论去都觉得这个举动是针对合兴泰的。

以现在市面上的货币流通情况来看,大面额的纸钞大部分最后肯定会流到合兴泰手里。而且其他家族、商行甚至是平民百姓收到的纸钞最后也多会存进富鑫里。也就是说。朝廷发行的纸钞,不管怎么传,最终都会到合兴泰手里沉积起来。

但是按照明初朝廷发行纸钞的规则来看,最后朝廷肯定会以不断折价的方式对纸钞进行回收。而且合兴泰现在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税赋要上缴给朝廷,所以就算是朝廷折价接受纸钞,这也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合兴泰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最后被朝廷的几张纸就给收刮了。

这样合兴泰各家族肯定不干啊。而且就算是其他家族,这个过程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其实明庭这次再次发行纸钞,绝大多数世家都是反感的。而现在的合兴泰不但自己的木桶修得非常的结实,而且外边的水池还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固。现在合兴泰已经不再惧怕与明庭的正面冲突了。

所以在去年年底接到这个消息以后,合兴泰十大家族在经过了十几天的商议之后,最终决定正面反击明庭的这次明显带有敌意的动作。首先,以最快的速度向合兴泰系统的各家商行下达了拒绝接受朝廷所发行的纸钞的命令。第二就是开始准备小面额纸币的发行,彻底掌控大明的货币系统。第三,停止免费和低价向皇宫大内供应各种物品,必须的进贡物品也降低等级。

因此,在一月二十四日朝廷正式发行纸钞那天开始,合兴泰所属各个商铺、分店都挂出了一个大大的招牌:本店拒收纸钞!不管是谁,都不给面子,纸钞一律不收。其他家族的商铺听到这个消息,也开始挂出类似的招牌。由此开始,大明境内广大地区都开始抵制纸钞。这股风潮的扩散速度甚至超过了纸钞的运送速度。一些地方大家都还没见到纸钞啥样哪,也都开始抵制纸钞。

明初的时候,朝廷发行的纸钞,新钞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这次,朝廷发行的纸钞刚一印出来意味着直接变成了废纸。各个商铺都挂着牌子说拒收了,普通民众谁还敢接这个东西。而且这次发行的面额太大,跟普通的平民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关系。

本来小额的代银券也可是早一点发行的,不过考虑到这样做针对的意味有点儿太明显了。而且等这一场货币战争的结果出来了,也可以让其他人看看合兴泰现在的真实实力,这样还有助于新币的流通。毕竟民众对于货币的认知,一千多年以来都是朝廷发行的金属货币。

现在想要以一个商行发行的纸币来替代它,这必须要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可才行。而获得认可的最佳办法,就是展现商行的实力。能同朝廷对着干而不倒的商行。这样的实力还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怎样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

明庭当然也不会就这样就草草收场了。这样不是太丢脸了嘛。所以他们让顺天府等部门派人上街以武力相迫,逼着各家商行必须接受朝廷新发行的纸钞。不过顺天府这些官儿也不是傻子,这种对他们没啥好处却会引起众怒的事儿他们怎么会用心去做,只是派人上街虚应事故罢了。甚至还偷偷派人先去给合兴泰等大商行通风报信。

合兴泰等商行对此也不进行正面对抗,直接关门大吉。大概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整个北京城里几乎所有的店铺就全关门了。合兴泰的店铺最牛叉,直接挂牌:东主有喜,歇业三日。如果此时有后世的人来到这儿,肯定会惊呼:大明这个时候就有罢市啦?

这场间歇性的罢市一直持续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才算停止。这场货币战争的前半部分以朝廷罢免了印染局的一批官员宣告结束。没有办法,别说普通老百姓了,官员们也都被这场大规模的罢市行动给搞怕了,就连皇宫内务府也开始告急了。

当然了,这场战争还没有完,下半部分就是从四月开始发行小额代银券开始。这次合兴泰决心彻底控制住大明境内的货币发行权。从小额纸币发行开始,合兴泰所属商行的所有商品开始以代银券和铜币两种货币进行标价。当然了,一开始这两种价格是一样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两种价格开始出现差异。最开始出现差异的是价格高昂的奢侈品。一开始只是几文的差异,还没有人注意,或者说注意到了也没有关心。能买得起奢侈品的主儿都不会差这几文钱。不过等到其价格差异达到几十文时,就开始有人关注了。

虽然他们不差这点儿钱,但是按这种幅度的增幅来说,几个月后其价格差异就会到达上百文,以后甚至会达到上千文。当然了,这点儿差异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但是他们从这个现象上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代银券越来越值钱,或者说铜币越来越不值钱。也就是说,他们手里的铜币,其价值在逐渐缩水。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主要的流通货币还是铜钱,所以大家手里都有不少铜钱,特别是世家。按照这种比率来算,他们家里那些铜钱多所产生的差额可就不少了。因此不少家族就开始把家里的铜钱到富鑫换成代银券,以保证其价值。

其实早在富鑫开始发行小额代银券那天开始,所有的富鑫分号里都挂出了一个牌子,上面标注着铜钱与代银券之间的兑换比率。不过其变化很小,一直都是在小数点儿后第三位变化。也就是说一贯才有几文钱的差异,所以大多数人一直都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当然了,这其实就是赵永泰从后世学来的汇率。不过这个汇率是合兴泰人为制造出来的汇率,而且还是本国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其目的就是增强民众对代银券的认可度,同时加快代银券成为大明标准货币的速度。

此后,富鑫银行的汇率牌上陆续还增加了对白银以及各种国外货币的兑换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明确货币兑换率的银行。(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