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生合作的戏,他与叶盛兰合演的《借赵云》、《打侄上坟》、《八大锤》都是上乘之作。

另外位大家所熟知的马派拿手戏,其实都是群戏,只因为扶风社人头齐整,众星捧月,便成了马连良的招牌戏了,而这就是他的聪明过人之处。

《借东风》实际这出戏里最累的是小生所饰的周瑜,鲁肃与孔明的戏加在一起,都没有周瑜的份量重。再佐以曹操、蒋干、黄盖都是好角,自然被观众欢迎了。

《龙凤呈祥》乔玄与鲁肃,也并非繁重,有孙尚香、刘备、赵云、张飞、孙权、周瑜、乔福的合作,才算好戏。

《法门寺》这是扶风社在北平常贴的日场戏,因为宋巧姣、刘瑾、贾桂、刘媒婆都是硬配,自然生色。

《四进士》马连良的宋士杰,戏份量稍重,也不算太累,但是有好杨素贞(黄桂秋、张君秋)、好顾读(郝寿臣、刘连荣)、好万氏(小翠花、马富禄)、好田伦(姜妙香、叶盛兰)、好毛朋(曹连孝、李洪福),这出戏当然有号召力了。

还有两出轻松小戏,也是马连良喜欢演的:一是《胭脂虎》,又名《会稽城》或《元帅带马》,但石中玉必是小翠花或芙蓉草他才唱。一是《打严嵩》,但严嵩必是郝寿臣或刘连荣他才唱。(义务戏中他常与侯喜瑞合作这一出。)这两出戏不累而讨俏,再加个小戏双出,必然上座满堂。

在扶风社当家旦角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林秋雯不堪大用,张君秋尚未加入那段时期,马连良常贴一些轻易不动的老生戏。如《战樊城》,他饰伍员,李洪福伍尚,马春樵武城黑。《洪羊洞》,他饰杨六郎,马富禄反串孟良,刘连荣焦赞,李洪福令公魂子。《渭水河》,他饰周文王,马富禄反串姜尚。《摘缨会》,他饰庄王,林秋雯姜妃,叶盛兰唐姣,马春樵先蔑,马富禄向老。《失空斩》,他饰孔明,郝寿臣马谡,马富禄反串司马懿,李洪福王平。这几出戏马连良完全按老路子唱,很少新腔。《战樊城》、《洪羊洞》没有什么特色。《渭水河》、《摘缨会》的扮相台风都十分好,雍容华贵,帝王气象。最好当推《失空斩》。坐帐时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三报"一场,由诧、而惊、而虑,层次分明,不失丞相身分。"城楼""我本是……"一段〔三眼〕,好整以暇,〔二六〕那段,则手挥目送,流利自然。最后"斩谡"之愤怒、怜才、悲怆,全有交代。套用评电影的语法来说:"理智感情的交战,全有高度深刻的内心表演。"可称声容并茂,已入化境。除了余叔岩、孟小冬以外,绝非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能及。配以郝寿臣的马谡,他是花脸最善做戏的魁首,两人在斩谡一场,不知落了多少满堂彩。五、成功的因素1.重视配角。扶风社的阵容,前文谈过,此处不必赘述。他还有两位很得力的长期专用配角,不搭别的班(有如程砚秋班的曹二庚、文亮臣)。一位是高连峰,是他富连成同科的师兄弟,工小花脸,在扶风社里专应二路活儿,像《打渔杀家》的丁郎儿,《四进士》的一赶三(刘二混、看堂的、师爷)等。《黄金台》和《盗宗卷》里的"灯笼杆儿"(即是手持灯笼的家院和衙役),都是他的活儿。上文谈到《火牛阵》里马连良的踢灯笼绝技,固然他踢得好;但是衙役如果递的不是地方,马连良也就踢不准了。这和武旦打出手一样,下把的递家伙关系很重要,如果递得不是地方,武旦多好,也打不出去,踢不准的,所以"配角儿"的确非常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