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女子特种兵

在icu,夏小雨和同事们被喻为医院的“女子特种兵”,因为她们承担着最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

清晨当人们还在熟睡时,夏小雨就已经走进了icu病房,开始了一天辛劳的工作。

九点,夏小雨来到了三床病人。三床病人今天要从icu病房出去了。这出去不是因为病人经过治疗好转出去的,而是患者家属因为再也交不起高昂的医『药』费而自愿放弃治疗出去的。

看着病上身上『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线,病人已经奄奄一息,夏小雨再也忍不住泪水了,眼泪终于掉落下来……

这又是一例重危病人,病者姓施梅,是一个16岁少女,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三周前转到icu。

确切地说,她在这里接受治疗已经有21天了。在这里治疗,每天就要花费5000元。患者自进icu到现在21天,已经花去了11万元了。

昨天,当医院通知施梅父母说已经没有医『药』费了,要求他们尽快找钱来补交时,父母竟哗哗地哭了起来。施梅的父母在农村,进入icu病房21天所花的11万元钱里已经包括了他们所有积蓄,而施梅在icu里待一天,就要花费5000元钱以上。

根据医生当时对施梅的病情诊断,施梅至少还要在icu内接受两个月的治疗,两个月60天的费用就是30万,这对于施梅的父母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面对每日高昂的医疗费用,面对家中再也挤不出的积蓄,面对再也筹集不上来借款,面对施梅随时面临停『药』的痛苦,在问遍所有医护人员“女儿能好吗”,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好说”后,施梅的父母流着眼泪作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放弃治疗!

昨天,下午就在icu病房主任办公室里,当主任对施梅父母说,“这个你自愿要求放弃治疗啊!要是你决定了,你就签字吧!……”施梅的父母也是哭成了泪人。

那是就要与女儿诀别的时刻,那一刻,撕心裂肺。

九点半。护士长叫来夏小雨,护士长让夏小雨去叫病人家属过来签字。

夏小雨心情很沉重,轻轻地按动icu病房电脑门,icu病房门就缓缓地打开了。夏小雨脚步沉重地走出了icu病房。门外,早已等候多时的施梅父母围了上来,带着沙哑的声音,颤颤地问,“签完那四个字,也就意味着……意味着……我17岁的闺女……得离开我们了……”

……面对着施梅父母的问话,夏小雨不知如何回来才好,久久地,才说了一句,“真的没办法筹集到钱了吗?”

“医生啊,做父母的谁忍心这样做啊!我们实在找出不一分钱了……”

“你看,我们这些天来吃的是什么?我们二十来天了,还没见过一粒米,都是吃馒头,为的是省下钱来救我们的闺女。”施梅的母亲手拿着一个馒头说。

“那11万元可全都是我们从亲戚朋友那能借来的所有钱,省一块钱,也许就能多给闺女用上一针消炎针,她就能少受点痛苦。我们每天两人就共吃一个馒头……”施梅的父亲接着说。

夏小雨看到,患者父亲手里的馒头已经有些发硬,那是患者父亲母亲一天的饭食啊!可对于已经花光了11万的患者父母,这每天的一个馒头,夫妻俩也是推让再三。

对于施梅的父母来说,“放弃治疗”这四个字是沉重的,每一个字的落笔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痛苦的。“孩子已经17岁了呀,再过一个月就要高考……签完那四个字,也就意味着……意味着……我17岁的闺女……得离开我和她爸了,……”母亲哭着说。

签字时,两张协议书平放在施梅的父母面前,两人颤抖着写下“放弃治疗”四个字,用去了长达三分钟的时间。

夏小雨从施梅父母的脸庞上读懂了他们做为父母的一颗心,这三分钟,就是施梅父母这一辈子度过的最漫长的三分钟啊!写完时,施梅的父母脸上和手上已经全是水,有泪水也有汗水……而静静站在一旁的夏小雨,此时,也泣不成声。

签完字,施梅的父母就颤颤地走了。他们没有哭,因为他们的泪水早已流干了。

目送施梅父母走出icu病房大门时,夏小雨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当夏小雨回到值班室时,她又想起昨晚急诊送来的那个在街上突然昏『迷』的老大爷,才入院没多久,就发现大小便失禁,屎『尿』弄了一身,家属嫌恶的跑到一边,眼瞅着夏小雨给老人脱掉弄脏的衣裤,换床单被子而不伸手帮助。

是的,夏小雨知道,这是她的职责。可是当老大爷的两个儿子打算收拾那些弄脏的衣裤时,那个衣着光鲜的神情傲慢的女子却突然说:“喂,你放着,别弄脏你。”

当时,夏小雨低着头,气愤得说不出话,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却一直忍着没落下来。受过多少次这样的委屈,自己也记不清了,从实习那年起,为病人端茶送水,穿衣送饭,给病人擦屎接『尿』,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做过多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夏小雨常想起身处远方的爸爸妈妈,两个孤独的老人,身体一直不好,却不曾得到过自己女儿的照顾。

夏小雨知道有些事情并不在她职责范围,可是,作为一名护士,看着这些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这些为病痛折磨的人,始终无法袖手旁观.。

在护理工作逐渐被认同,护士待遇得到提高的今天夏小雨常在想,做着最辛苦最具爱心的工作而不被尊重的前辈们,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呢?当夏小雨和同事们目送着康复病人欢快的身影,迎来病人和家属声声谢意,当自己的辛苦工作得以体现出成果的时候,所有的辛苦,所受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前辈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还记得,那年刚进入甘海医科大学,和着两千多名新生一起,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善,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两千多个年轻的声音汇合成的巨响一直回『荡』在耳畔,那其中也有夏小雨微小的声音。

icu的出现,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无疑是现代医学为挽救生命而设立的最后战场。icu病房的作用有目共睹,然而高昂的价格却让很多市民望而却步。

作为单日消费额度最高的医疗场所之一,每天3000元至7000元的费用让很多伤病者望而却步。这也是成为夏小雨心中最遗憾的事。

实际上,对于国内所有的icu病房的建设,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各大医院建立的icu病房,大多参照国际标准建立,真正的“国际接轨”,也正因为如此,建立一个icu病房的投入也是巨大的。

目前,在甘海,拥有达到国际标准的icu病房的医院也仅省人民医院、医大附院、甘海市人民医等少数三四家。

icu病房的设备十分复杂。以每张床计算,就包括了供氧和吸引装置,输『液』瓶悬吊装置,微量输『液』泵,心电监测器,心肺复苏装备车等等,而这还只是一般设备。平摊起来,icu病房内一张床位的造价,最保守估计也要60万元。

设备的昂贵只是一方面,在所有医院的普通病房,都是一个护士负责很多患者,但在icu病房,情况恰恰相反。在icu病房,一般护理人员与患者比例要达到2.53比1。由于进入病房的都是危重病人,对医生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临床各科目都要有娴熟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当发现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但仍有抢救价值时,院方会在家属的同意下将患者移入icu病房。

至于在icu病房内的费用,因为每位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这里的消费,是以千元为单位计算的。icu病房基本上都要3000——7000元一天。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由于在icu的病人是没有家属陪伴的,所有的生活护理事项都要由护士来完成:洗头发、擦拭身体、口腔护理、给病人喂食、翻身、接大小便……无所不包。这就需要icu护士要怀有一颗爱心,不怕脏、不怕累。

昏『迷』病人多数大便失禁,若再碰到躁动的病人,弄得更是满身都是,护士们神『色』自若地上前擦洗,给他换上干净的床单和被罩,然后又像往常一样在病房里穿梭。

有的时候,挨病人的骂、被误伤也不可避免。这天下午,一直不大配合的3床病人在好不容易被安上胃管以后,又要留置导『尿』管。七床是因为车祸后脑出血被送进这里的,因为病情的原因,他异常烦躁,在**叫、骂,几个护士都拿他没办法。『插』导『尿』管的时候,病人一边骂着护士,一边在**『乱』蹬『乱』滚,差点一脚蹬在夏小雨身上,但夏小雨还是面带微笑地安慰着他。像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苦和累习惯了就好,只要能看着病人健康地走出去,夏小雨和她姐妹们再苦再累都值得。夏小雨和她的姐妹们深信:爱会让生命花香弥漫。

从icu出去的病人,护士们都是要回访的。她们隔三岔五去科室找患者聊聊天,问问最近的身体情况,心情好不好,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是否满意。前段时间曾在icu住过一个月之久的18岁在校大学生梅婷在父母的陪同下又来到了这里,脸上挂满了笑容,与大家交谈甚欢。要知道三个月前她来到icu时,当时大家都认为她可能活不了了,但是在医护的齐心努力下,死神并没有眷顾他,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她的病情奇迹般地日趋平稳,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命虽保住了,但是她的一条腿却因为截肢成了一个残疾人,这对一个花季少女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夏小雨依然记得她出院时一家三口人眼睛里的感激和重拾生命的兴奋,像这样不但配合医护人员用『药』物治疗病人的身体,还用心温暖着患者的例子,在icu不胜枚举。

icu对护士的素质要求极高。进入icu治疗的病人,几乎都是急危重症患者和大手术后的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夏小雨她们不但要运用各种先进仪器对患者进行实时观察和严密监护,及时捕捉和判断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况,还要对重症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生活护理,甚至心理诊疗。

现在,在icu有21张床位,其规模处于安都省领先水平。在这里护士们不但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动作、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具有“慎独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等等。

有人说icu的护士就像医院里的“全能冠军”,这个比喻很贴切,的确,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让icu成了病人重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