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咸阳城

相比韩国后宫的雨露充沛,秦国后宫却是持续干旱。不过也难怪,嬴政近来饱受国事困扰,自是无心**。嬴政最早听闻四国合纵,还是缘于李斯从韩国发回的急报。随后,关于四国合纵的一系列谍报,不断由埋伏在四国的情报人员传回咸阳,重逾千钧,高高地堆在嬴政的案头。

面对这场危机,嬴政既倍感忧虑,却又难掩兴奋。这些年来,他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秦国内部,用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王位,很少在国际事务上展露锋芒。此次四国合纵,是他亲政以来,头一遭面对如此紧张复杂的国际形势。同时,他也看到,这正是一个大好机会,让天下人领略他作为当今第一王的风采。

这几日廷议,群臣们积极倒是积极,七嘴八舌地主意一大堆,但听来听去,却终归都不得要领。嬴政因此格外地想念起李斯来。有些人,当他离开你的时候,你才会突然意识到他的重要。所谓小别胜新婚,就是这个道理。而有些人,当他离开你的时候,他才会突然意识到你的重要,所以才会浪子回头。然而,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伊人却已含笑作他看。什么“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基本上,是在扯蛋。

话说回来,嬴政独处深宫,正苦思对策,偶一抬头,眼睛顿时明亮起来,哈,李斯来了,寡人的廷尉来了。

李斯接到诏书,便立即启程,以最快的速度返回秦国,才入边境,早有郎中令王绾接住。王绾乃是奉了嬴政之命,前来迎接李斯,对他的死里逃生表示慰问,顺便也是要在路上给李斯作局势简报,为他见嬴政提前做准备,以免他刚回来,还搞不清楚状况。嬴政虽不是气象专家,但是哪朵云彩能下雨,他心里清楚得很。

关于这次合纵的情报资料,满满当当地装了一车。王绾也不嫌麻烦,开始逐一向李斯汇报。李斯和王绾的关系,称得上死铁,当年两人一起在蔡泽手下厮混,一起受气,如今又一起爬到了秦国政坛的最高层。把堂堂的郎中令当秘书使唤,李斯也非常不好意思,于是笑道,王兄不必如此辛苦。只挑最重要的说来即可。

王绾苦笑道,已经精简过了,否则何止一车!

李斯道,关于姚贾其人,如今知道多少?

王绾道,姚贾,大梁人氏。

李斯一扬眉毛,诧异道,大梁人氏?

王绾道,怎么了?

李斯面色平静下来,道,没什么。王兄还请继续。

王绾又道,姚贾之父,在大梁作看管城门的监门卒。姚贾年轻时,曾在大梁作过盗贼,如今在赵国为臣。目前知道的就这么多。

李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王绾准备继续汇报,李斯却把手一挥,道,不敢再劳烦王兄。知道了姚贾,其他不听也罢。

王绾看着李斯,见他眼神中光芒闪动,嘴角挂着奇异的浅笑。王绾一见李斯这副表情,就知道他一定又是想出了什么妙计,可李斯这人骚包得很,问他也是白问,不到最后关头,他是绝不会透露半个字的。王绾火辣辣地紧盯着李斯,李斯也被王绾看得很不自在,强笑道,王兄看什么?

王绾叹道,你这家伙,脑袋也不比我大啊。

李斯和王绾说起话来,倒也并无顾忌,大笑道,有地方肯定比你大,哈哈。

王绾嚷道,不信,要不咱俩比比。

于是乎,两人不谈公事,只是胡乱嚼奢,兼以遍地春色,莺歌燕舞,一路上倒也颇是惬意。

李斯刚到咸阳,也顾不上回家,先奔咸阳宫而来,一见到嬴政,便拜倒在地,为自己出使失败请罪。嬴政连忙扶起,道,廷尉何罪之有。四国合纵,变出非常。廷议之时,群臣皆无以为对。寡人紧急召回廷尉,正是为此。不知廷尉可有良策?

李斯道,关于四国合纵,国尉可曾说了什么?

嬴政摇摇头。尉缭自从担任国尉以来,行事低调,一心著书,从不对时政发表意见。嬴政也听之任之,不加强求。让尉缭担任国尉,本来就是把他当菩萨供着,让他在军队建设方面发挥些余热,倒从没指望他在外交上也有所建树。因此,四国合纵之事,嬴政并未曾知会尉缭。

李斯道,可召国尉来。

嬴政道,满朝文武,廷尉为何独召国尉?

李斯笑道,大王到时便知。

嬴政于是使人召尉缭,又道,请廷尉为寡人计谋。

李斯道,诸侯之不合纵久矣。此次突然合纵,固然是由于韩国为了自救,对四国加以蛊惑煽动。但是,合纵能成,最关键还在一人。姚贾是也。如无姚贾之游说,合纵必不能成。臣以为,要破坏合纵,着眼点当放在姚贾身上。

嬴政道,廷尉的意思是?

李斯揣摩嬴政的口气,知道他以为自己在暗示对姚贾进行暗杀,于是道,如今姚贾主持合纵,周围必定防范森严,暗杀恐不可行。

嬴政叹道,当年,六国有苏秦合纵,而我秦国则有张仪连横,终使苏秦徒劳无功。姚贾,今之苏秦也,而我大秦今之张仪何在?

李斯道,大王何不召姚贾,使其为秦所用?

嬴政有些不悦,敢情你李斯也只能出这样的馊主意,便冷冷说道,姚贾正得志于六国,岂是能够召来的。

李斯也不着急,先给嬴政讲了个故事。当年,韩国国库空虚,急需用钱。怎么办呢?于是想了个贩卖人口的主意。韩国有美人,天下绝色,诸王皆垂涎三尺,渴望据为己有。韩国向天下明码标价,三千金。如此高的价格,使得六国国君望而却步,只有秦昭王出得起价,最终买下了美人。值得三千金,则其人之美,可想而知。今人习惯将女儿家称为千金,也正是由此而来。

李斯接着说,苏秦,张仪,姚贾,皆纵横之徒,有才无德,见利忘义。别人看姚贾,以为威震诸侯,一时显贵也。李斯看姚贾,却是头插草标,待价而贾。好比那韩国美人,价高者得之,固其理也。试问,当今天下,还有谁能比秦国更出得起价?况且,姚贾曾在大梁作过盗贼,其利欲熏心可知也。但凡稍有气节之人,是宁死也绝不忍为盗贼的。因此,只要大王能够出足本钱,何患姚贾不来?

嬴政来了精神,道,说下去。

李斯再道,容臣先将韩国美人的故事讲完。那韩国卖了美人,确实是得了三千金。后来,昭王扬言要攻打韩国,于是,韩国只得又乖乖地把三千金原封奉上,以讨好秦国。等于是,秦分文未花,白赚了一个绝世佳人。今大王召姚贾来秦,其利远不止一时也。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使姚贾为秦出使四国,则合纵可破,再令其为秦连横,则又可为秦削弱六国,割地并城,所得必远胜于大王在姚贾身上的花费。

嬴政道,廷尉所言固佳,寡人还是担心姚贾不来。

李斯道,请国尉前来,正是为此。说完,李斯一拍手,道,说国尉,国尉就到。果不其然,尉缭拄杖而入。李斯大笑,道,又一个大梁人来了。问尉缭道,国尉可识姚贾?

尉缭不解其意,但还是答道,老夫与姚贾同乡,算是旧识。

李斯简单介绍了当前局势,又道,既是旧识,便请国尉修书,召姚贾来秦,为秦王用。

尉缭迟疑道,姚贾素以苏秦自许,如今正得志于四国,意气飞扬,纵然老夫以书相召,亦必不肯来秦也。

李斯笑道,国尉尽管修书。只需如此如此,即使姚贾不肯来秦,怕也是不得不来了。

嬴政闻言大喜,击节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