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

(第326条~第381条)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讲解:厥阴病亦是津液不足、血液已虚之证,津不足则渴,消渴为渴之甚者,下寒趁上虚而上冲则气上撞心,胸中阳气被遏不能下布则自觉疼热,厥阴位于半表半里,其胃无病,可自知饥饿,寒饮上冲,则虽饥而不能食,古人多食生冷,饮食不洁,蚘虫易生,蚘者“蛔”也,寒气上冲,蚘受波及,随之上越而致吐蚘,但厥阴病绝非全部吐蚘,吐蚘者亦绝非全属厥阴。虚寒证不可下,若误以心中疼热为实证而下之,入于里而下利不止。半表半里胸腹腔间,包纳诸多脏腑,邪充斥于此,易诱发多种脏器产生病变。半表半里之病复杂多变,很难为这种病证做一完整概括之提纲,故少阳、厥阴提纲证略显片面,并不能涵盖所有少阳、厥阴病证的特点。

临床辨证,表证脉浮有二:发热恶寒为太阳,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里证亦有二:或大便不通或热结于里为阳明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为太阴,除去表里一切之病皆在半表半里,实者、阳者、热者为少阳病,虚者、阴者、寒者为厥阴病。《伤寒论》六经排列顺序虽与《黄帝内经》所言相同,但前者蕴含辨证理论,即先讲表证,再讲里证,除去表里,所余者为半表半里证,而实际上疾病是按照由表传半表半里,由半表半里传里的顺序发展的。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讲解:阴性病转阳为自愈,脉微主津液虚,但见于浮,为由阴出阳,为欲愈,未见浮,为未愈。中风者,概言厥阴也。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讲解:由丑至卯,为木旺之时,无临床意义。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讲解:厥阴津少,引水自救故渴欲饮水,少少与之,可愈者,非消渴也,可见厥阴病提纲证未能全面概括厥阴病证。

本篇仅此四条以“厥阴病”起手,后文与此四条所论者非同一主题。《玉函经》“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仅此四条,四条之后,又出“辨厥利呕哕病脉证并治第十”,因《玉函经》中痉湿暍为一篇,太阳三篇,阳明至厥阴各一篇,共九篇,故此云“第十”,厥利呕哕与后文内容顺序相合,当是。恐为叔和将此二篇合而为一,以完备其证治内容,与前文体例一致,反致厥阴篇忽而为虚,忽而为实,忽而为寒,忽而为热,令人无从下手而研读。

一者,厥、利、呕、哕均是与胃有关的证候,胃为生之本,胃气存者生,胃气绝者死。故仲景于六经病后以此篇做一总结,强调顾护胃气的重要。二者,厥、利、呕、哕历属杂病,置于六经病后,以示六经证治非专为外感伤寒所设,亦可用于杂病范畴。三者,仲景《伤寒论》是在《汤液经》基础上发展而来,六经提纲证及欲解时等文字概由《汤液经》承袭而来,仲景亦以为厥阴提纲证难于附以证治,而后文中乌梅丸证、当归四逆汤证,恰可补厥阴方证之不足,故并之于后。

33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讲解:凡四肢厥逆者,实少而虚多,故不可下之,但其中亦有实证,特此提出虚家不可下之。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讲解:太阳伤寒,胃气虚,谷气不达四末则四肢厥冷,胃虚则下利,若发热,其胃气已复,其利必自止,胃气再衰,则厥,利复作。本条语序可改为“伤寒,先厥而利,后发热者,必自止,见厥复利”。本条厥利与发热往复出现,很像半表半里之证。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讲解:伤寒开始发热六日,厥逆九日,比发热多出三日,而作下利,为阳退阴进,正不胜邪之势。厥利为阴寒证盛,胃气虚衰证候,则胃不能食,厥利进退正说明阴阳往复交争之机,最终赖于胃气。若病人反能食,恐其胃气将绝,而为“除中”,故食以索饼以试验之,索饼,有谓“素饼”,平素所食之饼者,亦有谓“索然无味之饼”,无馅之饼者,意义不大,食饼后不发热者,胃气仍在,不为除中,能食即胃气回复,疾病欲愈之象;若食饼之后,热暴发,热去人亦亡也,此为“除中”。“后三日脉之”至本条结尾,当接于“厥反九日而利”之后,根据下文,可知发热,厥利并见六日,后但厥而下利三日,三日之后又发热三日,发热三日时再切脉,其热连续存在者,说明发热与厥利同发九日,而此时热胜寒却,而热续在,其病有望当于次日凌晨夜半而愈。若后三日脉数,热不罢,其热太过亢奋,肌肉筋骨间蕴热,营血受伤,当发痈脓恶疮。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讲解:伤寒六七日,多为传里之时,因其脉迟为寒,传里亦必作阴证,即使表证未罢,当先救里,宜四逆汤,而医者反与去热之黄芩汤,胃中更冷,当不可消谷,不欲饮食。若反能食,不必从索饼试之,定为除中,必死。根据此条则可看出此篇乃为“六经之病,胃气为要”做一总结,而此条则为最大眼目之所在。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讲解:本条承前论述厥热进退。伤寒先厥后发热,为阴退阳进,原有下利亦必自止。若热有余,亢于上则汗出,汗出亡津液,加之有热则咽中痛,古人称其为“喉痹”,若发热无汗,其下利亦可自止,不止者,为有余,迫于下则复利,热伤阴分而便脓血,热下迫而不上炎故不发喉痹。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讲解:本条论述热厥。太阳伤寒自发病至四五日,先热后厥,热与厥相应,热深者厥亦深,热微者厥亦微,如白虎汤证,热气壅满于里,阻碍气血通畅,可致厥逆,当清之;瓜蒂散证痰实痹阻而致厥,当吐之。此处结实致厥者,当下之。若反发汗伤其津液,则口伤烂赤,若以其为寒厥与四逆汤,当毙。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讲解:伤寒,厥冷五日而发热同为五日,假若第六日本当复厥之时而不厥,可以自愈,因其发热五日,厥冷未多于其日数,故可自愈,但若热有余,则另当别论。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讲解:古人认为阴阳经气不可相互顺接则为厥,相当于现代所言动脉、静脉不可相互衔接而出现手足厥冷。逆者,由外及内、由远及近称逆,即指由手指至腕、由腕至肘这一方向。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炮,去皮)六两,当归四两,黄蘖六两,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蜀椒(出汗)四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讲解:本条详细论述厥之证治。伤寒脉微为虚,厥为虚象,至七八日不但手足冷,甚至营卫不行,全身皮肤发冷,其人躁乱不宁而无有休止,此为胃气衰败,邪盛正衰,正气无力抗邪,“藏”即指“胃”,此处不出治法,当为死证。蚘厥,为厥阴病一证,其人当吐出蚘虫,且病人可以安静,但又时时发烦,为胃中有寒,下寒上冲,迫蚘上扰,入膈则烦,很快得温而静,胃中蚘虫闻食味而复出扰动,故得食后呕而烦,将蚘吐出而可愈。蚘厥可治,乌梅丸主之,且本方还可治虚寒久利。

方中既用附子、蜀椒、干姜、细辛大温大热之药温中去寒,回阳救逆,又用黄连、黄柏苦寒燥湿解烦治利,人参、当归健胃补益气血,桂枝平冲降逆,乌梅酸敛生津止渴,且于阴虚证中大量用乌梅可制温药,以防辛散太过,又可配伍柏、连止利,故以此为君,临床用之,仍以为丸效果最佳。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讲解:本条言热厥。热少而厥微,仅见指头寒、嘿嘿不欲饮食、烦躁均为少阳柴胡证。数日后,小便色白通利,热证已除,此时欲得食,更可说明其少阳热证已去,其厥当愈,若呕、胸胁烦满之少阳证更重,为热有余而厥亦深,由指头扩展至手足厥冷,热盛入里,伤血则便血。

临床柴胡证多可见手足厥冷或指头寒,切不可以此为虚而补之。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关元也。

讲解:本条言沉寒积冷结于下焦,亦可致厥。手足厥冷、不结胸,说明病不在上。小腹满、按之痛,为病不在中焦,结在下焦也。寒性就下,热性上炎,沉寒积冷结在下焦**之处,而非**之里,其治法当取《金匮要略》之大乌头煎,大建中汤等。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讲解:本条言厥热往复,与前文厥利热往复同一含义,以厥热变化可以看出疾病进退之机。伤寒发热四日,厥仅三日,后又发热四日,厥冷日少而发热日多,阳进阴退,其病当愈。若四日至七日发热始终不除,为热太过,伤及营血则便脓血。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讲解:本条与上条恰好相反。伤寒,厥四日,热三日,又厥五日,寒日渐其多,热日渐其少,阴进阳退,在虚寒证中,其病更重。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讲解:本条言藏厥,可与第338条互参。第338条言“七八日肤冷”,本条言“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虽然烦躁,但尚未达到“躁无暂安时”,程度轻于前者,尚有可治之机,可灸太冲以温厥阴,若温之而厥不还者,为阴寒太盛,药力难及,死。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讲解:伤寒发热说明邪盛,下利厥逆说明正虚,胃阳不足,出现躁不得卧,即躁之甚者,躁而不烦,为胃气已败,阴寒重证,重之又重,其命难保。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讲解:下利至甚,无论发热与否,应急当救里,四肢厥冷不止,说明其下利已有虚脱之象,亦死。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讲解:太阳伤寒,六七日前不下利,六七日时,便发热而下利,为正败邪盛之候,其人汗出不止,更伤津液,汗下亡津液,即是亡阳,精气外脱,必死。有邪而无正,即有阴而无阳。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讲解:太阳伤寒五六日,为内传半表半里之时,“不结胸,腹濡,脉虚”全无结实之象,此时作厥必由虚来,胃虚谷气不布,血液不达于四末故厥,为无血无津,万不可下,下之利不止,必死。

348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讲解:病本发热而厥而已,其病尚轻,七日传里,里虚反而下利,为正虚虚脱之象,为难治,应引起重视,若其人能食,尚有生机。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讲解:关以下沉、寸脉浮者谓之促,伤寒见寸脉浮为表未解,关下沉为里虚,若此时手足厥逆,可知胃气已衰,当舍表救里,以灸温其里,或服四逆汤,此脉促与叔和所言“数中一止”主于热者不同。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讲解:伤寒,脉滑为里热,其厥当为热厥,故以白虎汤清其里热,热清则厥愈。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

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