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273条~第280条)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讲解:同在里位,为热为实者称阳明病,为寒为虚者称太阴病。里虚停饮则腹满,内有水饮则吐,脾虚生湿,不能运化水谷则食不下,里虚收持无力,未服泻下药而自下利,越利越甚,寒饮刺激胃肠,重则腹痛,轻则稍缓。此为虚寒在里,以下法为禁,若误以此虚满为实下之,必更虚其里,水饮冲逆更甚,至胸下结硬成痞。

本条主要说明太阴病特征,与阳明病病型恰好相反,乃一派虚寒之证。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讲解:由太阳中风证传里转属太阴者称“太阴中风”,太阳病为阳证,若传里多入阳明经,但亦有少量传入太阴者,四肢烦疼,为太阳中风证未愈之征。脉阳微,即浮脉见微,主外邪已衰。脉阴涩,主里虚,虽阴涩为转属太阴而有虚象,但脉不短而长,说明胃气有所恢复,津液尚存,表邪既微而里气欲复,故为欲愈。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讲解:此为例文,无大意义。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讲解:本条所言实非真正太阴病,乃针对下利这一症状而言,仅形似太阴而已,真正太阴病,虽有表证,亦不能发汗,前文已经论述,当先救里。本条可与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相比较,同是下利,二者有虚实之分,虚实在表证而不在里证,若兼表证而脉浮,可发其汗,实者无汗脉浮紧,治以麻黄剂之葛根汤,虚者有汗脉浮缓,治以桂枝汤。故虽下利为里证,但其表现为表证之时,施以汗法,里证亦可解除。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讲解:本条呼应提纲证条。渴为辨别寒热之眼目,若自利而渴者则不属太阴。脏有寒而无热,故不渴,当宜温里,宜服四逆辈,其中就包括了理中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等方剂,具体使用何方当辨其方证。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讲解:本条大意于阳明篇中已有提及。太阳伤寒脉当浮紧,津液充斥于外,若津液在表不能抗邪,血弱气尽,向里转移,津液不足于表则脉缓而不紧,久之则浮脉转沉。若传于阳明,则一身手足俱热,仅仅手足温,说明内尚有寒湿,与太阴有联系,入里之热与太阴之寒湿相结,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湿有出路则不能发黄。太阳传里有三种转归:第一种,邪尽入里,汗出、小便数、大便硬而为阳明热结;第二种,虽然邪气被包围于胃肠中,有借大便通利而驱邪外出之势,但其脏气虚衰,达不到尽去邪热的目的,反累及脏气更虚,发为太阴病,身黄;第三种,胃气强驱邪外出,则大便不硬,暴烦下利日十余行,肠中腐秽之物尽去,则利止而病愈。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三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去皮)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本为太阳病法当发汗,不可泻下,若反下之,虚其胃肠,引邪入内,而作腹满时痛,由于太阴病具有“腹满”、“时腹自痛”症状,类似太阴病,但以加大黄可知实非太阴,仲景用意即在于太阴病腹满时痛与本方证做一鉴别。对太阳病误下,引邪入里而腹满为实满,痛为实痛,且表邪未解,故以桂枝汤解表,加重芍药用量而治腹满而缓挛痛,芍药性寒,治热不治寒,治实不治虚,故可知此证非单纯的太阴病。如果大实痛,满痛增剧而痛不可近,大便当硬,不仅加入芍药,还要加入大黄,非只缓其痛,且攻其实,更证其并非虚寒性之太阴病。由“大实痛”三字,可知桂枝加芍药汤亦是实痛,仅是程度较轻而已。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讲解:真正太阴病,脉一定是虚弱的,或沉细、或沉微,均不出“弱”字,其人继续自下利,而复见腹满时痛,假设方中有大黄、芍药者,宜减去二药不同,因其人胃气虚弱,一用寒药,必泻下不止。此条与上条相应,亦可知上条所述方证非属太阴。

太阴病小结

太阴病为里阴证,其症状可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其脉弱,其脏寒,治宜四逆辈,故全书各篇中四逆辈方,皆为太阴病方药。太阴篇看似简短,但太阴、阳明皆为由表或半表半里传来,二者阴阳相对,阳明篇中所用治法皆是太阴禁忌,反言之,太阴治法亦可自阳明篇中推想得之。若病人素虚或气血虚竭,一发外感便为少阴之表阴证,其正气在表支撑时间最短,很快并发里阴证,即太阴病。这里应注意的是,太阴病的死证、危证皆置于少阴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