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我要逆袭!

几个小时后,金球奖顺利的结束,媒体们爆炒着张东城五项提名却一无所获的大事件,让他再度来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五项提名,一无所有,这就是史密斯张!”死对头洛杉矶新闻咨讯报再度刊登整版介绍,对张东城在这次的金球奖上一无所获大书特书,兴灾热祸地报道着他的窘境,给他的伤口上再狠狠地洒上一把盐。

“伟大的电影,五项提名,却一无所获?金球奖,你在搞什么!”而张东城最坚定的支持者,洛杉矶电影报,再度出声力挺张东城,并对金球奖评委们猛烈开火。

而张东城,却在自己的家里,仔细地思考着这让他很是失望的事情。

虽然在前去颁奖典礼的时候,自己信心万丈,虽然嘴上谦虚着,但心里何尝不是想五个提名全部拿下,在颁奖晚宴上星光四射这样才对,可现实给他了沉重的一击。

这是为什么呢?在张东城的心里,断臂山不论从哪一点上来看,与拯救大兵瑞恩和楚门的世界都有得一拚,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

平心静气,张东城躺在沙发上,在未来电视机中收获的资读细细寻找起来。

未来,给了他答案。

这是一份来自未来的破解。

每一年的三月之后,奥斯卡结束之后,对于制片厂而言,也到了总结的时机。事实上,他们所要回顾和反省的,更多是对颁奖季自身公关策略的评估。仔细探究各制片厂对旗下作品的公关策略,从争取美国电影科学艺术学会会员选票这一点来看,“冲奥”的过程和总统竞选没有本质区别。

这种共通的策略,无非两个方面:抬高自己,贬低对手。

前者很容易理解,不外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怎么夸,通过谁来夸,在哪里夸,这就很有讲究了。

在确定开拍之初,制片厂一般会对旗下作品做一个长远规划。简而言之,每部电影都从两个维度考量:票房潜力与获奖几率。虽说影片拍成推出市场后,情况可能有变化,但经验丰富的制片人们,单看剧本就能比较准确地定位。如果某部作品看起来具有冲击奖项的潜力,制片厂会从发行策略起,就考虑如何制造影响。最通常的做法,是先小范围试映,积累媒体好评和观众口碑,当那些累计到足以对奖项提名产生影响时,再扩大至全面上映。如此一来,不仅可将商业利益最大化,还能利用扩大上映的途径,顺理成章地再次宣传前期好评。

如果入围影片首轮上映的时间过早,多半会选择在颁奖季重新上映,以便当初错过的评委补看,或者再加深印象。

2014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地心引力》,就是采取这种策略:在2013年10月首轮放映中已取得不俗票房;获得奥斯卡10项提名后,又在1月底重回院线。从票房来看,提名后的票房对其总票房贡献很小,但对烘托得奖的声势大有助益。2012年的《猎杀本拉登》也是如此,当年12月下旬上映时,只选择了十来家影院。而在该片获得五项奥斯卡提名当天,一下扩大至全美3000家影院。到奥斯卡颁奖时,影片已积累了近一亿美元票房,好评又卖座的电影,总是更容易说服奥斯卡评委的。

以院线为渠道打造声势,毕竟范围太广了。对得奖而言,奥斯卡评委才是公关的重点。所以,更多入围影片,选择专门为学院成员们举行特别放映。总人数超过6000人的学院成员,分散住在各地,为了最大限度地公关,家底丰厚的制片厂,一般要举办很多次这种特别放映。如果觉得组织特别放映太费工夫,制片厂一般会制作评审版DVD,和其他材料一起寄给评委。当初《撞车》发动冲奥攻势时,共寄出了13000多张此类DVD,除学院成员外,还覆盖了好莱坞其他相关工会和协会成员,完全是“宁可错寄一堆,不肯放弃一个”的架势。最终该片斩获了当年的最佳影片。

为了增加曝光度,制片厂恨不得榨干影片创作团队的每一分钟。导演和主演们在颁奖季都忙成一团,赶场似地参加制片厂安排的各种媒体活动。

传统的渠道也依然受重视。每到颁奖季,好莱坞各制片厂都会推出一批“供您参考”的海报,针对旗下作品可能获得的提名,通过精心选择对应的媒体好评,来加强受众的印象。说白了,这就是平媒版的“求关注”。为了抬高自己,有些制片厂不惜采取一些过火的举动,结果往往引起争议。比如今年的《醉乡民谣》,在《纽约时报》上打整版广告,鼓吹自己是“本年度最佳电影”;而《为奴十二载》一款“供您参考”的海报上,印着“是时候了”,也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绑架评委的道德感。

同样是宣传攻势,直接针对有投票权的学院成员,更经济有效。为此,制片方为这种“集中轰炸”不惜工本。除了将介绍作品的相关图文资料塞满评委的邮箱外,片方还不放过评委们的日常活动场所。去年“冲奥”的白热化阶段,连学院附近的商用场所,也沦为选战前沿:一家名为Kate Mantilini的餐馆,墙纸都被换成了各家海报,确保就近用餐的评委们,连吃饭时间都被包围。

为了确保“冲奥”过程的公平、公开、透明,学院明文规定不得贿选,也即不得向学院成员提供礼品来换取选票。不过,这种事,向来是“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狡猾且财大气粗的制片方,总是能想方设法规避这项禁令。比如,2013年奥斯卡的种子选手之一《林肯传》,在寄给学院成员的评审材料中,除了DVD外,还包括如下物件:四本大开本画册(介绍影片方方面面),斯皮尔伯格亲笔签名的信,甚至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烤火鸡的盘子。

动画片们最常用的招数,是寄影片相关玩具,去年的奥斯卡评委们,就收到过《无敌破坏王》的塑料拳头、《勇敢传说》的模型弓箭等。

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游走在“礼品”与“赠品”的边缘,无疑会增添评委的好感。《悲惨世界》还给评委寄价值49美元的iPod Shuffle,内置电影原声碟;一旦有人查询,可争辩说是了解电影相关信息的工具,也没坏了规矩。

不管是礼物还是赠品,单个虽然价值并不高,“群发”数千位评委也是不小的花销。再加上媒体造势经费,奥斯卡种子选手们“自我宣传”的成本,其实还是蛮高的。过去曾有统计:在颁奖季,独立影片可能花25万美元进行公关,而一般大片厂每片平均花费200万美元。在竞争激烈且志在必得的情况下,制片方有时也会砸重金宣传。

比如为了将《莎翁情史》扶上奥斯卡宝座,米拉麦克斯当年据说花了500万美元。难怪有人说,好莱坞和政治圈,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金钱游戏。去年为了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韦恩斯坦影业甚至直接雇佣了奥巴马竞选团队的副经理来帮忙,可谓直接打通了娱乐与政治。

在美国的政治竞选中,直接诋毁对手,是被默许的一种策略。在这方面,好莱坞似乎要爱惜颜面一些,不会像野心政治家做得那样绝。但也有例外,2010年时,《拆弹专家》的制片人也曾写信给部分电影学院成员,明言要求人家不要投票给对手《阿凡达》。事情败露后,该制片人被禁止参加当年的奥斯卡颁奖礼。

如果攻击或诋毁是来自第三方,那就另当别论了。前文提及的《猎杀本拉登》,尽管在前期声势很旺,后期却连遭衰运。先是一位热心政治的学院成员,公开申明自己不喜欢该片、不会给该片投票。后来连国会议员和中央情报局都掺合了进来,不仅发声明指责影片描绘不实,还就“是否存在泄密”发起调查。最终,该片从前期大热,到颁奖时仅收获一个技术奖项。可就在奥斯卡颁奖的第二天,国会取消了对该片的调查。

很多人怀疑政客与好莱坞沆瀣一气,还有人怀疑韦恩斯坦影业的老板哈维·韦恩斯坦,说他就是幕后的阴谋策划者。

实际上,韦恩斯坦在近二十年的奥斯卡游戏中,一直以“最不择手段的推手”而闻名。可以说,从他加入开始,奥斯卡评奖过程变得血腥味十足。

前文提及的《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就是韦恩斯坦最经典的战绩,也是他最臭名昭著的一次“黑公关”。当时“冲奥”风头最劲的,是《拯救大兵瑞恩》。但到了即将颁奖的关键时刻,出现很多关于后者的负面新闻,如通过英国的二战老兵,质疑影片开场奥马哈海滩场景描绘不实等。最终,《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也就是《沙翁情史》爆冷获得最佳影片,却在后来时间的考验中成为嘲笑的对象。

奥斯卡历史上,类似“黑公关”影响评奖结果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941年:当时的媒体大亨郝思特,恼怒于《公民凯恩》对自己的影射,不仅发动旗下所有宣传机器封杀该片,在给制片厂砸钱企图销毁该片不成后,甚至针对导演奥森·威尔斯采取人身攻击,不惜在后者的宾馆房间中安排未成年**,企图令导演身败名裂。多亏好心警察提前告知,威尔斯才得以全身而退。可是,《公民凯恩》最终饮恨当年的奥斯卡。

平心而论,韦恩斯坦的公关策略还不至于像郝思特那么过分。他最常采用的招数,是将对手的黑材料透露给媒体,借媒体之口拖对手的后腿。比如2003年,韦恩斯坦自家的《芝加哥》,PK的是声势很强的《钢琴家》。在颁奖季,不少媒体又开始炒作《钢琴家》导演波兰斯基的个人历史污点,最终《芝加哥》获得了最佳影片。

韦恩斯坦最让人诟病的,是他当年“黑”《美丽心灵》时无所不用其极,一会儿说影片刻意隐瞒主角原型纳什的同性恋倾向,一会儿又说纳什当年是“反犹太人”的。考虑到犹太人在好莱坞、乃至整个美国的强大影响力,后者“歪曲事实”可谓尤其狠毒。不过,《美丽心灵》经受住了考验,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韦恩斯坦不得不打电话,给《美丽心灵》的出品方环球影业道歉。这也成为韦恩斯坦唯一被证实了的一次“黑公关”。

后来,包括韦恩斯坦在内,好莱坞制片厂们都从《美丽心灵》事件中吸取了教训,“黑”得更加小心谨慎了,一般很难看出谁是幕后黑手。比如,今年提名最佳影片的9部作品中,针对《华尔街之狼》和《蓝色茉莉》的非议最大,前者是因为内容,后者则因为导演品行。仔细追踪各方消息来源,很难判断这是否针对影片的“黑公关”,更难确定幕后黑手。在这一点上,好莱坞又不如它的政界“老师”那般“够胆”。

问题是,奥斯卡背后的公关由来已久,对美国媒体或公众来说,已不是秘密,为什么还要容许它存在呢?这个也和政治竞选一样,“公关”代表的,是竞选意志,是求胜的精神。虽然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出偏差,但缺乏公关就表明连最基本的竞争姿态都没有;这在崇尚自由竞争的美国,会被视为不合格的竞争者。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奥斯卡背后的公关,仍会和总统、议员的选战一样,都将继续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提供八卦谈资。

张东城仔细地看完这份未来的资讯,这才猛地一拍脑门,苦涩地一笑,这最后的一段话,不就是现在自己的完全写照吗?

从一开始的五项提名大热,到最后一无所获,而媒体们除了爆炒自己的这件倒霉事儿,却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同情和义愤填膺。

的确,以为拍出最好的电影就是实力,就能辗压其它电影,这样的事儿,只会存在于梦想之中。

缺乏公关,就连最基本的竞争资态都没有,连求胜的欲望都没有,五项提名又怎么样,说不给你,就不给你!

再这样下去,三月底的奥斯卡上的九项提名,又会再一次让张东城灰头土脸!

不能再这样下去!

而且,刚才关于韦恩斯坦影业的老板哈维·韦恩斯坦的一个小故事,就在今年发生!

《沙翁情史》可以爆冷,掀翻了如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超级巨片,把楚门的世界扔到不知道哪个角落,那么我的《断臂山》,从票房口碑,到演员演技,角色内涵,哪一点比不上别人?

哈维那家伙能制造出大冷门,我的断臂山更加优秀,又有什么不可能!

张东城的眼神,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如刀锋般锋利,这一次,他在暗,别人在明。

那么,就让这哈维这家伙成名之战,变成他的超级滑铁炉吧,我的断臂山要在今年的奥斯卡上,完成逆袭!

激动无比的张东城,甚至连指环王的拍摄都缓下来了,他一定要打好这场战役,不能让全美看自己的笑话,更不能让那些阴险小人得逞!

我只能败给自己,没有人能叫我低头!

张东城只是恨恨地想着,然后把全部的精力从指环王上放了出来,集中到断臂山的奥斯卡之旅上,而当务之急,便是找一个公关公司,把这不利的局面给完全扭转过来。

伟达国际公关顾问公司(Hill&Knowlton)1927年由John Wiley Hill成立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关公司。它的中文名称意为伟绩遍达,伟达公关隶属于世界最大的传播机构之一—WPP集团(NASDAQ: WPPGY),拥有全球最大的国际办事处网络,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目前,伟达公司在全球五大洲37个国家有31个办事处,客户达1000

多家,伟达公关公司曾与国际奥委会有过6年的合作,1997年,伟达公司协助雅典成功申办2004年奥运会,协助伦敦成功申办2012年奥运会,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

年世博会的传播顾问。1984年,伟达公关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关机构。1991年,该公司受中国政府聘请,负责在美国国会游说,争取美国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从而成为第一家被中国政府聘用的外国公关组织。

在去年,也就是1998年,伟达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的总收入为2.06 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二。《财富》杂志评选出的美国500 家大公司中,35% 是伟达公司过去和现在的客户。

年纪五十二岁的史德利是伟达公关美国分公司的总经理,这一天他带着自己的得力手下,秘密地在张东城的豪宅之中,与之相见面了。

“哈哈,超级大导演史密斯张,终于和您见面了!”史德利一见到张东城,便很是兴奋地伸出手与他重重地握在了一起。

“呵呵,可别叫我超级大导演,我现在在报纸上可是五大皆空的倒霉蛋!”张东城笑了笑,自嘲地说着,然后招呼着史德利和他的手下在客厅里坐下。

“史密斯先生这次叫我们过来,恐怕是为了二个月后的奥斯卡盛典吧?听说您这次有九项提名。”史德利摸了摸有些花白的头发,爽朗地笑着。

“您说的没错,史德利先生,这辈子有个五大皆空的名号一次也就够了,我希望能在两个月后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把这顶破帽子扔给别人。我要表明我的竞争资态,并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所以,我请您和您的团队过来了。”张东城也不废话,直接便抛出自己的要求。

“这没问题,您的断臂山值得上奥斯卡任何一个奖项,这绝不是恭维。我们伟达公关虽然做的就是公关,但我们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把一部烂片捧上神坛。不过最重要的是,不知道您想最终拿到哪些奖项?这关系到我们的计划。”史德利压低了声音,与张东城接头结耳。

张东城略一思索,便与史德利暗暗说了起来。

仔细地讨论了很久,史德利的专业素质很快便让张东城放下心来,有他们帮着做奥斯卡的公关工作,相信这一次再不会九大皆空了。

“哦,非常好,我相信这个计划能够让我们成功。不过,你要小心一个人,韦恩斯坦影业的老板哈维·韦恩斯坦。”张东城满意地点点头,赞同史德利的计划,但在最后却提醒着史德利,让他别吃了这最后赢家的亏。

“韦恩斯坦影业的老板哈维·韦恩斯坦?您是说他的《沙翁情史》?哈哈,不可能,我的朋友,沙翁情史不可能战胜拯救大兵瑞恩!”史德利微微一愣,继而大笑了起来,在他看来最大的对手就是拯救大兵瑞恩和斯皮尔伯格,什么破沙翁情史,全得靠边站。

张东城无奈地摇了摇头,如果不是未来的资讯告诉他这个事实,他也会和史德利一样,死活也不相信这个根本没有任何影像的沙翁情史会爆冷。

“我们要做的,不也是打败大兵瑞恩嘛,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张东城顿了顿,接着说道:“很快,就会有二战中的英国老兵站出来说大兵瑞恩中的海滩之战完全不是那么会事,斯皮尔伯格那家伙在瞎搞了。不信的话,过几天看吧!”

这句话终于让史德利重视起来,他向张东城点点头,郑重地表示同意,然后带着团队返回公司,为提纲性的计划做出最后的详细步骤与细则。

可就在第二天,张东城的预言便成真了,让史德利完全一幅见了鬼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