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笑谈有玄机

刘源还兀自担心不已,可大家却都竖起了大拇指:“师弟本文采艳艳,今又有几分豪爽霸气,竟有几分东京韩雨涵的风采!”

说话的是五师弟卢恒,提到韩雨涵,满脸的讥讽和不服。老牌儿关中世家本就对靠投机蛮帮起家的幽州韩家多有歧视,如今韩家无论在南北两国,都是盈盈暴涨的行情,可把卢恒气得牙痒。

韩雨涵其人究竟如何,刘源多少有判断,但可不是这里能够拿出来说话的;恩师作为卢家朔望,本就是关中老牌世家的一面旗子,自然和韩家形如水火。

韩雨涵不敢轻易介入河北的事端,就有这个缘故。

这个话题不疼不痒,又没有水分,刘源不喜欢,自然找借口转移话题。

就听青衣女子已经抱着琵琶呜呜咽咽的弹奏起来,却是柳永的一首词儿。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

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

饮散玉炉烟袅。洞房悄悄。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

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白衣卿相柳永自然在广大的欢场烟花群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就是已经死去多年,他的词曲仍然是众多痴女艺人的保留曲目。

“停!悲悲切切的,凭的搅『乱』了大好情致!”三师弟王锦发话了;这人人高马大,除了刘源,这里就属他块头大有气势,才二十就满脸的络腮胡须,虎目一瞪,还真有几分霸气。

此人乃右金吾卫大将军大名团练使王箭的儿子,负责大名一带进军的训练事宜,正四品的官衔。

李继嗤嗤笑:“原来王大将军要发火了,这是吓人怕怕!可惜手下没有吆喝的兵将,多少有些儿丧气,不单被北蛮吓得不敢出城,也如今就是剩下的兵士都感到庄园去种田去也!”

这话儿明显带着刀枪,直把王锦的黑脸戳的更黑更黄,手指着李继气得说不出话来:“你,你狗血喷人!”

所谓右金吾卫大将军,听来神奇赫赫,不过四品的武将弦儿,那个大名府团练使更是从五品的虚弦儿,大宋文人掌兵权,也是有战事临时调配,平时这些儿禁军就是团练使之类的武将负责『操』练,绝不会有调兵之权。

曾经大宋最有实力的河北禁军,所谓杨家军都是这里禁军的一部分,可是近百年无战事,都已经腐朽老化成老爷兵了。

说他们是老爷兵,是因为太祖赵匡胤留下的规矩,被选入禁军的兵士,都是长的有模有样,说白了,就是长相的对得起观众;禁军嘛,皇家的脸面,这卖相的过得去的。

其实,岂止是禁军官兵,就是文人官吏,要是有一个四平八稳稳重庄重的长相,那就得祝贺你,你就会比同等条件的同僚升迁的迅捷顺利。

但李继这话儿还有另一层意思,更是将王锦的面皮往下撕。

多年没战事儿,这当官的就没大油水,但是可以吃空饷啊;光吃空饷也有尽头,那就把手下的兵士做家奴,为当官的种田盖房做门卫,反正所有的下人就不用另外雇佣了,还都是青壮,多合算!

这王锦的老爹,就是靠着这个手段才把自己的生活排场和大名府的上层抗衡一二的。

潘虹负责的是厢军和乡兵,他们的给养多有地方供给;尽管潘虹的官职比王箭小,可是论在地方的权势,可比王箭来得实在。

尤其是,如今欧阳修做个撒手掌柜的,把河北两路的军政往潘虹这里一扔,只把转运使的财权抓死,就算替大宋皇室做好了一任地方长官了。

刘源微微一笑,心里想,目前的大名府可不是铁板一块儿,最少十几万禁军就和潘虹不一路;他要凭借几十万刚刚收留的灾民起事,还真有点难度。

如今的大宋禁军,虽然堕落的厉害,但是论步军箭阵,几乎还是天下无敌的。

大宋失去了养马基地,为了对付强大的草原游骑,除了精炼步军方阵外,还大力发展对付骑军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弓弩,神臂弓,脚踏弩等等。面对严阵以待的弩箭步军方阵,无论大辽和西夏的骑军,都只有躲避的份儿。

这次儿北军南侵,大半儿还是因为大年严寒期间,又因为当时河北两路观察使赵某人的私心,才使得北军轻易的闯过前两道防线,但是到了大名府一带的第三道防线时,就是耶律洪基的宫帐军都无能为力了。

你当耶律洪基能有机会杀进东京,他会轻易的退兵而北去!

大宋军队最大的『毛』病,其实是文人领兵,每次调兵都要经过诸多程序,等他们准备好时,人家都抢完杀完回家了。

潘虹之所以能够私自收拢二十几万灾民青壮,甚至三万耶律鲁叛军,就是抓住这其中的漏洞。

刘源心里一动,已有腹案,站起来哈哈一笑:“都是自己兄弟,何必揭面斯皮的,凭的丢了哥们之间的感情!来喝酒,六师弟,听说潘将军受皇上委托,正大力整顿厢军和乡兵,自然得用的手下紧张,兄弟你高举有日啊。”

“哼!皇上是叫他收拢灾民青壮,可是干嘛下那么大的力气,把四乡有田有业的村民都拉进来,这里面明显有勾当!别以为你们潘家就一手遮天了,惹急了爷爷信不信就捅到上面去,到时候谁也别想好。”

王锦这话儿明显带着妥协,知道自家的把柄就牢牢的被人家握着,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彻底撕开脸面的事情,一般不是官场老手应该做的。

这时候,在青红身子上忙活儿完的卢旺喘着气出来了,望着大家脸红脖子粗的,不由来了脾气:“都瞎嚷嚷啥!如今南官得势,北人受虐,就如每三年一科的状元及第,三百人有几个是咱北人?就如二师哥,一个大名府堂堂的解元头名,竟然连一个进士都考不中,难道真是咱们北人没有能力吗?”

大宋每年平均一百人的进士,还真的八成是京畿或南人,就是偏僻如福建路,都几乎占有三成的数量,就是北人少的可怜。

其中的缘故,自然有北人豪侠粗心,不善文墨有关,更多的是源于这里人脉复杂的缘故,比如陕西路,秦川路更是中进士的少得可怜。

刘源暗暗打量着形势,知道,再多的内情也不会这时候『露』馅了,要深入就得逐个击破,所以,他有一个题目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