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作为一个嵩山岭人爸爸也觉得脸上有光,虽然论年龄他都可以生出向杜鹃来。

据爸爸的了解,向杜鹃是向新国在县里的一个情妇生的,在她念高中的时候,生母不幸病逝。

那时向新国便去了一趟县城,丧事完后想把杜鹃接回来跟他一起过,却被她以守孝和正在读书为由婉言拒绝了。

向新国自知亏欠她太多,长叹一口气后便也没再勉强,只是在生活用度上尽力满足她。

后来才知道杜鹃不跟他回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她和本校的一个学长正在处对象。

向新国知道后马上又跑了一趟县城,之后就回来了,只跟老伴说那个男孩子叫王新意,这事也就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向新国的老婆,也就是保国王长喜的生母刘国妹,对于丈夫的一切作为,她竟默默无言,而这与她的秉性是不合的。

然而知情人都知道她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自生下王长喜后她就再也不能生育了,而向新国又很想要个女囡。

因此纵使自己丈夫不忠,她也只能在种种压力前伏首。

不但如此,在生活上她还表现出对杜鹃的爱护与关心,时时问起向新国杜鹃现在过得怎样,这使向新国宽慰不少。

杜鹃读高三时,刘国妹向丈夫建议雇个老妈头照顾杜鹃的生活,好让她一心去考大学,向新国自然应允。

这一年高考,杜鹃只差一分。

但就是这一分,使她没能进入王新意的学校,与相爱的人牵手学习,于是加紧复习,打算再拼一年。

第二年却差2分。

而这时,王新意已经大学毕业了,根据专业,他被分配到县财政部当统计员。

第三年的复习,杜鹃是不愿的,她已经21岁了,一般姑娘18岁就嫁出去了,她被读书耽误了,已经成老姑娘了,她想结婚。

王新意自是希望她能考上大学,为以后作长远的打算。

向新国希望他们早点结婚,姑娘老大不小了,如果再读三年大学,那就成老闺女了。

小伙子人挺爷们,工作认真负责,他很满意。

可女生外向,杜鹃在王新意的劝说下重新振作精神复习起来。

当然,这是在王新意写了一纸保证书后,向新国才答应的。

王新意保证在杜鹃毕业后马上结婚。

可等到成绩一出来,都傻了——差十多分呢。

杜鹃再也没心思念书了,向新国喜滋滋地为他们筹备婚事。

考虑到王新意父母双亡,唯一的奶奶也已老迈,家里实在困难。

向新国对王新意说:“杜鹃是我唯一的女儿,婚事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的。我出钱,你就只管体体面面地来迎娶我女儿吧。”

王新意感动无已:“老伯,这,这怎么好意思,读大学都是用你的钱,现在又……”

“呵呵”,向新国爽朗地笑道:“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只要你今后好好待杜鹃,就成了。”

“老伯……”

杜鹃在一旁嗔道:“都快结婚了,还老伯老伯的那么生分,不想跟我结婚了是不是?”

话一说完才觉得自己太露骨,红着脸把头低下去咬着衣领子,浑身不自在地左右扭动着。

“哈哈!不识羞。我这个当爹的脸可在发烧呢。”

“爹——”杜鹃右脚轻轻一跺,躲进房去了。

结婚后,小俩口恩恩爱爱,王新意对妻子是千依百顺。

由于王新意专业过硬,加上工作认真负责,机关同事与领导有目共睹。

在换届选举中被提名为财政副部长的候选人并当选,不久,老财政部长因高血压病故,组织一致通过了让王新意接任的决议。

跟着,当村长的向保国就当选为大队书记,现在王长喜也成了村长。

向家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嵩山岭乃至全乡的风云人物。

说到底,这还不是向杜鹃一人的功劳,有女如此,向新国足以自傲了。

爸爸有点窝心地想,而十几年前,他向新国不过是自己手下的一个会计,一想到这,爸爸心里就堵得慌,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女儿秋儿来。

那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女孩儿啊,伶俐活泼,肩上一块淡青色的胎记,只有黄豆般大小,但是却很醒目。

夫妻俩都喜爱得不得了,因为我是在中秋节早晨出生的,所以取名“秋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玉雪可爱的女娃儿,却在妈妈刚怀孕的时候诊断说是个残缺儿,看来科学还是不算很科学。

所以爸爸格外的疼爱我,我就是爸爸的心头肉,因为爸爸喜欢女孩。

夫妻二人正鼓足劲要鼓捣个女儿出来呢,上头来了政策——计划生育。

其实那时抓得也不紧,属于自愿的那种,可爸爸是村长,总得带个头。

爸爸将手一挥,似要将这些不快赶走。

想着东子和他二伯家的房子可以动工了,又心下欢喜起来,从地上抄起一根二丈来长的树木,好象年轻了十几岁,脚步轻快地晃下山来。

进了院子,将肩上的树材一推,木材越过头顶“砰”一声落在一堆木材上,跳了几跳就寂然不动了。

妈妈听得声音,出门一看,见老伴喜滋滋的,没来由的也高兴起来:

“什么事这么高兴?饭在桌上没收,你去吃吧。”

“嘿,东子和他二伯家的房子可以破土了。”说着,跨进大门。

妈妈随后跟进来,拿开菜罩子把老伴吃剩的半碗饭拿到厨房倒掉,在锅里盛了一碗热的,往爸爸面前一放,一边问:

“跟王长喜说妥了?可以批了?”

刚问完,我就兴冲冲地奔进了大门,前脚刚过门槛,劈头就问:

“爸,刚才听你跟妈说地批了?什么时候说妥的?”急急地找了一张凳子搬到爸爸对面坐下,掩不住一脸的喜色。

这时,玉芝刚巧跑进我家房门听个正着,也是满脸笑容。

“大嫂,这下你可高兴了吧,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下肚了。”妈妈接口道。

“高兴,高兴,你别打岔,听老四把话说完。”

于是爸爸将王长喜的话又转述了一遍。

虽然玉芝和妈妈还有些顾虑,但一想房子都做起来了,你总不能推倒吧?

何况还有其他几家呢,王长喜也答应出事了帮忙的。

这样想着,也就没什么可怕的,准备了多少年啊,终于要开工了,哪能不兴奋?

“不知道王长喜晚上叫爹去有什么事?”玉芝若有所思地说。

“这不清楚,不过他说有什么困难跟他说。我想等他二伯他们回来商量一下,现在做的是新房,房子一动土就全是要钱的。不象过去用树做屋,只要买砖就是。晚上我们几个一起商量一下,看看要不要向王长喜借点钱,利息应该会比别人低一些。”

“这个你作主就是。我想我们手里的钱总是不够的,反正迟早都要借点。”妈妈委婉地说。

“借吧,借吧,我和他二伯没意见。”玉芝也表了态。

妈妈望着玉芝想说什么终于没有开口。